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坏死性筋膜炎4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NF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4例NF新生儿,男3例,女1例,均为足月儿,平均出生体重3 125 g(2 800~3 500 g),发病日龄15 d(6~22 d),入院日龄17 d(8~25 d)。4例均表现为发热、局部皮肤肿胀、发红或青紫,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血乳酸升高;超声均提示局部皮下软组织增厚及异常回声,但肌层无异常。2例患儿病灶分泌物培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另2例血培养阳性,分别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入院后均予静脉应用两联抗生素抗感染,同时行局部坏死组织清创、引流。4例患儿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29 d(21~40 d),出院后1个月随访,局部伤口恢复良好。结论:新生儿NF起病急且隐匿、进展迅速,需根据患儿病史、皮肤局部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早期识别,及时进行切开清创引流,并积极静脉抗生素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胆外科患者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肝胆外科患者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于兰溪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治疗的胆道感染患者103例,留取其胆汁进行培养,筛查其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数据经WHONET5.5软件系统处理。结果:103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培养出58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56.31%。5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共38株(65.5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共15株(25.86%),主要为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5株(8.62%)。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氨苄啶、环丙沙星等抗菌药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完全敏感。粪肠球菌主要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等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完全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噻肟等药耐药。25株大肠埃希菌与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出1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检出率40.63%。结论: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分布广泛且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患者胆汁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08—2016年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08—2016年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O)的耐药基因构成情况及相关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CR-ECO菌株,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类失活法和EDTA碳青霉烯类失活法进行表型确证,并采用llumina HiSeq进行二代测序,分析其耐药基因及相关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果:共收集CR-ECO非重复菌株16株,经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携带IMP-4基因5株,IMP-26基因1株,NDM-1基因1株,NDM-5基因4株,NDM-13基因2株。16株菌株中检测出AmpC酶和(或)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及各类外排泵基因,11株CR-ECO出现OmpC膜孔蛋白基因缺失;多位点序列分型、血清学分型呈多样化。结论:深圳市人民医院2008—2016年CR-ECO的耐药机制主要以产IMP型或NDM型碳青霉烯酶同时合并AmpC酶和(或)ESBL为主。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可快速了解菌株在基因水平上的分子生物学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5—2019年上海市青浦区腹泻门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2015—2019年上海市青浦区腹泻门诊病例中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和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集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腹泻门诊病例的肛拭子样本,将经分离培养鉴定为DEC的菌株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或碳青霉烯类等抗生素耐药,或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于测序获得的MLST分型,通过BioNumerics 7.6软件构建最小生成树,分析当地优势菌群。结果:从4 494份肛拭样本中共分离出513株DEC,检出率为11.42%;完成其中500株对4类9种抗生素的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为330株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72株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95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1株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和2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2015—2019年不同年份间对头孢噻肟-克拉维酸的耐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毒力分型DEC对萘啶酸的耐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71株DEC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共检测到77种耐药基因,并被归类为32个ST分型,优势基因型为ST-1491(29.6%,21/71)和ST-10 Complex(23.9%,17/71)。其中,ST-1491全部产ESBLs,均为 bla CTX-M耐药基因突变株,ST-10 Complex优势基因型为ST-218(35.3%,6/17)。8株EAEC、14株EPEC和49株ETEC分别被归类为7个、14个和18个ST分型。 结论:上海市青浦区腹泻门诊病例的DEC对重点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严重;EAEC和EPEC的ST分型呈高度多样性,当地优势ST型与国内东南地区的常见基因型基本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实体瘤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实体瘤患儿化疗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类型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非重症监护室(ICU)儿科病房住院化疗并留置外周静脉导管(PICC)及中央静脉导管(CVC)的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原菌构成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化疗3 361例次,累计置有PICC者及CVC者3 300例次,共送检导管血培养64次,发生CRBSI 24例次,其中4例次为真菌感染,CRBSI感染率为0.7%,真菌感染率为0.12%;共分离出病原菌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株,占21.4%;革兰阳性菌9株,占64.3%;真菌2株,占14.3%;主要病原菌中(共24例次阳性,耐药12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7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2例)检出率分别为12.5%、29.2%、8.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光滑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对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敏感性为100%,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为0。结论:监测实体肿瘤患儿的CRBSI发生及病原学变化,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和提供早期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在尿路感染中的相关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在尿路感染中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情况以及快速诊断的方法,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6 62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卡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6 620份尿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845株,检出率为12.8%;其中革兰阴性菌529株,占62.6%,革兰阳性菌135株,占16.0%,真菌181株,占21.4%,检出率最高的前3位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11株、肺炎克雷伯菌58株、粪肠球菌50株。