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接头(NMJ)传递障碍性疾病,主要由NMJ的乙酰胆碱和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传递受阻、免疫系统障碍、基因等因素所引起.MG患者的主要症状是骨骼肌无力和异常疲劳,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呼吸或吞咽困难,危及生命.MG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治疗周期长且复杂.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相关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尤其是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MG治疗主要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胸腺切除术等.对于MG危象的治疗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方法,以及新型的血浆交换技术和辅助机械通气.随着药物的多样性进展,临床上对于药物的选择也有了更多考量,如经济能力、病情严重程度、疗效持久性、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等.该综述着重介绍了MG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适应证、用药方式和不良反应等内容,以便更好地选择符合病情的药物.该综述也提及部分其他的对MG可能有治疗作用的药物,特别是一些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的新型药物,如靶向生物制剂、补体抑制剂.通过该综述的阐述,可以更精准地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为患者减轻痛苦,同时也为药物研发提供未来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抗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双阳性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征与转归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抗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Ab)双阳性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表现、治疗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2017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MG患者,共纳入34例MuSK-Ab阳性MG(MuSK-MG)患者、11例双抗体阳性MG(double-antibodies positive MG,DP-MG)和80例AChR-Ab阳性MG(AChR-MG)患者。收集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统计学分析DP-MG患者在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等方面与AChR-MG患者和MuSK-MG患者的差异。结果:DP-MG组患者的女性比例为7/11,男性比例为4/11,发病年龄为(41±27)年,与AChR-MG组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P-MG组和MuSK-MG组眼外肌受累的比例(8/11和52.9%)低于AChR-MG组(83.8%)(均 P<0.05)。DP-MG组和MuSK-MG组肌无力危象发生率(6/11和61.8%)高于AChR-MG组(20.0%)( P<0.05)。DP-MG组和MuSK-MG组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率(8/11和74.2%)低于AChR-MG组(96.8%),DP-MG组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阳性率(5/10)低于AChR-MG组(85.1%)(均 P<0.05)。MuSK-Ab滴度与病程呈正相关( r=0.466, P<0.05),症状改善后抗体滴度下降。DP-MG组和MuSK-MG组患者对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反应性(2/11和9.1%)低于AChR-MG组(66.3%),且两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11和39.4%)高于AChR-MG组(15.0%)(均 P<0.05)。4例DP-MG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胸腺增生和胸腺瘤各2例。后续随访发现5例(5/11)DP-MG患者达到最轻微表现状态及以上更好状态。 结论:DP-MG患者的性别分布、发病年龄、药理学特征和电生理检查与MuSK-MG类似,但DP-MG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介于AChR-MG和MuSK-MG之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治疗性血浆置换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在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MG患儿,经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或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等治疗效果不良基础上进行TPE治疗,血浆置换量为50~70 mL/(kg·次),每例2~3次。比较TPE前后临床症状与抗乙酰胆碱抗体(AChR-Ab)水平变化。结果:共收治MG患儿7例,其中全身型4例(肌无力危象合并呼吸衰竭1例),眼肌型3例。AChR-Ab从TPE前1.66(0.99,3.33)nmol/L下降至0.66(0.40,10.97)nmol/L( Z=-2.545, P=0.011),下降50.55%。7例患儿出院时肌无力、眼睑下垂症状部分或完全缓解。TPE前后循环免疫复合物、补体C3及CD4 +T细胞、CD8 +T细胞、NK细胞水平无显著变化(均 P>0.05)。TPE过程中血浆过敏2例,低血压1例,处理后恢复。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TPE前后分别为1.90(1.40,2.40) g/L和1.10(1.00,1.30) g/L( Z=-3.092, P=0.002)。 结论:TPE可降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MG患儿的AChR-Ab水平,缓解肌无力症状,是MG患儿可选治疗措施。TPE时应注意纤维蛋白原降低等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呼吸机能不全是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呼吸机能不全可能是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CMS)的主要症状,但对此认识不足。本研究旨在提高儿科医生对CMS的认识。方法:对过去5年在荷兰奈梅亨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的阿玛利亚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婴儿和学龄前儿童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这些患儿因CMS导致呼吸机能不全而接受治疗。结果:5名2周龄至5岁的儿童因呼吸肌无力而出现严重乃至危及生命的呼吸机能不全事件,尤其在病毒感染期间。在感染期间,患儿还经常出现一定程度的眼部、面部和四肢肌肉无力的加重,这些患儿最终基因诊断为CMS。