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因外伤致脊柱骨折的58例患者,均行PSF治疗,术中实施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及肌电图(EMG)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胫后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指标、伤椎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患者术后行CT复查评估螺钉发生破壁情况,以Gertzbein分级≥1级为标准,分析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报警的准确性.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手术时间为(143.72±14.38)min、出血量为(175.92±24.62)mL、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为(5.68±1.15)d、住院时间为(9.35±1.48)d;术后患者胫后神经SEP潜伏期缩短,波幅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升高(P<0.05);术后患者后凸Cobb角及VAS评分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58例患者共置入螺钉384枚,46枚(11.98%)螺钉置入时神经电生理监测报警.术后CT 复查 Gertzbein 分级 0 级 337 枚(87.76%)、≥1 级 47 枚(12.24%),SEP、MEP 和 EMG 监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1.49%、87.23%和59.57%,特异性分别为94.66%、92.58%和89.32%;多模式监测的敏感性为97.87%,特异性为96.74%.结论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准确发现PSF术中置入螺钉时患者发生神经损伤的情况,提醒术者修正手术操作,使患者术后脊柱神经功能获得较大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Vitapex糊剂与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填充治疗乳牙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比较Vitapex糊剂与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填充治疗乳牙牙髓炎患儿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口腔门诊诊治的130例(130颗牙)乳牙牙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单双号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试验组患儿根管填充治疗采用Vitapex糊剂、对照组患儿根管填充治疗采用氢氧化钙糊剂,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牙龈情况及咀嚼效率、咀嚼功能、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3、7、14 d,两组患儿的疼痛明显缓解,试验组患儿治疗后3、7 d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32±0.89 vs 3.94±0.94,1.64±0.60 vs 1.90±0.57,P<0.05);治疗后7 d两组患儿炎症程度均明显缓解,患儿的IL-1β、IL-8、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试验组患儿低于对照组(14.30±2.77 vs 18.32±4.13,25.41±4.80 vs 28.32±5.02,2.84±0.77 vs 3.36±0.95,13.04±2.20 vs 15.46±2.89,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儿咬合时间明显缩短、咬合力明显提高,试验组患儿的咬合力提高更明显(133.2±14.8 vs 121.8±15.0,P<0.05);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痊愈率为64.62%、显效率为33.85%、有效率为1.54%,对照组痊愈率为44.62%、显效率为49.23%、有效率为6.15%,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itapex糊剂与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填充治疗乳牙牙髓炎患儿,均能缓解炎症反应程度及疼痛程度,但是前者具有更好的消炎止痛效果,总体疗效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IVF/ICSI多胎妊娠减胎术后临床结局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多种方式探讨减胎术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多胎妊娠孕妇的临床结局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22年3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生殖遗传中心实施减胎术的169例IVF/ICSI多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移植时期分为新鲜周期组(70例)和冻融周期组(99例),根据不同减胎时机分为孕中期减胎组(13例)和孕早期减胎组(156例),根据不同保留妊娠胎数分为保留双胎组(80例)和保留单胎组(89例),根据不同绒毛膜性质分为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型多胎妊娠组(110例)和复杂型多胎妊娠组(59例).分析不同移植时期、不同减胎时机、不同保留妊娠胎数及不同绒毛膜性质对孕妇流产率及新生儿体质量、出生孕周、早产率等的影响.结果 新鲜周期组的新生儿体质量(2513.30±618.47)g低于冻融周期组(2903.66±590.60)g,新鲜周期组的新生儿低体质量出生率(43.96%)高于冻融周期组(2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组的早产率、低体质量出生率与孕中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单胎组的早产率(15.00%)、低体质量出生率(11.25%)、出生孕周(39.25±1.48)周、新生儿体质量(3100.13±600.57)g均优于保留双胎组的早产率(54.41%)、低体质量出生率(44.03%)、出生孕周(36.56±2.50)周、新生儿体质量(2521.27±546.15)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型多胎妊娠组的早期流产率(6.78%)高于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型多胎妊娠组(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ICSI多胎妊娠孕妇减胎术后保留单胎妊娠将获得更好的新生儿出生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成人重度牙周病患者应用隐形矫治器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成人重度牙周病患者应用隐形矫治器矫治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口腔科采用隐形矫治器矫治的重度牙周病患者82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上颌切牙位置、唇倾度、牙槽骨高度及牙槽骨密度变化,记录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CEJ-BM-La、CEJ-BM-L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唇倾度、Cu-PP、Cu-PL、Aa-PP均低于治疗前,Aa-PL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唇侧、舌侧、近中、远中牙槽骨高度及平均牙槽骨高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牙槽嵴顶区舌侧的牙槽骨密度