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生期中医推拿在剖宫产术后泌乳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按摩在剖宫产产妇产后缺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后缺乳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乳房推拿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指标、泌乳始动时间、血清泌乳素水平和喂养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的泌乳量、乳房轻盈度和乳汁淤积程度相近;治疗后两组产妇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观察组产妇的泌乳量、乳房轻盈度和乳汁淤积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产妇的血清泌乳素水平相近( 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上升,观察组产妇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产妇产后48 h的泌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整体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43例(95.56%),混合喂养2例(4.44%),对照组产妇的母乳喂养37例(82.22%),混合喂养8例(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医推拿按摩能够促进剖宫产产后缺乳产妇泌乳,提高泌乳量和血清泌乳素水平,减轻涨奶程度,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自我管理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哺乳期乳腺炎(lactation mastitis,LM)不仅危害母亲的身心健康,且与新生儿/婴儿获得乳汁的持续与否密不可分.因多发于产褥期,LM患者遭受乳汁淤积的痛苦被放大,患者自报告其疼痛程度甚至较分娩更为强烈[1].若多次复发,患者将对哺乳产生恐惧[1],LM也被视为母乳喂养中断的第三大原因[2].患者经历的母乳喂养困难作为中介因素,可增加产后抑郁发生的风险[3].在世界范围内,LM患病率约为2.5%~40.0%[4],复发率约为8.5%[5].随着我国三胎政策的推行,LM患者或将成为一个庞大群体.自我管理是患者通过保持或促进自身健康,监管疾病症状,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不良影响并坚持治疗的一种健康行为,包括疾病管理、角色管理及情感管理[6].高质量的自我管理能够延缓病情进展,甚至帮助乳汁淤积期的轻症患者实现自我治愈,但此过程中患者的复杂体验将影响自我管理效果[7].现有质性研究多注重LM患者的患病经历[1,8,9],忽视了自我管理中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因此,本研究对LM患者进行深度半结构化访谈,旨在深入挖掘其患病期间的真实体验,分析问题所在,为完善或制订LM自我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生乳方对产后缺乳患者泌乳质量及血清催乳素、雌二醇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观察生乳方对产后缺乳患者泌乳质量及血清催乳素(PRL)、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102 例产后缺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和中药组各 51 例.康复组给予乳房按摩及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中药组在康复组基础上联合生乳方口服治疗.比较 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泌乳质量、激素水平.结果: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 96.08%,高于康复组 84.31%(P<0.05).治疗后,2 组产后乳少、乳房柔软、面色无华、神倦食少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低于康复组(P<0.05).治疗后,2 组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淤积评分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低于康复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PRL水平均升高(P<0.05),且中药组高于康复组(P<0.05),2 组血清E2水平均降低(P<0.05),且中药组低于康复组(P<0.05).结论:基于气血同治理论应用生乳方治疗产后缺乳,可改善患者泌乳质量,改善临床症状,调控激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母乳喂养社区指导促进模式的创设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创设与实践社区母乳喂养指导促进模式.方法:纳入我社区100例孕晚期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成普通宣教组(50例)与情景领导理论组(50例),普通宣教组产妇进行常规母乳喂养健康宣教,而情景领导理论组产妇则采取情景领导理论进行健康宣教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相关指标:干预前后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调查表评分、母乳喂养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及产妇自护能力量表评分变化、分娩后母乳喂养情况、产妇乳汁淤积发生率及干预满意率以及乳汁分泌量.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前母乳在喂养知识了解、母乳喂养情况、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产妇自护能力等各项评分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后评分与干预前均差异显著(P<0.05).情景领导理论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了解平均得分比普通宣教组高出3.2分,且差异显著(χ2= 17.28,P<0.05);情景领导理论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平均得分比普通宣教组高出9.9分,且差异显著(t=20.564,P<0.005);干预后产妇自我效能评分,情景领导理论组的得分比普通宣教组得分高出28.5分,同样出现差异显著(χ2=43.52,P=0.004);情景领导理论组母乳喂养自护能力评分比普通宣教组显著高出32.6分(χ2=61.28,P<0.005);情景领导理论组产妇的乳汁淤积率为0,纯母乳喂养率高达96%,且在产后7天、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平均泌乳量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情景领导理论有助于提升社区产妇纯母乳喂养率,且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较好,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均较强,产妇乳汁淤积发生率低,认可度高,可作为母乳喂养指导促进模式,助力母乳喂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产妇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穴位按摩对产后缺乳产妇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剔除2例,最终观察组28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产科术后常规护理,指导产妇母乳喂养,进行产后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与乳房相关的经络选取相关穴位进行按摩,于术后第3天上午8:00–9:00进行,每天1次,每个穴位按揉1 min,持续5 d.