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压高压氧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探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高压氧治疗(HBOT)是指在超过1个绝对大气压的高压舱内间歇性地吸入纯氧或高浓度氧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目前临床常用高于0.16 MPa的HBOT,治疗时间较长,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且患者依从性较低;而相对低压力的HBOT已被证实在某些疾病能达到与常规HBOT类似的疗效,且其安全性更高。本综述旨在介绍低压HBOT在青少年和成人各系统疾病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低压HBOT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压力下HBOT的疗效比较,为今后临床工作者选择HBOT的压力提供依据,以获得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压氧治疗对高原低氧肺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HBOT)对高原低氧(HAH)肺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昆明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HAH组和HBOT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放置于一个不进行任何减压措施的舱内饲养;HAH组和HBOT组使用动物低压舱建立小鼠14 d HAH模型;HBOT组在小鼠出低压舱后给予3 d HBOT。各组小鼠于实验完成后进行肺组织病理损伤情况观察及肺组织乳酸(LD)、乳酸脱氢酶(LH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浓度水平的检测。结果:HE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AH组肺组织有明显损伤,HBOT可使肺损伤减轻;HAH组较正常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单位面积内肺泡个数、视野内肺泡数量及肺泡的面积占比显著增加( P<0.05),HBOT组与HAH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asson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肺组织结构正常,肺泡清晰、间隔正常,无肿胀;HAH组肺组织肺泡结构显著破坏,胶原纤维较对照组显著增多,出现连续大片的纤维灶;HBOT组较HAH组肺组织胶原纤维显著减少。HAH组肺组织匀浆LD、LHD、NO、iNOS以及GSH-PX、SOD、CAT、MDA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均 P<0.05),而HBOT组上述指标较HAH组显著降低( 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14 d HAH可造成肺组织损伤、氧化/抗氧化平衡破坏、LD堆积,且NO生成增加;HBOT可维持在缺氧条件下机体对能量的消耗,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减少LD生成和NO合成,减轻HAH肺损伤,且这一过程与肺组织LHD和iNOS的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压力下高压氧治疗儿童脓毒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氧代谢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下高压氧(HBO)治疗儿童脓毒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氧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80例儿童脓毒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24 MPa HBO治疗组(高压组, n=90)和0.15 MPa HBO治疗组(低压组, n=90)。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儿童脑功能分类量表(PCPC)评分及儿童生活功能量表(PEDI)评分,检测2组患儿治疗前后脑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多肽(S100B),以及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同时计算治疗前后2组患儿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 2)、颈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 2)、脑氧摄取率(CEO 2)和脑组织氧分压(PbtO 2)。 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高压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Ⅱ、PCPC评分显著低于低压组( P<0.05);PEDI量表中,高压组患者治疗后日常活动、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均显著低于低压组( P<0.05);高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S100B、TNF-α、CRP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低压组治疗后( P<0.05);高压组患者治疗后SjvO 2、CEO 2明显高于低压组治疗后,AVDO 2明显低于低压组治疗后( P<0.05),而治疗后2组患者PbtO 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压HBO治疗儿童脓毒性脑病可明显降低脑损伤标志物及炎性因子水平,纠正脑氧代谢紊乱,有利于脑损伤恢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压氧治疗对高原脱习服症大鼠主要脏器超微结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高原脱习服症大鼠心、脑、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SD大鼠49只,44只在模拟海拔5 000 m的低压氧舱常规喂养3个月,在低压舱内死亡9只,将35只成活大鼠出舱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高原对照组(出舱后即刻)、HBO Ⅰ组(HBO治疗后7 d)、HBOⅡ组(HBO治疗后1个月)、HBOⅢ组(HBO治疗后2个月)、对照组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每组5只.HBO Ⅰ、Ⅱ、Ⅲ组给予HBO治疗7d;对照组Ⅰ、Ⅱ、Ⅲ组出低压氧舱后同步在常压常氧下喂养,与HBO Ⅰ、Ⅱ、Ⅲ组同步处死;余下5只在常氧常压下喂养作为平原对照组.各组大鼠在相应时间内快速处死取出额叶脑皮质、心、肺组织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各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低氧引起脑神经细胞线粒体肿胀、脊断裂、线粒体和周围结构水肿;心肌细胞浊肿、空泡变性,肌丝排列不规则,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肺泡隔增宽,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粉红色渗出物,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HBO治疗后,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较对照组明显改善,HBOⅡ组恢复明显好于HBOⅠ组,HBOⅢ组明显好于HBOⅡ组,2个月完全恢复到平原水平.