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腓骨瓣修复上颌骨肿瘤切除后缺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腓骨瓣修复上颌骨肿瘤切除后缺损并行种植义齿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上颌骨良性肿瘤患者资料。术前采用数字化技术模拟肿瘤切除和腓骨重建,打印模型并制作导板,同时在模型上预成形钛板和手工塑形个性化钛网,术中根据截骨导板切除病变组织,依据手术计划和塑形导板引导腓骨塑形,使用游离腓骨瓣联合个性化预成形钛网重建上颌骨缺损。骨移植后6~9个月置入Straumann种植体,种植后3~4个月进行上部烤瓷冠修复,以恢复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术后对面部外形、咀嚼功能和种植体周围炎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0~55岁,中位年龄36岁。其中骨化纤维瘤3例,成釉细胞瘤7例,牙源性黏液瘤2例。根据James Brown分类法,Ⅱb型4例,Ⅱc型3例,Ⅱd型3例,Ⅲb型2例。12例患者的肿瘤切除和腓骨重建手术过程顺利,游离腓骨瓣全部成活,患者颌面部对称,种植修复后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和吞咽功能恢复正常。种植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6个月,开口度2.8~3.3 cm,未见明显种植体周围炎。结论:采用数字化技术辅助设计腓骨瓣修复上颌骨肿瘤切除后缺损并进行种植义齿修复,不仅能较好地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而且能重建患者的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质控视角下甘肃省口腔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数据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从口腔门诊和住院的相关指标分析2018、2019、2021年甘肃省口腔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以期为甘肃省的口腔医疗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基于2019-2022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口腔医学分册)数据,分析甘肃省口腔门诊和住院重点病种、重点技术平均就诊人次及部分单病种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8、2019、2021年甘肃省口腔门诊重点病种的年均就诊人次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全国比较,甘肃省10个重点病种的年均就诊人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多个重点病种的年均就诊人次显著低于全国水平(P<0.05).2018、2019、2021年甘肃省9个重点技术年均就诊人次整体基本保持不变,其中根管治疗术、牙周洁治术、阻生牙拔除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慢性牙周炎系统治疗,及种植体植入术的年均就诊人次均显著低于全国水平(P<0.05).甘肃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平均出院患者数及上颌骨骨折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P<0.05).甘肃省腮腺肿物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略高于全国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肃省口腔门诊的医疗服务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甘肃省口腔住院患者重点手术的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需进一步缩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种植固定修复义齿邻接丧失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18
邻接丧失是口腔种植修复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且具有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征.邻接丧失容易引起食物嵌塞,引发种植体周围组织创伤及邻近牙齿的龋病或牙周组织炎症,且治疗方式有限,影响种植修复的预后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对种植义齿邻接丧失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铈及铈基材料在口腔疾病领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铈(cerium,Ce)是含量最丰富的镧系元素,主要以氧化铈的形式存在.Ce3+和Ce4+两种价态之间快速转化使铈兼具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具有抗菌、抗炎、促进组织再生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的:概述铈在抗菌、抗炎、促进组织再生及抗肿瘤中的作用和机制,综述近年来铈和铈基材料在口腔材料改性和口腔疾病诊疗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方法:以"cerium,ceria,prosthodontics,prosthesis,restorative dentistry,denture,dental implant,caries,endodontics,pulpitis,periodontitis,periodontal diseases,oral cancer"为英文检索词,以"铈,氧化铈,修复,种植,龋齿,龋病,牙髓,牙周炎,牙周疾病,口腔癌"为中文检索词,分别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通过分析和阅读文献进行筛选,按照排除筛选标准纳入文献,最终纳入7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铈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细菌、氧化应激和破坏细菌生物膜发挥抗菌作用,同时依赖氧化还原酶模拟活性清除活性氧而发挥抗炎功能,铈的成骨和成血管活性涉及ERK和Wnt等一系列信号通路.②铈的抗菌、抗炎、成骨和成血管活性使其在治疗口腔感染性疾病和促进口腔软硬组织再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铈的抗肿瘤特性在口腔领域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空白.③作为口腔陶瓷材料,氧化铈稳定的氧化锆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但透光性较低,适用于制作基底瓷、义齿支架和种植体.④依托铈的生物学活性,铈基材料能够有效促进种植体骨和软组织整合,抑制牙齿脱矿和致龋菌生长,促进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再生,减轻牙周炎炎症反应并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在种植体表面改性、龋病预防、牙髓炎、牙周疾病和口腔癌的诊疗中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⑤铈在高浓度和长时间给药的情况下存在潜在的毒性,为进一步扩大铈在口腔临床实际中的应用,铈的生物安全性以及铈基材料适应口腔环境的优化在未来仍需更详尽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义齿性口腔炎的发病机制和防治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义齿性口腔炎(denture stomatitis,DS)是多因素引发的义齿佩戴人群频发的口腔疾病之一,指义齿承托区黏膜发生的红斑样病变,是一种局限性非特异性损害,严重危害佩戴者的口腔健康.