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穿网络凝胶构建小鼠胰岛仿生微环境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制备甲基丙烯酰化明胶/丝胶(GelMA/SS)互穿网络水凝胶支架,构建胰岛(Islets)仿生微环境。方法:从6周龄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提取胰岛并经双硫腙染色鉴定。设置组织培养板(TCP)培养为对照组,单独GelMA以及不同质量比GelMA/SS(1∶1、1∶2、1∶4、1∶8)培养为实验组,分别记为G1S1、G1S2、G1S4和G1S8。扫描电镜下观察微观形态,流变学评价支架黏弹性,支架浸提液培养L929细胞评估生物相容性。钙黄绿素-乙酰甲氧基甲酯(AM)/碘化丙锭染色评价胰岛存活,活性氧(ROS)试剂盒评价拮抗ROS产生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量。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分离胰岛呈类圆形;水凝胶弹性随丝胶含量增加而下降,至GelMA/SS=1∶8时已不能成胶(G">G’);噻唑蓝(MTT)结果显示实验组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G1S4组显示出最高的细胞活力[(120.67±3.33)%]和显著拮抗ROS产生能力(5.18±0.48);活/死细胞染色显示实验组能够促进胰岛存活;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GSIS)结果显示在低糖刺激下G1S4具有最高的胰岛素分泌量[(7.73±0.52) μg/L],而高糖刺激下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395, P>0.05)。 结论:GelMA/SS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葡萄糖刺激响应能力,是构建仿生微环境,用于胰岛培养及移植的理想载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马大正外洗方联合电刺激治疗外阴白斑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观察马大正教授外洗方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9月温州市中医院妇科治疗的外阴白斑患者,共4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马大正教授自拟的外洗方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外洗方治疗,隔天1次,每次15 min,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电刺激治疗与外洗方治疗交替进行,隔天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经期停止外洗方及电刺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外阴瘙痒程度、外阴皮肤弹性、外阴病变范围、外阴皮肤颜色情况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随访3个月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外阴瘙痒程度、外阴皮肤弹性、外阴病变范围、外阴皮肤颜色情况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0%.结论:马大正外洗方联合电刺激治疗外阴白斑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仿生物电刺激联合瑜伽锻炼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探讨仿生物电刺激联合瑜伽锻炼对产后腹直肌分离(DRA)患者腹直肌肌电值、腰背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产后130例D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仿生物电刺激,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仿生物电刺激+瑜伽锻炼.初步干预时间均为5周.于护理干预前、干预2周、5周时对患者DRA间距、腹直肌肌电值及腰背疼痛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过程中,观察组2例主动退出研究,对照组1例出现其他疾病中止研究.最终观察组纳入63例,对照组纳入64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2周、5周时的DRA间距,结果显示,两组观察对象三个时点各指标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干预2周、5周时各指标均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2周时差距最大,组间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2周、5周时的腹直肌肌电值,结果显示,两组观察对象三个时点各指标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干预2周、5周时各指标均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组间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2周、5周时的VAS评分,结果显示,两组观察对象三个时点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干预2周、5周时各指标均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组间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结论 产后DRA康复护理中应用仿生物电刺激联合瑜伽锻炼干预方案可缩短DRA距离,提高腹直肌肌电值,减轻腰背疼痛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经阴触发点手法松解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探讨经阴触发点手法松解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盆底诊治与产后康复科门诊就诊的260例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仿生物电刺激组、手法松解组与综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及放松训练;手法松解组进行放松训练+经阴触发点松解治疗;仿生物电刺激组进行放松训练+低频脉冲电治疗;综合治疗组行放松训练+经阴触发点松解+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以治疗7次为1个疗程,隔日1次,休息7 d后开始第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个疗程结束后休息7 d评估4组患者盆底肌筋膜疼痛情况(Mc Gill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盆底表面肌电情况(盆底肌筋膜高张与肌肉舒缩状态).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Mc Gill疼痛评分、ODI评分、盆底肌筋膜高张与肌肉舒缩状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仿生物电刺激组、手法松解组与综合治疗组Mc Gill疼痛评分、ODI评分及盆底前后静息电位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及耐力收缩阶段肌肉收缩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综合治疗组各指标较其他组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 经阴触发点手法松解联合仿生物电刺激可明显减轻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改善功能障碍、盆底肌筋膜高张及盆底肌舒缩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仿生物电刺激联合运动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讨仿生物电刺激联合运动疗法在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旨在优化术后患者后续合理康复治疗方案.方法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广西崇左市复退军人医院妇产科行人工流产术且符合入组条件患者114 例为对象.