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盘游戏结合任务导向性游戏对轻度脑瘫患儿自我效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结合任务导向性游戏对轻度脑瘫患儿自我效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轻度脑瘫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参照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实施沙盘游戏结合任务导向性游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的认知功能、自我效能水平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 P<0.05),研究组患儿的自我效能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 P<0.05),研究组患儿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参照组( P<0.05)。 结论:将沙盘游戏结合任务导向性游戏应用于轻度脑瘫患儿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提升其自我效能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体感互动的综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基于体感互动的综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3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体感互动综合平衡训练组 (观察组) 18例和传统平衡训练组 (对照组) 17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平衡训练, 观察组利用体感互动技术, 结合任务导向性游戏项目进行平衡训练、躯干控制训练和下肢力量训练的综合平衡训练.治疗期间均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静动态平衡功能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 2组Berg平衡量表 (BBS) 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FMA) 下肢部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1), 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 (P<0.01, 0.05) .治疗后, 观察组在睁眼站立、闭眼站立、脚前后站立时重心摆动速度和稳定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 0.01), 对照组在睁眼站立时重心摆动速度和稳定时间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 (P<0.05, 0.01), 脚前后站立和闭眼站立时重心摆动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体感互动的综合平衡训练结合常规平衡训练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静动态平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家庭为中心的任务导向性游戏在学龄前言语发育迟缓患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对学龄前言语发育迟缓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任务导向性游戏的早期干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言语发育迟缓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分别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任务导向性游戏干预和常规的语言训练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并对干预前后患儿的发育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干预总有效率为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52% (P<0.05);两组患儿经干预后,在适应能力、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行为、语言能力和个人-社交行为方面的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 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任务导向性游戏的方法对学龄前言语发育迟缓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言语功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的严肃游戏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运动疗法是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DCD)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传统的运动干预措施存在训练形式较为单一,训练环境比较枯燥,患者依从性较弱等问题.而严肃游戏采用电子游戏结合运动疗法的治疗思路,构建了以任务为导向的DCD干预形式,在治疗的灵活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患者的依从性上有着良好表现,并且严肃游戏干预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的疗效已经获得了初步的实验证据支持.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严肃游戏干预儿童DCD有着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WHO-FICs作业治疗改善脑卒中上肢功能效果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构建作业治疗改善脑卒中上肢功能的PICO架构,并分析主要作业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 运用WHO-FICs框架,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NKI、SinoMed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10月关于作业治疗干预脑卒中上肢功能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382例参与者(≥18岁),来自6个国家,主要来源于康复医学、物理和康复医学、神经科学、生物工程医学、作业治疗等研究领域,发表年限集中于2013年以后.纳入文献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评分平均7.5分.基于WHO-FICs框架,纳入文献中涉及的疾病类型涵盖脑出血(8B00)、缺血性脑卒中(8B11)、蛛网膜下腔出血(8B01)、肌张力和异常反射(MB47)、偏瘫(MB53).主要功能障碍包括关节活动功能(b710)、关节稳定性功能(b715)、肌肉力量功能(b730)、肌张力功能(b735)、运动反射功能(b750)、随意运动控制功能(b760)、不随意运动功能(b765).主要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包括上肢的活动和参与,如举起和搬运物体(d430),手和手臂的使用(d445),精巧手的使用(d440);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能力,如自理(d510-d570),家庭生活(d610-d660),主要生活领域(d810-d879),社区、社会和公民生活(d910-d950).