传统药物治疗易产生耐药菌株,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DS的防治方式主要有对病变部位的直接用药(唑类、多烯类抗生素),义齿清洁剂搭配物理消毒法对义齿的口外清洁,以及义齿材料改性等多种方法.近年兴起的天然成分制剂具有安全、方便、价廉、不易产生耐药菌株的特点,是治疗DS药物的新来源.激光治疗便捷安全,具有优越的抗菌性能,不易产生耐药性,也被认为很有前景.抗菌剂赋予义齿新的特性,义齿改性将是一条治疗DS的新途径.药物治疗联合不同防治方法对白色念珠菌展现出更好的抗菌性,也为未来探索防治DS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在口腔材料中抗菌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复杂的口腔微生态环境中存在多种致病性细菌、真菌等,可引起一系列口腔感染性疾病,如釉质脱矿、龋病、义齿性口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等.传统抗菌方法大多未能达到预期的抗菌效果.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新型复合型纳米无机抗菌剂,可有效杀灭口腔细菌并分解细菌内毒素,无明显耐药性,被广泛应用于口腔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中.本文就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抗菌机制、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在口腔材料中抗菌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干燥综合征伴Erdheim-Chester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性,57岁,因“口干、多饮6年,双膝关节痛5年,发热4年”于2016年8月入院.患者于6年前无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每天饮水5~10 L;进食干性食物需饮水辅助,伴口腔溃疡、龋齿、乏力、烦躁,逐渐出现眼干,无腮腺炎、发热、关节肿痛.当时于内分泌科查垂体MRI、禁水试验均正常,排除中枢性尿崩症;风湿科结合口眼干、唇腺组织见淋巴细胞聚集灶4灶,唾液腺动态显像及断层扫描示双侧腮腺摄取功能减低、排泄功能重度降低,血清IgG升高,诊断为“SS”,予羟氯喹200 mg,每日1次,白芍总苷胶囊0.6 g,每日2次长期口服.5年前隐匿性出现双膝关节酸痛.4年前出现反复发热近39.0℃,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1340 U/ml,骨髓穿刺细胞学、结核菌素试验、心超检查均无异常,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短期口服泼尼松体温可改善.6个月前双膝关节疼痛加重,发热、受应力时疼痛明显,2016年3月骨扫描示四肢、颅骨对称性多处骨病变;右股骨髁活检病理示骨结构异常.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入院诊断:①骨病变病因待查;②SS;③链球菌感染;④骨质疏松症;⑤;2型糖尿病;⑥抑郁症.入院查体:体温37.5℃,心率90次/min,多发龋齿已更换为义齿,咽稍红,扁桃体无肿大,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腹无异常,双膝关节无肿胀压痛、皮温正常.既往:6年前诊断“焦虑伴抑郁”.6年前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e抗体(HBeAb)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度牙周炎患者拔牙同期植入颧种植体的围术期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重度牙周炎患者拔牙同期颧种植体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特点,总结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8例全麻术下实施颧种植术的患者,对患者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口腔卫生、环境准备等全面评估;术中熟练医护手术操作配合;术后在颧种植体创面观察,疼痛、冰敷护理,饮食指导,出院随访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8例患者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良好,未出现伤口裂开和切口出血.出现Ⅱ级疼痛1例,面部中度肿胀1例.术后48 h内患者完成上颌义齿的临时修复,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重度牙周炎拔牙同期颧种植患者,开展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口腔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口腔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 方法 从义齿种植牙列缺损患者中选取48例(83枚种植体)发生种植体周围炎者作为炎症组,选取52例(95枚种植体)无种植体周围炎者作为健康组,采集两组患者的龈沟底部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结果 178份种植体周围标本共检出病原菌310株,其中厌氧菌196株(63.2%),需氧菌88株(28.4%),有益菌26株(8.4%).厌氧菌中口腔链球菌67株,占分离菌总数的21.6%;中间普雷沃菌52株,占16.8%;牙龈卟啉单胞菌菌44株,占14.2%;具核酸杆菌19株,占6.1%;福赛斯拟杆菌14株,占4.5%.有益菌中血链球菌15株,占分离菌总数的4.8%;小韦荣氏菌11株,占3.5%.炎症组和健康组均以厌氧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7.1%和53.7%,两组比较厌氧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03,P<0.05).196株厌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氯霉素及甲硝唑耐药率较高(70.4%~93.4%),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及呋喃妥因耐药率相对较低(17.9%~27.0%),对四环素、万古霉素和米诺环素较敏感(耐药率为1.5%~4.6%). 结论 口腔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与龈下厌氧菌增加、菌群失调有关,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抗感染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种植义齿排龈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损伤愈后的动物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观察比格犬种植义齿排龈后牙龈指数、龈沟液量和龈沟液中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的变化,探讨排龈所致种植义齿周围软组织损伤愈后情况.方法 拔除8只比格犬左侧下颌第四前磨牙(n=8),严格控制口腔菌斑,2个月后行骨水平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行全冠粘接固位.全冠粘接前使用排龈线排龈5?min,排龈前和排龈后1、3、7、14、28、56?d,分别记录种植体的牙龈指数,测量龈沟液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龈沟液中TNF-α的变化.结果 种植体牙龈指数、龈沟液量、TNF-α在排龈后第1、3、7天均大于排龈前和排龈后第14、28、56天(P<0.05),第14、28、56天恢复至排龈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的情况下,骨水平种植义齿周围软组织排龈线造成的排龈损伤是可逆性损伤,牙龈指数、龈沟液量、TNF-α在第14天恢复至排龈前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