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脉夹层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类在发病早期极易被误诊或忽视的心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多用于该病的确诊,但诊断耗时.生物学标志物检测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不仅用于AD早期诊断,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AM)参与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换;C反应蛋白可作为患者预后不良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峰值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作为A型AD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潜在预测指标;D-二聚体是AD重要的诊断标志物,其阴性可排除AD;新型标志物(如非编码RNA分子)过表达可减缓AD进展,以达到治疗效果.该文旨在对早期诊断AD的生物学标志物作一综述,以期探讨其生物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既往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既往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入选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天津健康医疗大数据超级平台内天津市72家二、三级医院住院且接受PCI的患者。其中既往有出血性脑卒中病史患者2015例,作为研究组;无此类病史患者218 50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人群的随访数据。主要研究终点为出血性脑卒中;次要终点包括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对研究人群进行分组后,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人群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1年内、2年内以及随访期内的所有终点事件的发病率。应用多因素Cox回归评价2组结局事件的风险比(H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2组人群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显示,研究组主要终点事件(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4.22% vs 0.76%),以及次要终点全因死亡(10.20% vs 6.59%)、缺血性脑卒中(58.60% vs 15.30%)及急性心肌梗死(6.80% vs 5.38%)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4.48、40.81、2824.19、200.80,P<0.001、<0.001、<0.001、=0.006)。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发现,多个临床病史及特征能预测PCI后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包括既往出血性脑卒中(HR=6.092,95%CI:4.875~7.612,P<0.001)、年龄(HR=1.018,95%CI:1.013~1.023,P<0.001)、男性(HR=1.229,95%CI:1.127~1.381,P<0.001)、高血压(HR=1.223,95%CI:1.111~1.369,P<0.001)、心房颤动(HR=1.132,95%CI:1.023~1.252,P<0.001)、慢性肾功能不全(HR=1.535,95%CI:1.292~1.824,P<0.001)。结论:既往有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高,男性、年龄、高血压、心房颤动病史以及慢性肾脏病是PCI术后再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LPR和FARI构建肝衰竭患者生存预后模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凝血酶原时间比值(LP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I)等实验室指标对肝衰竭预后的影响,并构建新的肝衰竭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 114例肝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899例,女215例;年龄18~90岁,中位年龄46岁。收集肝衰竭患者的首次入院时血液学指标、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基本临床特征。以肝衰竭确诊后90 d内死亡为患者预后结局指标,按7∶3的比例将纳入的研究对象分为建模组与验证组,再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肝衰竭预后影响因子并用十折交叉法进行验证,将影响因子纳入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Hosmer-Lemeshow(H-L)指数评价校准度。结果:1 114例肝衰竭中90 d内死亡317例,病死率28.46%(317/1 114)。Lasso回归筛选LPR、凝血酶原活动度(PTA)、Na、TB、FARI、PT、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年龄(Age)是肝衰竭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LPTFA,Logit P =-1.75-6.57×LPR(109/L·sec)-0.04×PTA(%)-0.006×Na(mmol/L)+0.001×TB(μmol/L)+0.08×FARI(%)+0.009×PT(sec)+0.03×NEU(109/L)+0.04×Age。绘制列线图预测肝衰竭患者90 d内死亡率,该模型特异度为0.74,敏感度为0.56。该模型AUC为0.704(95%CI:0.660~0.740),明显高于MELD评分AUC的0.612(95%CI:0.570~0.650)(Z=4.207,P<0.001)。验证组中LPTFA模型AUC为0.686(95%CI:0.62~0.75),亦明显优于MELD评分AUC的0.563(95%CI:0.490~0.640) (Z=3.143,P=0.001 7)。运用H-L指数验证,建模组P=0.41,验证组P=0.19,两组H-L指数均大于0.05,说明模型校准度较高。结论:与MELD评分相比,基于LPR及FARI建立的肝衰竭预后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是较为可靠的预测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HALP指数对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ICU结局的预测意义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暴露于有毒的气体或颗粒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主要病理机制是气道和/或肺泡的异常改变[1,2]。持续性的气流受限是主要临床特征,具有病程绵长,预后差等特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代谢紊乱、胃肠道功能紊乱、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常伴有虚弱、营养不良和残疾,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3]。多种诱因可导致COPD患者呼吸症状加重,继而并发呼吸衰竭,致使病程进展加快[4,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AECOPD)是COPD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与患者的预后结局密切相关。机体的免疫、营养及炎症状态是影响危重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6,7]。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淋巴细胞和血小板(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HALP)评分是一种包含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复合指标,对机体免疫和炎症状态具有好的反映。本文收集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68例,结合HALP评分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反向休克指数乘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反向休克指数乘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rSIG)作为老年严重创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ATC)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2020年9月至2023年4月于急诊科就诊的老年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存在ATC分为ATC组和非ATC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结局。