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患者的牙槽嵴顶区唇侧、根中区唇侧、根中区舌侧、根尖区唇侧、根尖区舌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牙槽骨吸收情况较治疗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PLI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GI、PD、S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重度牙周病患者牙槽骨应用隐形矫治器可达到满意效果,能有效改建牙槽骨,并改善口腔菌斑情况,患者需注意定时进行复查,关注牙槽骨状态变化及口腔健康的维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CC光联合复合酸对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皮肤特征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CC光联合复合酸对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皮肤特征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痤疮后色素沉着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青岛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1组给予复合酸进行治疗,对照2组给予CC光进行治疗,试验组给予CC光联合复合酸进行治疗,三组疗程均为16周.比较三组治疗16周后的疗效,治疗前后色素沉着改善效果、皮肤生理指标、皮肤特征,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治疗16周后的美观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16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的77.50%、75.00%(P<0.05).三组治疗16周后的皮肤颜色、皮肤完整度、皮肤感觉评分及角质层含水量与治疗前比较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1组、对照2组更高(P<0.05);经表皮失水及面部油脂溢程度、紫质、红色区、斑点、纹理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1组、对照2组更低(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的总不良反应发生为12.50%,与对照1组(22.50%)、对照2组(2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6周后的总美观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75.00%、77.50%(P<0.05).结论:CC光联合复合酸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可有效改善患者色素沉着、皮肤生理指标及皮肤特征,进而可提高患者疗效及美观满意度,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l、白细胞介素-6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术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l(HMGB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术后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36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神经内镜微创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并根据术后预后状态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HICH患者血清HMGB1、IL-6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效能,探讨影响HICH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HICH患者术后血清HMGB1、IL-6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二者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血清HMGB1和IL-6水平均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增加而升高,预后不良组患者术后血清HMGB1和IL-6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术中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破入脑室、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血肿清除率、NIHSS评分、HMGB1和IL-6均为HIC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术后血清HMGB1和IL-6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优于各自单独检测(Z二者联合-HMGB1=2.236、Z二者联合-IL-6=1.974,P=0.034、0.017).结论 HICH患者行神经内镜微创术后血清HMGB1、IL-6水平与其神经功能康复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的预后状态具有预测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ALKBH5通过抑制BECN1介导铁死亡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进展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ALKBH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2022-01-01-10-10青岛市中心医院5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患者的囊肿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通过蛋白质印迹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实验检测组织中ALKBH5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中分离培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ESCs).应用转染小干扰RNA敲低ALKBH5的表达,通过细胞计数盒8(CCK8)、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验证ALKBH5对EESCs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脉管形成实验验证ALKBH5对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通过检测谷胱甘肽(GSH)和铁离子含量验证ALKBH5对EESCs铁死亡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ALKBH5对细胞的亚细胞结构的影响,通过qRT-PCR实验和蛋白质印迹实验验证ALKBH5对BECN1表达的影响,通过RIP和MeRIP实验明确ALKBH5是否通过m6A去甲基化修饰调控BECN1的表达.采用Student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显示,ALKBH5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qRT-PCR结果显示,ALKBH5 mRNA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000±0.058,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2.270±0.044,t=17.56,P<0.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在72 h时siNC组和siALKBH5组的光密度值分别为1.575±0.000和0.957±0.000,t=23.05,P<0.