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传统汤剂参比的乌药汤制剂提取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确定古代经典名方乌药汤制剂适宜的提取工艺.方法:分别采用传统工艺、传统工艺水煎液蒸馏分离挥发油、二次回流提取工艺、双提法制备不同提取液,以传统工艺提取液(传统汤剂)特征图谱、指标成分含量及出膏量为参照,比较不同提取液物质基础的异同.结果:3 种工艺与传统汤剂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6,出膏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汤剂20 个特征峰及6 个指标成分相比,传统工艺水煎液蒸馏分离挥发油中13 个峰绝对峰面积显著降低,2 个指标成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二次回流提取工艺中6 个峰绝对峰面积显著增加,4 个指标成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双提法中2 个峰绝对峰面积显著增加,1 个指标成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余成分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双提法与传统汤剂关键质量属性基本一致,且能保留挥发性活性物质,为适宜的提取工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基于"寒热错杂"病机运用百合乌药汤加减方辨治胃癌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病程日久及受多种因素影响,胃癌多在寒邪凝滞的基础上有"癌毒"积热的临床表现,因此寒热错杂是胃癌重要的核心病机.在临床治疗上应以平调寒热为主,同时顾护脾胃,重视气机的升降功能.通过传承百合乌药汤古方,围绕胃癌寒热错杂之病机,再结合肿瘤防治,化裁形成了百合乌药汤加减方.此方旨在平调寒热,辅以活血止痛、调节气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郝建梅教授应用百合及组方经验心得
编辑人员丨2023/8/5
郝建梅教授根据中医经典书籍记载百合的药效及临床经验,提出百合"安心定胆以宁神,甘寒生津以养肺,土金相和以达木"的3个特性.其采用经方"百合地黄汤"合经验方"解郁合欢汤""疏肝化瘀汤"治疗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机失调,郁热相火上扰引起心不能主神明导致的失眠;经方"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合经验方"甲苓饮"治疗肝肾阴虚,肾不主水,肝不能通利三焦,水液运化失常,相火上扰灼伤肺金的鼓胀并发的咳嗽;时方"百合乌药汤"合"四逆散"、经验方"桃红化浊汤"治疗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热,横逆犯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中阻导致的痞满,均取得很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乌药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机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乌药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乌药汤的活性成分;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基因,使用GeneCards数据库得到原发性痛经相关基因靶点;将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基因与原发性痛经相关基因进行比对,得到乌药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潜在靶点基因;使用KOBAS3.0数据库对靶点基因功能(gene ontology,GO)和KEGG通路进行分析,得到乌药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重要调节通路;采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将筛选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从乌药汤中共筛选出菜蓟苦素、金圣草(黄)素、异黄檀素、甘草素f等31个活性成分,涉及包括ESR1、CASP3、MMP9、HRAS在内的23个基因靶点,影响了内分泌抵抗(Endocrine resistance)、雌激素受体信号传导通路(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和催乳激素信号通路(Prolactin signaling pathway)等95条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强结合,其中菜蓟苦素(cynaropicrin)和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与阳性药接近.结论:本研究通过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揭示了乌药汤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药效,为进一步阐释乌药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张静生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3/8/5
张静生教授,首届全国名中医,从医五十年,一直从事中医临床与研究,善用经方、名方、小方,治疗内、妇、儿科疾病,尤其擅长治疗重症肌无力、冠心病等.张老强调读经典、学各家、做临床的重要性,临床活用经方,注重搜集历代名方,如高枕无忧散、清上蠲痛汤等.张老重视百合乌药汤等由两三味药组成的小方的应用,认为小方药少力专,法度严谨,运用更加灵活.除古代医籍外,张老亦学习近现代名家良方,为我所用.张老是辽宁省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开拓者,主张用现代科技挖掘古方,研究中医.他用现代方法研究瓜蒌薤白半夏汤,总结出益气养阴、祛痰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的新方剂;提出了脾肾虚损是贯穿重症肌无力病程始终的基本病机,通过脾肾双补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研发了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新药“复方黄杞颗粒”.张老反对用西医的方法来指导中医科研,强调中医科研必须根于临床,只有遵从经典,才能古方今用,衷中参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GEO芯片分析百合乌药汤治疗胃癌的分子靶点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GEO芯片差异基因分析的方法,分析百合乌药汤治疗胃癌的分子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药物信息,获得百合乌药汤的活性成分和分子靶点.