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脏合痹"理论内涵及其在风湿免疫病防治中的应用思路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基于中医五体痹、五脏痹理论,结合风湿免疫病多系统受累、传变复杂多变的特点,在传承名老中医治痹学术思想、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风湿免疫病"体脏合痹"理论.认为体痹非独存在于皮、肉、筋、脉、骨,而可能发生于在外的所有体表组织;脏痹亦非独存在于肝、心、脾、肺、肾,还可能发生于包括六腑、奇恒之腑在内的所有脏器.脏居于内,藏精以养体,体居于外,乃脏的外延;体与脏通过五行生化统属、经络络属相贯、气血津液环流、精神脑髓主宰,构成了内外相合的系统网络,形成了体痹及脏、脏痹及体、体脏合痹的疾病传变规律.提出"和正调衡"的总体治疗原则和"以体养脏、调脏安体、体脏同治"的诊疗思路,为风湿免疫病的临床防治提供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马王堆医书中灸法学术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对马王堆出土的15种医书所记载的灸法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与探析.从马王堆医书中灸法文化的起源入手,综合考析其中灸法记载;通过对其中灸法相关内容记载比较丰富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乙本及《五十二病方》等进行分析,发现灸法所涉病候达170余种,涵盖了经络肢体病类、肺系病类、心脑病类等12个病候分类.总结认为马王堆医书中灸法的学术特色为原始朴素、巫医结合,哲学推演、向心循行,灸材多样、病候广泛,灸有禁忌、防治结合.其灸法防治思想及应用则主要表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审因求异、善一病而分治之,立足经络、综数病而合治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医肺康复技术治疗尘肺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尘肺病是我国发病数量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职业病.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是尘肺病的主要特征,而纤维化是不可逆转和恢复的,因此尘肺病的康复治疗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中医肺康复技术能够改善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病情发展,在尘肺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中医肺康复技术在尘肺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如中药制剂疗法、经络穴位疗法、药膳疗法、传统健身功法锻炼等,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建议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中医的优势,加强推广中医肺康复技术在尘肺病基层平台治疗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冀来喜针灸临证思想探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总结冀来喜教授针灸学术思想.冀来喜教授继承并发扬山西"新九针"理论和技术体系,深化其学术内涵,促进临床推广;提倡中西合参,融合中医针灸学、现代解剖学等多学科,率先提出对肢体经络病"从颈治头、从腹治腰、从腰治膝"的治疗思路;倡导处方规范精简,探索创立腧穴处方体系,确立"胃病方""肠病方""降压方"等腧穴处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常小荣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辨治脾胃病特色探骊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常小荣教授认为"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学说的核心理论,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总结常小荣教授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辨治脾胃病的学术经验,在临床诊治脾胃病过程中注重经脉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治则以调畅中焦、调和五脏气机为要,辨证严谨,选穴精准,以四白、梁门、足三里为治疗脾胃病的基础用穴,并注重灸法的运用.常小荣教授提倡学习经典与继承创新,坚持研究与临床相结合,为传承发展"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五行学说经络呼吸排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五行学说经络呼吸排痰法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对COPD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经典病房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6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五行学说经络呼吸排痰法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肺功能[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voluntaryventilation,MVV)、呼吸困难评分]、中医症候积分、6分钟步行实验(6-minute walk test,6MWT)、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OPT CAT)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心理状态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炎性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GQOLI-74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EV1、FVC、MVV、6MWT、免疫功能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SDS评分、SAS评分、COPD CAT评分、炎性因子指标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基于五行学说经络呼吸排痰法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症状及抑郁焦虑状态,有效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炎性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心与小肠"理论探讨微生物-肠-心轴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及前景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医理论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经络相连,生理相关,病理互损,近年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可通过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双向交流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而相关研究提出的"微生物-肠-心轴"亦为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的阐释提供了新视角.综述从心与小肠在结构、生理、病理的联系为基础,通过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了中医"心与小肠相表里"的理论内涵,并探讨通过饮食、药物、针灸、微生物等干预方式的有效性来揭示其理论思想的临床价值和生物学内涵,丰富"心合小肠"的现代理论内涵,以期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探索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心辨治耳鸣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阐述从心辨治耳鸣的理论依据,认为心寄窍于耳,与耳藏神相通、气血相关、经络相连,心神失调,心气、心血亏虚等均为引发耳鸣的重要病机。从心辨治耳鸣的常见证型有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心火上炎、痰热扰心、心血瘀阻等,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治疗上常配合中医辅助疗法,如针刺、运动灸、耳灸、中药封包、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泡洗、足底按摩、推拿、拔罐等,效如桴鼓。并附验案一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针刺治疗各型颈椎病均取得较好疗效,可缓解患者颈部疼痛、眩晕等症状,改善脑部供血。针刺位置方面,主要有分经辨证取穴思路,即依据传统经络诊察法中的循法和按法,辨别病经予以针刺治疗;或按部位取穴,包括基于经络理论的近远端、基于全息理论针刺手足部相应位置,或基于解剖学结构按神经支配区域或肌纤维走行等取穴思路。针刺方法主要有温通针法、短刺法、快刺法等。除毫针外,还会应用浮针、长针、电针等特殊针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七藤通络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理论探析及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1天前
DPN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均与经络密切相关。藤类植物其形蜿蜒屈曲,与人体经络形态存在相似性,临床多应用其入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其善走经络之性,通络止痛之功用。在中医"象思维"思想指导下,取象比类,结合藤类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分析及临床经验,创立七藤通络饮(鸡血藤、首乌藤、大血藤、络石藤、钩藤、海风藤、青风藤、桂枝、牛膝、甘草),在临床中治疗DPN取得一定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