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增量元学习的肺结节检测模型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针对传统肺结节检测模型无法随新数据增加而动态优化更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肺结节检测模型——任务增量元学习模型(TIMLM).该模型由内外2个循环构成.内循环设置了增量学习正则化更新约束,而外循环通过元更新策略对新旧知识进行采样并学习一组适应新旧数据的广义参数.在不改变模型主体结构的前提下,TIMLM尽可能地保留了之前学到的旧知识.通过在公开的肺部数据集上开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深度网络模型和主流的增量学习模型,TIMLM在准确度和敏感度等指标上都有显著提升,展现出良好的持续学习和抗遗忘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武汉市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管理策略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优化武汉市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管理策略,以降低筛查成本,提高筛查效益.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 39 名关键知情人进行访谈.运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筛查流程包括宣传动员、实施筛查、结果告知、诊断治疗、随访管理 5 大关键环节,存在缺乏高危人群宣传动员方案、筛查项目开展时间较短、筛查流程较为复杂、样本质量不合格、采样包损耗、忽视健康宣教、对初筛阳性居民不能持续追踪、社区和定点医院信息共享不充分、结肠镜操作规范执行不严格等问题.结论 应建立结直肠癌筛查长效机制,全面宣传动员,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构建医院—社区闭环管理模式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利用CARS算法联合协变量估算盐碱农田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快速获取土壤含水率(SMC)和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对于盐碱农田土壤的改良利用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河套平原农田土壤野外高光谱反射率和土壤属性实测数据,对原始光谱反射率(Ref)进行标准正态变量(SNV)转换后,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CARS)筛选敏感波段,然后分别以Ref、Ref-SNV和Ref-SNV+土壤协变量(SC)及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建模输入变量的策略Ⅰ、Ⅱ和Ⅲ,基于随机森林(RF)和轻梯度提升机(LightGBM)建立SMC和SOM估算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和对比.结果表明:经CARS筛选后,SMC和SOM敏感波段压缩至全波段的3.3%以下,有效优化波段选择,减少了冗余光谱信息.与LightGBM模型相比,RF模型在SMC和SOM估算中精度更高,输入变量策略Ⅲ优于Ⅱ和Ⅰ,辅助变量的引入有效提升了模型的估算能力.综合分析,基于策略Ⅲ-RF的SMC估算模型验证决定系数(Rp2)、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63、3.16和2.01,基于策略Ⅲ-RF的SOM估算模型Rp2、RMSE和RPD分别为0.93、1.15和3.52,策略Ⅲ-RF模型是估算土壤水分和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方法.研究结论可为盐碱农田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快速估算提供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基因检测和血药浓度监测技术优化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个体化给药方案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他克莫司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钙调神经磷酸酶类抑制剂,被作为肝移植术后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反应的一线药物.然而,在临床应用中,他克莫司表现出治疗窗口窄、药动学个体差异大等特点,移植后早期低浓度的他克莫司可能会诱发排斥反应;而高浓度的他克莫司可能会导致肾毒性和/或神经毒性,因此对于他克莫司药动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以及PubMed数据库,综述了临床上对患者实行基因检测和血药浓度监测的必要性,得出根据基因多态性进行给药以及寻找替代药时曲线下面积的最佳采样点策略可能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对他克莫司的最佳起始剂量进行预测,进而帮助调整维持方案,且有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医学装备运行数据采集优化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医学装备运行数据采集优化方法,以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医学装备数据丢包率高、时延长的问题.方法:先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取医学装备运行的多维状态数据,基于蚁群优化算法对其实施融合;然后使用自适应步长果蝇算法优化路由策略,基于虚拟队列的拥塞控制算法从速率调整、主动丢包层面控制数据流拥塞.为了验证提出的医学装备数据采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与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医学装备数据采集方法、基于蚁群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医学装备数据采集方法从丢包率、时延2个方面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该方法在采样速率为80 Kibit/s时数据采集丢包率仅为8.6%,传感器节点数量为500个时平均时延约为0.115 s,远低于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医学装备数据采集方法和基于蚁群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医学装备数据采集方法.结论:该方法能够提高多维状态数据采集的效率、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流拥塞状况,为远程监测医学装备运行状态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时域信息对健听青年在人工耳蜗模拟声下声调识别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比较健听青年人在不同人工耳蜗模拟声下的声调识别正确率,探讨人工耳蜗时域信息编码对声调识别的影响.方法 制作人工耳蜗模拟声:由播音员以正常语速发/a/、/o/、/e/、/i/、/u/、/ü/6个单韵母的四声,经过调整振幅包络和增加精细结构,编辑成500Hz以下不同采样精度(125、250??1500pps)调整振幅包络和不调整振幅包络各288段(共576段)音频.用这些音频对30例健听青年进行声调识别测试,每人聆听6个韵母×4声调×振幅包络修改前后2组×4组500Hz以下不同采样精度共192段音频,分析其结果,分别比较两种不同时域信息对受试者声调识别正确率的影响.