涉及身体功能的治疗类干预措施有肌肉功能电刺激(MU2.SC.BP)、协助和指导运动功能训练(MV2.PG.ZZ);涉及活动和参与的治疗类干预措施有举起和搬运物体训练(SIA.PH.ZZ)、使用精巧手的训练(SIG.PH.ZZ)、使用上肢和手的训练(SIJ.PH.ZZ)、自理的干预措施(SM1-SMH)、主要生活领域的干预措施(SO2-SOD)、游戏训练(SXD.PH.ZZ).每次干预15~60 min,每周3~10次,持续3~8周.干预场所一般为医院或居家.干预效果分为3个层面:身体功能层面,涉及神经运动传导功能、反射功能、随意运动控制能力、协调性与速度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握力增加;活动和参与层面,涉及上肢活动能力和速度、手的精细功能和速度、上肢活动参与的频率和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参与日常活动任务的困难程度降低;生活质量和福祉层面,涉及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基于WHO-FICs构建了作业治疗改善脑卒中上肢功能效果的PICO架构.涉及的疾病类型涵盖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肌张力和异常反射以及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有随意运动控制功能障碍,运动反射功能减弱或亢进,肌张力异常,肌肉协调障碍,关节活动稳定性差,肌力减退等,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性表现为手臂和手的活动参与功能障碍,手的精细活动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能力.涉及身体功能的治疗类干预措施有基于脑机接口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单上肢镜像训练;涉及活动和参与的治疗类干预措施有动作观察训练、双上肢镜像训练、任务导向训练、双上肢训练及上肢机器人训练.健康和功能效益主要表现为上肢运动功能、上肢的活动和参与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与福祉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脑卒中上肢康复智能化评估和虚拟现实训练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脑卒中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约85%脑卒中患者初次发病就出现上肢功能障碍,只有5%~20%的患者在脑卒中后6个月能够完全康复.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遇到困难,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的功能性使用至关重要.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精准评估与训练非常重要.为了全面反映上肢功能的各个方面,将运动评估与临床评估量表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无标记感应技术用于评估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具有代表性的运动能力,如运动范围、协调性、抓握力或精细的手指灵活性.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无标记感应技术上肢运动功能自动评估集中在Fugl-Meyer上肢功能(FMA-UE)、Brunnstrom及Wolf运动功能(WMFT)等量表的研究上,并且具有较高的评分准确性和时间效率.此外,为神经康复设计的虚拟现实技术(VR)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上肢功能的恢复,与之相关的神经康复原则包括任务导向实践、明确反馈、增加难度、隐性反馈、变量练习和促进使用患侧肢体的机制.VR训练的效果是利用技术的优势结合神经康复原理促进运动学习和功能恢复的结果.VR康复系统可分为现成的商用视频游戏系统和定制虚拟环境系统;触控式和无触控式的界面;近端运动(肩部和肘部)、远端运动(腕和手)和混合运动系统.目前国内外已经研发出各种脑卒中上肢功能的VR康复系统,但是存在不足之处:① 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任务导向的个性化训练计划;② 较少将手跟手臂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③ 功能障碍和临床疗效的评估较为主观;④ 康复评估与治疗没有紧密结合.而且,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智能化评估集中在FMA-UE、Brunnstrom及WMFT等量表的研究上,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偏瘫上肢功能七级评估(FTHUE)量表还未进行研究.FTHUE评估量表和基于FTHUE量表制定的一整套康复方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将FTHUE康复方案和VR训练结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未来的研究可以根据FTHUE量表的客观评估结果选择对应的FTHUE康复方案,可以实现个性化训练方案的制定,有效实施康复训练的原则.此外,使用精度高的无标记感应技术(Microsoft Azure Kinect和Leap Motion Controller设备)研发的系统价格低廉、方便携带,适合社区或家庭场景使用.本文综述了目前脑卒中上肢VR训练设备和智能化评估系统的研究进展,目前设备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根据FTHUE量表实现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智能化评估和治疗紧密联系,同时融合上肢和手的评估和治疗的设计理念,旨在为智能化上肢康复的设备研发提供借鉴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沙盘游戏疗法与任务导向性游戏在痉挛性脑瘫患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1/1/16
目的 探讨沙盘游戏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游戏在痉挛性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9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按照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沙盘游戏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游戏治疗.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评估日常精细动作(抓握、视觉-运动综合能力),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估患儿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DMS评分、PSQ评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抓握、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理障碍、学习问题、品行问题、冲动-多动、焦虑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痉挛性脑瘫患儿采用沙盘游戏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游戏治疗,能促进心理康复及日常精细动作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