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iNC组和 siALKBH5 组形成的克隆数分别为 75.330±3.712 和 22.670±1.764,t=12.82,P<0.001.Transwell 实验结果显示,siNC组和siALKBH5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96.700±8.819和77.000±5.859(t=11.30,P<0.001),侵袭细胞数分别为62.000±2.309和18.330±2.028(t=14.21,P<0.001).脉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iNC组和siALKBH5组形成的脉管数分别为 73.330±4.667 和 19.330±1.764,t=10.82,P<0.001.GSH 含量检测结果显示,siNC 组和 siALKBH5组GSH相对含量分别为1.067±0.088和0.430±0.025,t=6.942,P<0.001.铁离子含量检测结果显示,siNC组和siALKBH5组铁离子相对含量分别为1.000±0.058和2.773±0.059,t=21.43,P<0.001.透射电镜观察到敲低ALKBH5后细胞的线粒体和内质网结构破坏和溶解.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显示,敲低ALKBH5显著促进BECN1蛋白的表达.qRT-PCR结果显示,siNC组和siALKBH5组BECN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3±0.067和3.277±0.043,t=28.21,P<0.001.RNA免疫沉淀实验结果显示,IgG组和ALKBH5组BECN1相对富集量分别为1.073±0.101和79.980±3.695,t=21.35,P<0.001.甲基化RNA免疫沉淀实验结果显示,siNC组和siALKBH5组m6A+BECN1 相对富集量分别为 1.007±0.052 和 2.453±0.098,t=13.01,P<0.001.结论 ALKBH5 通过介导 m6A 去甲基化抑制BECN1的表达而抑制EESCs铁死亡,促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急性、慢性肝损伤模式起病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比较分析以急性、慢性肝损伤模式起病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临床特征,并观察临床治疗方案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IH患者98例,按照临床诊断分为急性起病组(n=46)和慢性起病组(n=52),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经分析,急性起病组和慢性起病组的首发症状中,黄疸在急性起病组中更常见,占比21.7%,高于慢性起病组的7.7%(P<0.05);而慢性起病组首发无症状者占比28.8%,高于急性起病组10.9%(P<0.05);炎症表现中,急性起病组中肝小叶炎症占比为56.5%,高于慢性起病组的34.6%(P<0.05),而门静脉炎占比仅为17.4%,低于慢性起病组55.8%(P<0.05);慢性起病组纤维化比例为82.7%,相对于急性起病组65.2%更高(P<0.05);生化指标上看,慢性起病组AST值为(169.9±10.4)U/L,低于急性起病组[(206.5±13.5)U/L,P<0.05],慢性起病组ALT水平为(196.7±11.4)U/L,低于急性起病组[(279.8±14.7)U/L,P<0.05],慢性起病组 IgG 水平为(1807.8±122.7),较急性起病组更高[(1648.8±110.9),P<0.05].治疗6个月后,急性起病组ALT水平(20.1±2.0)U/L,低于慢性起病组[(24.7±1.9)U/L,P<0.05],IgG水平为(941.5±90.1),低于慢性起病组[(1122.7±100.2),P<0.05].急性起病组的总有效率为95.7%,较慢性起病组的82.7%更高(P<0.05).结论 不同的炎症导致的起病急缓不同,而起病急缓的首发症状和生化指标也存在一定差异,急性起病的患者应用标准治疗方案的疗效较慢性起病更显著,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炎症类型和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适应性进行及时的用药调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超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和感染发生危险因素.方法: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分娩的体重≤1000g的新生儿2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63)、未感染组(n=169).分析体重≤1000g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232例新生儿出现医院感染63例,发生率为27.2%.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感染52.4%和呼吸机相关肺炎25.4%;共检出病原体48株,排名前3位分别为阴沟肠杆菌(14.6%)、肺炎克雷伯菌(14.6%)和大肠埃希菌(1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行手术、长时间住院、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长时间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000g体重新生儿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较常见,临床需重点关注进行过手术、住院时间久、长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长时间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肾脏肿瘤良恶性的影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比较肾脏肿瘤不同类型患者的基线特征,同时对比核磁共振检查(MRI)、CT以及多普勒超声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肾脏肿瘤的有无及良恶性诊断能力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2021年2月-2022年1月经过MRI检查的肾脏肿瘤患者118例,部分患者入院时同时进行CT和多普勒超声检查.满足正态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MRI、CT以及多普勒超声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结果 118例接受MRI检查的研究对象中,良性肾脏肿瘤患者64例(54.24%),恶性肾脏肿瘤患者117例(99.15%),63例(53.85%)患者同时患有良性和恶性肾脏肿瘤.同时患有良性和恶性肾脏肿瘤的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比例(49例,77.78%)显著高于仅有良性或者仅有恶性的肾脏肿瘤患者(32例,5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9,P=0.021).同时患有良性和恶性肾脏肿瘤的患者的中位年龄(59岁;四分位间距:52-65岁)显著高于仅有良性或者仅有恶性的肾脏肿瘤患者(50岁;四分位间距:43-5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名患者同时做了MRI、CT和多普勒超声三种检查,MRI方法检查中患者均为肾脏肿瘤患者,CT检查中诊断为肾脏肿瘤有26人,超声检查中诊断为肾脏肿瘤的有24人,CT检查与MRI检查的一致性比较差(kappa=0.04;95%CI,-0.11~0.48);超声与MRI检查的一致性比较差(kappa=0.11;95%CI,-0.01~0.23);MRI检查中有15例患者诊断为良性肾脏肿瘤,CT检查中有1例患者诊断为良性肾脏肿瘤,两者的一致性较差(kappa=0.09;95%CI,-0.08~0.26),超声检查中2例患者为良性肾脏肿瘤,12例患者良恶性无法判读.结论 男性和年龄较大的人更容易患恶性肾脏肿瘤.MRI检查在肾癌患者的诊断及良恶性判断方面优于CT检查和超声检查,可以弥补CT检查和超声检查的不足.临床中MRI可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