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的路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低血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及路径分析。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自2019年3至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住院的1 18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低血糖恐惧-忧虑量表(CHFSII-WS)、低血糖感知受损评估表-Gold法、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路径分析方法探索低血糖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低血糖对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运用AMOS 24.0软件进行路径分析,使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检验间接效应。 结果:患者SDSCA总分为(32.1±14.2)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低血糖频次、低血糖类型、低血糖预防教育、低血糖恐惧感和低血糖感知状况的T2DM患者的SDSCA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假性低血糖、症状性低血糖、参加低血糖预防教育、低血糖恐惧感得分≥10分、没有发生过低血糖是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 β=-0.216~0.218,均 P<0.05)。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低血糖预防教育、低血糖类型对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总效应值分别为0.257、0.177;低血糖恐惧感有直接效应,效应值为0.155;低血糖感知状态有间接效应,效应值为0.03。 结论:低血糖预防教育、低血糖类型、低血糖恐惧感和低血糖感知状态对T2DM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有正向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下丘脑血糖感应系统缺陷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到目前为止,中枢神经系统在正常葡萄糖稳态和2型糖尿病中所起的作用仍未阐明。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某些区域(如下丘脑)也存在葡萄糖感应系统,与胰腺一样,该系统也能感知和响应循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变化。下丘脑血糖感应系统主要包括葡萄糖刺激性神经元及葡萄糖抑制性神经元,分别在低血糖及高血糖时被激活。在低血糖时,为了保证大脑的葡萄糖供应,该血糖感应系统被激活从而迅速作用在外周靶器官,以抑制胰岛素分泌并上调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而升高血糖,该反应即低血糖对抗神经回路反应(CRR)。而在遗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如果下丘脑感应葡萄糖的能力受损,导致CRR的血糖调定点上调,将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生。越来越多的临床前证据也表明,通过恢复大脑感知血糖水平功能的治疗措施,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然而,下丘脑葡萄糖感应系统的细胞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12月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点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将2022年1~6月收治的49例列入对照组,将2022年7~12月收治的49例列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对患者进行低血糖感知受损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简易疫病感知问卷(BIPQ)评分、发生低血糖频次、血糖波动幅度等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对T2DM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风险管理中实施循证护理,提高患者IAH感知与识别能力,增强患者积极应对的态度,减少低血糖发生频次,降低最大日血糖波动幅度,减少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低血糖感知受损指患者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减弱或缺失的一种现象。目前,低血糖感知受损的评估主要为葡萄糖钳夹实验及问卷法,近年研究发现负反馈调节异常、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调节异常均可能参与了低血糖感知受损的发生。连续血糖监测等手段也为低血糖感知受损的缓解提供新的方向。现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感知受损的评估、发生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IAH)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考克兰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Scopus、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有关T1DM患者IAH发生率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以及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总样本量为9 4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T1DM患者IAH发生率为29%(95%CI 24%~34%)。以IAH评估工具进行亚组分析,使用Gold量表、Clarke量表和Pedersen问卷评估的IAH发生率分别为28%(95%CI 20%~37%)、25%(95%CI 20%~29%)和65%(95%CI 41%~89%);以地域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美洲T1DM患者的IAH发生率分别为31%(95%CI 4%~59%)、24%(95%CI 19%~28%)、48%(95%CI 29%~66%)、21%(95%CI 18%~23%)和32%(95%CI 19%~44%);以年份进行亚组分析,发现2006—2015年、2016—2020年和2021—2023年T1DM患者的IAH发生率分别为29%(95%CI 11%~47%)、33%(95%CI 26%~40%)和22%(95%CI 15%~29%)。IAH与年龄(OR=1.04, P<0.001)、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OR=1.20, P=0.030)、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OR=0.50, P=0.0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OR=2.94, P=0.001)有关。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Meta分析结果相对稳定。 结论:T1DM患者IAH发生率相对较高,年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是T1DM患者IAH的风险因素,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是T1DM患者IAH的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降糖过程中最常见并发症,目前研究认为反复性低血糖通过减弱交感神经反应等多种机制可引起低血糖感知受损,增加严重低血糖发生风险的同时引起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恐惧。因此,探究低血糖感知受损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有望为减少严重低血糖事件及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视低血糖及其反复发作的防范
编辑人员丨2023/12/9
DM患者在长期血糖控制过程中常面临低血糖困扰.低血糖反复发作使大脑出现低血糖感知受损,带来认知功能障碍等脑损伤.反复低血糖还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是DM患者血糖达标的主要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现状及心理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调查并分析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的发生现状及其心理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2年6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两所综合性医院内分泌病房和糖尿病体检中心的251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Gold评分和Clarke问卷、爱丁堡低血糖症状量表、低血糖感知信念问卷、低血糖应对信心问卷及简易应对问卷进行评估.基于单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心理变量对低血糖感知水平的独立贡献.结果 低血糖感知受损的发生率为28.7%~31.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年龄和糖化血红蛋白因素后,低血糖症状体验、低血糖应对信心和低血糖感知信念是低血糖感知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共解释低血糖感知水平44.3%的变异.结论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感知水平受多因素综合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感知状态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的评估,包括个体的症状体验和强度;引导或修正个体形成正确的低血糖感知信念;提高低血糖应对信心,预防或改善低血糖感知受损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感知受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主要障碍之一 ,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1] . 低血糖反复发生不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 、眼睛 、肾脏等造成严重损伤 ,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2 - 3] . 低血糖感知受损(impaired awareness of hypoglycemia ,IAH )是指患者对低血糖发生时的感知能力受损或下降 ,从而自身难以在早期发现低血糖 ,进而阻止血糖继续下降的一种状态[4 - 5] . 研究表明 IAH 是严重低血糖发生的一个高危因素 ,及时对 IA H 人群的识别并采取预见性措施可减少低血糖造成的不良影响[6 - 7] . 本文就国内外 IAH 研究现状 、IA H 的评估方法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以期为我国护理人员识别 IA H 人群和采取针对措施提供信息支持 ,从而减少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 低血糖恐惧感(FOH)是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对低血糖敏感性和反应能力降低而更易出现低血糖,但目前国内研究多侧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对FOH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FOH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3—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岁)72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低血糖恐惧调查表-忧虑量表(CHFSII-WS)、Gold's法、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FOH、低血糖感知受损(IAH)发生情况;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FOH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退法).结果 共发放问卷720份,回收有效问卷69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8%(690/720).690例患者中有FOH者309例(44.8%),有IAH者71例(10.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糖类型〔无症状性:OR=5.627,95%CI(1.133,27.949),P=0.035;可疑症状性:OR=3.034,95%CI(1.245,7.394),P=0.015;症状性:OR=4.444,95%CI(1.793,11.017),P=0.001;严重低血糖:OR=22.414,95%CI(4.099,122.554),P=0.000〕、低血糖预防教育〔OR=2.203,95%CI(1.386,3.502),P=0.001〕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FOH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FOH发生率较高(44.8%),而低血糖类型、低血糖预防教育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FOH的影响因素,医务工作者在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预防教育、提高患者低血糖风险意识的同时还需注意对其心理状态和IAH进行评估,以减少低血糖及FOH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