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扶正祛邪、调肝理脾论治口腔扁平苔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基于中医病因学说和五脏学说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病因病机特点,认为本病符合伏邪致病特点,病机属本虚标实,临床多见肝脾不调之证。临证用药应注重扶正祛邪、调肝理脾,常见证型有3种,其中肝郁化火、肝脾湿热证治宜清肝泻火、健脾除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合除湿胃苓汤加减;肝郁气滞、痰瘀互阻证治宜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选丹栀逍遥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气血亏虚、久病入络证治宜益气健脾、补肝益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另外,还需注意恰当应用风药,并重视心身同调、内外同治,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方丹栀逍遥丸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巨噬细胞增殖活性及防炎癌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评价经方丹栀逍遥丸(JF-DZXYW)含药血清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小鼠巨噬细胞增殖活性及防炎癌转化的调控,并阐述其诱导免疫系统发挥抗炎、抗肿瘤作用.方法 40只体质量18~22 g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JF-DZXYW低剂量组(125 μg/mL)、JF-DZXYW中剂量组(250 μg/mL)和JF-DZXYW高剂量组(500 μg/mL),灌胃0.4 mL/次,1次/d,共3 d.第4天灌胃后行小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采用CCK-8法检测各剂量组含药血清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 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给药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p40,IL-12p40)、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运用 MTT 法分析 HepG2 肝癌细胞被巨噬细胞杀伤的效果.结果 小鼠巨噬细胞培养12 h后,JF-DZXYW各剂量组含药血清处理组巨噬细胞增殖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升高(P>0.05);细胞培养24 h后,JF-DZXYW各剂量组含药血清处理组巨噬细胞增殖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JF-DZXYW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可显著提升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F-DZXYW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可显著提升细胞因子IL-6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F-DZXYW中剂量组含药血清可显著提升细胞因子IL-12p40、IFN-β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F-DZXYW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可显著提升细胞因子IL-12p40、IFN-β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F-DZXYW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可显著提升细胞因子IL-10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F-DZXYW低、中剂量组含药血清可显著提升细胞因子IL-10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F-DZXYW各剂量组含药血清细胞杀瘤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JF-DZXYW可以通过上调巨噬细胞增殖活性、诱导免疫系统发挥抗炎、抗肿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朱氏头皮针联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耳鸣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朱氏头皮针联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肝郁化火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朱氏头皮针联合丹栀逍遥散治疗,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与甲钴胺片治疗,疗程为3周.治疗3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评价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评价量表(TEQ)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31/35),对照组为62.86%(22/3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TEQ、SAS、TH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TEQ、SAS、TH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30/35),对照组为60.00%(21/35).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86%(29/35),对照组为54.29%(19/35).治疗结束后3、6个月随访,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氏头皮针联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肝郁化火型耳鸣,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耳鸣症状,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丹栀逍遥散加味对肝郁气滞型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视野缺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本研究探讨丹栀逍遥散加味对肝郁气滞型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视野缺损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月11月收治的88例(88眼)肝郁气滞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4例(44眼),其中对照组男11例(11眼),女33例(33眼);年龄51~69岁,平均(58.63±5.26)岁;病程8个月~7年,平均(3.81±0.98)年;就诊时眼压15.72~34.13mmHg,平均(26.38±3.63)mmHg.观察组男12例(12眼),女32例(32眼);年龄53~70岁,平均(58.82±5.31)岁;病程1~8年,平均(3.89±1.03)年;就诊时眼压15.69~33.98mmHg,平均(26.31±3.68)mmHg.两组资料均衡(P>0.0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加减丹栀逍遥散对肝经郁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讨加减丹栀逍遥散对肝经郁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胶囊,观察组给予加减丹栀逍遥散,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临床指标(PASI评分、表皮厚度、角质层含水量、中医证候评分)、炎性因子(IL-2、IL-4、IL-17、IL-23)、生长因子(EGF、IGF-1、NGF、FGF-23)、AKT/PI3K/mTOR信号通路(AKT、PI3K、mTOR)、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AKT/PI3K/mTOR信号通路降低(P<0.05),表皮厚度减小(P<0.05),角质层含水量升高(P<0.05),并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炎性因子、1GF-1、NGF、FGF-23降低(P<0.05),EGF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加减丹栀逍遥散可安全有效地缓解肝经郁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清和皮损生长因子、炎性因子水平,调节皮损中AKT/PI3K/mTOR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阳不入阴"理论探讨围绝经期失眠之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4/7/6