将研究对象录入Excel表进行数字编码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7 例.2 组均在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术后行单纯运动疗法,观察组在运动疗法基础上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比观察患者子宫内膜血运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黄体酮水平、月经复潮、卵巢恢复排卵等情况,同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初次月经来潮第 15 天,观察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初次月经来潮第 15 天,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黄体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 21d卵巢恢复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1%)低于对照组(14.04%)(P<0.05).结论 仿生物电刺激联合运动疗法可进一步修复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子宫内膜,改善内分泌水平,并对术后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再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究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后再次妊娠的有效性及对胚胎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诊断为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意愿选择芬吗通治疗组(对照组)和电刺激阴道+穴位(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肾俞)联合芬吗通组(观察组),每组各36例,治疗时间为3个排卵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肌力、子宫内膜容受性、再妊娠及孕产结局等临床数据.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肌力,子宫内膜容受性,再妊娠率均有改善,盆底肌I类肌纤维及Ⅱ类肌纤维肌力有明显提升,且子宫动脉血流RI值较观察组显著降低(均P<0.05),再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 A型子宫内膜形态比例均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无创产前检测、剖宫产率、产时出血量、胎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妊娠期主要并发症为妊娠期糖尿病.结论 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盆底肌肌力差,联合穴位、药物阴道电刺激能够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盆底肌力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再妊娠率,不增加不良妊娠的发生,治疗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再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19
耳聋已成为影响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其中感音神经性聋是最常见的耳聋形式.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途径和机制多样,其中螺旋神经元的神经突退化和丧失是造成感音神经性聋的核心原因.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构建能够模拟螺旋神经元组织生长微环境的仿生支架来诱导其生长,是实现螺旋神经元再生的关键步骤.本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通过仿生支架和电刺激等诱导螺旋神经元再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未来潜在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口腔种植的新型钛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在动物体内进行新型钛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TAI纯钛板材(Ti≥ 99.9%,宝鸡英耐特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通过对钛材料的喷砂、酸蚀、碱热等处理后,构建微纳双级骨仿生结构.对处理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后,再经过兔皮下实验、小鼠急性溶血性实验确定此种材料的体内安全性.结果: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经过喷砂酸蚀碱热处理后的实验组具有微纳复合结构,与骨组织表面形态更为接近,从仿生学出发,更利于骨组织愈合与抑制骨组织周围炎的发生.2.皮下植入实验结果:经过喷砂酸蚀碱热处理后的实验组与只经过喷砂酸蚀的对照组对生物组织无明显刺激,未见明显的周围组织炎.3.急性毒性实验:未见经过喷砂酸蚀碱热处理后的实验组与只经过喷砂酸蚀的对照组出现明显的生物学反应,未见明显体重下降.结论:新型表面处理钛材料在生物安全性的动物体外实验方面无异常,可以进行下一步实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循经络仿生物电刺激干预对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循经络仿生物电刺激对女性慢性盆腔疼痛(CPP)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促进患者盆腔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收集2016年3月-2017年2月琼海市中医院妇科收治的56例CPP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28例.仿生刺激组给予循经络仿生物电刺激干预,针灸治疗组给予中医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及CPP症状改善情况(CPP症状积分)、盆腔疼痛程度(VAS评分)、生存质量(EHP-30功能问卷评分).结果 仿生刺激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灸治疗组(P<0.05).治疗后,仿生刺激组患者下腹疼痛、阴道不适、非定位性疼痛及CPP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优于针灸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腔疼痛VAS评分、EHP-30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循经络仿生物电刺激可显著改善女性CPP患者的盆腔相关症状及疼痛程度,有助于促进盆腔功能恢复,可提高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仿生物电刺激在人工流产术后促子宫内膜修复和卵巢排卵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经皮仿生物电刺激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和排卵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工流产术后妇女2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1例.两组均按传统负压吸引方法行人工流产术,术后常规给予预防感染及止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于术后7 d进行仿生物电刺激治疗,30 min/次,隔天1次,共治疗5次.术后第21天,B超复查子宫内膜厚度,检测血清黄体酮水平,比较两组子宫内膜恢复情况及卵巢恢复排卵情况.结果 术后21 d,治疗组子宫内膜修复良好64例(61.53%),卵巢恢复排卵39例(37.61%),对照组分别为22例(21.78%)、11例(10.89%),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黄体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行经皮仿生物电刺激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促进卵巢排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