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HIRAID框架的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HIRAID框架的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方法:以临床需求为前提、理论框架为核心、文献研究为支撑构建基于HIRAID框架的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形成最终版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结果:19名专家完成2轮专家函询,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0.91%和95.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5和0.908,专家函询变异系数为0.00~0.31和0.00~0.2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3~0.395和0.177~0.464(均P<0.001),最终形成的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包含3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251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基于HIRAID框架的非创伤性胸痛急诊护理路径具有可靠性、临床适用性和严谨性,可为急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真实世界的新生儿临床研究:推动最佳医疗实践和质量改进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基于真实世界的研究结论已成为医疗产品评审和监管的依据。不断更新迭代的诊疗技术为真实世界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生命其他阶段显著不同,早期高质量的临床管理对生命远期的影响极其深远,故需要通过真实世界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坚实的证据。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中国新生儿协作网的应用及其带来的挑战与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的多组学数据整合应用,探索实现新生儿期高质量医疗实践的最佳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路径组及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路径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及干预后疼痛程度,干预后生活质量,观察患者恢复期间出现并发症情况,比较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路径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社会功能、身体功能、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在恢复期间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肝区疼痛、失眠、出血及尿潴留,路径组患者发生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对其护理模式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并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能够降低其恢复期间并发症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其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且该模式能够得到多数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造口袋在消化道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造口袋在消化道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消化道瘘患者84例,针对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两组患者治疗中均应用造口袋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瘘口创面指标、舒适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瘘口创面各指标状况均比对照组理想( 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各方面的舒适度限制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引流管周皮肤感染、漏口皮周感染、切口敷料感染的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P<0.05)。 结论:应用造口袋治疗消化道瘘,同时辅以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患者瘘口创面各指标恢复,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患者感染率更低,可考虑普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学科整合护理路径对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心理应激、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将多学科整合护理路径应用于膝关节骨折患者护理中,对患者术后心理应激、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术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55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多学科整合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心理应激、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实施多学科整合护理路径干预前,两组心理应激、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HAMD)及汉密顿焦虑(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膝关节功能(KSS)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将多学科整合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可显著降低患者心理应激,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诊科老年急性胸痛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合理且高效的急诊科老年急性胸痛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表,为老年急性胸痛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提供救治流程。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等,初步拟定临床护理路径基本框架,选取来自全国的21名临床医疗、护理专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临床护理路径。结果:2轮咨询问卷的回收率为100.00%、95.24%,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61.90%、45.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5、0.88,协调系数为0.23、0.30,经过2轮咨询最终构建了临床护理路径表。结论: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均较高,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符合统计学要求范围内,构建的老年急性胸痛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及可靠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根据患者进行治疗日期将其分为常规组及路径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溶栓治疗,并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路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急诊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复发率、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和患者对相应护理模式的评价。结果:路径组患者入院至进行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路径组患者溶栓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院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乳头肌功能失调、乳头肌断裂、室壁瘤及梗死后综合征,且路径组患者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对其护理模式的评价,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对其关爱程度等维度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采取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其治疗成本,并能够显著提高救治效率,并降低其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概率及复发率,同时,该模式能够得到多数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引领式健康教育路径在寰枢椎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寰枢椎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引领式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寰枢椎骨折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每组4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引领式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7 d、30 d的视觉模拟(VAS)评分[(2.2±0.7)分、(0.9±0.1)分]低于常规组[(3.5±0.6)分、(1.9±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1.384、10.296,均 P<0.05);研究组术后30 d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 [(16.6±1.4)分]高于常规组[(14.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200, 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基础知识[(24.1±0.9)分]、并发症防治知识[(22.6±3.4)分]、合理用药知识[(24.6±0.4)分]、康复锻炼知识[(23.1±1.8)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14.5±3.3)分、(15.5±4.6)分、(13.3±2.8)分、(13.5±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2.689,15.419,13.228,12.767,均 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5.12%(39/4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3.17%(30/41)(χ 2=6.822, 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32%(3/41)]显著低于常规组[21.95%(9/41)](χ 2=15.134, P<0.05)。 结论:对寰枢椎骨折患者给予引领式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痛感,促使其颈椎功能显著改善,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进而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肥胖代谢外科个案管理术前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该专家共识旨在促进肥胖代谢外科学科建设与发展,使术前个案管理更加规范,为术前临床路径提供参考。方法:由来自全国33家医院或院校具有丰富肥胖代谢外科个案管理、医疗和护理管理经验的专家组成编审委员会。对6位具有>3年肥胖代谢外科个案管理经验的专家进行访谈,执笔专家形成初稿后对6位专家以函审形式完成第1轮论证。在此基础上,邀请40位相关领域专家对修改稿以函审形式完成第2轮论证。根据第2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后,由编审委员会顾问进行网络会议研讨,完成第3轮论证,经修订后形成终定稿。结果:该专家共识包括患者入院前(院前咨询告知内容、院前健康宣传教育及干预、院前床位预约)和入院后(资料收集及入院介绍、检查和检验管理、临床照护)的个案管理内容,并制作临床路径范本文件。结论:该专家共识可为肥胖代谢外科个案管理术前临床路径提供参考依据。后续将在进一步总结经验、累积循证医学证据后进行定期更新,以更好服务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评分、呼吸机使用及平均住院时间、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及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PaCO 2指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PaO 2指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健康知识评分,缩短呼吸机和住院时间,改善肺功能与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