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便式智能熏洗机在肛门术后肛门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坐便式智能熏洗机在肛门术后肛门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7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肛肠科进行手术治疗后出现肛门水肿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利用坐便式智能熏洗机进行中药熏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普通坐浴盆进行中药熏洗。在中药熏洗后,两组患者均常规行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疼痛评分、肛周肿胀程度评分、患者舒适度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34/35),高于对照组的74.3%(26/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2.03±0.86)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6±0.85)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肛周肿胀程度评分(0.29±0.46)分,低于对照组的(0.57±0.50)分,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1.94±0.54)分,低于对照组的(2.26±0.56)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坐便式智能熏洗机进行中药熏洗对肛门术后肛门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坐浴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水肿情况,延长患者舒适持续时间,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医情志护理结合中药坐浴对肛瘘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术后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结合中药坐浴对肛瘘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临沂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接受护理的167肛瘘患者,利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将纳入的167例肛瘘患者分为观察组( n=84)和对照组( n=83)。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中医情志护理结合中药坐浴,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干预至出院。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估肛瘘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采用VAS量表评估肛瘘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记录两组创面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 结果:护理3 d、5 d、7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MUI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及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医情志护理结合中药坐浴能减轻肛瘘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有效改善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药坐浴熏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及肛缘水肿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中药坐浴熏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肛门疼痛及肛缘水肿程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混合痔术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于术后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坐浴熏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及症状缓解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80.0%(36/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75, P=0.024)。治疗组术后7 d[(2.4±1.0)分比(3.6±1.3)分, t=4.740]、14 d[(1.5±0.4)分比(2.3±0.8)分, t=5.876]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1)。术后14 d,治疗组肛缘水肿Ⅰ度患者分布高于对照组,Ⅲ~Ⅳ度患者分布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6.543, P<0.0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6.32±0.90)d比(7.01±1.82)d; t=-2.280, P=0.025]及肛缘水肿[(5.28±0.51)d比(6.55±1.05)d; t=-7.298, P<0.01]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随访2周,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5.25±1.63)d比(17.78±2.30)d, t=6.020]早于对照组( P<0.01)。 结论:中药坐浴熏洗可有效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及肛缘水肿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评估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92例老年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5d,采用球体体积公式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肛缘水肿及疼痛情况.肛缘水肿Ⅱ级及以上及(或)疼痛程度中重度为阳性,纳入水肿疼痛组(29例),非阳性患者纳入非水肿疼痛组(63例).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外剥内扎术后5 d肛缘水肿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5 d,老年混合痔患者肛缘水肿0级29例、1级35例、2级22例、3级6例,无肛缘水肿4级者;疼痛程度,无32例,轻度34例、中度21例、重度5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环状混合痔(OR=4.802,95%CI 2.965~7.776;P<0.05)、手术皮瓣对合不良(OR=2.672,95%CI 1.510~4.729;P<0.05)及术后便秘/腹泻(OR=2.818,95%CI 1.611~4.929;P<0.05)是老年混合痔患者术后5d肛缘水肿疼痛的危险因素;术后中药坐浴/熏洗是保护因素(OR=0.373,95%CI 0.014~0.765;P<0.05).结论 外剥内扎术后5d,部分患者存在肛缘水肿疼痛,环状混合痔、手术操作不合理及术后排便异常可增加肛缘水肿疼痛风险,术后行中药坐浴/熏洗对缓解肛缘水肿疼痛有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自拟中药外洗方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进程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外洗方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该院肛周脓肿术后患者 100 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自拟中药外洗方,均治疗 2 周.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创面康复情况(肛门疼痛程度、创面出血情况和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创面上皮出现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8(IL-8)]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肛周肿痛、口干便秘、恶寒发热、夜寐不安和小便困难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7/50,94.00%)高于对照组(40/5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肛门疼痛程度、创面出血情况和创面愈合情况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腐肉脱落时间、创面上皮出现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IL-8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降低;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VEGF水平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自拟中药外洗方干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创面愈合情况,下调炎症因子水平,上调TGF-β1、VEGF水平,利于提高疾病整体干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比较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围手术期是否使用抗生素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3年1-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诊断高位马蹄形肛瘘并且完成手术治疗患者60例,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和观察组(非抗生素组)各30例.