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第一掌骨基底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我们对26例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下翻截骨块显露关节面骨折端,清理关节腔后纠正不平关节面骨折,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个月,无关节僵硬、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拇指功能:优15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8.46%.结论 经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单平面斜形截骨治疗陈旧性第一腕掌关节内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指腹缺损的长期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指腹缺损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术后8年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患者19例,均为单指受伤.示指7例,中指8例,环指3例,小指1例.结果 所有的皮瓣以及植皮区域均有色素沉着.15例患者对皮瓣修复满意,2例一般,2例不满意.均无寒冷不耐受情况.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5例,良4例.伤指远指间关节周径,伤指近、远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皮瓣静态两点分辨觉对比健侧同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觉恢复评定S3有7例,S3+有12例.结论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指腹缺损的修复选择之一,具有血运可靠、操作简单等特点.虽然随访时感觉恢复略差,但可以接受.术后需要加强功能锻炼以解决关节活动受限的问题.如何解决色素沉着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上肢动作研究测试量表评定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信效度和敏感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量表应用于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障碍评定的效度、信度和敏感性.方法 本研究招募2020年1月—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17家医院住院的3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并由两名评定者分别对受试者进行ARAT量表评估.同时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FMA-UE)作为效标.分别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ARAT量表的效标效度及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及组内相关系数评价ARAT量表的内部信度、敏感性及外部信度.结果 以FMA-UE为效标,ARAT量表总分与其总分呈正相关(r=0.946,P<0.001).结构效度检验中,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因子间相关系数范围为0.79~0.92,模型整体拟合指标为x2/df=7.011,P=0.001,比较拟合指数=0.906,增值拟合指数=0.907,规范拟合指数=0.895,近似误差均方根=0.055.各因子的组合信度值在0.964~0.983,各因子的平均变异抽取量在0.940~0.952.内部一致性检验中,评分等级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87,敏感性分析中,Cronbach's α系数在0.986~0.987.外部一致性检验中,两名评定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最高为0.999,95%CI集中于0.961~0.999.结论 ARAT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结构效度、信度和敏感性,适用于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误诊为颅烟管瘤的垂体母细胞瘤一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回顾性分析1例垂体母细胞瘤误诊为颅烟管瘤病例的临床、影像、病理及治疗经过,以提高鞍区病变的鉴别诊断能力.本例患者年龄为2岁,以右侧下肢无力2周,右侧上肢无力3天为主诉入院,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不稳,无哭闹、跌倒,无发热、头痛、呕吐,无抽搐、惊厥.右侧膝、跟腱反射稍减弱,右侧Babinski's征可疑阳性.功能评价提示中枢性尿崩症和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磁共振表现为鞍内及鞍上囊实性占位,诊断为颅烟管瘤.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垂体母细胞瘤.对于年龄较小,鞍内及鞍上占位,疑诊为颅烟管瘤或垂体瘤的患者,应尽早活检或手术以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顺行单根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比较顺行单根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移位明显、不稳定的AO/OTA分型2C1-2C2型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52例,采用顺行单根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组)27例,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DASH上肢功能评定等指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和3个月DASH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五掌骨颈骨折采用顺行单根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适宜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机器人导航技术辅助定位肘关节屈伸轴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肘关节对于上肢的功能十分重要,一旦出现肘关节疾病,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发生率高达12%[1-3].临床上肘关节切开松解术是保守疗法无效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trom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析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strom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14(lncRNA SNHG14)、微小 RNA-145-5p(miR-145-5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弋矶山医院 2020 年 10 月~2023 年10 月就诊的110 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两组各55 例.对照组给予Brunnstrom技术运动疗法,观察组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strom技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下肢部分(FMA-LE)及总分]、下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神经损伤康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神经因子[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生长因子(NGF)及miRNA相关指标(lncRNA SNHG14、miR-145-5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FMA-LE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MA-UE、FMA-LE及总分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MAS、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MAS、NIHSS评分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BP、lncRNA SNHG14 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MBP、lncRNA SNHG14 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GF、miR-145-5p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NGF、miR-145-5p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strom技术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加速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康复,降低下肢肌张力,改善血清神经因子、lncRNA SNHG14、miR-145-5p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桃核承气汤联合针刺改善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桃核承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2020 年6 月~2022 年5 月收治的110 例气虚血瘀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联合桃核承气汤治疗组)和对照组(针刺治疗组)各55 例,疗程21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21 天及治疗结束第 90 天Fugl-Meyer评分(FMA)、香港版偏瘫上肢功能测试(FTHUE-HK)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黏度相关指标,记录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4、52 例患者纳入研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第21 天和治疗结束第90 天FMA、FTHUE-HK和MBI评分升高,而中医证候总积分、HCT、FIB和D-Dimer水平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vs.1.9%,P>0.05).结论:针刺联合桃核承气汤内服可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AIS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AIS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其主要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虚拟现实技术对癌症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对癌症患者疼痛、焦虑、认知功能、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PsycINFO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VR技术应用于癌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3 月.由2 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评价和信息提取,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9 篇文献,包括 7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VR技术可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程度[SMD=-1.31,95%CI(-1.96~-0.66),P<0.001],缓解焦虑情绪[SMD=-0.96,95%CI(-1.62~-0.31),P=0.004],改善认知功能[SMD=3.37,95%CI(1.74~5.00),P<0.001],提高患者生活质量[SMD=0.67,95%CI(0.38~0.96),P<0.001],但对上肢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SMD=-0.57,95%CI(-1.40~0.26),P=0.18].结论 VR技术可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但对上肢功能的影响尚不确定.由于本研究部分结果存在异质性,未来仍需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VR技术对癌症患者的干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镜像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M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12 月-2023 年6 月本院康复科住院的初发脑卒中患者6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MT组、rTMS组、联合组.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后常规康复治疗,3~4 h/d,6 d/周,共 4 周;MT组、rTMS组分别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MT疗法、5Hz rTMS疗法;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MT及 rTMS疗法.四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 4 周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价,同时测量患侧脑区的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CL)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共 65 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MT组脱落 2 例,联合组脱落 1 例.经治疗后,四组患者FMA-UE、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MT组、rTMS组、联合组均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最优(P<0.05);四组患者CL和CMCT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5),MT组、rTMS组、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低于MT组和rTMS组(P<0.05).结论:MT和rTMS均能改善脑卒中患者患侧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和上肢运动功能,早期进行MT联合rTMS治疗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