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产儿与足月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转归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和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的252例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资料,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64例和足月儿组18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布及临床转归。结果:两组患儿首发临床表现均以发热最常见,但早产儿组嗜睡、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足月儿组( P<0.05)。首次血液/脑脊液异常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合并感染均以败血症为主,并发症主要为硬膜下积液和脑积水,早产儿脑膜炎并发症发生率为60.9%(39/64),明显高于足月儿的44.7%(84/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早产儿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多见,足月儿组以肺炎克雷伯菌、无乳链球菌多见。两组患儿阳性菌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产儿组抗生素疗程明显长于足月儿组( P<0.05)。两组患儿的临床治愈/好转率约为9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早产儿细菌性脑膜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相对容易漏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抗生素使用时间更长,但早期、合理规范治疗后其临床治愈/好转率并不差于足月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弗氏枸橼酸杆菌中发现介导 blaKPC-2传播的新型质粒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来自弗氏枸橼酸杆菌的产碳青霉烯酶的新型不相容群组质粒pNY2385-KPC的耐药机制及基因结构特征。方法: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急诊病房的发热患者尿液样本中获得1株多药耐药菌。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和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检测细菌MIC值;通过“三代”测序方法获得基因组序列,然后通过BLASTP/BLASTN、RefSeq、ConservedDomains、ResFinder、Isfinder等对基因功能进行详细注释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弗氏枸橼酸杆菌NY2385携带的质粒pNY2385-KPC为一种新型不相容群组质粒,包含 blaKPC-2,具有接合转移(Ⅳ型分泌系统)基因,可发生接合转移。NCBI中共检索到同型质粒15个,来源于弗氏枸橼酸杆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植生拉乌尔菌等细菌,为泛宿主质粒。通过对来自弗氏枸橼酸杆菌中6个该新型质粒进行序列比较分析,发现该新型质粒结构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具有携带 blaKPC-2的Tn 6296变体结构,而且质粒pCF1807-3同时具有 repApNY2385-KPC和 repAIncX8。 结论:弗氏枸橼酸杆菌中的pNY2385-KPC型质粒均携带 blaKPC-2耐药基因,分为 repApNY2385-KPC单复制子和 repApNY2385-KPC/ repAIncX8双复制子两种亚型,属于泛宿主质粒,作为可移动遗传元件促进了 blaKPC-2的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后再妊娠间质部妊娠发生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后对再妊娠时间质部妊娠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嘉兴市妇女儿童医院行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改良的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随访其再妊娠间质部妊娠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86例研究对象,年龄(32.3±2.6)岁,孕2~5次,产2~4次,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成功率均达95%(观察组42/43,对照组41/43)以上,观察组有6.98%(3/43)术后出现暂时发热等不适,对照组有9.30%(4/43)出现,转归均良好。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36例、34例在术后3个月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每组均有23例成功妊娠,观察组中均为宫内妊娠,无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发生,对照组中19例为宫内妊娠,有4例发生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行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后发生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显著低于传统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χ 2=4.195, P=0.041)。 结论: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时输卵管的近端处理方式可有效减少再妊娠间质部妊娠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绒毛膜羊膜炎相关产时发热预测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绒毛膜羊膜炎相关产时发热的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四川省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期间发生发热(腋温≥38 ℃)的产妇纳入建模组,选择四川省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10月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期间发生发热的产妇纳入为验证组。建模组根据胎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分期≥Ⅱ期组(HCA≥Ⅱ期组)和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分期<Ⅱ期(HCA<Ⅱ期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产妇绒毛膜羊膜炎相关产时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验证模型的区分度,通过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一致性,通过决策曲线确定模型的临床有效性;采用验证组数据进一步评估模型。结果:最终建模组纳入产妇308例,验证组9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羊水粪染、C反应蛋白浓度和最高体温是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绒毛膜羊膜炎相关产时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基于此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分别为0.844(0.744~0.944)、0.812(0.674~0.950)。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诊断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预测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的阈值概率分别为10%~98%和10%~78%。 结论:基于孕周、CRP浓度、羊水粪染和最高体温成功建立了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绒毛膜羊膜炎相关产时发热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及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母婴感染的临床特征、母亲及围产因素对新生儿新冠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月7日深圳新生儿数据协作网中27家医院收治的687例新冠病毒核酸和/或抗原阳性母亲及其分娩新生儿中完善核酸和/或抗原检测的69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检测结果,分为感染组( n=110)及未感染组( n=587),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χ 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母婴临床症状、母亲及围产期因素与新生儿新冠病毒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697例完善核酸和/或抗原检测的新生儿中,有110例(15.8%)感染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无症状感染58例(52.7%)、轻型38例(34.5%)、中型10例(8.2%)、重型3例(2.7%)及危重型1例(0.9%)。