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乡镇尺度的儿童氟斑牙病情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在乡镇水平上探索氟斑牙病情空间分布和聚集性特征.方法 选取天津市2020年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检查数据,在乡镇尺度上建立氟斑牙病情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采用MapInfo、GeoDa和SaTScan软件进行儿童氟斑牙病情的空间分布描述、自相关分析及空间扫描分析.结果 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6.23%,氟斑牙指数为0.70,呈轻微流行状态.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氟斑牙指数空间分布整体上存在正相关性(Moran's I=0.4807,Z=12.1711,P<0.001),不同性别和年龄儿童氟斑牙指数空间分布也存在正相关性.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H聚集区分布在武清区、北辰区等10个乡镇;L-L聚集区散在分布于西青区、津南区等4个乡镇;分层分析发现,随年龄降低,H-H聚集区乡镇数有减少趋势,L-L聚集区乡镇数有增加趋势.SaTScan空间扫描检测到一个高值和一个低值聚集区域,高值聚集区域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基本吻合.结论 天津市儿童氟斑牙病情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现象,高-高聚集区是需要着重防控的重点区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北京市2008-2018年肺结核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2008-2018年北京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肺结核病例数据来源于2008-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采用ArcGIS 10.2软件可视化肺结核发病率的时空分布;街道/乡镇尺度上分析(Getis’s Gi*统计量)发病率的空间聚集性;贝叶斯时空模型分析影响其时空分布的因素包括城市化率、人均GDP、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常住外来人口和人口密度。 结果:2008-2018年北京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从58.64/10万下降到30.43/10万。通州区、昌平区等城市发展新区的发病率较高,热点集中在其局部地区;东城区、西城区等功能核心及拓展区的发病率较低,冷点也集中在该区域。肺结核发病风险与城市化率和常住外来人口相关,其中,城市化率每增加1%,患肺结核的 RR值也会增加1%;常住外来人口每增加1万人,患肺结核的 RR值会增加0.6%。 结论:北京市肺结核的防控重点区域需关注城市发展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需加强常住外来人口中的结核病防控,以期降低当地结核病发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三生用地"的四川丘陵区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供需格局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4/6/1
科学评估乡镇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是乡村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定量核算以及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前提.以四川丘陵区 215 个典型乡镇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三生用地")分类系统和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定量评估了乡镇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及供需格局特征,并引入和弦图清晰表达了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乡村ESV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聚集特征,总体上南部和西南部丘陵区ESV高于北部和中部,中部地区ESV最低同时,ESV热点主要集中于西部和南部,冷点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北.(2)2015 年,研究区 ESV 为 62705 元·hm-2,以调节服务为主(75.69%),其次为食物生产(9.07%)和生境服务(6.45%).以农业生产用地为主导的乡村"三生用地"格局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四川丘陵区ESV偏低,提升生态用地的数量与质量是改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对 ESV 的贡献率较高的"三生用地"类型为:乔木林地(41.25%)、河流湿地(22.95%)、水田(15.08%)、旱地(12.13).(3)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与其他三类服务均存在权衡关系,而调节、文化和生境服务之间为协同关系.随着人类对食物与水资源获取能力的增强,可能导致研究区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的下降.(4)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较为明显,供需模式以 L—H(39.98%)和 H—L(35.92%)为主,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同时,H—H模式"三生用地"结构合理,经济生态效益协调,是乡镇尺度可持续发展的代表模板.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盆地乡村振兴空间布局优化以及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探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InVEST模型、空间 自相关和权衡协同度(ESTD)模型,分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2000-2020年生境质量、碳储存、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5种生态系统服务在乡镇尺度上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生境质量、碳储量和氮、磷输出量整体递减,土壤保持量和水源涵养量波动递增;生境质量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碳储存、氮、磷输出、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大致呈北低南高的格局.研究期间,研究区5种生态系统服务间在时间截面和时段上均以协同关系为主,但仍存在差异,在时间截面上协同关系主要存在于碳储存与其他服务之间,在时段上协同关系主要存在于生境质量与其他服务之间.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及生态系统功能分区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并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基础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乡镇尺度的2017—2021年菏泽市肺结核空间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在乡镇(街道)水平分析菏泽市2017-2021年肺结核的空间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1年菏泽市各乡镇(街道)肺结核病报告数据,导入ArcGIS软件建立空间数据库,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肺结核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热点区域.结果 2017-2021年菏泽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3 00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76/10万,历年报告病例数分别为3 150、3 008、2 695、2 186、1 968例,发病率分别为36.53/10万、34.43/10万、30.75/10万、24.88/10万、22.37/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乡镇(街道)为单县黄岗镇(58.04/10万)、单县李田楼镇(54.66/10万)、定陶区天中街道(54.05/10万).菏泽市肺结核发病在整体上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0.161,P<0.05),高-高聚集区包含鄄城县李进士堂镇、东明县三春集镇,单县郭村镇、曹庄乡、龙王庙镇、张集镇、时楼镇共7个乡镇;发病热点区域包括10个乡镇(街道),主要分布在菏泽市东南部的单县和西部的东明县.