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酒对疼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饮酒与疼痛的关系密切。不同的饮酒方式对于急、慢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影响不同。为明确上述影响,分析酒精戒断后痛觉过敏情况,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文章从饮酒量、饮酒方式和饮酒频率多个方面进行探讨。长期适度饮酒可通过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介导来抑制慢性疼痛,但长期过量乙醇摄入使中枢内源性阿片类系统失调,导致急性戒断期诱发痛觉过敏;短时间急性乙醇摄入通过酶的调节达到短时间的镇痛效果,而长期适度或过量乙醇摄入均可通过增强受体磷酸化使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延长。今后需要更加确切的以人群为基础的饮酒与疼痛的研究报道,探讨饮酒对疼痛以及疼痛对饮酒造成的影响及其机制,并为临床治疗酒精依赖、慢性疼痛和戒断性高敏提供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脑损伤后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及其与意识障碍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脑损伤昏迷和清醒患者间的脑内神经递质的差异性,以期了解不同意识状态与脑内神经递质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脑损伤患者52例,其中昏迷患者30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9分),设为昏迷组;清醒患者22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9分),设为清醒组。采集2组患者基本资料,然后提取神经递质的评估结果(使用脑涨落图评估),并对结果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递质的递质功率、递质相对功率和指数分析(指数分析包括总功率、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和血管舒缩指数)。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2组间递质的差异性。结果:与清醒组比较,昏迷组患者的各项脑内递质功率均显著低于清醒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间的递质相对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指数分析中除了总功率组间具有显著差异( P<0.05),其他指数无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内多巴胺的减少是脑损伤患者昏迷的重要危险因素(Wald=5.684, P=0.017)。 结论: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大部分脑内神经递质均显著减少,尤其是脑内多巴胺的减少是引起昏迷的一个危险因素,在临床促醒治疗中可考虑应用增强多巴胺递质效能的药物或康复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脑炎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抗γ-氨基丁酸B型(GABAB)受体脑炎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探讨抗GABAB受体脑炎的MRI特征。发现抗GABAB受体脑炎MRI表现为颞叶内侧海马旁回、海马及齿状回和(或)额叶扣带回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围手术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对术中知晓和术后谵妄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的苯二氮?类药因良好的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而常作为术前用药和麻醉时使用。虽然其顺行性遗忘作用可能会阻止术中知晓的发生,但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该类药物使用导致谵妄的风险增加已不再符合医疗标准。因此,2018年围手术期脑健康倡议对术后神经认知障碍风险和谵妄患者避免使用苯二氮?类药。然而,在没有加权考虑围手术期苯二氮?类药物使用的风险和益处的情况下,其围手术期的安全性仍存在不确定性。该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评估围手术期苯二氮?类药物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与免疫及自身免疫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由谷氨酸生成的神经递质,主要通过GABA受体发挥作用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GABA在免疫系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GABA受体和相关酶除了神经组织细胞外也存在于免疫细胞,如:T细胞、树突细胞等。GABA通过结合免疫细胞上的受体等方式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影响疾病的发展。对GABA在免疫相关疾病发病过程中作用的深入研究,能够为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本综述主要阐述GABA和GABA受体的分类、结构及功能,GABA能系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其在自身免疫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抑郁症患者血清谷氨酸、γ-氨基丁酸水平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抑郁症患者血清谷氨酸(Glu)及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就诊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47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双相抑郁组)45例,社区招募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41名,以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被试抑郁、焦虑症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被试血清Glu、GABA、Glu脱羧酶(GAD)水平,计算Glu/GABA比例。结果:抑郁症组与双相抑郁组血清Glu[(36±7)mg/L、(37±7)mg/L比(28±4)mg/L, F=10.97, P<0.01]、Glu/GABA比例(5.77±0.35、8.18±0.24比3.35±0.33, F=37.68, P<0.01)高于健康对照组,而GABA[(6.1±0.7)μmol/L、(4.1±0.8)μmol/L比(8.1±1.2)μmol/L, F=21.61, P<0.01]与GAD[(31±6)U/L、(31±6)U/L比(35±6)U/L, F=5.61, P<0.01]水平则低于健康对照组,并且双相抑郁组血清GABA水平低于抑郁症组,Glu/GABA比例则高于抑郁症组( P<0.01);抑郁症组血清GABA水平与HAMD睡眠障碍因子呈负相关( r=-0.46, P=0.01)。 结论: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均存在外周血液循环Glu、GABA能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以及Glu与GABA平衡紊乱,并且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GABA能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以及Glu与GABA平衡紊乱更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a 2+/CaMKⅡ介导的GABA AR-NMDAR相互作用与耳鸣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耳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其产生机制与听觉通路信号改变所引起的神经元可塑性变化有关,其中可能涉及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传导失衡。A型γ-氨基丁酸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GABA AR)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是重要的神经元抑制性和兴奋性受体,NMDAR功能亢进和GABA AR功能抑制可能是耳鸣发生中的关键性事件。钙/钙调蛋白激酶Ⅱ(Ca 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 2+/CaMKⅡ)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介导NMDAR和GABA AR的磷酸化及其相互作用,在神经突触受体活性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耳鸣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Ca 2+/CaMKⅡ介导NMDAR与GABA AR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耳鸣的关系展开综述,并结合临床试验介绍相关耳鸣治疗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临床耳鸣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和干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拟停颤汤结合多巴丝肼片治疗中早期帕金森病阴虚风动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自拟停颤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中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阴虚风动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1月-2021年3月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84例中早期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多巴丝肼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停颤汤。