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木香种子质量检验规程及分级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制定云木香种子的质量检验规程及分级标准.方法:通过对云木香种子扦样、净度、含水量、千粒重、生活力和发芽率指标的研究,建立云木香种子的质量检验规程.并对51个来源的云木香种子进行检测,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等方法制定云木香种子分级标准.结果:生活力、含水量和发芽率是决定云木香种子质量的主要分级指标,种子净度和千粒重为次要指标.结论:一级种子的生活力不低于94.5%,发芽率不低于87.1%,净度不低于97.5%,千粒重不低于24.5 g,含水量不高于9%;二级种子的生活力80.1%~94.4%,发芽率62.1% ~87%,净度92.1% ~ 97.4%,千粒重22.1 ~24.4 g;达不到二级种子标准的为不合格种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云木香多糖的抗补体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从云木香中分离纯化出均一多糖,并研究其抗补体活性.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方法得到了云木香的粗糖(APS),用DEAE-52色谱柱对云木香粗糖进一步纯化并得到了两种均一多 糖,并测定了其理化性质和单糖组成.测定了这两种云木香多糖经典途径抗补体活性,旁路途径抗补体活性,并对其抗补体靶点进行了确定.结果 从云木香中分离得到了两种均一多糖,其中一种为葡聚 糖APS-1,另一种为葡甘聚糖APS-2.抗补体活性研究表明,APS-2表现出很好的抗补体活性,而APS-1没有明显的活性.结论 云木香多糖APS-2具有很好的抗补体活性,有望成为免疫疾病治疗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指纹图谱联合化学计量学在不同产地云木香药材鉴别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云木香药材指纹图谱,采用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以鉴别不同产地云木香药材.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程序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检测云木香药材的HPLC图谱;结合相似度计算、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云木香进行鉴别.结果 该方法可使云木香中各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了18个共有指纹峰,建立了云木香药材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15个不同来源的云木香有一定相似度;但不同产地云木香药材样品的指纹图谱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发现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该HPLC指纹图谱重复性好,特异性高.HPLC指纹图谱联合化学计量学可鉴别不同产地云木香药材,为云木香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云木香药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牛蒡子药材与伪品药材混合粉末鉴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牛蒡子是我国传统中药,主要伪品为毛头牛蒡、水飞蓟、云木香、大翅蓟、紫穗槐等果实.传统鉴定方法或分子条形码技术可以对牛蒡子和其伪品进行鉴定,但是对牛蒡子与其伪品混合粉末的鉴定较困难.该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牛蒡子以及其5种伪品混合粉末ITS2序列进行测序,对混合粉末物种进行鉴定,为牛蒡子药材混合粉末的鉴定提供新思路.对药材混合粉末中的总DNA进行提取,并对总DNA中ITS2片段进行扩增,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群落DNA片段进行双端(paired-end)测序,利用FLASH,QIIME以及GraPhlAn等软件对序列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样品中共得到高质量的ITS2序列39910条,其中,样品中的物种ITS2序列共34935.进一步的进化分析表明样品中含牛蒡子、毛头牛蒡、水飞蓟、大翅蓟、云木香和紫穗槐.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检测出混合粉末中含有牛蒡子及其伪品,为牛蒡子药材质量控制、安全用药以及中药混合粉末的鉴定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川木香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川木香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凝胶、硅胶柱色谱法对川木香饮片8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从川木香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对苯二酚葡萄糖苷、紫丁香苷、丁二酸、磺酸基木香烯内酯B、磺酸基木香烯内酯A、丙三醇、麦角甾-5烯-3-0-β-D-吡喃葡萄糖苷、云木香B、珊塔玛内酯.结论:化合物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麦角甾-5烯-3-0-β-D-吡喃葡萄糖苷均为首次从川木香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木香对非小细胞肺癌中吉非替尼耐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云木香和印木香联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耐药线虫模型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主要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基因型人体化(LET-23::hEGFR-TK[T790M-L858R])的秀丽隐杆线虫突变体jgIs25,确定云木香和印木香的有效抑制浓度,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20 nm)初步确定其有效活性成分.结果 当印木香浓度在100~750μg/mL、云木香浓度在500~750μg/mL时,对秀丽隐杆线虫突变体jgIs25阴门表达影响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初步推测活性单体为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结论 木香联合吉非替尼可逆转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四种中药及其配方的抑菌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佛手、艾叶、广藿香、云木香四种中药及其组成的配方的抑菌效果,并筛选出最佳配方作为一种新型香皂的主要抑菌成分.方法 通过打孔法抑菌实验探究佛手、艾叶、广藿香及云木香的抑菌效果,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以抑菌圈的大小作为评判指标初步确定最佳抑菌配方.结果 得到最佳抑菌配方为(浓度以生药质量计):佛手0.5g/ml,艾叶0.25g/ml,广藿香1g/ml,云木香0.5g/ml.结论 该配方具有良好抑菌效果,为作为一款新型香皂的抑菌成分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云木香根茎中的倍半萜类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采用大孔树脂、正相硅胶、反相硅胶等色谱层析材料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层析技术,从云南丽江产云木香根茎中分离鉴定了9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包括愈创木烷型3个(化合物1、2和9)、桉叶烷型3个(化合物4~6)和吉玛烷型3个(化合物3、7和8).运用波谱光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去氢木香内酯(1)、sausinlactone A(2)、木香烃内脂(3)、α-环木香烃内酯(4)、β-木香酸(5)、reynosin(6)、picriside B(7)、saussureamines A(8)和B(9).其中,化合物8和9为较少见的倍半萜和氨基酸的杂合体.采用MTT法测试了化合物1、3、4、6、8和9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30μM浓度下对HepG2肝癌细胞株显示弱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率为6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云木香干物质及营养元素积累和分配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云木香不同时期干物质及氮、磷、钾、钙、镁营养素积累与分配规律,为云木香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移栽后第1年生的云木香为研究对象,缓苗后每隔25 d田间取样1次,分别测定各器官干物质和氮、磷、钾、钙、镁的量.结果:云木香干物质积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慢-快-慢”的趋势,根部呈直线上升,生育前期主要以茎、叶的干物质积累为主.缓苗后50 d为返青期,养分吸收量较少.75 ~ 125 d为快速生长期,是根的快速生长膨大期,在125 d时氮、磷、钾元素的吸收量最大,分别为1 395.90、205.03、1 311.33 mg/株;150 d时钙、镁吸收量最大,为682.54、155.88 mg/株.云木香对氮、磷、钾、钙、镁养分吸收表现为氮>钾>钙>磷>镁,干物质积累和各营养元素吸收呈正相关.结论:云木香返青期应少施肥;快速生长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肥料利用最大效率期,施肥以氮、钾和钙肥为主,肥料使用应少量多次;钾肥早施;中后期主要施用速效钙、镁、磷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云木香中1个新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云木香Saussurea costus根部倍半萜成分进行研究,并初步考察其抗炎活性.方法 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手段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并结合化学水解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NO的抑制活性.结果 从云木香乙醇提取浸膏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个新愈创木烷型倍半萜衍生物,鉴定为云木香素A(1),另外,它的2个水解产物为3-epizaluzanin C(1a)和正癸酸(1b).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释放NO显示出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so)为 21.7 μoml/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