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培新从虚、风、痰、瘀四维论治面瘫后面肌痉挛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介绍黄培新教授从虚、风、痰、瘀四维论治面瘫后面肌痉挛的临床经验.黄培新教授认为,面肌痉挛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久病耗损,筋失濡养;标实为风、痰、瘀相合,阻滞面络.病位主要与肺、脾、肝三脏有关;临证从虚、风、痰、瘀四维论治,以燮理肺肝脾三脏气机升降为期.以补虚祛邪、调和气血为治疗原则,扶正、祛风、活血、化痰有所侧重,灵活变通,随证治之,以平为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理法方穴术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取穴、刺灸方法的规律,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理法方穴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腓肠肌痉挛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25.0及SPSS modeler18.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85篇文献,涉及32个腧穴、11种刺灸法.理:外感风寒湿邪气壅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在内则为气血亏虚或久病致虚、筋失濡养.法:舒筋通络、调和气血和平衡阴阳.方、穴:舒筋通络循膀胱经取穴选用承山、承筋和委中辅以胆经阳陵泉;调和气血从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论治取足三里、三阴交;平衡阴阳取肢体上部腧穴;特定穴以下合穴、合穴和八会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承山-承筋为支持度最高的穴对.通过对使用频数≥5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腧穴分为3类.术:以针刺、穴位注射、温针灸和电针应用最多.结论: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理法方穴术,为临床治疗腓肠肌痉挛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施氏整膝三步九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学术思想与原理探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施氏整膝三步九法是施杞教授在继承石氏伤科与王氏武术伤科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推拿手法技术,该手法治疗理念包括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从筋论治,整体审察、法重通络,主要步骤包括理筋平衡法、整骨平衡法、通络平衡法,施术特点在于重视经穴、点线面三维结合,旋转摇晃、重视被动屈伸,循序渐进、整体辨证、灵活调整。该法可有效改善KOA患者膝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王行宽基于"肝主宗筋"理论从肝论治勃起功能障碍经验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王行宽教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倡导"肝主宗筋"理论,认为勃起功能障碍的重要病机为肝失疏泄,五脏相关,宗筋弛纵;治法强调从肝论治,兼以调燮五脏,综合治理,佐以活血通络,参以引经之药直达病所,在临床实践中获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从三焦网膜系统论治下肢静脉曲张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从筋瘤之筋与三焦网膜之筋膜乃一物多形的理论出发,阐明筋膜隶属于三焦网膜系统的生理特点,基于三焦网膜输布五脏系膜功能,探索筋瘤上焦网膜气陷、中焦网膜湿困、下焦网膜郁阻精亏的病机,认为"三焦网膜"理论与筋瘤具关系密切,临床中应根据症状判断病机病位,在上焦心肺系膜予以补气升提,在中焦脾胃系膜予以健脾利湿,在下焦肝肾系膜予以疏肝理气,兼以柔肝补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从"太阳主筋"理论论治精索静脉曲张疼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疼痛,中医药治疗展现独特优势.大多数医家根据病因病机选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本文探讨从"太阳主筋"理论入手治疗本病,收获良效.用药主入太阳,温煦卫阳,滋养肾水通舒肝脉,通营和卫舒筋柔筋,缓解疼痛,为中医药辨证论治精索静脉曲张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彦彬从络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对药应用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高彦彬教授学术师承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临证注重从络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高教授认为,络病是DPN的病理基础,主张分期辨治,将通络治疗法则贯穿疾病始终,在长期的DPN诊治中,总结出针对DPN独特的中药对药经验,以全蝎-蜈蚣、牛膝-狗脊、伸筋草-透骨草最具代表性,为中医药辨治DPN提供临床治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腰部"筋"伤的可行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量化评估腰部"筋"伤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取90例被诊断为单侧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经3个月强筋功法训练后已无腰痛症状).在训练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所有患者L4~L5节段两侧多裂肌并测量多裂肌厚度、截面积,利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测量多裂肌剪切波速度(SWV).结果 ①最终共收集90例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64例,平均年龄(28.49±5.81)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20±2.45)kg·m-2.②训练前,疼痛侧与非疼痛侧多裂肌的厚度、截面积及SWV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疼痛侧与非疼痛侧多裂肌的厚度、截面积及SW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训练后,浅层与深层多裂肌的深度及SW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训练后,两侧多裂肌厚度的平均值、截面积的平均值和SWV的平均值之间存在相关性(r=0.311,P=0.004;r=0.316,P=0.003).⑤训练后,两侧多裂肌SWV重复测量的组内一致性良好(P<0.05).结论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是量化评估腰骶部"筋"形态功能的可靠手段,可用于指导和评价慢性筋骨病从"筋"论治,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毛宇湘教授从三焦论治阴虚型鼓胀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鼓胀最早出自《灵枢·水胀》中的"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1,2],类似现代医学中的肝硬化腹水.后世对该病的认知多有发展,各家认为其病理因素不外气、血、水、虫多端,多从肝脾肾三脏论治,常以疏肝健脾、益肾利水、行气活血为大法,疗效较为显著.但阴虚型鼓胀所论者较少,且往往病入晚期,治疗颇为棘手,正所谓"阳虚易治,阴虚难调"[3],除通利祛邪以治其标,还需滋补肝肾以培其本.但通利之品性滑利,易耗气伤阴;而滋阴之品性黏腻,使水湿难化,停留不去,如此则病情顽固,且变证丛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五体理论探讨膝骨关节炎的诊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五体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外延,对于防治膝骨关节炎(KOA)具有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缺少系统理论阐述其科学内涵及诊治.根据五体理论与KOA的内在联系,阐述五体理论辨治KOA的科学内涵.认为五体理论与KOA存在功能-解剖联系和经络学的生理联系,五体痹痿是KOA的核心病机.从五体诊治KOA即从皮、脉、筋、肉、骨5个维度进行综合立体论治.五体相合,五脏相安,才能使膝关节保持良好功能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