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百病皆生于气"理论从气郁论治神经性耳鸣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神经性耳鸣发病机制复杂,本文立足于"百病皆生于气"理论,指出气机郁滞为其关键病机.通过探讨神经性耳鸣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运用中医心理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为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中医心理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中医心理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10例予TIP疗法管理,在干预前及干预4、8、12周后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贝克抑郁量表(BDI)评估患者抑郁情况.结果:12周后患者HAMD、HAMA、BDI评分均下降,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TIP疗法能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尤其在改善焦虑方面较为突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TIP结合电针治疗40例轻中度TBI康复期并发失眠患者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 jury, TBI)治疗后的康复期仍会出现一些生理紊乱方面的遗留症, 主要是以脑神经元结构、 功能损害所引发, 其中最严重的为康复中出现的失眠, 主要表现为夜间入睡困难、频繁嗜睡、 易醒早醒、 睡眠多梦、 睡眠质量下降[1].康复期失眠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而且还增加认知损伤、 认知功能低下等精神神经症状发生的风险[2].文献报道, 针刺联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可有效治疗患者的失眠[3, 4], 但治疗脑外伤康复期失眠的效果还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电针加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hought imprint psychotherapy in a lowered resistance state, TIP)治疗轻中度 TBI 康复期并发失眠症,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联合针刺与口服中药治疗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low resistance thought induction psychotherapy, TIP)联合针刺与口服中药治疗老年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 164 例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家庭医生签约+睡眠卫生健康宣教+口服中药干预,观察A组给予家庭医生签约+睡眠卫生健康宣教+口服中药+针刺干预,观察B组给予家庭医生签约+睡眠卫生健康宣教+口服中药+TIP 技术干预,观察 C 组给予家庭医生签约+睡眠卫生健康宣教+口服中药+针刺+TIP技术干预.4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价睡眠质量,并进行心肾不交证症状评分,评价中医症状疗效与睡眠效率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44.322、92.808、107.131、79.467、98.638,P值均<0.001),且观察C组低于观察A组、观察B组(P<0.001);心烦、头晕、耳鸣、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健忘、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103.32、135.91、93.35、77.61、57.514、92.283、126.097、53.217, P值均<0.001),且观察C组低于观察A组、观察B组(P<0.01).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6.169,P<0.01),且观察C组高于观察A组、观察B组(χ2=8.504,P<0.01).观察A组、观察B组、观察C组睡眠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4.078,P<0.01),且观察C组高于观察A组、观察B组(χ2=8.856,P<0.01).结论 TIP技术联合针刺与口服中药可改善老年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心理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中医心理TIP技术与西方CBT技术干预抑郁症疗效,观察长期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的抑郁症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接受TIP、CBT、电针+中药+TIP治疗,干预12周,随访1年.评估工具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贝克抑郁量表(BDI),在治疗前、治疗4、8、12周及随访1年时测评,每组脱落10例,共有195例患者完成试验.结果:随着治疗周期的增长,3组治疗有效率均在稳步提升.并且在第12周达到最高有效率.相对来看,综合疗法的治疗有效率最高为80.8%,而TIP疗法,CBT疗法在第12周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72.9%和72.3%,但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941,P=0.051);随访1年时,C组复发率最高,32.5%,显著高于A组(15%),B组(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74,P=0.034);结论:该部分研究显示A组与C组疗效相当,长期疗效优于C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5
围绝经期失眠是女性由中年进入老年过渡时期出现的常见症状,在此阶段,雌激素水平下降,卵巢功能减退,各系统处于从不适应到适应的动态过程,随着围绝经期失眠发病率的升高,其防治成为医学界的热点,而此时寻求一种疗效高风险低的治法愈发重要.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症,往往都和这些患者的某种或某几种性格倾向密切相关,对这类失眠患者的性格倾向进行调整有助于失眠的治疗.临证时首先区分其不同的性格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的性格类型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低阻抗意念导人疗法)及中药配合治疗以达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其核心症状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中医治疗抑郁症的非药物方法有情志相胜治疗、音乐疗法、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气功、针刺、艾灸等.上述疗法治疗抑郁症及抑郁相关疾病疗效较为明确,并具有副作用较小、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但临床操作规范性均有待提高.本文梳理了中医非药物方法干预抑郁症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其中音乐、气功等疗法对于临床医师专业技能要求较高,针灸疗法常与药物等常规方法联合使用,具有多靶点、整体调节、无依赖性等优势.目前关于中医非药物方法治疗抑郁症的研究以观察临床疗效为主,少见作用机理的探讨及大样本临床试验研究,相关疗法临床操作的规范化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联合穴位敷贴对抑郁症患者失眠严重指数评分、负面情绪和血清5-HT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联合穴位敷贴对抑郁症患者失眠严重指数(ISI)评分、负面情绪和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6例抑郁症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盐酸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联合穴位敷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负面情绪、神经递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81.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SI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DA、5-HT、N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联合穴位敷贴能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睡眠质量,缓解负面情绪,调节DA、5-HT、NE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医药治疗百合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百合病是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临床表现的情志病.现代中医对百合病的研究常与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关联,治疗手段上已趋于统一,主要包括中医心理疗法、方药等,两者对百合病的作用机制类似,即通过调节体内神经递质等物质含量改善症状.中医心理疗法涉及情志相胜疗法、中医心理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常用方剂主要为百合类方,如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常用药物有百合、地黄、知母等.参考文献59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更年期综合征群体探究失眠症状心理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索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症状的心理治疗.方法:选取60例从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至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失眠症状患者,按照随机数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或观察组(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6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失眠症状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第12周治疗失眠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4周总有效率和第8周失眠的总有效率(χ2=16.275,13.60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在第4周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和第8周睡眠质量指标评分(t=3.573,3.48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失眠认知行为疗法与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这两种心理疗法最终都可以很好地改善更年期综合症女性失眠症状,其中失眠认知行为疗法与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相比,能更快的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