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前应用康柏西普以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术前应用康柏西普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糖尿病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以菏泽市中医医院眼科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诊治的糖尿病所致NVG 61例(62眼)为研究对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手术前均进行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试验组,31例(32眼),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照组,30例(30眼),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小梁切除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眼压低于对照组( F=42.599, P<0.001),随访结束时,两组视力、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疗效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后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青光眼引流阀值入术治疗糖尿病继发的NVG,降低眼压幅度更大且平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调神针刺法联合森田疗法治疗躯体型障碍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调神针刺法联合森田疗法治疗躯体型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9年7月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66例躯体型障碍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奇偶分成法分为2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森田疗法,观察组开展调神针刺法与森田疗法联合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躯体障碍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 2=6.519, P=0.011);治疗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SCL-90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调神针刺法与森田疗法联合用于躯体型障碍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躯体障碍程度,该种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躯体型障碍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饮水型氟中毒)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健康教育效果,为下一步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在山东省饮水型氟中毒重点防治地区选取19个病区县(市、区)作为项目县(市、区),2019年选取50个病区县(市、区),2020年扩大到全省所有105个病区县(市、区)。在每个项目县(市、区)选择3个乡(镇),在乡(镇)中心小学校4 ~ 6年级及所辖3个行政村开展饮水型氟中毒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前后,抽取学生、家庭主妇进行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在实施健康教育的项目村中,选择既往儿童氟斑牙检出率> 30%,水氟含量> 1.5 mg/L且改水时间< 5年的6个病区村(8 ~ 12岁儿童数> 50人),每年开展8 ~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后,5年级小学生[2018 - 2020年:92.46%(4 571/4 944)比65.80%(3 334/5 067)、94.84%(12 897/13 599)比73.55%(9 993/ 13 587)、95.59%(30 407/31 809)比77.52%(24 463/31 557)]和家庭主妇[2018 - 2020年:94.12%(2 400/ 2 550)比76.04%(1 939/2 550)、94.99%(6 412/6 750)比72.00%(4 860/6 750)、95.53%(16 183/16 941)比78.43%(12 971/16 539)]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升(χ 2 = 1 070.47、2 315.27、4 456.40,328.25、1 294.80、2 174.63, P均< 0.05);2020年健康教育后,5年级小学生、家庭主妇调查问卷中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原因、危害、预防措施的正确答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 390.78、164.94, P均< 0.05);东部地区(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5年级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健康教育前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西部地区(德州市、聊城市、菏泽市,χ 2 = 547.43、210.12, P均< 0.05),健康教育后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提高到90%以上;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呈逐年降低趋势(χ 2趋势 = 27.95, P < 0.05)。 结论:山东省通过开展饮水型氟中毒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健康教育项目,目标人群的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但仍然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希望水平、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计168例。根据纳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21年1~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为传统干预组(77例),接受常规心理干预;2022年1~10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为创新干预组(91例);接受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接受干预前后,自我效能(GSES)评分、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评分、Herth希望量表评分(HHI)、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以及两组患者出院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接受干预后,GSES评分、自我管理评分、希望水平(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评分、创伤成长情况评分(人际关系、精神改变、个人力量、人生感悟、新的可能性)相比治疗前均出现升高,且创新干预组高于传统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创新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健康宣教、心理辅导以及综合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促进创伤后成长,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用价值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患者的矫治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对高度近视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45例(90眼),其中19例(38眼)行传统无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植入术(ICL V4组),26例(52眼)行ICL V4c植入术(ICL V4c组),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裸眼视力(UDVA)、矫正视力(CDVA)、眼压、拱高及残留屈光度、对比敏感度以及总高阶像差。结果:两组术后1周、1、3个月UDVA、眼压、拱高及残留屈光度(等值球径、球径和柱径)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UDVA较术前均明显提高( P<0.05),两组拱高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前房角较术前降低( P<0.05);术后1周、1、3个月,两组疗效指数和安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均>1.00;术后1周、1、3个月,两组间对比敏感度在各频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 P<0.05),而术后1个月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1周、1、3个月总高阶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ICL V4c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后视觉质量与传统ICL植入术相当,临床应用更方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地方性氟中毒地区不同孕期妊娠妇女氟摄入量与血清碱性磷酸酶相关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地方性氟中毒地区不同孕期妊娠妇女氟摄入量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4月收集长期居住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金乡县、嘉祥县,菏泽市郓城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妊娠期妇女资料,根据妊娠妇女孕周,分为早孕组(0 ~ 12周)、中孕组(13 ~ 27周)以及晚孕组(> 27周),检测各组妊娠妇女尿氟、血清ALP及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BGP)、β-Ⅰ型胶原C端肽(β-CTX)、Ⅰ型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采用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孕期妊娠妇女尿氟与ALP、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妊娠期妇女372人,早孕组97例、中孕组169、晚孕组106例。