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现实技术在重症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重症医学是一门对知识、技能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要求极高,专门从事危重病症诊疗的学科.然而,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快速,常规面授等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能提供一定的模拟教学环境,但无法实现与真实世界的深度交互,教学效果受限.混合现实(MR)是结合了VR和AR特性的一种新技术,能对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无缝对接,提供一种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目前,MR在医学领域已有初步探索,但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旨在探讨MR的特性和形成,以及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潜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保真仿真模型在下尿路损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高保真仿真模型应用于下尿路损伤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50名本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授课模式(PPT讲解+影像资料观看),内容包括下尿路解剖、下尿路损伤外科基础及下尿路损伤手术术式;试验组学生接受仿真模型辅助下的授课模式(主要包含仿真模型的观摩及操作体验);授课时间为4课时(40 min/课时),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及问卷调查。采用SPSS 26.0进行 t检验和 χ 2检验。 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总成绩分别为(36.80±4.00)分、(33.12±3.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操作和早期治疗、手术流程和关键步骤等部分自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传统教学相比,应用高保真仿真模型进行授课可提高学生学习解剖知识及手术操作流程的效率,促进下尿路损伤中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具有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生心脏瓣膜病见习中应用心脏影像三维重建结合VR技术的教学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心脏瓣膜病的理论教学中,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学习者感觉非常抽象,学习效果不佳;床旁教学中特定病人的心脏特征无法直接向学习者展示,学习者难以将理论知识与临床表现进行建构。本研究在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临床床边见习的基础上,利用心脏虚拟影像技术,将临床病人的心脏影像进行重建,还原其心脏内部结构,辅以动态血流图像,帮助学习者厘清心脏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关系,使学习者能够直观地学习这些知识。通过本研究的教学实践发现: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和引导式的教学结合VR新技术的运用,能够显著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与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角色体验的教学模式对本科护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角色体验的教学模式对本科护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讲授结合临床实际向学生讲解普外科理论实践技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角色体验型教学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本科护生普外科专科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生对实习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本科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学习积极性及学生对实习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角色体验型教学在本科护生的实践教学中可明显提高护生的普外科专科知识和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沉浸体验式教学在临床麻醉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沉浸体验式教学在临床麻醉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学习的本科生纳入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沉浸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35人。沉浸教学组接受沉浸体验式教学,传统教学组接受讲授式教学。完成授课后两组学员接受相同理论、操作考核,并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和综合能力评估。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沉浸教学组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更高[(88.32±7.28)vs.(70.15±7.11)]( P=0.001),且理论[(86.34±7.42)vs.(77.31±5.32)]( P=0.020)、操作考试[(92.23±5.33)vs.(81.21±4.98)]( P=0.022)得分高于传统教学组。此外,沉浸教学组学员沟通能力( P=0.026)、反应能力( P<0.001)、适应能力( P=0.007)、评判性思维( P<0.001)各项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 结论:沉浸体验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本科生完成临床麻醉学授课后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能有效激发学员积极性,值得在后续教学活动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DCA循环结合体验式学习在内分泌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PDCA)循环结合体验式学习在内分泌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内分泌实习的2013级和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组(57人)和对照组(54人)。试验组学生采用PDCA循环结合体验式学习教学方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以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结果:试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55.18±3.61)分比(45.37±2.95)分]和总成绩[(89.30±4.99)分比(79.48±4.17)分]评分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两组学生在理论考核成绩[(34.12±2.20)分比(34.11±2.47)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972)。试验组学生的总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学生[(93.86±3.76)分比(86.47±3.07)分],试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在教学计划设计[21.74(2.71)比15.22(6.52)]、临床思维能力提高[4.35(1.09)比2.17(1.09)]和学习兴趣增加[4.35(1.09)比3.26(1.09)]的评分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PDCA循环结合体验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内分泌实习效果和学生满意度,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改进教学计划设计、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成长体验的个体发展报告学习法构建及其在儿童发展课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以库伯理论为基础,探究体验式学习在"知识""情感""行动"3个层面的阶梯性学习路径及其内在逻辑。