2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估PD病情严重程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IL-6、IL-2、P物质及多巴胺(DA)水平;采用HPLC法检测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水平;采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OD值,以2 -??Ct法计算微小核糖核酸-124(miR-124)和微小核糖核酸-425(miR-425)相对表达量,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37/42)、对照组为73.8%(31/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56, P=0.011)。观察组治疗后动作评分、震颤评分、上肢协调评分、步态评分及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7.23、5.80、4.25、4.17、15.00, 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HMGB1、IL-6、IL-2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2.16、10.67、23.11、9.95, P<0.01),Glu[(71.28±6.46)μmol/L比(56.91±5.87)μmol/L, t=10.67]、GABA[(292.39±15.46)μmol/L比(248.51±14.38)μmol/L, t=13.47]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P物质[(3.54±0.43)mg/L比(5.61±0.52)mg/L, t=19.88]低于对照组( P<0.01),DA[(79.24±5.15)ng/L比(70.15±5.36)ng/L, t=7.93]水平及miR-124[(4.57±0.74)比(2.81±0.47), t=13.01]、miR-425[(3.94±0.83)比(2.73±0.97), t=6.14]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自拟停颤汤联合多巴丝肼片可通过升高PD患者血清miR-124和miR-425相对表达量,促进DA释放,减轻大脑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症状,保护神经细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XCR4拮抗剂AMD3100通过增强抑制性神经传递减弱大鼠痫性活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影响癫痫发作的分子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AMD3100处理组,每组12只。癫痫组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PTZ)构建癫痫模型,剂量为40 mg/kg;AMD3100处理组大鼠侧脑室注射5 μL(5 mg/mL) AMD3100 20 min后腹腔注射同等剂量PTZ;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Racine分级评估各组大鼠癫痫发作等级并记录其癫痫发作潜伏期,采用脑电图(EEG)记录各组大鼠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情况,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 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单位( GABAAR α1) mRNA水平。(2)细胞实验:另取SD大鼠鼠婴(1日龄)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7 d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AMD3100处理组。癫痫组神经元采用无镁外液诱导的方法构建癫痫细胞模型;AMD3100处理组神经元在含有10 nmol/L AMD3100的无镁外液中培养3 h,随后换为Neurobasal继续培养;对照组采用Neurobasal培养基常规培养。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灌流AMD3100(10 nmol/L)后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 结果:(1)动物实验:AMD3100处理组大鼠发作潜伏期较癫痫组大鼠明显缩短[分别为(663.30±74.84) s、(164.40±17.2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490, P<0.001);AMD3100处理组大鼠4级以上发作次数较癫痫组大鼠明显减少[分别为(3.75±0.39)次、(9.00±0.7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80, P<0.001)。ELISA实验结果显示,3组大鼠GAB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7.850, P<0.001),其中癫痫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MD3100处理组大鼠明显高于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qRT-PCR实验结果显示,3组大鼠 GABAAR α1 mR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400, P<0.001),其中癫痫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MD3100处理组大鼠明显高于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EEG结果显示,与癫痫组大鼠比较,AMD3100处理组大鼠放电频率有所降低。3组大鼠EEG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3.220, P=0.062),但与癫痫组、对照组大鼠比较,AMD3100处理组大鼠EEG功率有所降低。(2)细胞实验:膜片钳技术检测结果显示,3组神经元sIPSCs的频率和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3.670, P<0.001; F=10.920, P<0.001)。与对照组、癫痫组比较,AMD3100处理组神经元sIPSCs的频率和波幅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XCR4拮抗剂AMD3100可通过增强抑制性神经传递降低癫痫发作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GABA能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中枢投射区域及其在视网膜中的分布、形态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γ-氨基丁酸(GABA)能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中枢投射区域以及投射到上丘的GABA能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形态特点。方法:取6只GABA转运蛋白(vGAT)-cre转基因小鼠(实验1组)及6只野生型C57BL/6小鼠(对照1组),于双侧眼内玻璃体腔注射腺相关病毒rAAV-EF1α-DIO-EGFP-EGFP;取6只vGAT-cre转基因小鼠(实验2组)及6只野生型C57BL/6小鼠(对照2组),于脑内双侧上丘注射腺相关病毒rAAV-EF1α-DIO-EGFP-EGFP。注射病毒后42 d时,取6只实验1组、6只对照1组及3只实验2组、3只对照2组小鼠的视网膜、视神经、脑组织,行冰冻切片的免疫荧光双标染色以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和GABA的表达;对3只实验2组、3只对照2组小鼠的全视网膜铺片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以检测GFP和转录因子Brn3蛋白(BRN3A)的表达并统计阳性细胞数、细胞胞体大小。结果:实验1组小鼠的视网膜内核层、内网状层、神经节细胞层均可见到表达GFP的绿色荧光信号和表达GABA的红色荧光信号共标,视神经中可见表达GFP的绿色荧光信号沿轴突纤维呈线样排列,外侧膝状体和上丘区域的脑组织中也可见到表达GFP的绿色荧光信号;而对照1组小鼠视网膜上无绿色荧光信号。实验2组小鼠的视网膜上表达GFP的绿色荧光信号与表达GABA的红色荧光信号存在共标,投射至上丘的GABA能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以中小型细胞(直径12~16 μm)为主,其数量占细胞总数的(37.70±5.33)%,占所有神经节细胞(BRN3A阳性)的(7.27±0.81)%。结论:GABA能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向脑内外侧膝状体及上丘区域投射,在视网膜上呈均匀分布且以中小型细胞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