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质代谢和系统炎症水平与肾细胞癌骨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异常的脂质代谢、系统炎症指标对肾细胞癌骨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7年1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39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出现骨转移(骨转移组,56例为同时性转移,12例为异时性转移),171例未发生骨转移(对照组)。骨转移组男53例,女15例;年龄(59.47±11.41)岁;49例(72.1%)有吸烟史,41例(60.3%)既往合并高血压病,56例(82.4%)既往合并糖尿病。对照组男116例,女55例;年龄(58.61±11.10)岁;119例(69.6%)有吸烟史,92例(53.8%)既往合并高血压病,138例(80.7%)既往合并糖尿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骨转移组平均体质指数[(24.25±4.00)kg/m 2]低于对照组[(25.41±3.67)kg/m 2]( P<0.05)。骨转移组原发肾肿瘤分期T 1期29例、T 2期7例、T 3期18例、T 4期13例,对照组肾肿瘤分期T 1期128例、T 2期8例、T 3期29例、T 4期6例。统计患者肾肿瘤切除手术术前血脂指标: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系统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使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转移组和对照组间血脂指标、系统炎症指标的差异。 结果:骨转移组LDL-C[(2.89±0.76)mmol/L)]高于对照组[(2.61±0.81)mmol/L, P<0.05];而TC、TG、HDL-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骨转移组NLR(3.74±2.23)显著高于对照组(2.23±1.68, P<0.001);骨转移组PLR(193.88±139.43)显著高于对照组(122.67±54.66,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一般资料、肿瘤分期、病理亚型后,血清LDL-C水平升高与肾细胞癌骨转移的发生相关( HR=1.766,95% CI 1.025~3.043, P<0.05);在初次诊断肾细胞癌时,NLR比值>3的患者,合并出现或后期发生骨转移的概率是比值≤3者的5.052倍(95% CI 1.987~12.845, P<0.05);PLR升高与肾细胞癌发生骨转移无相关性( P>0.05)。骨转移组中LDL-C升高(≥2.58 mmol/L)的患者比例(69.2%,45例)显著多于对照组(47.4%,81例, P<0.01)。 结论:血脂指标中LDL-C水平升高是肾细胞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系统炎症指标中NLR升高与肾细胞癌发生骨转移呈正相关。上述脂质代谢和系统炎症指标异常可早期识别肾细胞癌骨转移高危风险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短期极低热量限制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短期极低热量限制(very low-calorie restriction,VLCR)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改善疗效,结合微生物多样性检测技术明确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VLCR临床疗效的机制。方法:纳入14例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进行9天VLCR(热量摄入300~600 kcal/d)。在VLCR前后,测量受试者体重、腰围、血压和心率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糖脂代谢指标,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计算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使用SPSS软件分析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收集受试者VLCR前后的粪便,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样本进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检测,专业软件分析VLCR前后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9天VLCR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碱性磷酸酶、三酰甘油和尿素氮显著降低( P<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尿酸、白蛋白、钙和磷无明显变化( P>0.05)。粪便中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无显著改变,拟杆菌门的丰度显著升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从11.79显著下降至4.20。组间差异分析得出狄氏副拟杆菌是关键的差异菌种。 结论:VLCR可显著改善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糖脂代谢,且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狄氏副拟杆菌可能是VLCR的标志肠道菌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清Omenin-1、TG/HDL-C比值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血清人网膜素-1(Omenin-1)、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收治的220例T2DM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并DPN分为T2DM组( n=112)、T2DM合并DPN组( n=108),并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受试者为健康组( n=100),对比各组临床资料中各指标的差异。随访期间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估DPN严重程度并将T2DM合并DPN组患者分为轻度组(TCSS评分6~8分, n=34)、中度组(TCSS评分9~12分, n=33)、重度组(TCSS评分13~19分, n=41)三个亚组,分析比较IR情况及血清Omenin-1水平、TG/HDL-C比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 结果:三组受试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Omenin-1、TG、HDL-C水平及TG/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合并DPN的T2DM患者中,重度组的HOMA-IR、TG/HDL-C较轻、中度组高,Omenin-1水平较轻、中度组低,中度组的HOMA-IR、TG/HDL-C较轻度组高,Omenin-1水平较轻度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Omenin-1水平、TG/HDL-C均为T2DM患者发生DPN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OMA-IR、TG/HDL-C与DPN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menin-1与DPN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均 P<0.05)。 结论:HOMA-IR、血清Omenin-1、TG/HDL-C比值均为T2DM患者发生DPN的独立危险因素,HOMA-IR、TG/HDL-C比值与合并DPN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血清Omenin-1与其呈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AGTR1(A1166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易感性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GTR1(A1166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糖尿病肾病(DN)患者微血管病变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其分为糖尿病非肾病组(40例)和DN组(60例)。同期另选取于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将DN组分为C等位基因携带[AGTR1(A1166C)基因的等位基因为C,10例]和非C等位基因携带组[AGTR1(A1166C)基因的等位基因为A,50例]以及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40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2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受检者的AGTR1(A1166C)基因多态性;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GTR1(A1166C)基因多态性与DN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DN组和糖尿病非肾病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UACR高于对照组,三酰甘油(TG)低于对照组,且DN组高于糖尿病非肾病组(均 P<0.05)。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发现,对照组、DN组和糖尿病非肾病组人群的AA、AC、CC三种基因型分布均符合基因遗传平衡法则(均 P>0.05)。