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薛伯寿诊治幼儿毒疹思路分析及应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国医大师薛伯寿融会贯通伤寒、温病、瘟疫学说,兼用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活用经方、时方治疗小儿温病。幼儿毒疹属小儿温病范畴,以高热及周身红疹并见,并伴高热惊厥、烦急腹胀等症。薛老认为,本病属邪束少阳、气分热盛之证者,治宜和解少阳、清热透疹,方用柴胡剂合升降散、银翘散加减化裁,和、通、清三法并用。基于薛老治疗幼儿毒疹之思路,还可治疗幼儿急疹,效果甚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银柴胡本草考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银柴胡与柴胡有着紧密且极易混淆的历史渊源.本文以银柴胡为考证主体,以历代中医药古籍中的相关记载和时间线索为依据,结合植物学、中药学等现代学科理论,对银柴胡的名称、功效、药用历史、基原、质量评价、采收加工等进行系统考证.经考证,银柴胡的发展经历了 3 个历史阶段,分别为唐代至元代、明清、民国至近现代,对应银柴胡与柴胡混用期、逐渐区分期、独立成熟期.随历史发展"银柴胡"一名逐渐由"银州产柴胡"发展为独立的药材名,银柴胡药材、功效和基原植物也与柴胡逐渐区分.此外,结合地方志和现代资源调查,对银柴胡在宁夏的道地产区分布进行考证,进一步明确了银柴胡的历史道地产区为陕西-内蒙古-宁夏毗邻区域,以及宁夏中部风沙干旱带及以北地区.为银柴胡正本清源、澄清混乱、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了有效依据,对宁夏银柴胡产业发展和道地产区建设有积极推动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张磊国医大师运用柴胡类方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基于数据挖掘的张磊国医大师运用柴胡类方的经验,为经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和整理《张磊临证心得集》《张磊医学全书》《国医大师张磊医学文库》及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国医大师张磊名医工作室运用《伤寒论》柴胡类方的医案,采用WPS Excel 2023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录入信息进行中医疾病、柴胡类方合方、加味药物等多角度分析.结果 纳入医案381个,病例500例,涉及脾胃病证、气血津液病证及肝胆系病证等多种疾病.柴胡类方常搭配的处方有桂枝汤、金铃子散和越鞠丸等,常用药物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药物主要归脾、胃、肺、肝、胆经.加味药物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首,加味药物频次排名前5位的有薏苡仁、连翘、金银花、川芎、延胡索,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得到18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 张磊国医大师将柴胡类方主用于少阳病,根据少阳病易邪结胁下、易相火不足、易气血瘀滞、易气郁化火、易累及太阴、易生痰生饮和易并发太阳阳明的特点,辨证加减用药,常配合使用的方剂有桂枝汤、金铃子散、越鞠丸和橘皮竹茹汤等,常配合使用的药物有薏苡仁、金银花、连翘、川芎、延胡索、郁金、陈皮、川楝子和白术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激素撤减期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激素撤减期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传承其学术思想.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8年12月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张琪教授门诊的儿童肾病综合征激素撤减期患者病案,利用Excel2019建立数据档案,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5,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张琪教授用药规律.结果 共筛选纳入中药处方271首,涉及中药194味,药物总频次为4 610.高频药物包括甘草、黄芪、莲子、麦冬、地骨皮、茯苓、太子参、柴胡、金银花等.药性以寒、平居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经、脾经、肾经居多.药物功效统计中补虚类、清热类、利水渗湿类使用频次较高.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高频药物组合模式184组;支持度为60%时,包含核心药物组合为黄芪、太子参、莲子、麦冬、地骨皮、茯苓、甘草;聚类分析得到6类新方组合.结论 儿童肾病综合征激素撤减期以肺、脾、肾三脏虚弱为本,多见气阴两虚证,张琪教授治疗本病以调理肺脾肾之气为要,清补兼施,随证治以清利湿热、理气和胃、利水渗湿之品,以调整阴阳平衡为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R语言的专利中药复方防治呼吸道传染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挖掘专利中药复方防治呼吸道传染病的遣方用药规律,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收集防治呼吸道传染病的中药复方,经数据筛选与规范化后,利用R语言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429首中药专利复方,涉及中药846味;高频中药有26味,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甘草、金银花、黄芩、连翘、桔梗、百部、苦杏仁、黄芪、柴胡、薄荷.高频中药主要为清热解毒药和补气药;所涉中药药性以寒为主,药味多为苦、甘、辛,主归肺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9条核心关联规则、多个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3个药物聚类.[结论]专利中药复方防治呼吸道传染病时注重寒温相配、宣降相伍,着重宣散肺邪、清热解毒,同时不忘益气和中、滋阴润燥,使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敛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中医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医案处方,并挖掘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的文献,筛选出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的医案,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统计分析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常用中药、药对及类方.结果:共纳入205 首处方.常用药物以蒲公英、甘草、金银花、柴胡、瓜蒌等为主;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主入肝、胃经;常用药物组合为蒲公英-金银花、蒲公英-甘草、蒲公英-柴胡、甘草-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为金银花、赤芍→蒲公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柴胡、瓜蒌→蒲公英;药物类别以清热类、活血化瘀类等为主;聚类分析得到类方 7 首.