在GEO芯片数据库通过检索“gastric cancer”分析筛选后获得GSE118916芯片数据,通过R软件分析得出差异基因,并绘制热图和火山图.通过Cytoscape3.7.2构建百合乌药汤与胃癌的成分-靶点网络图,使用插件Bisogenet和CytoNCA绘制核心靶点拓扑网络,并进行药物与疾病基因的GO富集分析(BP、CC、MF)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从GEO数据库下载分析得到与胃癌上调和下调最明显的差异基因40个.获得百合乌药汤有效活性成分10个,主要包括槲皮素(quercetin)、谷固醇(beta-sitosterol)、异松脂酸(Isopimaric acid)等,作用于PTGS2、ADH1C、ADRB2、PLAU、MAOA、CHRM3、CCNA2、MMP9、IL6等31个基因靶点.生物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表明,百合乌药汤治疗胃癌主要涉及脂多糖、氧化应激、血红素结合、蛋白激酶调节等方面,通过调节AGE-RAGE、TNF、NF-κB、IL17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结论:百合乌药汤治疗胃癌的重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谷固醇等,涉及TNF、NF-κB、IL17等信号通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HPLC法同时测定乌药汤配方颗粒中4种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乌药汤配方颗粒(乌药、当归、木香、香附和甘草)中4种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将乌药汤配方颗粒按组方比例称取并混匀,用50%甲醇超声提取,过0.22 μm微孔滤膜,得提取液.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5%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结果:去甲异波尔定、阿魏酸、甘草苷和甘草酸单铵盐分别在1.4~84.0 mg/L(r= 1.000 0)、0.417~12.500 mg/L(r= 1.000 0)、3.9~260.0 mg/L(r= 1.000 0)和 8.4~280.0 mg/L(r=0.999 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5%、100.25%、101.41%和100.19%,RSD分别为2.51%、2.93%、2.57%和2.3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乌药汤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浅谈辨机论治对继发性闭经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继发性闭经是妇科常见疑难病之一.本文追根溯源从《内经》及各家学说对该病进行阐述总结,认为脾胃为冲任胞宫纽带,气血之源,气机之枢与月经来潮、形成、疏泄关系密切,脾胃不调为初始病机,兼病四脏为继发病机,并存在心气虚、肝气郁的体质病机,热邪、痰湿、血瘀的衍生病机.针对继发病机若病在心脾,脾胃生化不足,心气先虚,胞宫被火蚀,气血不行,经闭血枯,治以补脾养心,顺气调经,补心汤治疗;若病在肺脾,脾胃气机不畅,肺气失宣,生热生湿,血行不利,经闭自生,治以提壶揭盖,宣肺泻热,三拗汤合小陷胸汤治疗;若病在肝脾,脾胃湿热,肝横犯于脾胃,热邪伤津耗血,经血瘀滞,经闭病现,治以平肝理气,清胃滋阴,加味逍遥散合益胃汤治疗;若病在脾肾,阳明凝寒,累及肾气,肾阳虚涩,胞宫寒冷,经血不行,经闭乃成,治以温胃暖肾,健脾益气,附子理中汤合乌药汤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GC-MS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对经典名方乌药汤物质基准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乌药汤物质基准中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分析物质基准中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并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遵古籍并结合前期考察工艺,将不同批次的饮片采用混批的投料方式,制备乌药汤物质基准,采用GC-MS建立物质基准指纹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计算相似度,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挖掘影响不同批次乌药汤物质基准质量的标志性化合物,将其中4个标志性化合物香附烯酮、α-香附酮、去氢木香内酯、藁本内酯作为指标,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并对10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0.954~0.990,确定了27个共有峰,鉴定出26个化学成分,并找到8个影响批次间差异的标志性化合物(峰6,21,22,9,23,18,27,20),乌药汤物质基准中香附烯酮、α-香附酮、去氢木香内酯、藁本内酯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5.54%,2.93%,1.52%,8.89%.结论 研究建立了GC-MS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初步形成了经典名方乌药汤物质基准挥发油部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乌药汤挥发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优化经典名方乌药汤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香附烯酮、α-香附酮、藁本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含量及挥发油提取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提取时间、浸泡时间、液料比为响应因素,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乌药汤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并验证.在此基础上,再对药液的提取状态进行量化.结果 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3:1(mL/g),浸泡时间0.5 h,暴沸状态下提取6 h.3次验证实验的综合评分分别为0.9487、0.9484、0.9486(RSD=0.02%,n=3),与预测值(0.9479)的偏差均不超过1%.以180℃油浴下药液的沸腾状态作为暴沸状态.结论 所得乌药汤挥发性成分最优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