DN组的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糖尿病非肾病组、对照组(均 P<0.05),DN组、糖尿病非肾病组的AC、CC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且DN组高于糖尿病非肾病组(均 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等位基因型携带者发生DN的风险高于A等位基因携带者( OR=1.583,95% CI:1.094~2.072, P<0.05);AC+C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DN的风险高于AA基因型携带者( OR=1.924, 95% CI:1.437~2.411, P<0.05)。C等位基因携带组的SBP、DBP、BUN、Scr、FPG、LDL-C、HDL-C、HbA1c水平及UACR高于非C等位基因携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AGTR1(A1166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DN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BMI水平T2DM患者25(OH)D3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不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水平下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 25(OH)D3)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BMI水平将入组的患者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实验室指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肌酐(creatinine, 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 UACR)、白蛋白(albumin, Alb)、血钙、血磷、25-(OH)D3]水平等。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25(OH)D3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BMI组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病程分别为(8.51±2.39)年、(10.82±3.02)年,TG分别为(2.58±0.45)mmol/L、(3.24±0.64)mmol/L,TC分别为(6.23±1.45)mmol/L、(9.32±2.01)mmol/L,BMI分别为(26.48±1.53)kg/m 2、(30.12±1.62)kg/m 2,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相应指标( P<0.05)。与超重组相比,肥胖组高血压占比为45.00%,LDL-C(3.58±1.02)mmol/L、HbA1c(10.78±1.68)水平更高( P<0.05)。与超重组相比,肥胖组高血压占比,病程、TG、TC、LDL-C、HbA1c、BMI水平更高( 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血清25-(OH)D3分别为(40.25±3.35)mmol/L、(33.18±2.78)mmol/L,水平均低于正常组( P<0.05)。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22%、87.50%,均高于正常组( P<0.05)。与超重组相比,肥胖组血清25(OH)D3水平更低( P<0.05),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程、TG、TC、HbA1c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呈正相关( P<0.05),25(OH)D3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呈负相关(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A1c水平是影响三组患者发生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P<0.05),TG、TC、低25(OH)D3是影响超重组、肥胖组患者发生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中25(OH)D3水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呈负相关,对于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期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传统脂质参数与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院内复发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非传统脂质参数与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acute minor ischemic stroke, AMIS)患者院内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2014年、2016年及2018年的3月、6月、9月及12月在发病72 h内入住山西省3家分中心医院的AMIS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临床特征、血脂参数以及院内卒中复发事件。非传统脂质参数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比值、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HDL-C比值、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HDL-C比值以及非HDL-C水平。应用多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非传统脂质参数与院内卒中复发风险的独立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1 040例AMIS患者,男性727例(69.9%),年龄(61.5±13.0)岁;51例(4.904%)出现院内卒中复发,平均入院至复发时间(7.4±5.7)d。436例(41.9%)AMIS患者伴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年龄(61.0±12.5)岁,男性304例(69.7%);26例(6.0%)发生院内卒中复发,入院至复发时间(7.8±6.2)d。多变量 logistic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变量后,TC/HDL-C比值[优势比(odds ratio, OR)1.3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2~1.77; P=0.035]和非HDL-C( OR 1.37,95% CI 1.02~1.77; P=0.045)较高是院内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AMIS患者中,仅非HDL-C较高与院内卒中复发风险显著独立相关( OR 1.67,95% CI 1.05~2.65; P=0.030)。 结论:非传统脂质参数较高与AMIS患者院内卒中复发风险增高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卡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体脂量、糖脂代谢以及肾损伤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卡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体脂量、糖脂代谢以及肾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期间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10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行卡格列净+常规降糖治疗)和对照组(行常规降糖治疗),每组各50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a1微球蛋白(a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24 h尿蛋白定量,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体重、BM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体重、BM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后的FPG、HbA1c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PG、HbA1c较对照组更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尿酸(UA)、mALB、ACR、24 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AC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UA、mALB、ACR、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 vs. 2.00%, P>0.05)。 结论:卡格列净能有效降低血糖,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体脂量,同时还能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型糖尿病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erum uric aci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URH)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将171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A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A2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A3组),对其一般资料、糖化血红蛋白(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HbA1c)、生化等指标进行比较,并计算URH。