"阳不入阴"理论源于《灵枢·大惑论》,创立之初即用来阐述失眠的发病原理.失眠是临床上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其迁延难愈,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围绕"阳不入阴"理论,围绝经期失眠总病机可归纳为阴虚、阳亢、阴阳交互通路受阻三个方面:"阴虚"病机主要责之肝肾阴虚,"阳亢"病机主要责之心肝火旺,"阴阳交互通路受阻"病机则责之血瘀、痰浊阻滞阴阳之正常相交.针对不同病机,临证可采用补益肝肾、清肝降火、活血化瘀、祛痰化浊等方法,以使阴阳相交,夜能安寐.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从神经炎症角度论丹栀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担.其病因复杂,临床症状多样,确切的发病机制暂无定论.中医理论认为"郁证"的"气郁化火"证型与炎症关系密切.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神经炎症调控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提示从神经炎症的角度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具有广阔前景.丹栀逍遥散可通过减轻神经炎症治疗抑郁症,且具有显著疗效,相比临床常用抗抑郁药物显示出诸多优势.目前关于丹栀逍遥散基于炎症通路发挥抗抑郁功效的机制探讨较少,因此基于抑郁症的神经炎症发病机制,结合中医"郁证"理论,从丹栀逍遥散及方中药对和核心抗炎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丹栀逍遥散及其类方抗抑郁功效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和新型抗抑郁药物研发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情志致病"理论探究丹栀逍遥丸联合治疗肝郁证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基于"情志致病"理论探究丹栀逍遥丸联合治疗肝郁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效果及对相关因子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 年 7 月—2023 年 10 月收治的肝郁证PCOS所致不孕症 12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G组、EG组.CG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EG组在CG组基础上给予丹栀逍遥丸治疗,治疗3 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 组心理状态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血清性激素指标[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优势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Em)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统计妊娠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EG组总有效率为92.19%(59/64)高于CG组的78.12%(50/64)(P<0.05).治疗后,EG组SAS及SDS评分、血清LH和T水平、子宫动脉RI和PI均低于CG组(P<0.05).治疗后,EG组优势卵泡数、Em以及血清E2 和FSH水平高于CG组(P<0.05).随访后,EG组妊娠率65.62%(42/64)高于CG组的37.50%(24/64)(P<0.05).2 组流产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肝郁证PCOS所致不孕症应用丹栀逍遥丸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对性激素有调节作用,并可促进卵泡的成熟,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受孕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丹栀逍遥散治疗便秘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丹栀逍遥散治疗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BATMAN-TCM、Uniprot、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筛选丹栀逍遥散关键成分及相关靶点、疾病靶点和相关通路.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绘制PPI网络图,寻找核心基因.利用Metascape和BioGPS数据库通过微生信平台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利用SwissDock平台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 丹栀逍遥散药物靶点746个,便秘靶点1 620个.关键靶点为VEGFA、CASP3、TNF、JUN,关键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豆甾醇.关键靶点主要作用于淋巴细胞、平滑肌、结肠、结直肠腺癌、小肠,主要富集于炎性肠病、NF-κB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结合稳定.结论 丹栀逍遥散治疗便秘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其4个关键成分作用于4个关键靶点,调节多通路,起到抑制炎症、保护肠黏膜屏障、调节肠道菌群等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R语言分析全国名中医白长川治疗失眠症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基于R语言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全国名中医白长川教授基于"神舍观"治疗失眠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白长川教授治疗失眠症医案202 个,建立Excel 数据库,录入患者诊疗信息,运用R语言进行药物频次及属性分析、相关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同时对医案中的症状和舌象与脉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收集首诊处方202 个,涉及药物175 味,药物占比大于20%的有28 味,使用频率前10 位的药物依次为龙骨、牡蛎、茯苓、柴胡、白术、酸枣仁、远志、石菖蒲、姜半夏、焦栀子;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肺、心、肝为主.相关系数较高的前 5 组药对组合多为安神药,关联分析得出核心药物有柴胡、黄芩、龙骨、牡蛎、远志、石菖蒲、首乌藤、酸枣仁,此组合可视为小柴胡汤、孔圣枕中丹、酸枣仁汤之变方.聚类分析分为4 类,分别为小柴胡汤、丹栀逍遥散、黄连温胆汤加减以及常用药对组合.对医案进行关联分析得出,支持度最高的症状关联为易早醒和不复睡,舌脉关联为苔薄黄腻、脉沉细.结论:白长川教授基于"神舍观"治疗失眠症的主要方剂有小柴胡汤、丹栀逍遥散、黄连温胆汤等方,核心药物组合是柴胡、黄芩、龙骨、牡蛎、远志、石菖蒲、首乌藤、酸枣仁,符合调达三焦气机、运脾和胃安神的治疗大法,令阴阳各有所入之处,营卫兼得转化之机,神入其舍、安守于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