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5年中国女性新发乳腺癌病例约30.4万例,死亡约7万余例。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约3%~10%的患者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早期患者中约有3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乳腺癌患者的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年。晚期乳腺癌虽难以治愈,但可通过研发新型治疗药物、优化治疗模式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以期达到长期带瘤生存的目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且因为一、二线解救治疗后缺乏标准治疗方案,中国乳腺癌诊疗专家组根据国内外乳腺癌研究进展、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更新,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和总结,对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和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在2018版基础上进行更新,制定《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ABCC 2020),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乳腺癌晚期患者生存时间与癌症患者照护评估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照护评估量表(CES)对乳腺癌晚期患者生存时间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4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及其140名居家照护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居家照护者进行联系并约定时间和地点,使用癌症患者CES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CES得分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晚期乳腺癌患者CES得分的影响因素。共发放140份问卷,其中133份有效,有效回收率为95.00%(133/140)。结果:13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76例、Luminal B型19例、ERBB 2+型12例、Basal-like型26例。Luminal A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最长,与ERBB 2+型、Basal-like型晚期乳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Luminal B型晚期乳腺癌的生存时间与Luminal A型、ERBB 2+型、Basal-like型晚期乳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Luminal A型晚期乳腺癌患者CES评分最高,与Luminal B型、ERBB 2+型、Basal-like型晚期乳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Luminal B型晚期乳腺癌的CES评分与Luminal A型、ERBB 2+型和Basal-like型晚期乳腺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CES得分呈正相关( r=0.892, P<0.05)。晚期乳腺癌患者CES赋权水平影响因素包括由医生提供的身体照护、心理健康照护、环境、医生对家属的解释或说明、协作和持续性、对患者家属的考虑、可用性、费用、由医生对患者的解释或说明、由护士提供的身体照护。 结论:癌症患者CES可以有效预估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不同,生存时间的预估效果也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目前晚期实体瘤新药研发的热点,ADC药物在晚期乳腺癌、尿路上皮癌、胃癌等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但其眼毒性、肺毒性、血液学毒性、肝脏毒性等不良反应不可忽视,有效处理ADC药物的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妇科恶性肿瘤抗HER-2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多种妇科恶性肿瘤中均存在一定比例的HER-2基因相关变异,部分研究发现HER-2蛋白高表达或基因扩增与不良预后相关。近年来,抗HER-2治疗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取得积极进展。多项研究尝试将传统抗HER-2疗法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但疗效不尽如人意。可喜的是,新型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德曲妥珠单抗在HER-2表达的多种难治性实体瘤中展现出显著且持久的疾病缓解能力,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上皮性癌的疗效尤著。这一突破性发现或将为晚期、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带来新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妇科恶性肿瘤中HER-2基因的变异情况、抗HER-2治疗的探索以及靶向HER-2蛋白的ADC的最新进展,以期启发临床对HER-2检测和靶向HER-2治疗的再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类侵袭性高、易复发转移、异质性强、缺少治疗靶点的乳腺癌。目前化疗依然是TNB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随着分子分型及基因检测的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TNBC的新辅助、辅助以及晚期治疗中均取得了可观的进展,为TNBC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将从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有效性及ICIs联合其他靶向治疗等在TNBC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与乳腺外科热点问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旨在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其中,“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策略符合率”等指标,为制定合理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奠定国家标准。本文结合《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相关内容,针对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取材、cN0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手术、乳腺腔镜手术同质化、晚期乳腺癌外科治疗原则、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和乳腺外科手术分级标准等近年来临床关注的乳腺外科热点问题提出观点,希望为提高中国乳腺外科临床工作同质化水平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恩美曲妥珠单抗在乳腺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是曲妥珠单抗、连接头和微管抑制剂组成的抗体偶合物。T-DM1结合了抗体的高效靶向性与细胞毒性药物的高抗肿瘤活性优势,降低了细胞毒性药物的脱靶不良反应。T-DM1应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和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极大地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越来越多有关T-DM1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及其他实体瘤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期待有更多的阳性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德曲妥珠单抗临床管理路径及不良反应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德曲妥珠单抗(T-DXd)是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具备旁观者效应。T-DXd不仅可以大幅改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还可以使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从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T-DXd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HER-2阳性和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未来T-DXd在临床实践中会很快被广泛应用。然而,T-DXd在临床试验中也显示出了与既往抗HER-2靶向药不同的安全性特征,如何更合理地管理T-DXd不良事件,充分发挥T-DXd疗效是当下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德曲妥珠单抗临床管理路径及不良反应处理共识专家组基于现有的临床循证证据和指南共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经过多次研讨,最终达成德曲妥珠单抗临床管理路径及不良反应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共识内容包括T-DXd的临床使用方法、治疗前患者教育和T-DXd常见及需要关注的不良事件及管理等方面,其中T-DXd常见及需要关注的不良事件涵盖了输液相关不良事件、消化系统不良事件(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和食欲下降)、血液学不良事件(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呼吸系统不良事件(间质性肺病/肺炎)、心血管不良事件(左心射血分数下降)、肝功能不良事件(转氨酶升高)以及其他常见不良事件(脱发、疲乏)等。共识重点介绍了各不良事件的预防、发生不良事件时的剂量调整和治疗以及对患者生活方式的建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T-DXd的认识水平,为广大临床肿瘤医师提供T-DXd临床管理及不良事件处理的实践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乳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晚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以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为主,但经多线治疗后患者容易对药物产生耐药,特别是三阴性晚期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学说认为阻断血管生成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和迁移。抗血管生成类药物主要包括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生物大分子药物以及小分子VEGFR抑制剂。血管生成在乳腺癌生长和转移扩散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晚期乳腺癌中也具有临床潜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颁布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在尚无更好治疗手段等特殊情况下,医疗机构应当对说明书中未明确、但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品用法进行管理。共识撰写专家组根据国内外乳腺癌研究进展,整理国内外已发表的文献及国际学术大会报道,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对小分子抗血管靶向药用于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数据进行汇总,制定了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仅供临床医师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靶向治疗大大改善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预后,以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为主的抗HER2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是HER2阳性乳腺癌早期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标准治疗的重要组成。抗体偶联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进一步提高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但是晚期乳腺癌患者最终会复发耐药,HER2阳性乳腺癌具有中度免疫原性,肿瘤组织中浸润多量免疫细胞,免疫治疗具有理论基础与实验依据,以HER2为抗原信号的癌症疫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非常具有发展前景,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