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应用于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居家护理教育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对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2016年6月14日、7月12日、8月16日共3次调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多次住院老年脑卒中自理能力中重度依赖患者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105对,在10个居家护理项目中遴选家属需求量最高的7个培训项目。录制通俗易懂的居家护理技能短视频,每个视频≤8 min,重点环节采用特写镜头和字幕提示。采集400对老年首次脑卒中住院患者及其家属,数字随机对照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出院前发放文字版(含图片)健康教育手册;试验组增加拷贝居家护理技能视频给家属自行观看学习,随访护士通过电话、QQ或微信远程答疑。观察两组患者出院12 w 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抑郁评分。结果:认知训练、康复锻炼、预防跌倒、语言训练、观察病情、喂食技巧和压疮护理等7个项目需求率>60%,胃管护理、尿管护理和服药管理等3个项目需求率<60%。语言训练、压疮护理、胃管护理、尿管护理等4个项目需求情况与患者自理能力指数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46.83±23.201)、肺炎8例、泌尿系感染5例、压疮9例、跌倒6例、家属抑郁评分(6.48±3.883),对照组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34.42±20.926)、肺炎21例、泌尿系感染14例、压疮28例、跌倒16例、家属抑郁评分(10.42±6.00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单一的健康教育手册不能满足出院护理指导需求,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亟待专业化家庭护理技能培训。可视化自主学习法简便、经济、高效,提高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82所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现况及其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82所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现况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在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护理质量督查中接受检查的82所医院外科病房作为研究对象。从上海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平台调取82所医院的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数据(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作业流程等)和外科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数据(床护比、护患比等)。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性。结果:上海市82所医院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达标率为56.1%(46/82),二级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总分达标率为30.4%(7/23),低于三级医院的达标率(66.1%,3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82所医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总分为(79.67±1.89)分,其中得分最低的项目为"围手术期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其次为"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作业流程"和"患者安全风险评估"。82所医院外科病房的床护比为1∶(0.47±0.21),护患比为1∶(12.20±6.44),本科学历及以上护士比例为(68±11)%,中级职称及以上护士比例为(38±7)%,工作年限5年及以上护士比例为(52±8)%。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总水平与护患比呈负相关( r=-0.367, P<0.01),与床护比、本科学历及以上护士比例、中级职称及以上护士比例和工作年限5年及以上护士比例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506、0.631、0.552、0.636; P<0.01)。 结论:上海市82所医院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整体水平一般,且与病房床护比呈正相关,与护患比呈负相关。医院管理者应提高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完善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控机制,精益围手术期护理作业流程,构建手术并发症风险预测-预警-预控模式,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助力围手术期护理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倾向值匹配的日间手术控费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日间手术住院费用构成和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日间手术控费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某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日间手术量排名前3位病种(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胆囊炎和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通过倾向性匹配消除混杂因素,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住院费用结构变化,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对752例日间手术和非日间手术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进行1∶1倾向性匹配后,最终纳入492例患者数据,其中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35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38例。与非日间手术组相比,日间手术组的住院费用下降,慢性胆囊炎、精索静脉曲张和下肢静脉曲张3个病种的费用结构变动度分别为14.59%、6.20%和16.20%,其中一般医疗服务费、护理费和检查化验费呈下降趋势,材料费、药品费呈上升趋势。一般医疗服务费、护理费、检查化验费、临床诊断费、治疗费、药品费、材料费与日间手术住院总费用关联度大(灰色关联度>0.90)。支付方式、切口愈合类型、出院诊断对日间手术住院总费用有影响( P<0.05)。 结论:与非日间手术相比,日间手术住院费用总体降低,但并非所有项目费用均降低,影响日间手术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费用内部构成、支付方式等。医院应重点挖掘日间手术内在控费潜力,进一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覆盖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菌药物管理项目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实施和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抗菌药物过度和不合理使用问题突出,亟需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现有NICU抗菌药物管理项目多在发达国家开展,通过建立以新生儿科医师为核心的管理团队,以制定临床规范、审查和反馈为主要干预措施,结合教育、数据监测,达到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的目的。