结论:中医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用药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为主,辅以疏肝解郁、理气活血、散瘀止痛等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山银柴胡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研究山银柴胡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方法测定山银柴胡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山银柴胡中成分含量;建立30批山银柴胡的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质量评价.结果:30批山银柴胡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丝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丝石竹皂苷元、皂皮酸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8.89%、1 2.67%、0.79%、34.53%、13.58 mg/g、1.62 mg/g、1.03 mg/g;指纹图谱确定了17个共有峰,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916~0.997,聚类分析可将样品分为3类,OPLS-DA分析筛选出7个质量差异性成分.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为山银柴胡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轻型感染用药规律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研究辽宁丹东83例新型冠状病毒轻型感染者的用药规律及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2022年6月5日—2022年6月18日收住入丹东市第六人民医院、丹东结核病医院及职专方舱的83例新冠病毒轻型感染者.基于Excel及SPSS对资料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录83首处方,涉及103味中药,共1523味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蒲公英、柴胡、甘草、苦杏仁、桔梗、薏苡仁、黄芩、麦冬、金银花、木香.药物四气频数前3位分别为寒性、温性、平性.药物五味频数前3位分别为苦味、甘味、辛味.药物归经频数前3位分别为肺经、胃经、脾经.药物功效频数前3位分别为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利水渗湿.对处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剔出甘草对关联药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柴胡、蒲公英、苦杏仁、桔梗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经聚类分析,得出5类药物.经回归分析,显示服药前核酸阳性天数每增加1 d,服用中药后核酸阳性天数≥4 d的可能性将增加37.4%.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轻型感染的中医药治疗,应从肺、胃、脾入手,以清热解毒为主,兼以清利湿热、理气化痰、宣肺止咳、固护气阴,早期及时干预是疗效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病毒-宿主交互网络的加味芦根方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从病毒-宿主交互界面探讨加味芦根方(芦根、全蝉蜕、僵蚕、金银花、生甘草、薄荷、羌活、葛根、柴胡)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本草组鉴数据库收集复方的化学成分,经里宾斯基五原则筛选潜在的活性成分后,进一步在瑞士靶点预测网站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从GEO数据库挖掘人类流感芯片GSE90732 的差异表达基因;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搜索工具检索H1N1 流感-智人蛋白交互组;整合上述生物信息集,通过Cyto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加味芦根方-病毒-宿主交互网络,使用R软件对交集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最后对关键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获得 1 252 个活性成分,1 415 个作用靶点,951 个流感差异表达基因和 10 142 对H1N1-智人蛋白互作信息.加味芦根方与流感的交集靶点有 72 个,功能富集显示这些靶点与宿主防御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密切相关.交互网络拓扑分析表明,加味芦根方通过齐墩果酸、γ-十一碳酸内酯、长棘素等多种活性成分调控病毒M2、NA、NS1 和HA蛋白和/或宿主HSP90AA1、NRAS和ITGB1 等多个关键靶标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加味芦根方通过多种活性成分直接靶向流感病毒蛋白和/或宿主因子,从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宿主防御和细胞死亡等多个维度发挥抗击流感的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实验解析加味芦根方治疗流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一种矩阵和权重改进的MW-Apriori算法探讨名老中医李培旭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通过一种改进Apriori算法对名老中医李培旭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中药处方配伍及规律进行分析,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李培旭教授诊治慢性肾脏病蛋白尿临床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基于矩阵和权重改进的MW-Apriori算法,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用药规律及药物组合特点,从而得出核心证型和核心处方.结果 共收集处方1239张,病例391例,涉及到药物共214味,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有135味,累计使用频次17 467次,药物种类共21类,使用频次排名前5类分别为清热药、补虚药、利水药、解表药、活血药,性味归经方面,使用较多为寒性、平性及甘味药.在药物组合关联规则中显示连翘-金银花组合是所有药物组合中出现频次最高,甘草作为单味药物出现频次最高,且关联性最强,关联性较强药物为:金银花、连翘、黄柏、生地、黄芪、柴胡、泽泻、当归、白芍、蒲公英,总结出常见证型9种,常用药物50味,并从中得出核心证型及核心处方各4种,核心药物24味.结论 通过对李培旭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数据分析,肾病蛋白尿的原发病较多,病机以湿热致肾闭精泄,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病程冗长,湿热(毒)蕴结为基本证型,治疗以祛邪通闭、益气养阴为主,选药多注重寒性、平性及甘味药物,研究得出核心证型和核心处方较为准确客观反映李教授学术思想,对临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