给这5名儿童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吡斯的明进行治疗,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复发性呼吸机能不全患儿或轻度呼吸道感染但症状较重的患儿,尤其在非患病期间曾有轻度肌无力者,都应考虑CMS。CMS的早期诊断对于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可能有助于避免婴儿猝死、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和肌肉力量的进一步恶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在Tox21化学库筛查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Tox21的持续发展,体外测试系统优化和新兴替代方案开发已经成为当前化学物毒性评价的研究重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一项研究成果于2021年4月发表在《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杂志,该研究基于定量高通量筛查系统(quantitatively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qHTS)高效、迅速筛查Tox21 10K文库中具有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抑制能力的化学物,为化学物毒性评价的新兴体外实验流程提供范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超微量紫外扫描与生物效应检测鉴别佛手、香圆和枸橼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通过超微量紫外扫描与体外生物效应对佛手、香圆、枸橼进行鉴别.方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3种药材的粉末,采用超微量紫外扫描获得佛手、香圆、枸橼提取物的最大吸收波长,通过酶标仪检测药材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佛手、香圆、枸橼粉末的显微特征无明显区别,其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323、285、270 nm,三者均无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但均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可用于香圆与枸橼的区分.结论:超微量紫外扫描结合体外生物效应检测是鉴别佛手、香圆、枸橼的有效方法,且3种药材含有潜在的DPPH自由基清除剂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六)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遗传性克-雅病 genetic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gCJD)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nes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AChEI)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Beck抑郁量表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阿尔茨海默病靶向tau蛋白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80%,可导致认知功能受损[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中痴呆患者约1507万,其中AD患者约983万[2].目前AD的常用治疗药物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和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这两类药物可改善症状,但不能逆转大脑神经元的损伤.因此,迫切需要对AD进行疾病修饰治疗.A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脑内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和细胞内由tau蛋白组成的神经纤维缠结[3].靶向病理性tau蛋白的治疗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4].目前在研究的靶向tau蛋白的AD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针对tau蛋白翻译后修饰、抑制tau蛋白聚集、促进tau蛋白降解、稳定微管的化学药物及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我们主要对近5年内相关药物的临床试验进展进行综述,为AD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野鸢尾苷的制备及其对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调节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从中药川射干中分离制备野鸢尾苷单体,初步探究野鸢尾苷对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多溶剂萃取法制备野鸢尾苷,采用改良的Ellman比色法探究野鸢尾苷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并结合采用离体小肠平滑肌实验方法,取小鼠小肠平滑肌,在K-H液中制备小肠平滑肌环,通过BL-420 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其张力的变化,观察野鸢尾苷对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静息张力及对新斯的明、碘解磷定诱导小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多溶剂萃取法所得的野鸢尾苷单体,经HPLC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纯度>98%;野鸢尾苷对AChE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其IC50为4.09 mg·mL-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野鸢尾苷(0.014~4.604 mg·mL-1)对正常小鼠离体小肠收缩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野鸢尾苷对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引起小肠收缩抑制有显著性的拮抗作用(P<0.05),对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促进小肠运动没有显著性协同作用(P>0.05).结论:多溶剂萃取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分离制备川射干中野鸢尾苷的方法;野鸢尾苷具有抑制AChE的拟胆碱作用,可促进小肠收缩运动,有望成为AChE抑制剂的候选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新型肌松拮抗药舒更葡糖
编辑人员丨2023/8/6
舒更葡糖(sugammadex)是一种新型非去极化肌松拮抗药,对罗库溴铵等甾体类非去极化肌松药物具有特异性的拮抗作用.舒更葡糖具有有效快速地拮抗不同深度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其效果优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用于合并脏器功能障碍、重症肌无力、困难气道以及肥胖等患者.本文对其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