科室分布中泌尿外科和肾内科占比最高分别为28.4%和13.0%。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共255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显著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 P<0.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在尿常规两项指标联合分析中,无论在ESBLs阳性还是阴性的大肠埃希菌中,白细胞和亚硝酸盐的联合检测较单项指标检测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在80%以上;在单项指标分析中,亚硝酸盐在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中有更高的灵敏度。当尿常规pH<6.0时,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占比为34.9%;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占比为52.87%。 结论:尿常规中白细胞和亚硝酸盐的联合检测快速、简便,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尿路感染,特别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早期诊断和快速筛检。经验选择能覆盖ESBLs菌感染的药物,可避免多种耐药菌的产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pk1基因缺失对产ESBLs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探讨 ppk1基因缺失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ESBLs-UPEC)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课题为实验性研究,2021年3至4月期间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检验科临床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型为TEM合并CTX-M-14型)的大肠埃希菌,命名为UE210113,并采用自杀质粒同源重组技术构建 ppk1基因敲除株Δpk1并同时构建回补株Δpk1-C,用于开展研究 ppk1基因对ESBLs-UPEC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使用Vitek2 Compact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UE210113、Δpk1 及Δpk1-C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UE210113、Δpk1 及Δpk1-C的 ESBLs、外膜蛋白以及主动外排系统基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与UE210113相比,Δpk1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妥布霉素、米诺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增强( Z=-2.121, P<0.05; Z=-2.236, P<0.05; Z=-2.236, P<0.05; Z=-2.121, P<0.05),Δpk1-C的药敏性恢复与UE210113一致( Z=0, 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结果显示,Δpk1 中编码ESBLs基因 blaTEM和 blaCTX-M-14 表达量较UE210113明显下调,但在Δpk1-C未恢复表达;外膜蛋白基因 omp F在Δpk1中的表达明显上调而 omp A、omp C则表达下调,主动外排系统基因 tol C、mdt A和 mdt G在Δpk1中的表达相对下调,外膜蛋白和主动外排系统基因在Δpk1-C均能恢复表达。综上, ppk1基因的缺失影响了ESBLs-UPEC的外膜蛋白基因和主动外排系统蛋白基因的表达,使ESBLs-UPEC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成人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真实世界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成人复杂性尿路感染(cUT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我院成人cUTI患者资料352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观察患者的病原菌检出情况,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微生物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费用.结果 352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有病原菌培养结果,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为主(48.1%).所有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4.3%,微生物清除率为81.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临床有效患者中的男性比例、泌尿外科治疗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临床无效患者,而移植科治疗患者比例、合并移植肾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临床无效患者(P<0.05).根据病原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分为目标治疗组和经验性治疗组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2 5).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成人cUTI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2010-2021年深圳市ST314肯塔基沙门菌遗传特征和耐药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了解深圳市ST314肯塔基沙门菌流行情况、遗传特性及耐药特征.方法 对2010-2021年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收集的14株ST314肯塔基沙门菌全基因组测序进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耐药基因及质粒检测;采用微量肉汤法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 共收集57株肯塔基沙门菌,14株为ST314.ST314肯塔基沙门菌全球系统发育树显示,深圳分离株与越南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分离株聚集分布在clade 314.2上,且深圳本地菌株间单核苷酸多态性距离较大,说明为散发.在ST314肯塔基沙门菌基因组检测到9类共17个耐药基因/突变,携带3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包括blblaCTX.M-24(14.3%,2/14)、blaCTX-M-55(7.1%,1/14)、blacTX-M-130(14.3%,2/14),均位于质粒上.关于喹诺酮类的耐药因子,在基因组中鉴定出2种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B6(71.4%,10/14)和 aac(6')Ib-cr(78.6%,11/14),一 种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突变 T57 S(100%,14/14).深圳市ST314肯塔基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率为92.86%(13/14),对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100%,14/14),其次是氯霉素(92.86%,13/14)、头孢噻肟和氨苄西林(78.57%,11/14)、环丙沙星和萘啶酸(71.43%,10/14),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21.43%,3/14).结论 ST314是深圳市肯塔基沙门菌中的第二大流行的ST型,主要从食品中分离,尤其是禽类;ST314为散发感染,基因组呈现高度的遗传保守型.ST314肯塔基沙门菌耐药十分严重,尤其是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突变、喹诺酮耐药基因共同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和质粒介导的头孢类耐药问题突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中医证素及证候特点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中医证素及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 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住院患者病原学、中医证候特征等临床资料信息,应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中医证素及证候特点.结果 证素分布上,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主要证素为肺与痰.与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相比,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病位证素心神、经络与病性证素闭、气不固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相比,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证素心神、闭的出现频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表现上,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与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以咳嗽、吐痰、痰黏难咯、舌黯红、苔黄腻、脉细滑为主.结论 证素心神、闭与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相关性较高.高龄老年群体更容易罹患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其证候表现进一步印证老年肺炎正气亏虚、热毒炽盛、痰瘀互结之基本病机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