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国壁钱和华南壁钱的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筛选两种药用蜘蛛北国壁钱Uroctea lesserti Schenkel,1936 和华南壁钱Uroctea compactilis L.Koch,1878 有鉴别意义的特征,完善传统动物药的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形态分类学方法观察和比较两个物种的形态特征,同时考察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mtDNA-COI)基因序列特征和遗传距离.结果:华南壁钱和北国壁钱原动物形态、药材及其网巢彩色特征图及比较表显示二者存在明显差异.两种壁钱的 COI序列长度为 630~681 bp,在 NJ 树中可各自聚成一支,并与外群完全分开.所得到的COI基因片段序列上传至GenBank 数据库,分别获得北国壁钱的登录号OP358932 和华南壁钱的登录号OP363143.结论:该研究为两种壁钱药材的真伪鉴定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九蒸九晒和九蒸九烘干燥工艺对何首乌化学成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探讨何首乌在九蒸九晒和九蒸九烘干燥工艺中,其外观性状、浸出物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采用九蒸九晒和九蒸九烘炮制工艺制备样品,观察外观性状;参考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 2201 浸出物测定法测定醇溶性浸出物;建立不同炮制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以二苯乙烯苷峰为参照峰,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 版),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结果 何首乌炮制后饮片颜色逐渐加深,显黑褐色或棕褐色,质硬,断面角质样,第 9 次炮制后有明显蜡样光泽,晒干品和烘干品无明显差异;醇溶性浸出物在 2 种炮制过程中均逐渐减少并趋于平稳.生品和炮制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共检出 22 个峰,其中 7 个共有峰,指认出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发现 7 个新成分.3 批炮制品中,第 1 批烘品中 5 种成分的含量比晒品稍高,第 2 批和第 3 批晒品中 5 种成分的含量比烘品稍高.结论 何首乌经上述 2 种工艺炮制后的结果无显著差异,可考虑用九蒸九烘的现代工艺代替传统的九蒸九晒工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朝药东当归的生药学及指纹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朝药东当归进行生药学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法对东当归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藁苯内酯为对照品,建立东当归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Promo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为30℃.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软件建立10批不同产地东当归的指纹图谱,并计算相似度.结果:东当归的TLC特征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通过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了东当归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20个共有峰,10批东当归样品的相似度为0.859~0.978.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为朝药东当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中药寒热量化的回顾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开展中药寒热度的定量研究,建立一套系统的中药药性寒热度评价体系,是中药药性研究和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热力学方法鉴于其具有的整体性、可量化性,是中药寒热量化比较理想的方式之一.本文总结了近10年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中药寒热药性的主要方法:冷热板示差法、微量热仪法及由其衍伸的细胞学MTT测定法、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法,对各方法的理论依据、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评价其优点和弊端,并分析了上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中药归经与热敏通道理论对研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提出展望,认为中药寒热度的研究需考虑"点""面""体""时"多个维度,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九里香药材及其近缘物种ITS2分子鉴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应用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核心序列ITS2对九里香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方法:按照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标准流程获取九里香药材及其混伪品ITS2序列,进行种内和种间变异分析,采用最近距离法、SNPs位点分析以及建树法,综合评估该序列的鉴定能力.结果:九里香药材及其近缘物种ITS2序列长度220~234 bp,基于K2P遗传距离不能有效区分九里香、千里香和翼叶九里香,序列分析发现九里香Murraya exotica与其他物种有3个稳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UPGMA树中,不同物种的样品聚在一起,表明ITS2序列可以区分九里香药材及其近缘物种.利用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对44份千里香待检样品进行BLAST鉴定,结果均为正品千里香.