设计"基于成长体验的个体发展报告(experience-base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terpretation,EBIDI)"学习法,并在"儿童生长与发展"课程中加以实施并评价其效果。方法:2016至2019年在卫生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中开展了EBIDI学习法,运用个案资料分析中的"抽象化阶梯法"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反思报告和小组案例调研分析报告进行分析,剖析EBIDI学习法的应用成效,并根据结果对"三层面、六阶梯"的体验式学习模型进行阐释。结果:体验式学习可分为内省式体验和观察式体验2种方式,其学习成效表现为认同/领悟与评判/应用2个层次。EBIDI主要通过4个路径达成学习效果:在内省式学习过程中深刻阐释概念、在情景再现中促进学习迁移、在案例探究中尝试评判和创新,以及依托浓厚兴趣唤起情感与动机以增强学习动力。结论:EBIDI及其所依托的体验学习模型可为体验式学习的路径设计和效果评价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可为青少年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方案设计提供一种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情景模拟演练带教法提高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理人员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带教法提高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理人员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11月低年资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25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理论教学,选取该院2019年1-11月低年资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25人,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理论教学和情景模拟演练,从实景体验、案例搜集及剧本编制、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演练等多个层次、多个维度进行培训。评估两组护士对危重症抢救能力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操作能力、仪器使用能及应变能力、心理素质、沟通技能等。结果:培训前两组理论知识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应急能力、操作水平、交流沟通能力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63、0.175、0.230、0.640、0.683、0.330、0.205,均 P>0.05),两组培训后理论知识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应急能力、操作水平、交流沟通能力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 t≥4.461,均 P<0.05),但观察组提升更为明显[(99.52±4.14)分比(85.20±5.02)分,(8.96±1.37)分比(7.03±1.28)分,(8.95±1.11)分比(7.05±1.06)分,(19.25±2.36)分比(17.69±1.58)分,(19.37±2.07)分比(17.58±2.04)分,(28.56±4.24)分比(23.52±2.89)分,(9.88±1.08)分比(8.09±1.01)分, t=11.004、5.147、6.189、2.746、3.079、4.911、6.053,均 P<0.05]。 结论:理论知识培训联合情景模拟演练的培训带教模式可以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景体验、案例收集及情景模拟演练和个人心得汇报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对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升专科护士护理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各项护理专业技能,更加适合目前重症监护病房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医科背景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课前同步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课堂翻转+课后知识拓展”的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类专业共951名学生作为教学改革研究组(试验组),其课程依托自建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课程和中国大学MOOC资源,构建混合式教学,采用小班分组、案例驱动和多元化考核等改革方式,开展以案例和知识点交叉融合为主线的理论翻转教学活动;对照组为2019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类专业学生共847名,理论课实施传统教学。课程采取线下考核为主、线上考核为辅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网络投票等方式收集反馈信息。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总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92.12±3.88)vs.(86.73±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改革满意度较高,增加了学生参与、体验与分享等活动。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认为初步建立了临床思维(263人,92.61%),熟悉了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262人,92.25%);202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认为增强了为公众服务的意识(151人,93.21%),培养了健康宣讲指导健康生活的能力(148人,91.36%);2020级药学类专业学生认为掌握了疾病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138人,93.24%),了解了临床合理用药(135人,91.22%)。 结论:混合式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情景剧结合同伴教学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情景剧结合同伴教学在本科护生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96名本科护生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名护生。对照组采用集体理论授课加集体操作演示授课的临床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景剧结合同伴教学的临床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护理知识及技能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 t检验。 结果:实施临床教学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总得分分别是(87.71±5.11)分、(78.47±6.24)分,观察组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教学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98.80±10.61),高于对照组护生总分(74.47±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测评总分为(62.83±7.07),高于对照组测评分(50.17±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情景剧结合同伴教学在本科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护生护理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师生参与情景体验及同伴分析讨论的过程,增加了师生互动,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