本文对NICU抗菌药物管理项目的干预措施、结局指标和效果进行综述,旨在为其优化及国内推广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住院血糖优护项目对患者获益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住院血糖优质护理项目"对住院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2018年,该院启动"住院血糖优质护理项目",选取该院肝胆胰外科2018年5月项目启动前收治患者128例与2018年6月项目启动后收治的患者1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自我管理能力及护士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项目开展前后患者等待手术天数、术后等待出院天数、住院总费用、自我管理能力、护士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住院血糖优护项目的开展有效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改善围术期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外科护士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CIPP及柯氏模型优化"互联网+中医护理"护士培训的行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以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context,input,process and product,CIPP)及柯氏模型为导向的"互联网+中医护理"岗前培训评估体系的行动研究是否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培训效果。方法:以广东省中医院2019至2020年211名"互联网+中医护理"护士为研究对象,组建行动小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收集的资料,行动小组构建"互联网+中医护理"培训方案、"互联网+中医护理"编制要求、"互联网+中医护理"流程的案例优化方案和"互联网+中医护理"的评价模型。培训结束后通过成绩比较、发放自制调查问卷,比较护士知识技能和相关态度、对培训项目总的反应和感受,以及主管领导、医护人员、服务对象对护士工作表现的评价。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培训后理论成绩为(85.16±6.22)分、案例考核成绩为(81.22±7.03)分,高于培训前理论成绩(61.23±12.90)分、案例考核成绩(59.54±14.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自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技能、相关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培训过程中、培训结束时对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实施、培训保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培训后,主管领导、医护人员、服务对象对护士工作表现的评价在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工作过程、学习能力等方面均有改善,改善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行动研究是一种有效地持续改善护理培训的研究方法,基于CIPP及柯氏模型通过行动研究构建的"互联网+中医护理"护士优化方案可有效提升培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为分娩现场的新生儿复苏做好准备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正确复苏是降低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手段,充分的复苏前准备是正确复苏的核心。本文详细介绍了新生儿复苏前准备的具体内容(包括产前咨询)及如何进行项目优化,旨在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某三甲医院科技论文作者对科研诚信认知现状调研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科技论文作者科研诚信认知情况、开展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及相关需求,为完善医院相关科研诚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甲医院2016—2021年发表过科技论文的746位人员进行调查,并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科研诚信认知和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的影响因素。结果:科技论文的科研诚信认知总体知晓率为76.72%,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的总体必要率为77.75%。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显示,其他学位参考博士学位,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参考初级职称或无职称与科研诚信认知负相关( P<0.05),其他年龄参考≤30岁,中层及以上职务参考无职务,研究生导师参考非研究生导师,正高级职称参考初级职称或无职称,研究生、护理、行政、研究人员参考医技药剂人员,主持项目参考无主持项目经历与科研诚信认知正相关( P<0.05);学士及无学位参考博士学位,副高级、中级职称参考初级职称或无职称与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必要性负相关( P<0.05),中层及以上职务参考无职务,研究生、护理和研究人员参考医技药剂人员与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必要性正相关( P<0.05)。科研诚信行为认知低于60%的行为有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干细胞的伦理问题、人类遗传资源问题、擅自开展人类活体药物和医疗技术实验的界定。 结论:医院将以宣传教育为基础,以制度规范为准则,以日常监督为抓手,以评价体系为核心,弘扬科学家精神,完善并落实医院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和监督体系建设,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从而引导医务人员践行优良的科研作风学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1月,运用FMEA进行医院感染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筛选出医院感染高风险事件,从中确定风险事件为手卫生依从性和血源性职业暴露2个院级优先级改进项目,进行风险控制与干预措施后,比较改进前后的效果。结果:除缺乏激励机制、医护团队间沟通不足等原因,FMEA实施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和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优先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FMEA实施后手卫生依从性为74.92%(79 375/105 953),较FMEA实施前的68.40%(58 361/85 328)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96.55, P<0.01)。FMEA实施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85%(80/2 080),低于FMEA实施前的6.16%(123/1 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49, P<0.01)。 结论:FMEA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有良好的效果,可前瞻性识别和评估医院感染风险,从而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台引起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介入放射学设备检测结果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一台引起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介入放射学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结果,为介入放射学程序运行过程中的放射防护最优化提供建议。方法:调取一台引起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介入放射学设备近3年的5次质量控制检测报告,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对于"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项目,3家机构5次检测结果在6.08~24.89 mGy/min之间,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同曝光模式(普通剂量率透视模式、高剂量率透视模式、电影模式)和不同帧率对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和透视防护区检测平面上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影响较大;操作该设备的介入医生对设备的曝光模式了解不足,手术后未记录患者剂量。结论:通过对介入放射学设备的调试可显著降低患者剂量;建议在标准修订时增加参考点累积剂量或剂量面积乘积准确性指标的检测;加强对介入医生和技师的专业培训,使其充分了解设备不同曝光模式对患者和术者剂量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