结论 菏泽市肺结核发病在乡镇(街道)水平上存在空间聚集性,发病的热点区域主要位于菏泽市的东南部和西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基于德兴市中药材种植统计数据的时空挖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对江西省德兴市中药材种植统计数据的空间和时间特征进行挖掘分析,提供研究空间和时间相结合的中药材种植特征分析方法,为指导德兴市中药材生产和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方法.方法:利用德兴市中药材统计数据与土地利用等数据相结合,在乡镇尺度上通过统计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德兴市各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种类、结构多个空间分异特征及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德兴市各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种类和结构在空间上差异很大,种植面积及种类都较多的乡镇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2018-2021 年,德兴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都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德兴市中药产业布局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中药材种植规划,确保市场的供需平衡,避免出现供应不足或过剩等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集成生态软约束机制的城市空间形态时空演变情景模拟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自然生态空间是生物栖息繁衍的场所,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服务.新时期绿色发展战略下高质量国土空间资源配置需要科学探究生态空间约束的作用机理.以泉州市为研究区,选取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为生态因子,基于有序加权平均(OWA)算法构建城市扩张的生态软约束机制.以 2005 年土地利用现状为起始值,综合考虑自然人文等驱动力因素,基于构建的OWA-FLUS模型对泉州市2020 年和2035 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化动态开展多情景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策略控制因子δ=0.000001 下,OWA-FLUS模型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达到95.94%和0.7742,FoM和FoMurban比FLUS模型分别提高了4.95%和7.17%,基于提升潜力空间的MICE功效指数分别为0.059 和0.102.(2)当δ值从 0 向 1000 变化时,OWA-FLUS模型的模拟精度逐渐下降.对比δ=1.0 的赋权线性组合(WLC)生态约束,δ=0.000001 下的OWA模拟的FoMurban提升了 5.70%.(3)2035 年基准情景、WLC情景和OWA情景下,区县尺度和乡镇尺度的城市面积增长率具有显著空间差异.对比基准和WLC情景,OWA情景下研究区西北部的县市区增长率显著下降,东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区的晋江市和石狮市表现出更大的发展潜力.综上所述,基于OWA-FLUS模型开展泉州市土地利用动态时空演化多情景模拟预测,可为重要生态资源约束下的区域国土空间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江西省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及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生境质量关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评估其时空演化特征和预测未来变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利用 InVEST模型和热点分析方法定量评估2000-2020年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结合PLUS模型模拟预测2020-2050年土地利用和生境质量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江西省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水田、旱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减少部分主要位于南昌市等城市边缘,转为城镇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2)江西省生境质量总体较好,均值呈微幅下降且加速下降的趋势,具有以南昌市等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提高和中部低、四周高、北部低、南部高的时空分异特点,20年内8.52%的区域生境质量得到改善,44.85%的区域发生退化,退化区域以生境质量低值区域为核心向外辐射.热点分析显示,在乡镇尺度上,生境质量与生境退化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似的集聚特征,但高低值相反.(3)结合PLUS模型预测显示,2020-2050年江西省城镇用地、其他建设用地进一步急剧扩张,时空特征表现为环鄱阳湖扩张圈和萍乡市-宜春市-新余市-南昌市-抚州市-鹰潭市-上饶市东西向扩张带,生境质量均值保持下降趋势,退化区域呈现相似的"一环一带"时空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制度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多花黄精产地识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30
该研究分别采集不同产地多花黄精的可见-近红外(VNIR)、短波红外(SWIR)和VNIR+SWIR融合高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Savitzky-Golay平滑(S-G)、标准正态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FD+S-G、SD+S-G 7种方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随机森林(RF)、线性分类支持向量机(LinearSVC)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3种算法,分别从省域、县域、乡镇3个空间尺度建立多花黄精产地识别模型.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2种方法筛选特征波段,再根据筛选出的特征波段建立多花黄精产地识别模型.结果表明①VNIR+SWIR融合高光谱数据经过FD预处理,采用LinearSVC建立的产地识别模型准确率最高,省域尺度的产地识别模型准确率最高为99.97%、99.82%;县域尺度的产地识别模型准确率最高为100.00%、99.46%;乡镇尺度的产地识别模型准确率最高为99.62%、98.39%.利用全波段建立的省、县、乡3个不同尺度产地识别模型的准确率均能达到98.00%以上.②CARS筛选出的26个特征波段,经过FD预处理后,采用LinearSVC建立不同空间尺度的产地识别模型准确率最高,省域尺度产地识别模型准确率最高为98.59%、97.05%;县域尺度产地识别模型准确率最高为97.79%、94.75%;乡镇尺度产地识别模型准确率最高为90.13%、87.95%.由26个特征波段建立的不同尺度产地识别模型准确率均能达到87.00%以上.说明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从不同空间尺度实现多花黄精产地的准确识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云南省2006-2013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近年来云南省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6-2013年云南省恙虫病报告疫情资料,统计分析其“三间分布”特征,并应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在县区尺度上使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其流行相关因素.结果 2006-2013年云南省共报告恙虫病病例8 980例,年均发病率2.46/10万,年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疫源地范围不断扩大,报告发病乡镇增至71.3%.疫情主要发生于夏秋季,高峰为7-10月.女性年均发病率高于男性,儿童多发,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且病例中农民和学前儿童的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显示云南省恙虫病的流行风险随着月均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加,随耕地和草地面积的增加而先降后升,随着灌木面积的增加而先升后降.结论 应加强对云南省温暖湿润地区以及耕地、草地面积较大地区恙虫病的监测,尤其是针对儿童及农民等高发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