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重度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与支气管舒张试验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中度、重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在阶梯治疗过程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和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 1)改变率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关性。 方法:入选160例中度、重度慢性持续期的哮喘患者,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2015版)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每3个月测定1次患者的FeNO数值,完成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ACQ),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测,持续1年。结果:160例患者经规范治疗,ACQ评分逐渐降低,FeNO数值下降,FEV 1改变率下降,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 结论:中度、重度慢性持续期的哮喘患者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后FeNO与支气管舒张试验FEV 1改变率的动态改变呈正相关,可作为基层医院规范化管理和治疗中度、重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与哮喘严重程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研究利用综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能够预测哮喘严重程度的新生物标志物。于2022年6至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过敏反应科开展并完成该临床医学研究。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筛选并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43696,使用R语言“affy”包和“rma”算法完成基因芯片数据预处理。利用“edgeR”包和“limma”包筛选出正常对照者、轻中度哮喘患者和重度哮喘患者两两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然后用“clusterProfiler”包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用STRING网站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一步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R语言“WGCNA”包对数据集GSE43696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出与哮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的模块,将WGCNA分析结果与PPI筛选的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得到关键(hub)基因。利用数据集GSE43696和GSE63142对hub基因表达量进行验证,依据ROC曲线评估诊断价值,并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进一步明确数据集GSE43696中hub基因的潜在功能。结果显示,共筛选出251个DEGs,其中正常组和轻中度哮喘组39个,正常组和重度哮喘组178个,轻中度哮喘组和重度哮喘组34个,主要参与对有毒物质的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细胞外结构组织、细胞外基质组织等生物过程。筛选出两个与哮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的模块(red模块, P=7e-6, r=0.43;pink模块, P=5e-8, r=-0.51),最终得到6个hub基因,包括 B3GNT6、 CEACAM5、 CCK、 ERBB2、 CSH1和 DPPA5。通过数据集GSE43696和GSE63142的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和ROC曲线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6个hub基因,可能与o-聚糖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和戊糖葡萄糖酸的相互转化等过程相关。综上,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本研究鉴定出与哮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的6个hub基因,为哮喘的病情预测和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的新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白细胞介素-34、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4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34(IL-34)、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对支气管哮喘病儿病情及控制水平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治疗的97例支气管哮喘病儿为病例组,依据病儿病情程度分为轻度哮喘组32例、中度哮喘组41例、重度哮喘组24例,依据病儿病情控制水平分为控制组56例和未控制组41例;另选取95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IL-34、FABP4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支气管哮喘病儿病情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IL-34、FABP4水平对支气管哮喘病儿病情未控制的评估价值.结果 病例组血清IL-34[(25.74±7.31)ng/L比(2.46±0.73)ng/L]、FABP4[(27.82±4.10)μg/L比(11.69±3.07)ng/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哮喘组血清IL-34[(34.78±9.31)ng/L比(25.82±7.26)ng/L比(18.79±6.64)ng/L]、FABP4[(37.14±7.40)μg/L比(28.04±4.75)μg/L比(20.55±5.15)μg/L]水平高于中度哮喘组和轻度哮喘组,中度哮喘组血清IL-34、FABP4水平高于轻度哮喘组(P<0.05).未控制组血清IL-34、FABP4水平及治疗依从性差、有呼吸道感染的病儿比例高于控制组(P<0.05).IL-34、FABP4是支气管哮喘病儿病情未控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IL-34、FABP4水平单独及联合评估支气管哮喘病儿病情未控制的AUC分别为0.78、0.85、0.93.结论 血清IL-34、FABP4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病儿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较好地评估病情控制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呼吸科医生对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认知及管理现状调研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呼吸科医生对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管理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呼吸科医生对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本调研为现况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2年9-12月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7家二级医院和63家三级医院(综合医院或呼吸专科医院)的800位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呼吸科医生进行线上问卷调研,问卷内容包括医生基本信息、慢阻肺急性加重相关知识认知和模拟病例诊疗判别。