结果:A1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serum uric acid, SU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URH低于其他两组[(129.70±15.78)vs(141.65±16.04)vs(147.31±17.01)mmHg、(78.90±10.71)vs(83.79±10.67)vs(84.61±12.19)mmHg、291.5(253.75,351.25) vs 346(280,409) vs 344.5(274.75,425.75) μmol/L、26.12(19.71,32.96) vs 33.45(26.55,42.2) vs 33.45(26.55,42.2)]( 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于其他两组[1.19(1.02,1.29) vs 1.02(0.87,1.21) vs 1.07(0.93,1.25) mmol/L]( P<0.05);A3组病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高于其他两组[10.5(7.25,15) vs 8.5(4,12) vs 8(3,11)年;82.5(70.57,101.75) vs 66(52.75,73.75) vs 64(51, 84) μmol/L ]( P<0.05),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低于其他两组[91.63(67.09,112.21) vs 116.7(96.6,142.53) vs 109.85 (85.64,152.39)ml·min -1·1.73 m 2]( P<0.05)。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血尿素氮(serum urea nitrogen,BUN)、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HbA1c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显示病程、收缩压、舒张压、TG、SUA、URH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呈正相关,HDL-C与UACR呈负相关(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病程是大量蛋白尿的危险因素,收缩压、URH为微量蛋白尿及大量蛋白尿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示URH的AUC值最高,准确率为69.3%。 结论:URH与DKD发生密切相关,是DKD的危险因素,通过对T2DM患者进行URH动态监测,其有助于早期筛查DKD,优于SUA及HDL-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术后早期血脂代谢水平、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术后血脂代谢水平、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25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年龄均>50岁)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患者术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CAR、血红蛋白检验学指标。根据术后是否有吻合口瘘将患者分为吻合口瘘组和非吻合口瘘组。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ROC曲线及 Kappa值评估总胆固醇、CAR 对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 结果:吻合口瘘组患者术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71±1.90) kg/m 2]低于非吻合口瘘组[(20.59±2.88) kg/m 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8, P=0.001);吻合口瘘组患者的术后总胆固醇[(5.44±1.09) mmol/L]、LDL-C[(3.82±1.15) mmol/L]及CAR[0.64(0.41,0.95)]均高于非吻合口瘘组[(4.54±0.94) mmol/L、(2.92±0.76) mmol/L、0.27(0.13,0.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值分别为4.84、5.69、5.16;均 P<0.001)];吻合口瘘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103.20(84.94,110.48) g/L]低于非吻合口瘘组[107.68(99.20,125.20) 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82, P=0.005)。BMI偏低( OR=0.652,95% CI 0.482~0.882)、术后总胆固醇浓度升高( OR=3.240,95% CI 1.430~7.340)、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OR=0.837,95% CI 0.777~0.902)及CAR升高( OR=2.161,95% CI 1.597~2.925)是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P值分别为0.006、0.005、<0.001、<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总胆固醇及CA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2(95% CI:0.643~0.841, P<0.001)、0.790(95% CI:0.690~0.890, P<0.001),截断值分别为4.915 mmol/L、0.605,灵敏度分别为80.0%、80.0%,特异度分别为82.3%、92.5%, Kappa值分别为0.418、0.625(均 P<0.001)。 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总胆固醇、CAR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CAR预测结果优于总胆固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受体2缺失加重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肾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受体2(immunoglobulin-like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 2,Ildr2)在缺血再灌注诱导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 Ildr2敲除小鼠(KO组),其对照组为野生型小鼠(WT组)。通过夹闭左侧肾蒂构建单侧肾脏缺血再灌注(unilateral 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UIR)模型(UIR组),造模后分为KO-UIR组和WT-UIR组;假手术小鼠(Sham组)不进行缺血处理。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水平;二乙酰肟比色法检测血尿素氮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尿白蛋白水平,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HE、PAS及MASSON染色检测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和纤维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Ildr2,肾损伤相关分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和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 KIM-1),纤维化标志分子Ⅰ型胶原α1(type 1 collagen α-1, Col1α1)、纤维连接蛋白1(fibronectin, Fn1)、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以及炎症相关分子巨噬细胞标志物 F4/80、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Ildr2、Col1α1及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UIR组Ild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Sham组(均 P<0.05)。(2)KO组和WT组小鼠体重、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KO组和WT组 NGAL、 KIM-1、 α-SMA、 Col1α1、 CTGF、 Fn1、 MCP-1及 F4/80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KO组和WT组均无炎性细胞浸润异常及间质纤维化。(3)与WT-UIR组相比,KO-UIR组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均较高(均 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KO-UIR组 NGAL、 F4/80、 MCP- 1、 Col1α1、 α- SMA和 CTGF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WT-UIR组(均 P<0.05)。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KO-UIR组Col1α1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WT-UIR组(均 P<0.05)。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相比WT-UIR组,KO-UIR组小鼠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较多,间质胶原纤维沉积和小管损伤较重。 结论:正常生理状态下 Ildr2敲除未引起小鼠表型变化。Ildr2在UIR损伤中起到调控作用, Ildr2缺失导致UIR诱导的肾纤维化程度加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