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证护理措施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护理措施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复查的240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自我管理、社会支持、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将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措施应用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可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智能化传播方阵的群组化指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智能化传播方阵的群组化指导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5—6月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60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得分<19.6分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佳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30)和对照组( n=30)。观察组开展基于智能化传播方阵的持续群组化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CA得分、体重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CA得分高于对照组,HbA1c低于对照组,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智能化传播方阵的群组化指导可提高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降低患者体重指数和HbA1c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分阶段健康教育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分阶段健康教育在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06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分阶段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临床转归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分阶段健康教育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愈、复发、死亡等临床转归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分阶段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改善其临床转归情况,对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院外强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院外强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疾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CHF)出院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院外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院外强化管理模式予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药物应用依从性、自我监测执行率、随访情况、自我护理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ACEI /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药物使用率及自称体重、自测血压、监测脉搏执行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5),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再住院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住院时长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 结论:院外强化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水平,而且还能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急性胰腺炎复发及再入院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复发率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外科病房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出院宣教、发放宣教手册以及出院后的定期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的出院宣教基础上,由延续性护理小组对其进行每周3次,为期半年的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宣教内容包括胰腺炎疾病相关知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复发先兆等内容,并于每周进行微信在线互动答疑,比较出院后1、3、6个月2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再入院率、再住院天数有无差异。结果:出院后1个月,2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再入院率和再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疾病复发率分别为11.25%(9/80)、26.25%(21/80),均低于对照组的23.17%(19/82)、43.90%(3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25、5.533, P<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再入院率分别为8.75%(7/80)、21.25%(17/80),低于对照组的23.17%(19/82)、41.46%(3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50、7.670, P<0.05或0.01);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分别为(12.18 ± 4.20)、(12.48 ± 4.16)分,均少于对照组的(15.08 ± 4.91)、(15.34 ± 4.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85、-4.638, P<0.05)。 结论:采用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降低胰腺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再入院率和平均再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PCI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并监测生命体征,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进行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PCI术后康复速度、健康行为、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和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PCI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生活完全自理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3个月时CDSES量表一般自我效能、完成自我管理、应对问题和达成结果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1年内心绞痛发生率和再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AMI患者PCI术后采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进行干预较常规护理有利于减少不良情绪,增强自我效能,促进患者坚持健康行为,从而降低术后MACE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麻醉复苏室护士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干症认知与实践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麻醉复苏室护士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干症的认知和实践,为改善口干症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3月,运用目的取样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名麻醉复苏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访谈,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精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及所属的8个亚主题。麻醉复苏室护士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干症认知:高度认同与肯定、支持患者参与口干症管理、重点关注患儿口干;患者口干症实践中的障碍因素:护理人力资源紧张、实践氛围缺乏、缺乏规范化评估工具、管理措施不齐全、护士自我效能不足。结论:麻醉复苏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干症管理中发挥着引导作用,了解护士对患者口干症的认知及其实践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科学、系统的口干症患者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初产妇产后体重管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初产妇产后体重管理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为优化产后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5—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进行产后随访的15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初产妇产后体重管理真实体验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分别为产后体重管理认知差异(包括知晓重要性并采取积极行为、忽视与回避);体重管理的促进因素与障碍因素(促进因素包括自我期望、他人的积极评价与反馈、获益体验,障碍因素包括饮食与运动行为紊乱、躯体症状干扰、角色冲突、负性情绪);渴望获得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医疗机构的连续性信息支持、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与接纳)。结论:初产妇对产后体重管理的认知相对不足,体重管理过程中受诸多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应采取有效策略,纠正产妇体重管理的认知偏差,充分利用促进因素,积极应对障碍因素,同时重视多种支持的来源,从而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主体双元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主体双元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eSAH)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心理弹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eSAH患者11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5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围术期应用主体双元一体化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弹性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第5天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而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主体双元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提高eSAH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的潜在剖面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血糖恐惧现状,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法识别社区老年T2DM患者中不同低血糖恐惧类型,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下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4月选取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00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低血糖恐惧量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对患者低血糖恐惧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T2DM患者低血糖恐惧不同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290/300)。290例社区老年T2DM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可分为"适度担忧-正常应对"组( n=134)和"高度恐惧-谨慎行为"组( n=156)2个潜在类别。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方案和自我管理是影响社区老年T2DM患者潜在类别的因素( P<0.05)。 结论:社区老年T2DM患者低血糖恐惧水平存在分类特征。社区医护人员应早期识别"高度恐惧-谨慎行为"组的患者,定期开展针对性低血糖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降低其低血糖恐惧感,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