新冠病毒感染母亲在分娩时佩戴口罩以及出生后转新生儿科隔离,均能够降低新生儿出生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OR值(95% CI)分别为0.449(0.244~0.828)和0.343(0.206~0.571)],其中母亲分娩后感染增加新生儿新冠病毒感染风险( OR=3.470,95% CI:1.958~6.150)。 结论:新生儿感染新冠病毒后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且临床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新冠病毒感染母亲分娩时佩戴口罩、新生儿生后转新生儿科隔离可能与新生儿新冠病毒感染率较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在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国产精锋 ?单孔手术机器人在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9至11月解放军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以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国产精锋 ?机器人单孔腹腔镜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围手术期情况、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6~75(56±16)岁;体质指数为(25.1±2.7)kg/m 2,左、右侧肾脏病变各6例;手术途径经腹腔9例,经后腹腔3例。肿物最大径为(2.7±0.7)cm,热缺血时间[ M( Q1, Q3)]为19(15,26)min,手术时间180(149,216)min,术中失血量50(28,100)ml,术后受试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2.9±1.5)分。术后病理恶性肾透明细胞癌9例,其中核分级1级、2级、3级均为3例,病理TNM分期8例为pT1aN0M0,1例为pT3aN0M0,切缘未见癌;良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术后均未输血,未出现发热、漏尿和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结论:初步经验显示国产精锋 ?单孔腹腔镜机器人在泌尿外科保留肾单位手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早产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十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早产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和治疗结局。结果:共收治10例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早产儿,男女各5例,胎龄27 +2~35 +2周,出生体重940~2 430 g,起病日龄7~35 d,10例起病时均有反应差、频繁呼吸暂停,肤色发灰8例,发热7例,感染性休克7例,惊厥5例,腹胀4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7例,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例。9例病初有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下降,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明显升高;7例化脓性脑膜炎中5例合并多发脑软化。死亡4例,存活6例中治愈3例,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3例。 结论:早产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易发生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高,即使存活,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几率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质量管理要求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范围起伏跌宕。在我国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公共卫生体系运行下,实现了疫情管控和复工复产的有序和共赢。其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线,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发热门诊、急诊手术等场景下,要求核酸检测随到随做、快速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即时检测(POCT)技术应运而生,迅速在各级医疗机构广泛开展,与常规聚合酶链反应(PCR)批测试互补,构建了保障医疗安全和提升优质服务的实验诊断平台。但鉴于分子诊断的复杂性和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要求,病原体核酸POCT与传统基于血液的理化指标检测不同,其质量管理要求尚无章可循,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各种认识上的困惑和操作中的不一致。因此,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和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协同编制了本专家共识,立足当前我国主要的感染性疾病谱,从病原体POCT应用场景、生物安全、人员资质、性能验证、质量控制、结果报告等全流程运行管理进行阐述,以期促进该技术在公共卫生防御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合理应用和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异常活化和浸润引起的系统性炎症状态,以持续发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器官功能损害甚至衰竭为其临床特点。其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受累。CNS受累的最常见症状有癫痫发作和意识状态改变,需要与一系列CNS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脑炎等)相鉴别。CNS受累患儿预后差,可能产生永久性后遗症,因此及时诊治很重要。该文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CNS病变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改善疾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抗体延迟产生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抗体延迟产生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MPP患儿285例,将病程14 d内血清抗体IgM 2次检测均为阴性,且IgG 2次检测抗体滴度无4倍及以上增高或减低的36例患儿设为抗体延迟产生组;将14 d内血清抗体检测IgM阳性或IgG 2次检测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增高或减低的患儿249例设为抗体阳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免疫学及影像学特征。结果:抗体延迟产生组中位年龄0.75(0.30,2.78)岁,显著小于抗体阳性组5.50(3.73,7.20)岁( P<0.001)。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低水平是造成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延迟产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37),当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低于7.155 mmol/L时,预测发生肺炎支原体抗体延迟产生的敏感度为0.819,特异度为0.833。与抗体延迟产生相关基础疾病主要为新生儿期住院病史( P=0.007)和先天性心脏病( P=0.001)。抗体延迟产生组11.11%(4/36)发生痉挛性咳嗽、41.67%(15/36)发生喘息及33.33%(12/36)发生腹泻,显著高于抗体阳性组的0.40%(1/249)、24.50%(61/249)和9.64%(24/249)( P<0.05)。抗体延迟产生组63.89%(23/36)出现发热,显著低于抗体阳性组的92.37%(230/249)( P<0.001),发热持续天数[2.50(0.00,4.75)d]也显著低于抗体阳性组[7.00(5.00,8.50)d]( P<0.001)。抗体延迟产生组19.44%(7/36)发生大叶性肺炎,无一例发生肺外表现,显著低于抗体阳性组的75.50%(188/249)和14.86%(37/249)( P<0.05)。 结论:MPP患儿抗体延迟产生多见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低于7.155 mmol/L的患儿,尤其当存在新生儿期住院病史及先天性心脏病时。该类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以痉挛性咳嗽、喘息为主要特征,出现发热、大叶性肺炎和肺外表现概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