结论:ITS2序列可用于九里香及其同属近缘物种的鉴定,为九里香药材的市场监控提供了有效手段,为其本草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中药系统鉴定法进行青葙子药材的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利用中药系统鉴定法鉴别青葙子及其混伪品,为青葙子药材的准确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性状、微性状、显微鉴别和DNA条形码分析等方法,对青葙子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比对分析,利用MEGA7.0软件计算物种DNA条形码序列的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评估序列的条形码间距,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仅凭性状鉴别难以区分青葙子与混伪品;青葙子及其混伪品的微性状、显微特征差异明显,可作为其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经筛选,推荐ITS序列作为青葙子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候选序列,trnL序列作为补充序列.结论:中药系统鉴定法能够完成对青葙子药材的精准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市售中药饮片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指导原则已纳入《中国药典》,但目前尚缺乏应用于中药饮片的系统性研究.本研究共收集212份市售中药饮片,包含根及根茎、果实种子、全草、花、叶、皮、茎木等不同入药部位,验证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对中药饮片基原物种鉴定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结果 表明,共有161份样本成功获得DNA条形码序列,占收集中药饮片样本量的75.9%,其余样本基因组DNA降解,无法获得扩增产物.实验所得DNA条形码序列分析结果如下:138份饮片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相应药材的基原物种,占获得序列样本数的85.7%;14份样本分析结果中包含《中国药典》收载相应药材的基原物种以及同属近缘物种,经过形态学鉴定,其中8份为正品,3份掺有伪品,3份缺少鉴别特征,不能确定基原;7份样本为混伪品;另有2份样本检出掺伪现象.本研究证实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能有效检出市售中药饮片的掺伪/混伪现象,可用于市售中药饮片的基原物种鉴定,值得在中药饮片加工生产企业及药品监督检验管理机构推广,同时有助于促进中药学研究的跨学科交流,共同挖掘中药作用靶点和药效机制,推动个性化精准医疗及“精准药物研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乌头碱中毒检测及抢救措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乌头碱存在于乌头属类中药中,常见的如草乌、川乌、附子等.因其具有镇痛、行气止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1].研究表明,低剂量乌头碱还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神经炎性疾病的治疗中起很大作用[2].但由于乌头碱具有很强烈的毒性,导致乌头属中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苏玮玮等[3]统计了2012-2019年云南省乌头碱的中毒情况,8年间发病的人数为1499例,死亡人数65例,累计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是3.12/10万,0.14/10万和4.34%.乌头碱毒性强烈,乌头类饮片中含有的双酯型生物碱具有致命毒性, 2~3 mg即可致死[4].由于其代谢快,中毒后不易检测,因此掌握其精准检测和及时救治措施至关重要.陆燕萍等[5]报道的乌头碱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方法、双波长薄层扫描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和分光光度法.何建忠等[6]报道了乌头类生物碱检测的仪器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法、毛细管电泳法、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表面增强拉曼法等.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现有乌头碱检测方法,并阐述了各个方法的侧重点和优势,同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乌头碱中毒之后的临床抢救措施,以期在未来乌头碱中毒事件中,能够充分利用文中所述的方法为司法鉴定及临床抢救中的乌头碱中毒事件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种源银柴胡及其伪品的ITS2序列分析与鉴别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采用基于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的分子鉴定法分别对17份不同种源银柴胡和6种伪品基原植物进行分析和鉴别.方法:对植物样品进行DNA提取、扩增、测序,并检索GenBank数据库,获取17份不同种源银柴胡及6种伪品的ITS2序列.采用ITS2数据库进行注释,去除5.8S和28S片段,获得完整的ITS2序列,利用MEGA 8.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K2P遗传距离、构建邻接(NJ)系统发育树,采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和"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进行BLAST分析和物种鉴定,并利用ITS2数据库预测二级结构.结果:17份银柴胡样品共得到3个单倍型ITS2序列(YCH1、YCH2和YCH3),经与银柴胡标准ITS2序列比对,发现YCH1和YCH2与标准序列一致,但YCH3有4处碱基缺失,表现出0.936的遗传距离,在系统发育树中被单独聚为一个分支,并具有不同的二级结构;6种伪品的ITS2序列在长度、鸟嘌呤+胞嘧啶占比、变异位点、遗传距离、NJ系统发育树和二级结构上均与银柴胡ITS2序列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结论:基于ITS2序列的分子鉴定方法可以有效鉴别银柴胡真伪,不同种源银柴胡的遗传物质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