结果:共发放问卷800份,实际回收794份,其中有效问卷697份(信息填写不完整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为不合格问卷),有效率为87.8%(697/794)。有效问卷中,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部调研对象分布相当[53.9%(376/697), 46.1%(321/697)],三级医院医生占比略高于二级医院[58.2%(406/697), 41.8%(291/697)],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与主治医师占比分别为29.6%(206/697)、31.9%(222/697)、38.6%(269/697)。在对慢阻肺急性加重认知方面,93.3%(650/697)的临床医生常规进行症状评估,仅62.8%(438/697)会询问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病史情况,相比于南部地区,北部地区询问率较高[66.9%(214/320)比59.4%(224/377), χ2=8.96, P=0.030]。既往1年≥2次中度急性加重病史(74.7%,521/697)和既往1年≥1次重度急性加重病史(68.6%,478/697)是临床医生普遍认可的判断未来急性加重风险的重要因素。临床医生推荐或建议使用含糖皮质激素吸入药物的主要因素为合并支气管哮喘(哮喘)或具备哮喘特征(92.1%,642/697)、有重度急性加重病史(88.7%,618/697)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00个/μl占(88.5%,617/697)。考虑给予三联吸入药物作为初始治疗的主要因素为肺功能重度或极重度受损(77.0%,537/697)和有哮喘病史或哮喘特征(66.4%,463/697)。模拟病例调研结果显示,二级医院医生在急性加重风险评估[38.5%(112/291)比51.5%(209/406)]和症状评估[46.0%(134/291)比54.2%(220/406)]方面的正确率均低于三级医院( χ2值分别为11.51、4.49,均 P<0.05);而不同职称的医生在判断患者急性加重风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6, P=0.046);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和不同职称医生治疗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10.50、11.48、19.70,均 P<0.05)。 结论:我国临床医生在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目标、给药方案等方面的整体认知度尚可,但在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评估和最优治疗方案判断方面仍有待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哮喘患儿血清和痰液半乳糖凝集素7的表达水平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测定半乳糖凝集素7(Galectin-7)在哮喘患儿血清和痰液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临床部二病区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183例患儿为哮喘组。纳入同科室同期41例其他支气管疾病患儿为疾病对照组,纳入同期43名健康体检且无不适症状的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将哮喘组分为急性发作期与非急性发作期。将急性发作期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急性发作;非急性发作期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持续。根据血清Galectin-7水平将哮喘组非急性发作期患儿分为高Galectin-7组和低Galectin-7组。收集患儿血清及部分患儿痰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Galectin-7水平,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或 χ2检验。 结果:183例哮喘组中男110例、女73例,哮喘急性发作期61例、非急性发作期122例。41例疾病对照组中男26例、女15例,支气管扩张24例、闭塞性支气管炎17例。43名正常对照组中男22名、女21名。哮喘组中急性发作哮喘患儿血清Galectin-7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0.1(0,0.7)比0(0,0.2)μg/L, Z=2.09, P=0.001],哮喘组中急性发作哮喘患儿痰液Galectin-7水平高于疾病对照组[1.2(0.1,3.7)比0.4(0.1,1.5)μg/L, Z=2.20, P<0.001]。哮喘组中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清Galectin-7水平均高于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0.6(0.3,1.2)比0.1(0,0.5)和0(0,0.2)μg/L, Z=-6.12、-7.63,均 P<0.001]。Galectin-7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 r=0.77, P<0.001)、病程( r=0.34, P=0.001)、既往发作次数( r=0.51, P<0.001)均呈明显正相关。高Galectin-7组和低Galectin-7组患儿各61例,高Galectin-7组中有多种哮喘诱因者、阳性家族史者比例、哮喘既往发作次数、哮喘病程及血清总IgE水平均高于低Galectin-7组( χ2=9.30、22.46、 Z=5.06、3.57、2.31,均 P<0.05)。 结论:Galectin-7水平在哮喘患儿血清和痰液中表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病程及既往发作次数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对长期居家哮喘儿童管理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借助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了解因新冠疫情导致长期居家哮喘患儿加入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的动向及哮喘控制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应用电子"问卷星"在2020年1月25日至3月31日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哮喘并加入CCAAP电子平台的患儿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及疫情影响情况进行摸底。根据需要及用药依从性评分,依据支气管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设计电子问卷星调查问卷,对0~14岁确诊哮喘并加入CCAAP的患儿的家长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对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出初筛电子问卷423份,有效问卷422份,有效应答率99.7%。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患儿中男296例,占比70.1%,女126例,占比29.9%,年龄为(5.4±2.6)岁,其中男性年龄(5.3±2.6)岁,女性年龄(5.4±2.6)岁,男性大于女性。13.95%的患儿家长认为疫情对哮喘患儿有中度以上的影响。控制用药中普米克令舒占51.7%,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平奇)占66.4%。电子问卷显示使用CCAAP平台后不满意度只有1.42%,71.87%的患儿医疗费用下降,经常使用、间断使用抗生素的比例明显下降,偶尔使用及从未使用抗生素的比例明显升高( P<0.05)。用药依从性平均分4.56分,使用平台的频率越频繁,用药依从性关系评分越高( P<0.05)。 