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在新生儿疑难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新生儿疑难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且经脑脊液、肺泡灌洗液或血液病原菌mNGS技术确诊的不明原因发热、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危重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病原学mNGS结果。结果:4例新生儿,其中男2例,女2例,起病年龄为生后5 h至26 d。2例患儿为脑炎/脑膜炎,其中例1患儿表现为发热、抽搐、昏迷,例2患儿长期抗生素治疗临床症状不能缓解且脑脊液细胞数不能恢复正常;例3患儿长期发热伴C-反应蛋白增高,例4患儿发热、咳嗽、呼吸窘迫。传统培养均未检出致病微生物,mNGS分别检测出人单纯疱疹病毒2型、微小脲原体、人类疱疹病毒5型、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结论:mNGS有助于不明原因发热、治疗效果欠佳、危重感染等新生儿疑难病原体感染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SV-1减毒株M3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对HSV-2的交叉保护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本研究从血清学及临床保护角度探讨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和HSV-2免疫交叉反应的特征,以期为控制及预防这两种病毒引起的疾病提供数据资料。方法:HSV-1减毒株M3免疫小鼠,检测其诱导产生以中和抗体为指征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情况。免疫28 d后分别用HSV-1野毒株和HSV-2野毒株经不同途径对小鼠进行攻击感染,观察M3免疫小鼠抵御HSV-1/2病毒感染的情况。结果:HSV-1减毒株M3免疫小鼠不能诱导产生特异性的抗HSV-2中和抗体,免疫28 d后接受不同途径的HSV-2攻击,病毒载量显著增加,但未出现明显的异常临床表现,同时组织病理损伤也仅表现为较轻微的炎性反应。HSV-1减毒株M3免疫小鼠能够诱导产生特异性的抗HSV-1中和抗体,并且在HSV-1野毒攻击后表现出明显的保护效果。结论:HSV-1减毒株M3免疫小鼠后所诱导的免疫应答对HSV-1野毒株感染攻击表现出以中和抗体为特征的、可限制病毒在体内增殖的免疫保护作用,然而对HSV-2野毒株攻击则表现出不以抗体形式中和病毒而是以控制病毒的增长为主要模式的临床交叉免疫保护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过敏性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过敏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2型辅助性T细胞(Th2)分泌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4和IL-13在其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度普利尤单抗通过识别IL-4和IL-13受体并与之结合,阻断IL-4和IL-1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Th2型炎症反应,治疗过敏性疾病。目前该药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但批准的适应证不尽相同,主要包括特应性皮炎、中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和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等。此外,该药还可能对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和其他皮肤疾病有较好疗效。度普利尤单抗安全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反应(注射部位疼痛、瘀斑及肿胀)、眼部疾病(结膜炎、角膜炎、眼部瘙痒和干眼)、口腔疱疹、头痛、其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在我国,度普利尤单抗被批准用于6岁及以上患者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未见明显安全性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8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结果、脑电图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分析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结果、脑电图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6 月我院诊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0 例,分析其病原学结果、脑电图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80 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检出20 例(25.00%)病毒学检测阳性,包括8 例(10.00%)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3 例(3.75%)人类疱疹病毒6 型(human herpesvirus type 6,HHV6)、2 例(2.50%)腺病毒(ad-enovirus,ADV)、2 例(2.50%)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3 例(3.75%)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FluA)、2 例(2.50%)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80 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脑电图检查异常者64 例(80.00%),以δ慢波为主(23 例,28.75%),尖波(10 例,12.50%)、尖-棘波(2 例,2.50%)、纺锤波(3 例,3.75%)相对少见.80 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11 例(13.75%)异常,包括 1 例(2.5%)单侧局限病灶、2 例(3.75%)双侧病灶、8 例(15.00%)3 个及以上部位病灶;累及基底核区 9 例(11.25%)、脑干 3 例(3.75%)、大脑 1 例(1.25%).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病原学快速可行,EV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体;脑电图、头颅MRI检查在儿童病毒性脑炎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贵阳市MSM人群中HIV、TP、HSV-2感染的实验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分析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中HIV、TP及HSV-2感染的实验检测结果,为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同伴推动抽样法招募MSM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血液样本进行HIV、TP及HSV-2检测,并分析实验检测结果.结果 577例研究对象中,共发现HIV抗体阳性者、TP特异性抗体阳性者及 HSV-2 抗体阳性者 116 例(20.1%)、107 例(18.5%)、74 例(12.8%);HIV+TP、HIV+HSV-2、TP+HSV-2 以及HIV+TP+HSV-2合并感染者24例(4.2%)、8例(1.4%)、11例(1.9%)、20例(3.5%).实验检测结果分析表明,新发现HIV感染者的WB试验各个反应带型频率不一,带型组合多样化;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最小为10个/μL,最大为914个/μL,平均值为(316.2±160.6)个/μL.