术后两组每天均予以静脉及口服止疼药物镇痛,术后48h后每天常规中药坐浴及清洁换药2次,凡士林纱条引流,纱布外敷固定;对照组患者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连用1周.观察两组术后有效率及3个月内复发率、感染相关化验指标及体温、创面分泌物量、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和肛门功能失禁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病例.术后1d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体温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4d CRP和体温数值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和NE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d CRP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NEU及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内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创面分泌物逐渐减少,术后7d和14d肛门创面分泌物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随着术后时间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术后7d,疼痛程度评分明显大幅度降低;但两组术后1、4、7、14、21d创面疼痛程度评分数值对比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失禁评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呈现下降趋势,但两组患者术后30、60、90d肛门功能失禁评分数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实结合挂线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围手术期是否使用抗生素对患者术后的治愈率及短期复发率、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短期肛门功能基本无影响,仅对术后早期感染指标、体温及分泌物量影响有统计学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中药坐浴温度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观察中药坐浴不同温度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8℃组29例、42℃组31例、45℃组30例,所有患者从术后第1天起,每日在排便后或换药前坐浴1次,10 min/次,疗程均为7 d.观察比较舒适度、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创面水肿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情况.结果 ①试验期间,各组均未出现脱落或剔除病例,90例患者全部完成试验.②术后第1、3、5、7天组内比较,各组坐浴后舒适度显著提高(P<0.05).③组间术后第1天比较,GCQ总分及各个子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第7天比较,环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组生理、心理评分显著高于38℃组和45℃组(P<0.05).④组间术后第1、3、5天比较,创面水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比较,45℃组创面水肿评分显著高于38℃组及42℃组(P<0.05).⑤在疼痛V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使用中药坐浴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且坐浴温度为42℃时更显著,较高温度(45℃)无益于缓解创面水肿等术后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5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其病因十分复杂,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病程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中医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治疗该疾病的方式众多,采用中药内治、针灸推拿及其他外治疗法以综合治疗,效果显著.该研究对CP/CPPS的发病机制、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西医对CP/CPPS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不能完全阐明,认为主要与特殊病原体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异常、神经内分泌异常、免疫异常、氧化应激过强、盆腔疾病及遗传等诸多因素相关.中医则认为是由湿热、瘀血、气滞及毒浊所致,并与肝、脾、肾、肺、胃、膀胱等脏腑和冲任二脉、足三阴经等经络密切相关.在中医药治疗中,目前多采用中药内治(汤药、中成药及各著名医家的疗法)、针灸推拿治疗及其他外治方式(直肠给药、中药溻渍、中药坐浴熏洗、耳穴贴压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全面综合调理,临床疗效显著,中医药特色突出,值得临床推广.该文旨在为临床防治CP/CPPS提供参考,并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潜在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痔疮栓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的治疗作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究痔疮栓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拟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混合痔手术治疗(高位套扎术或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和术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痔疮栓塞肛治疗,试验组给予痔疮栓塞肛联合中药熏洗坐浴(中药熏洗方由红花、桃仁、延胡索、滑石、川楝子、枳壳、黄柏、没药、乳香等组成)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和水肿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结果](1)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30/31),对照组为80.65%(25/31),组间比较(χ2检验),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和水肿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疼痛程度评分及水肿程度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试验组的疼痛消失时间和水肿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试验组的总满意率为96.77%(30/31),对照组为77.42%(24/31),组间比较(χ2检验),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栓联合中药熏洗坐浴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的治疗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水肿程度和疼痛感,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对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所有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后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2.4进行性味、归经及功效分析,导入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IBM 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处方173首、中药171味,其中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中药为苦参、黄柏、芒硝、五倍子和大黄.药性多寒、温,药味以苦、辛、甘为主,主归肝、胃、心经,功效以清热燥湿、清热解毒为主.在关联规则分析中,苦参-蒲公英、黄柏-地榆为核心药对,使用频率最高,3味中药药组多为2个核心药对的加减配伍.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6个新的药物组合.结论:中药洗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以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为主,兼有凉血止血、泻下通便类药物,其核心药物组合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理论研究及临床施治和新药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