-
经骨隧道腱-骨缝合法治疗新鲜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损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经骨隧道腱-骨缝合手术治疗新鲜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采用经骨隧道腱-骨缝合法手术治疗24例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损伤患者。均为单指损伤,排除骨折需克氏针内固定者。示指8例,中指9例,环指5例,小指2例。开放性损伤9例,闭合性损伤15例。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2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个月。手指功能根据Crawford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优12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1.7%。结论:采用经骨隧道腱-骨缝合手术治疗新鲜中央束止点损伤,可获得肌腱止点解剖重建,具有固定牢靠、关节活动度良好、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单独带线锚钉重建与带线锚钉联合克氏针固定重建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单独应用带线锚钉重建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与带线锚钉联合克氏针固定重建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50例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断裂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5例,A组单独应用带线锚钉重建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术后石膏支具固定6周。B组带线锚钉联合克氏针固定重建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术后6周去除克氏针。所有患者术后3周开始康复治疗,随访记录患指主动活动范围、并发症、康复治疗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A、B组随访时间均为10~15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Caroli功能评定法评价肢体功能:术后3个月A组优9例、良8例,B组优7例、良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A组优16例、良5例,B组优14例、良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9个月A组优22例、良2例,B组优21例、良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康复治疗时间A组(16.0±2.1)周,B组(22.0±2.2)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满意率A组92%优于B组89%。并发症:A组伤口无感染,Ⅰ期愈合,锚钉脱出2例;B组伤口无感染,Ⅰ期愈合,克氏针孔感染2例,锚钉脱出2例。 结论:单独应用带线锚钉重建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与带线锚钉联合克氏针固定重建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的临床效果近期有明显差别,远期则无明显差别,单独应用带线锚钉重建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优点明显,关节僵直恢复快,康复时间短,花费少,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能够早日重返工作岗位,临床上单独应用带线锚钉重建指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是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央束止点解剖重建术治疗腱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改良内部缝合法结合克氏针固定技术治疗腱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采用改良内部缝合法结合克氏针固定技术治疗的11例锤状指患者,术后随访时间4~25个月(平均14.9个月),术后采用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评估手指功能.结果 末次随访时,远侧指间关节的平均伸指活动范围5.5°(0°~10°),平均屈指活动范围在64°(50°~80°),采用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结果显示,其中优5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0%.切口一期愈合,没有出现针道感染及皮肤坏死.结论 应用改良的内部缝合方法结合克氏针固定技术治疗腱性锤状指,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此法操作简便,固定牢靠,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克氏针联合带线锚钉固定治疗闭合性指伸肌腱中央束损伤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克氏针联合带线锚钉固定治疗闭合性指伸肌腱中央束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们共收治7例(7指)指伸肌腱中央束损伤患者,均为闭合性.术中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近指间关节,用带线锚钉重建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术后2周去除外固定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个月,无切口感染、肌腱再断裂、关节畸形等并发症.根据Caroli功能评定法评价肢体功能:优5例,良2例.采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评估疼痛情况,结果为0~2分,平均0.7分.结论 克氏针联合带线锚钉固定治疗闭合性伸肌腱中央束损伤,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合可吸收骨锚钉重建伸肌腱中央束止点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使用复合可吸收骨锚钉重建伸肌腱中央束止点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们采用复合可吸收骨锚钉治疗伸肌腱中央束止点断裂患者1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5例合并中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术后克氏针固定4~6周,拔除克氏针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2~26个月,平均12个月,5例撕脱骨折均获得良好复位,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7周.术后患指远指间关节活动度主动伸直平均-3°(-5°~0°),主动屈曲平均40° (30°~65°);近指间关节主动伸直平均-5°(-15°~ 0°),主动屈曲平均85°(30°~90°).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 复合可吸收骨锚钉是重建伸肌腱中央束止点的一种良好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近侧指间关节损伤的3.0T MRI表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近侧指间(Proximal Interphalangeal,PIP)关节损伤的3.0T MRI表现.方法 运用3.0T磁共振成像仪、小柔线圈对2014年12月-2020年7月收治的21例PIP关节损伤患者进行MRI检查,分析BIP关节损伤的MRI表现特征.结果 21例PIP关节损伤共累及23个关节(单纯桡侧副韧带损伤9个关节,单纯掌板损伤2个关节,复合性肌腱韧带损伤共12个关节).侧副韧带损伤MRI表现:侧副韧带增粗,T1WI呈低信号,FS-PDWI呈高信号,韧带连续性中断,周围软组织水肿.掌板损伤MRI表现:掌板T1WI及FS-PDWI信号升高,形态不规整,掌板连续性中断.中央束损伤MRI表现;中央束止点处FS-PDWI信号增高,中央束连续性中断.结论 3.0T MRI检查是判断PIP关节损伤患者肌腱韧带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的有效检查方法,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骨隧道联合钢丝重建指伸肌腱中央腱止点缺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骨隧道联合钢丝U法治疗中央腱止点断裂并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6月,对10例指伸肌腱中央腱束止点断裂并缺损患者,在其中节指骨基底背侧骨面做一垂直凹槽,骨槽长宽高约为3.0 mm×2.0 mm×3.0 mm,克氏针横向经凹槽向指骨两侧侧方做一骨隧道,近指间关节采用一枚1.0mm克氏针斜行限制性固定,用0.4 mm钢丝U法缝合中央腱近断端,将钢丝两端经骨隧道向指骨两侧方穿出引至中节指骨背面,收紧钢丝后,将中央腱近断端重新行腱-骨贴附在中节指骨基底部骨槽内,4周后拔出克氏针内固定.患指保护性主动屈伸指训练,术后6周拆除钢丝内固定后行主被动功能训练.结果 10例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个月.无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TAM评定,近指间关节伸屈评分5分,优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0%.结论采用骨隧道联合钢丝治疗伸肌腱中央腱止点断裂并缺损重建,能最大限度恢复解剖结构,保留近指间关节功能.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效果好,是修复指伸肌腱中央腱断裂并缺损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