结论 HBO治疗具有改善缺氧大鼠脑神经损伤、促进细胞的功能恢复,降低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直升机飞行员脑白质高信号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直升机飞行员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 Hs)的影像特征 、诊疗过程及航空医学鉴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以"带状疱疹"来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载人离心机医学训练基地就诊 、经MRI发现WM Hs病例资料的直升机飞行员,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WM Hs的影像特征 、发病机制 、诊疗及航空医学鉴定.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因主诉间断性头晕2年,偶有心情烦躁 、入睡困难等不适,行头颅MRI检查,结果显示双侧额顶叶皮层下白质可见多发斑点状稍长T1、T2异常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像呈高信号,提示双侧额顶叶皮层下脑白质多发性缺血灶可能.结合其他检查排除心血管疾病 、前庭性眩晕 、颈性眩晕等疾病,予以改善睡眠 、高压氧等对症治疗,2周后头晕 、失眠症状明显缓解,经鉴定飞行合格,予以出院.结论 WMHs与首发或复发性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痴呆 、甚至死亡的风险性增加密切相关.飞行员WM Hs的数量与体积远高于普通人,可能与低压缺氧 、高空减压 、加速度相关.鉴于直升机飞行员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临床航空医生应提高对WM Hs的认识,为其预防 、治疗和航空医学鉴定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36例上肢电烧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修复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上肢电烧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创面修复方法和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3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36例上肢电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上肢电烧伤患者占同期电烧伤患者的比例、性别、年龄、入院时间、人群类别、致伤原因、致伤电压,上肢烧伤面积、深度,双上肢同时受伤情况及其早期创面处理措施.分类统计每个患肢的主要修复方法.记录患者总体疗效,包括术后创面并发症、愈合情况等.对行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患者随访3~6个月,统计皮瓣成活率,评估患肢术后功能,采用疗效评分表对其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高压电与低压电致伤患者的截肢率、年龄与上肢烧伤面积.对数据行Wilcoxon秩和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1)上肢电烧伤患者占同期收治的154例电烧伤患者的88.3%,其中男117例、女19例,年龄1岁2个月~72岁[(34±18)]岁,入院时间为伤后1 h~48d.患者中,电力职业工人51例、农民工32例、学生及学龄前儿童31例、其他类别人员22例,前2类患者以工作不慎受伤为主,后2类患者以触及电源或电源漏电致伤为主.患者中,高压电烧伤75例、低压电烧伤61例;上肢烧伤面积0.2% ~ 16.0%[2%(1%,5%)]体表总面积(TBSA),其中Ⅲ~Ⅳ度创面面积为0.2% ~15.0%[2%(1%,5%)]TBSA;双上肢同时受伤者有54例,占39.7%;73个患肢早期行筋膜切开减张术.(2)13个患肢经换药处理;2个患肢清创后直接缝合;56个患肢移植皮片修复;12个患肢移植局部皮瓣修复,45个患肢移植远位带蒂皮瓣修复,22个患肢移植游离皮瓣修复;40个患肢截肢,占21.1%.(3)除1例患者术后因肺部感染、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全部治愈.1例患者移植的腹部皮瓣完全撕脱,换药后移植皮片修复;1例患者移植股前外侧皮瓣后发生坏死,改行腹部皮瓣带蒂移植修复;7例患者移植腹部皮瓣后蒂部或边缘出现少许糜烂,经换药愈合;6例患者移植腹部皮瓣后远端出现局部青紫,经高压氧等保守治疗后愈合;其余皮瓣均存活良好.(4)远位带蒂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7.8%(44/45),游离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5.5%(21/22),两者相近(P>0.05).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远位带蒂皮瓣移植(Z=-3.054,P<0.01),但是两者的患者疗效满意度相近(Z=-0.474,P>0.05).(5)高压电烧伤患者的截肢率、年龄、上肢烧伤面积均高于或大于低压电烧伤患者(x2 =4.743,Z=-2.801、-6.469,P<0.05或P <0.01). 结论 上肢电烧伤好发于儿童、电力职业工人及农民工,且截肢率高,老师及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并管理好生活电源,工人群体应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电烧伤创面筋膜切开减张术应尽早进行,且早期扩创后移植皮瓣可有效修复创面,其中游离皮瓣移植术后上肢功能恢复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飞行人员耳气压功能的高压氧舱检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检测耳气压功能的可行性。方法:4—4.5min内将舱内气压增加40kPa。嘱受试者及时作吞咽动作,询问感觉,耳镜观察鼓膜。用此方法检查了40例(80耳)飞行员,按低压舱检测标准评定受检者的耳气压功能,其中12耳行低压舱检查对照。结果:高压氧舱检测结果与受检者的空中反应进行比较,两者符合率为97.5%;高、低压舱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可用高压氧舱检查耳气压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便携式通用生命支持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为满足应急救援需求,设计一种一体化便携式通用生命支持系统,为伤员提供多参数监护和生命支持治疗.方法 把关键急救设备与器械进行微型化、轻量化和集成化设计,将多种急救设备的功能集成于一台设备上实现,系统主要包括机械通气、输液、监护、供氧、供电等模块;外形、结构、显示和操控界面充分考虑人机交互设计,采取外接氧源供氧,可接高压氧源和低压氧源;采用内部电池和外接交/直流电源供电.结果 该系统满足人机工程要求,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可实现呼吸支持、输液、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护等功能,各项技术参数都高于研制总要求,具有更强的多环境适应性,可以在高寒、高原、雨淋、颠簸等多种野外环境下正常工作.结论 研制的微型化、轻量化便携式通用生命支持系统性能可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环境适应性强,可广泛用于事故救援、灾害救援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