结论:借助互联网技术使用CCAAP管理后,长期居家隔离的哮喘患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小,用药依从性高,医疗费用普遍下降,抗生素使用明显减少,满意度很高。这种管理模式为互联网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CRHR1基因rs1876828位点的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1,CRHR1)基因rs1876828位点的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疗效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Sanger测序法,检测哮喘患儿的CRHR1基因rs1876828位点。根据基因位点碱基序列的不同,将患儿分为TT基因型组(TT组)和CC基因型组(CC组)。其中TT组22例(36.7%),CC组38例(63.3%)。两组患儿均予ICS雾化吸入及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 d、10 d、30 d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评分,记录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所需天数。结果:治疗3 d后,TT组及CC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0 d、30 d两组患儿病情恢复均较3 d时更好,TT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T组及CC组症状及体征完全缓解时间分别为(8.68±7.42)d和(16.21±7.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存在CRHR1基因rs1876828位点的多态性,表现为TT基因型和CC基因型,其中CC基因型占多数。哮喘患儿CRHR1基因rs1876828位点的多态性与ICS疗效相关。TT基因型患儿的ICS疗效优于CC基因型患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商丘地区60岁及以上患呼吸系统疾病人群的吸烟相关行为状况初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探讨商丘地区≥60岁呼吸系统疾病人群吸烟相关行为状况。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0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50例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351例,女199例;年龄60~86(72.85±5.71)岁。随访至2020年4月,随访3年及以上,收集相关信息及死亡信息。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对象吸烟行为对≥60岁呼吸系统疾病人群死亡风险的影响。共纳入调查人数550例,剔除失访病例25例,有效人数525例,调查有效率95.45%;525例患者中,男336例(64.00%),女189例(36.00%);年龄60~86(72.69±5.64)岁,受教育程度以高中及中专为主,占全部人数的39.24%,原发病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病、肺炎、COPD及肺癌。525例≥60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不抽烟者占11.05%(58/525),吸烟者占68.00%(357/525),戒烟者占20.95%(110/525),吸烟时长以>20年为主,占33.33%(175/525);吸烟强度以中度为主,占33.90%(178/525);戒烟时长以<5年为主,占8.76%(46/525)。随访至2020年4月,525例≥60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率为14.10%(74/525);Cox回归分析,吸烟时长、吸烟强度、累计吸烟量、戒烟时长是商丘地区≥60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 P<0.05)。吸烟时长、吸烟强度、累计吸烟量、戒烟时长可能是商丘地区≥60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增加死亡相对危险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氯醋甲胆碱与乙酰甲胆碱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临床应用中的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我国首个经国家药监局绿色通道批准优先上市的支气管激发试验(BPT)激发剂氯醋甲胆碱与传统激发剂乙酰甲胆碱在临床诊断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功能室2022年9月至11月的氯醋甲胆碱BPT报告以及2017年3月至2022年4月的乙酰甲胆碱BPT报告,纳入成人(≥18岁)例数:氯醋甲胆碱组2 196例,乙酰甲胆碱组23 729例;儿童(4~17岁)例数:氯醋甲胆碱组365例,乙酰甲胆碱组5 330例。将成年和儿童分别用倾向性匹配法按照氯醋甲胆碱∶乙酰甲胆碱为1∶2匹配,匹配后成人分别为2 196例、4 392例,儿童分别为365例、730例。比较匹配后2组的阳性率、气道高反应性分级、阳性后舒张用药及恢复时间,以及匹配前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匹配后的氯醋甲胆碱组和乙酰甲胆碱组在成人的阳性率分别为25.77%(566/2 196)、27.62%(1 213/4 391);儿童的阳性率分别为81.64%(298/365)、80.82%(590/730)。2组激发试剂间在成人及儿童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成人2组间的气道高反应性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41),儿童2组间的阳性后舒张用药及舒张后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匹配前氯醋甲胆碱组中有6例出现极轻、轻度不良反应;乙酰甲胆碱组中有57例极轻、轻度和1例中度不良反应。 结论:与乙酰甲胆碱对比,临床诊断试剂氯醋甲胆碱BPT阳性率、激发后恢复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且安全性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96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点,探讨不同程度的OSAHS与哮喘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6例OSAHS合并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进行严重度分级,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每组32例。对比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指数、动脉血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动脉血氧分压(PaO 2)、碳酸氢根(HCO 3-)]、运动心肺功能及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 2)。 结果:重度组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哮喘严重程度随OSAHS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AHI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重度组PaCO 2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aO 2、HCO 3水平显著低于其他2组;重度组用力肺活量及呼气流量峰值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重度组最高T CPCO 2及清醒期T CPCO 2均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OSAHS合并哮喘会加重患者睡眠呼吸紊乱情况,延长患者呼吸暂停时间。此外,还会对患者心肺功能及动脉血气造成损害,加大引发低氧高碳酸血症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