比较两组产妇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淤积程度及乳汁黏稠度,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第1、2天两组产妇的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淤积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3~5天观察组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淤积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产妇的乳汁黏稠度在前4 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5天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显效率为64.3%(18/28),高于对照组的13.3%(4/30,P<0.05).结论:在与乳房密切相关的经络上选取穴位进行按摩可有效促进缺乳产妇术后乳汁的分泌,减轻涨奶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缩宫素鼻喷雾剂在初产妇产后乳腺分泌的促进作用与机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缩宫素鼻喷雾剂在初产妇产后乳腺分泌的促进作用与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回顾性研究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选择在我院正常分娩的初产妇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产后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缩宫素鼻喷雾剂干预,处理观察5 d.结果 研究组发生乳汁淤积2例(4%),对照组发生19例(38%),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 = 24.198,P <0.05).研究组的乳腺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泌乳始动时间多为24 h或者48 h以内,对照组多超过48 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产后5 d的乳汁成分中脂肪、蛋白质、乳糖、热量含量基本相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缩宫素鼻喷雾剂在初产妇产后的应用能促进乳腺分泌,可提高乳腺管通畅度,降低乳汁淤积发生率,且不会影响乳汁的成分,可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初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初产乳汁淤积会影响母乳喂养率和妇女身心健康,通过探讨单一和中医联合治疗初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的疗效,以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和妇幼健康.[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至本院就诊的产后发生单纯乳汁淤积、无其他病理因素的产妇185例,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A组(手法穴位按摩+耳穴压丸治疗+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62例、B组(手法穴位按摩+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60例、C组(手法穴位按摩)63例.每组均连续治疗3 d,每日1次.通过统计分析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A、B、C 3组间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乳房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及乳汁排出的通畅程度比较,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种方法联合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乳房胀痛症状,促进积乳减小或消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5P手法按摩乳房预防剖宫产术后乳汁淤积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5P手法按摩乳房对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1月柳铁中心医院20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按摩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乳房护理,按摩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5P手法按摩乳房.比较两组产妇乳汁排出量、乳汁淤积率以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产后48、72、96 h按摩组产妇乳汁排出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2、96 h,按摩组产妇乳汁淤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5d,按摩组产妇母乳喂养充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P手法按摩可有效提高剖宫产产妇乳汁排出量,预防乳汁淤积发生,提高母乳喂养,值得临床在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理气疏通汤对产后乳汁淤积患者乳汁淤积程度及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中药理气疏通汤对产后乳汁淤积患者的疼痛程度、乳汁淤积程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妇科门诊乳汁淤积产妇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热敷加乳腺穴位按摩的方法治疗,每次按摩30 min,1次/d,连续治疗3d.中药组采用中药汤剂——理气疏通汤联合乳腺穴位按摩治疗,乳腺穴位按摩同对照组,每日口服理气疏通汤,每付药煎3次,混合后分3次服用,每日1剂,连服3d.观察2组患者乳汁淤积处的疼痛程度、乳汁淤积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乳汁淤积处的VAS评分均较前下降(P<0.01),且中药组的评分[(2.26±1.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11±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乳汁淤积程度也均较治疗前减轻,且中药组患者乳汁淤积程度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7.14%,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气疏通汤联合乳腺穴位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能有效疏通产后积乳患者的乳腺管,消散结块,减轻乳汁淤积程度,显著降低VAS评分,减轻患者痛苦,比单纯采用热敷加乳腺穴位按摩的治疗方法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孕期妇女乳头保健对初产妇产后乳腺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孕期妇女乳头保健干预在初产妇产后乳腺炎预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教育,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孕期乳头保健干预方案.分别对两组孕妇乳头保健干预效果,母乳喂养持续效果,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乳头皲裂、乳汁淤积、乳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院前纯母乳喂养率,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进行乳头保健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初产妇产后乳头状况,降低乳腺炎的发生率,全面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