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rSIG指数对ATC预测效能,并与休克指数(SI)、改良休克指数(mSI)、年龄休克指数(SIA)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总共纳入193例患者,21例(10.9%)患者发生了ATC,rSIG在预测ATC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60;95%置信区间(CI),0.782~0.939],使用Delong检验比较rSIG指数与其他评分系统ROC曲线的预测效能,rSIG具有最高的预测ATC能力,优于SI、mSI和SIA评分(P<0.05)。结论:rSIG指数是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发生ATC的有用、快速、准确的预测指标,并且在院前急救阶段就可采集,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机体复原力复合指标对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研究机体复原力复合指标对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治愈结局和不良结局两组.收集患者的社会、疾病、生理和机体复原力4个方面信息,使用R软件3.6.3版本进行数据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利用公式求得各分量,将有共线性的同类指标进行合并计算复合指标.结果 共纳入106例患者,76例治愈,30例出现不良结局.不良结局组呼气流量峰值、小腿围、握力、基本日常生活能力(BADL)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评分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低于治愈结局组(P<0.05),1年内呼吸道感染率、Fried衰弱量表(FFP)和临床衰弱程度量表(CFS)评分均高于治愈结局组(P<0.05).经主成分分析对多重共线性的指标进行降维,建立营养状态(小腿围、体质量指数和握力)、功能能力(BADL评分和IADL评分)、精神状态(MMSE评分和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和衰弱状态(FFP评分和CFS评分)4个复合指标.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年内有呼吸道感染史是影响治愈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营养状态和功能能力是影响治愈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机体复原力复合指标中的营养状态、功能能力对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有预测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三维超声测量宫颈容积在妇产领域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超声成像在妇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用于胎儿畸形诊断、宫腔病变评估及胎盘体积测量等.三维超声测量宫颈容积通过超声探头在妇女阴道内测量宫颈长度、直径和容积,提供完整和立体的宫颈结构图像,优于传统二维超声,为临床医师提供关于宫颈功能和疾病的重要信息.三维超声测量宫颈容积可预测早产,但目前不能代替宫颈管长度;宫颈容积可评价孕晚期宫颈成熟度,从而预测引产结局;对宫颈疾病的诊断及预防有潜在临床意义.宫颈容积的测量为临床医师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及参考价值.由于目前研究较少,今后需更多文献及研究验证三维超声测量宫颈容积在妇产领域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清α-突触核蛋白、沉默调节蛋白1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沉默调节蛋白1(Sirtuin-1,SIRT1)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梗死体积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脑梗死病例资料.根据脑梗死病情变化情况,分为进展组(n=45)和非进展组(n=55).依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梗死体积及预后,对进展组病例进一步亚分组.比较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体积和预后结局,进展组病例血清α-syn、SIRT1水平差异及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α-syn、SIRT1对进展性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进展组血清α-syn水平高于非进展组,SIRT1低于非进展组(均P<0.05).SIRT1与α-syn联合预测进展性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11(0.849~0.97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8%和82.33%.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α-syn水平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而SIRT1不断降低(P<0.05).随着梗死体积增加,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α-syn水平不断升高,而SIRT1表现为降低趋势(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SIRT1水平较低,α-syn水平偏高(P<0.05).血清α-syn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体积及预后不良均呈正相关(r=0.713、0.821、0.739,P<0.05).血清SIRT1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体积及预后不良均呈负相关(r=-0.694、-0.773,-0.633,P<0.05).SIRT1与α-syn联合检测预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AUC为0.887(0.812~0.963),敏感度87.64%、特异度77.63%.结论 联合检测α-syn与SIRT1水平对预测脑梗死进展情况及预后不良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和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后出现毒性反应的风险很高,但对于许多患者来说,可供选择的替代治疗方案有限.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年龄≥18岁、诊断为T1~2N0期的非手术治疗的肺纤维化型ILD患者.患者接受SABR治疗,剂量为50 Gy,隔日1次,共5次.研究规定如果中位总生存期(主要终点)大于1年,3~4级毒性反应风险小于35%,5级毒性反应风险小于15%,则认为SABR是有价值的.次要终点包括毒性反应、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局部控制(local control,LC)、生活质量结局和肺功能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健脾生血片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孕期缺铁性贫血孕妇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片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孕期缺铁性贫血(IDA)孕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收治的孕期IDA孕妇 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 40 例.单一组仅给予孕妇右旋糖酐铁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健脾生血片治疗,均连续治疗 3 个月.观察两组孕妇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孕妇贫血与铁代谢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免疫功能[成熟T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单一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两组孕妇的Hb、RBC、MCV、SI、SF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联合组均高于单一组,sTfR含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两组孕妇的CD3+、CD4+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联合组均高于单一组,CD8+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00%)低于单一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血片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孕期IDA孕妇效果显著,能够缓解孕妇贫血与铁代谢相关指标,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增强免疫力,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