结果 ①将不同时域精细结构合并考虑时,调整振幅包络趋向于基频(F0)对声调识别有显著作用:调整振幅包络后声调识别正确率(80.22% ±16.32%)大于调整前(74.83% ±20.24%)[F(1,9)=16.91,P=0.002];②将振幅包络合并考虑时,补充500 Hz以下频段精细结构对声调识别有影响[F(11,99)=38.86,P<0.001]:当采样精度<375 pps时,声调识别成绩随采样精度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04),当采样精度≥375 pps时,采样精度提高时声调识别成绩无显著改变(P>0.004);③调整振幅包络和精细结构之间有显著交互作用[F(11,99)=3.78,P<0.001]:当精细结构≤375 pps时,调整振幅包络增加基频信息对声调识别有显著影响(P<0.05);当精细结构>375 pps,随着时域信息精细程度增高,调整包络前后声调识别正确率的差值趋向于0(P>0.05).结论 ①人工耳蜗编码策略中调整振幅包络使之趋向F0有利于声调识别;②人工耳蜗编码策略中适当提高500 Hz以下频率的采样精度能提高声调识别;③调整振幅包络趋向F0与补充500 Hz以下精细结构两种时域编码可同时运用于同一言语编码方案使声调清晰度最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最大后验贝叶斯法的临床药动学采样点优化研究的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临床药动学采样点优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贝叶斯估计”“贝叶斯反馈法”“有限采样”“优化采样,,“稀疏采样”“最小采样”和“Bayesian estimate (s)”“Bayesian estimator(s)”“Bayesian analysis"“Limited sampling”“Optimal sampling”“Sparsesampling”“Minimal sampling”等为检索词,组合查询2011年1月-2016年6月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Medline、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有关药动学采样点优化研究方面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结果:最终纳入中文文献1篇、英文文献13篇.有关临床药动学采样点优化研究方面的药物,主要集中在免疫抑制剂、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和儿童个体化用药等领域.目前,关于临床药动学优化采样策略的研究方法国内仍较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MLR),国外已广泛应用最大后验贝叶斯法(MAPB).MLR方程简便易用,但对采样点要求十分严格;MAPB法可应用较少采样点完成,且对采样时间要求少,更适于临床实践,但需要应用专业软件完成.两种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大致相同.优化采样策略的研究方法差异较大,但均包含获取先验信息、确定参考值、优化采样点、验证预测能力4个步骤.结论:MAPB法结果准确、可靠,且对采样点要求更少,更符合临床实践需要,适用于临床药动学优化采样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土丘陵区土地覆盖和生物多样性功能演化及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究黄土丘陵区土地覆盖和生物多样性功能演化,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视角下的最优生境,研究以宁夏彭阳县为研究区,1995、2000、2005、2010、201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数据,集成3S技术获取土地覆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采用陷阱法于2012和2013年6-8月在研究区灌草混交林地、乔灌混交林地等6种不同生境内采集地表甲虫样本数据,利用InVEST-Habitate Quality模型评价生物多样性功能,结合采样数据探究最佳生境,借助CA-Marcov模型模拟研究区2020年土地覆盖及生物多样性功能.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5年彭阳县土地覆盖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发生显著变化,未利用地减少,城镇用地快速扩张,生境中天然封育草地和水平农田地变化明显,研究期间生物多样性功能经历了退化-优化的转变,2015年最佳;(2)模拟2020年土地覆盖中的水平农田地、城镇用地等较2015年有显著变化,生物多样性功能提高;(3)灌草混交林地是彭阳县生物多样性功能保护的最优生境,生境中固有的“88542”水平沟整地措施可作为当地典型生态恢复的最优模式;(4)InVEST模型和CA-Markov模型综合利用,普适性及准确性较好,研究区水平沟、鱼鳞坑、“88542”等水土保持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功能区划等生态恢复策略的实施和建设成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效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达生殖功能调控相关基因的下丘脑神经细胞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化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向类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分化方案、提高分化效率;明确分化神经细胞中是否表达生殖功能调控相关基因.方法 利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患者捐赠的冷冻胚胎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CCRM14;饲养层上培养CCRM14,经纯化后消化为单细胞、诱导其向下丘脑神经细胞分化.分化策略:神经分化早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和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接着激活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促使下丘脑神经前体细胞生成;随后抑制Notch信号通路,添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类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的分化与成熟.分化不同时期采样,利用RT-qPCR、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方法鉴定分化细胞.结果 依据本优化分化方案,CCRM14分化为下丘脑神经前体细胞的效率达95%以上,分化的细胞表达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POMC和NPY/AGRP,同时表达参与生殖功能调控基因KISS1和AR.结论 该类分化细胞有作为细胞模型用于研究下丘脑弓状核在生殖相关疾病发生过程中调控机制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起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典型聚集性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典型聚集性病例样本的核酸及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实验室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典型聚集性病例(共计5例阳性病例)的核酸检测及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从样本类型、采集效率、阳性结果的出现和转阴的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不同病例各种样本排毒情况不尽相同.14份痰液样本和8份咽拭子样本内标基因(人类细胞管家基因)CT值采用校正t检验,t'=-2.149(校正自由度v=17.226),P<0.05,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胶体金方法血清抗体检测到阳性结果时间晚于呼吸道样本核酸检测到阳性结果的时间.结论 呼吸道样本应尽量采集到痰液,应选用带内标试剂对呼吸道样本的采样效率进行评估;对出院或解除隔离的病例应同时采集呼吸道和肠道样本;胶体金试剂检测抗体在疾病早期诊断中意义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