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足智能化教学模具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智能化教学模具在临床低年资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糖尿病足护理教育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糖尿病足智能化教学模具.2022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临床一线工作的156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关于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的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糖尿病足智能化教学模具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后两组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智能化教学模具对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糖尿病足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有助益,值得在临床培训中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方案的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方案.方法 以胜任力冰山模型为理论依据,基于文献回顾法、问卷调查及半结构访谈法拟订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方案初稿,通过Delphi法对28名心血管内科护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构建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方案.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47,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74和0.395(P<0.05).构建的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方案包括培训模块(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抢救、沟通协调、职业特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学时安排、培训师资、考核方式.结论 构建的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为各医院心血管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急救能力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低年资护理人员职业投入现状及其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低年资护理人员职业投入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制定正向激励机制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便利选取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55名工作年限≤3年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就护理人员职业投入、职业价值观、护理工作满意度和一般自我效能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与 t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的职业投入现状并构建低年资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职业价值观以及一般自我效能和职业投入的关系模型。 结果:255名低年资护理人员职业投入总分为(78.47±19.93)分,高于国内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48, P<0.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对低年资护士职业投入总的作用效应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效能( β=0.599)、职业价值观( β=0.323)以及工作满意度( β=0.275)。 结论:低年资护士职业投入水平较高,建议医院管理者通过加强培训、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等持续提升其自我效能,满足个体职业发展需求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同时要注意职业价值观的塑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案例法与反思日记在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抢救培训中的效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案例法与反思日记在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抢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临海市中医院外科工作的低年资护士5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名。对照组护士接受统一的应急抢救业务技能培训,研究组护士接受案例法与反思日记进行应急抢救业务技能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研究组低年资护士综合应急能力[(38.2±1.5)分]、急救技能[(28.2±1.2)分]、急救相关知识[(28.6±0.5)分]和考核总分[(95.0±3.2)分]均高于对照组[(30.2±1.2)分、(19.2±1.3)分、(21.8±0.4)分、(71.2±2.9)分]( t=8.856、9.052、8.458、8.768,均 P<0.001)。研究组低年资护士对处理问题能力的认可率[92.86%(26/28)]、发现问题能力的认可率[92.86%(26/28)]、理论结合实践能力的认可率[89.29%(25/28)]、综合应急能力的认可率[89.29%(25/28)]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的认可率[96.43%(27/28)]均高于对照组[57.14%(16/28)、53.57%(15/28)、53.57%(15/28)、50.00%(14/28)、64.29%(18/28)](χ 2=9.524、11.017、8.750、10.220、9.164,均 P<0.001)。 结论:案例法与反思日记在外科低年资护士的应急抢救培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外科低年资护士应急抢救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科低年资护士压力性损伤专项培训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专项培训对提升内科病区低年资护士压力性损伤防控能力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在宜兴市某二级甲等医院内科病区工作的40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结果:干预后的理论考核成绩为(92.88±4.65)分,高于干预前的(80.25±8.69)分,干预后实践考核成绩(91.63±4.14)分,高于干预前的(79.25±8.74)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内科病区低年资护士进行压力性损伤防控的专项能力培训,提高了低年资护士压力性损伤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提升了其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稳定了护理队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管理关怀感知的潜在剖面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分析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管理关怀感知的分类特点及不同类别间人口学特征的差异,为护理管理者提供针对性的关怀干预方案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于2020年5—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456名护士,通过网络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中文版管理关怀感知量表。结果:456名护士根据护士管理关怀感知构建4个潜在类别,分别为低决策尊重低关怀组(C1组)占20.5%(94/456)、中度决策尊重高关怀组(C2组)占35.6%(162/456)、偏高决策尊重低关怀组(C3组)占18.9%(85/456)、高决策尊重高关怀组(C4组)占25.0%(115/456)。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类别护士在科室、工作年限、科室氛围和家庭支持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9.119~55.947,均 P<0.01)。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科室、工作年限、科室氛围可影响护士管理关怀感知水平( P<0.05或0.01),其中内科、妇产科、重症监护室护士更倾向于C2组( OR值为2.435、5.224、22.291, P<0.05或0.01);外科护士更倾向于C4组( OR值为4.146, P<0.01);工作年限≤5年的护士更倾向于C1、C2组( OR值为0.326、3.811, P<0.05或0.01);科室氛围感知一般的护士更倾向于C1组( OR值为0.057, P<0.01)。 结论:护士管理关怀感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可分4个类别。外科、高年资护士、科室氛围感知很融洽及家庭很支持的护士管理关怀感知水平较好;而内科、妇产、重症监护室、科室氛围感知一般及低年资护士的管理关怀感知水平一般,亟待提升。护理管理者可根据不同类别的护士特征制订针对性的关怀管理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andwich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Sandwich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BL)法对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工作的低年资护士(≥1工作年限≤5)共50人,按疗区分组,分为对照组(结核一、二病区护士)25人和观察组(结核三、四病区护士)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培训+考核的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Sandwich+CBL教学法,运用护士应急能力量表、自行设计理论考卷和操作评分标准,对两组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急救应急能力评分及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用Sandwich与CBL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操作技能,完善急救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可提高其急救与应急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培训式考核法在手术室护士仪器设备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培训考核法在手术室护士仪器设备培训中的应用。方法: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对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符合纳入标准的低年资护士采取培训式考核法,比较培训前后手术室护士仪器设备操作考核成绩,转科护士对仪器设备内容掌握程度和培训效果满意度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设备操作熟练程度的满意度。结果:采用培训式考核法后的手术室护士仪器设备操作考核成绩、转科护士对仪器设备掌握程度及医生对护士满意度评价均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仪器设备培训式考核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及综合素养,提高转科护士对手术室培训课程的满意度及手术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郑州市三甲医院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的现状,并分别从儿科护士和患儿父母角度分析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提升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提供干预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选取郑州市3所三甲医院的595名儿科护士和590名住院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评估两者在照顾患儿过程中互相配合的程度,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本次研究发放儿科护士版问卷595份,回收有效问卷587份,有效回收率为98.66%(587/595);发放患儿父母版问卷590份,回收有效问卷583份,有效回收率为98.81%(583/590)。结果:儿科护士和患儿父母伙伴关系的总得分分别为(136.98±19.56)、(143.20±22.0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有无养育经历、个人月收入水平以及科室是儿科护士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P<0.05);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以及患儿本次病程是患儿父母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郑州市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的伙伴关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儿科护士与患儿父母伙伴关系受到双方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关注低年资、无养育经历、低个人收入水平的儿科护士与低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水平、病程长患儿父母之间的伙伴关系,通过一定的干预方法提升伙伴关系,从而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CU床旁交接班清单在低年资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ICU床旁交接班清单在重症医学科(ICU)低年资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低年资护士床旁交接班质量。方法:2019年7~8月成立清单研究小组,建立ICU交接班清单,抽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ICU 89名低年资护士,分别对其使用ICU床旁交接班清单前后护士执行手卫生人数、留置针堵管例数、人工气道气囊压达标例数、床头抬高达标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ICU床旁交接班清单进行交接班后,床旁交接班时护士执行手卫生人数、床头抬高达标例数和人工气道气囊压达标例数明显多于使用前,留置针堵管例数、深静脉导管堵塞例数明显少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低年资护士对交接班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ICU床旁交接班清单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交接班质量,提升了低年资护士对患者的病情知晓率和不安全因素的预见能力,降低了护理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