病毒载量最高值>7 log10/mL,最低值为1.5 log10/mL,平均值为(4.3±0.9)log10/mL.结论 贵阳市MSM人群HIV、TP及HSV-2的感染率较高,合并感染情况较为严重,防治形势严峻,应加强本地区MSM人群的HIV、TP及HSV-2防治工作;同时应结合检测结果制定相关的治疗及防治措施,提高感染者的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分别呈现"M"型和"W"型病程的成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脑炎后抗NMDAR脑炎2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25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所致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散发性脑炎类型之一.HSV属于人类疱疹病毒,包括HSV-1和HSV-2两种.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一种非感染性、免疫介导的脑实质炎性疾病,其中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最常见,约占AE病例的54%~80%.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能是引起自身免疫性脑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建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方法 基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通过筛选引物探针组合,优化双重微滴式数字PCR反应退火温度及引物探针浓度比,建立双重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反应体系,对其他病毒进行检测,对临床样本进行验证,对建立的双重微滴式数字PCR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最佳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800 nmol/L和250 nmol/L,最佳退火温度是56℃;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高,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最低检测下限为2.97拷贝/μL,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最低检测下限为2.73拷贝/μL;重复性好,变异系数小,检测结果稳定;特异性强,未发现与单纯疱疹病毒Ⅱ型、EB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人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71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人类核酸有交叉反应.结论 本试验建立的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双重微滴式数字PCR方法灵敏性强、特异性高、重复性好,可为不同场景下2种病毒的快速定量检测提供解决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聚合酶链反应系统检测人巨细胞病毒DNA的性能验证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系统检测人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CMV DNA)的性能验证及评价,以满足临床检测需要.方法:收集医院临床样本及第三方提供的标准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检测HCMV DNA试剂的性能及进行评价.依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发布的《分子诊断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CNAS-CL039)》《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CNAS-GL037)》及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扩展(EP)系列文件相关要求对实验室HCMV DNA FQ-PCR系统的检测方法的正确度、测量精密度(含测量批内重复性和测量批间精密度)、线性区间、检出限、抗干扰能力、交叉反应等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结果:荧光定量PCR系统检测HCMV DNA的正确度在允许范围内;低浓度(1.72E+04 copies/ml)、高浓度(2.74E+09 copies/ml)样本批内重复性测量精密度变异系数(CV)分别为3.90%和0.11%,批间测量精密度CV分别为4.05%和0.94%;在4.00E+02~4.00E+09 copies/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符合要求;检测下限可以达到4.00E+02 copies/ml;干扰物(总胆红素、甘油三脂、血红蛋白)样本检测结果与对照样本绝对偏差≤±log0.4;交叉反应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人乳头瘤病毒6/11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HCMV D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各项性能指标与厂家声明相符,可用于临床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人脑类器官在人类病毒感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19
人脑类器官在中枢神经感染研究方面已显示出巨大的前景,并为今后使用人脑类器官进行更精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人脑类器官已被用来研究寨卡病毒(ZIKV)、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纯疱疹病毒1(HSV-1)等多种病毒中枢神经系统发病机制.本综述总结了人脑类器官在建立人类病毒感染模型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新药开发,治疗药物临床前评估平台建设方面的潜在用途.进一步讨论了现有的局限性,并对人脑类器官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住院儿童682例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EB病毒(EBV)感染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在儿科中较常见,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引发相应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轻重不一[1].单纯疱疹病毒(HSV)是一种嗜神经DNA病毒,分Ⅰ型和Ⅱ型,90%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由Ⅰ型引起,绝大多数新生儿由Ⅱ型引起[2].风疹病毒(RV)被称为德国麻疹病毒,具单股正链RNA,是仅限于人类感染的病毒.风疹是一种由RV引起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为我国法定的丙类传染病之一[3].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小儿多表现为无症状性感染,只有少数是以症状性感染,且又多发生于先天性和围生期感染患儿[4].以上病毒都可能引起患儿呼吸道感染,不易与细菌感染相鉴别,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对2014年1-10月我院住院的拟诊为呼吸道感染的682例患儿的CMV、EBV、RV、HSV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籍此了解我院住院儿童CMV、EBV、RV、HSV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疗依据.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