3组妊娠妇女尿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 ± 0.25)、(1.23 ± 0.19)、(1.24 ± 0.30)mg/L, P > 0.05]。3组妊娠妇女血清AL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其中早孕组妊娠妇女ALP水平显著低于中孕组及晚孕组( P均< 0.05),中孕组妊娠妇女ALP水平显著低于晚孕组( P < 0.05)。3组妊娠妇女血清β-CT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3组血清BGP、PI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其中晚孕组妊娠妇女血清BGP、PINP水平均显著高于早孕组与中孕组( P均< 0.05),早孕组与中孕组妊娠妇女血清BGP、PI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早孕组妊娠妇女尿氟水平与ALP呈正相关( r = 0.364, P < 0.05),与骨代谢指标BGP、β-CTX、PINP均未见相关性( r = 0.164、0.117、0.136, P均> 0.05);中孕组妊娠妇女尿氟水平与ALP呈正相关( r = 0.417, P < 0.05),与骨代谢指标BGP、β-CTX、PINP均未见相关性( r = 0.127、0.108、0.129, P均> 0.05);晚孕组妊娠妇女尿氟水平与ALP及骨代谢指标均未见相关性( r = 0.179、0.158、0.184、0.149, P均> 0.05)。 结论:地方性氟中毒地区妊娠期妇女尿氟水平在妊娠期间较为平稳;早孕期及中孕期阶段,尿氟水平影响妊娠妇女ALP分泌。提示在地方性氟中毒地区仍需加强改水降氟措施,以减少过量氟摄入对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外伤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外伤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心医院进行重症颅脑外伤治疗的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6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肢体功能康复情况、生活活动能力及颅内压。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及颅内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颅内压分别为(3.16±1.24)分、(71.49±4.34)分、(17.09±4.01)分及(16.76±1.38)mmHg,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同时有助于降低其颅内压,对促进患儿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东省居民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居民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方法:本研究从山东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居民2012—2021年SAH发病数据,包括门诊、急诊或住院以及院外死亡病例基本信息和疾病诊断信息。以粗发病率和年龄标化发病率为指标描述不同性别、年龄组、地区(城市和农村)常住人口SAH发病水平,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发病率和发病年龄随年份变化趋势。应用率的差别分解法估计人口老龄化对SAH发病率上升的贡献度。采用DeoDa 1.12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2—2021年,山东省19个省级监测点共报告SAH发病11 629例次;其中,女性占54.11%(6 293例次),≥45岁居民占91.87%(10 684例次)。报告粗发病率从5.26/10万上升至9.50/10万,年均上升7.75%( Z趋势=7.30, P趋势<0.001),标化发病率整体也呈现上升趋势( Z趋势=3.92, P趋势=0.004)。各年份女性报告粗发病率均高于男性(均 P<0.05),除2012和2021年外,各年份女性标化发病率均高于男性(均 P<0.05);2012年城市居民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低于农村( P<0.05),2013—2017年,城市高于农村,2018年以后,农村再次超过城市(均 P<0.05)。SAH中位发病年龄从2012年的61.9岁上升至2021年的67.2岁,各年份男性发病年龄低于女性(均 P<0.05),多数年份城市和农村居民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SAH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P趋势<0.001),<45岁居民报告发病率较低,≥45岁发病率快速上升。经季节性分解,SAH发病在1、3—5、10—11月有3个小高峰。2013—2021年,人口老龄化对SAH粗发病率上升的贡献占比由27.86%上升至43.68%。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SAH发病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分布(Moran′s I>0, 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高发区县主要集中在鲁西北的德州市和鲁西南的菏泽市。 结论:山东省居民SAH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具有空间聚集性和季节聚集性,≥45岁居民、女性居民和农村居民是发病高危人群,应针对高发季节、高危人群和高发聚集区域采取重点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精神分裂症患者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90例完成高频rTMS治疗和1年随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统计患者复发情况,比较复发和未复发患者的主要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高频rTMS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高频rTMS治疗均有效,随访1年发现,21例复发,复发率为23.33%;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rTMS后维持治疗情况、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余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TMS后未维持治疗、BDNF低水平、家庭功能评分低均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高频rTMS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OR=165.167、30.586、2.827,均 P<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经高频rTMS治疗后,受rTMS后未维持治疗、BDNF低水平、家庭功能评分低等因素影响,仍存在复发风险,有上述复发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引起临床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7 - 2021年菏泽市1 543例布鲁氏菌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菏泽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分布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菏泽市布病报告数据信息;自各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菏泽市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7 - 2021年菏泽市布病病例的三间分布、临床表现及发病前3周内流行病学史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7 - 2021年,菏泽市累计报告1 543例布病病例,无死亡病例,2018年发病率最高(5.16/10万)。每年3 - 6月为发病高峰期(759例)。全市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较集中的县区分别为牡丹区(386例)、曹县(271例)、郓城县(251例)、单县(138例)和巨野县(132例)。发病年龄最小为11个月、最大为84岁,主要集中在20 ~ 69岁(1 381例);男女性别比为2.50 ∶ 1.00(1 102 ∶ 441)。农民发病人数最多(1 329例)。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酸痛。发病前3周内流行病学史调查,与动物有密切接触史的有1 124例,其中接触羊的有1 044例。结论:2017 - 2021年菏泽市布病发病率呈先升后降趋势,疫情波及全市各县区,以男性中老年发病为主。今后应严把病畜流入关口,加大免疫接种与检疫力度,阻断传播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