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数据的医疗风险综合评估系统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医疗风险综合评估系统并进行一致性、效率评估.方法 针对住院患者风险评估现状,基于大数据的手段,应用医学自然语言处理设计医疗风险综合评估系统.系统可自动抓取患者的各项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自动生成评分,并将风险数据发送给医护人员,从而实现医疗风险评估自动化、智能化.采用随机对照分析,分别对纳入的评分量表进行人工赋分和机器赋分,比较赋分用时,自动生成可视化风险矩阵图.结果 该系统纳入研究的评分系统Kappa值结果如下:Caprini量表(外科)、Padua 量表(内科)Kappa 值为 1.00,NNIS Kappa 值为 1.00,Nomogram Kappa 值为 0.87,Morse 评估量表/Hendrich 模型 Kappa 值为 0.83,Braden Kappa值为 0.80,ASA2023 Kappa 值为 1.00,NRS2002 Kap-pa值为0.90.机器赋分用时均短于人工赋分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本系统构建的风险矩阵图可使评估效率和准确性大幅提升,不仅能提供精准的诊疗方案,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足内在肌强化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足内在肌强化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步态的影响.方法:将参与研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TKA后接受膝关节系统康复治疗,研究组在系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足内在肌强化训练.在TKA术前及术后第12周分别采用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膝关节活动度评估肢体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估平衡功能、采用便携式智能化步态分析设备进行步态分析.结果:接受康复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在MFES评分、BBS评分及WOMAC评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手术侧肢体单腿支撑时间、步速、步长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TKA术后12周足内在肌强化训练可以改善患者身体功能、平衡能力和步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预警决策的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发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对其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进行预警及干预,从而降低意外拔管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方法:以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模型为核心,以预防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干预方案为指导蓝本,以医院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为基础,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系统的界面布局、分区、模块结构、内容和功能进行整体构架,多角度、多方位研发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并用该系统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18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案例,以验证其预警效果。结果: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雏形由登录模块、评估模块、决策模块、预警模块、指导模块及管道固定方案模块6个主题模块集成,系统自动判断重症患者风险等级,从而实行分级预警,筛选高危风险人群,最终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经回顾性分析,该预警系统的检测率为88.89%。结论: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警系统是一个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预警平台,能有效预警拔管高危患者,规避管道护理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加强临床监测智能化研究 提升患者围麻醉手术期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临床监测技术体现了现代医学与生物工程、电脑技术与新材料的完美结合。医学发展与时代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临床监测技术更是现代医学与科技完美结合的载体之一 [1]。既往的监测技术不断改进,无线智能监测和人工智能技术等脱颖而出,应用领域正在逐步扩大,极大地丰富了临床监测的内涵,如传统的血氧测量技术改进为数字化血氧测量技术,通过复杂的信号处理系统,提高对动脉灌注信号获取和静脉噪声隔离的水平,使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抗运动干扰性能以及获取弱灌注条件下信号的能力显著提高;超声可视化技术在围麻醉手术期的应用,让麻醉科医师多了"一只眼睛",使血管穿刺置管和区域神经阻滞操作又准又快;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使无数患者心脏手术效果得到了及时评估,并发症得到了及时处理;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在镇静麻醉深度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机体、器官组织氧供需平衡监测使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得到更直接的指导;新型凝血监测技术使临床对凝血功能障碍的判断和处理更为及时准确。同时网络信息化、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技术进入临床监测领域,使监测大数据信息获取和智能化分析更加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一种用于非侵入性鉴别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智能化T 1-T 2可切换MRI对比剂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易损斑块可能会破裂并导致血栓形成,早期发现易损斑块对于降低致命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理学研究表明,大量浸润的巨噬细胞是斑块易损性的重要指标。利用分子探针的MRI分子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状态,但目前单一或双模态的斑块成像方式判断斑块易损性取决于斑块中巨噬细胞的数量,注射对比剂后信号减少或增加有限,很难有效区分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具有T 1-T 2双模态的氧化铁纳米颗粒(IONP)可以在成像期间提供更多信息,但不在T 1和T 2增强之间切换的双模态成像模式仍然不能有效地识别易受损伤的斑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临床营养的发展与创新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临床营养理念和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特别是影像组学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兴起,以及最新临床研究结果的出现,不断优化着营养治疗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策略。准确的营养评估,多样化的营养制剂,全程、多模态的营养治疗,以及智能化的依从性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如何个体化、精准化地实施营养治疗尚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传统病房智慧升级后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物联网平台对传统病房进行智慧升级,实现病区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对升级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于2020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2个病区作为试点单元,实施智慧化病房管理模式。以易改造、易施工、易维护为原则,在实现物联网全覆盖的基础上,接入硬件和软件系统,完成传统病房智慧升级,采用结构化观察、半结构式访谈法评估升级后工作效率以及患者的使用体验。结果:升级后生命体征采集与记录耗时、护理风险评估与耗时、标识牌制作与悬挂耗时分别为(4.24 ± 0.87)、(4.07 ± 0.86)、0 min与升级前的(6.50 ± 2.95)、(4.73 ± 1.62)、(1.13 ± 0.43)min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04、3.99、28.96, P<0.01)。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显示,患者认为智慧病房智能化,节省人力和等待时间;操作简单,改善医护工作者和患者使用体验;系统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结论:传统病房智慧升级有助于患者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医护工作者和患者使用体验,在未来发展中不断改进,可为同类病区的智慧升级提供实践路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人工智能技术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人工智能(AI)技术与医学的结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实现了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这并不是一种人与机器的竞争,而是一种协同的进步和发展。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居高不下,AI技术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环周切缘、新辅助治疗、基因诊断、放射组学、病理辅助及结肠镜诊断等方面的引入,使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以及对病情的评估及预测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智能化骨盆骨折复位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智能化骨盆骨折复位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治疗骨盆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接受智能化骨盆骨折复位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治疗的49例骨盆骨折患者病历资料。男30例、女19例;年龄(51.51±18.71)岁(范围20~92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B1型2例、B2型7例、B3型3例、C1型30例、C2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6(5,10) d(范围2~22 d)。患者均在智能化骨盆骨折复位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下完成骨盆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前、术后均行骨盆正位、入口位、出口位X线及骨盆CT检查,根据X线图像测量骨折移位及复位情况,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固定方式及术后随访时间,功能评价采用Majeed评分系统。结果:48例患者在智能化骨盆骨折复位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下完成微创骨盆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另1例因复位失败改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手术时间为(206.5±7.1) min(范围105~42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20,100) ml(范围10~600 ml)。根据Matta复位标准评估术后骨盆后环移位的骨折复位质量:优30例、良8例,优良率为93%(38/41);骨盆前环分离移位的复位质量:优45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48/48)。48例患者获得11.0(3.0,18.8)个月随访(范围3~23个月),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为(81.9±17.0)分(范围42~100分),其中优27例、良11例,优良率为79%(38/48)。结论:智能化骨盆骨折复位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辅助治疗骨盆骨折具有精确完成复位及内固定的优势,可以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质量和近期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手功能状态的评估方法与装备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手功能是人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手部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劳动能力丧失与残疾程度、以手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某些疾病的病情、临床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干预前后的有效性、研发各种手功能康复器具与装备的有效性及各种不同治疗手段间的疗效比较等。手功能的精准评估为医疗、康复、司法和能力鉴定等众多领域所亟需,但现有的手功能评估工具及技术较为落后、智能化程度低、种类有限,临床实用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手功能评定需求。本文通过学习文献资料,对手功能评估的方法与装备进行介绍,为相关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