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生殖细胞低温冷冻保存现状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人类生殖细胞低温冷冻作为生育力保存的一种方式,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该技术已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在辅助生殖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提高ART的成功率,冷冻保存技术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尤其是冷冻策略的选择和冷冻保护剂的改良与优化。冷冻保存技术适用于行ART治疗或是因疾病导致的生育力下降而进行的卵母细胞、精子、胚胎冷冻保存的群体,也适用于癌症患者为保存生育力而进行的卵巢及睾丸组织冷冻保存。然而,不同的冷冻方法对于不同生殖细胞类型的冷冻效果并不一致,且目前不同生殖细胞冷冻效果的评价尚缺乏合理有效的标准。本文综述了人类生殖细胞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并探讨了低温保存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口手术治疗下咽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经口外科手术治疗是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治疗方法,正在成为治疗下咽癌的重要手段。自1990年以来,经口激光手术被用作具有良好肿瘤学控制和良好功能效果的器官保存策略,尽管由于其技术难度而未被广泛使用。经口机器人手术作为下咽癌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正逐渐流行。经口视频喉镜手术也是一种新的用于治疗喉咽病变手术系统,使用硬性内镜联合开口器代替显微镜可获得更广阔的可视化手术视野,解决经口激光手术的局限性。另外,随着窄带成像的普及,广泛用于胃肠道浅表癌的内镜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已被用于治疗浅表下咽癌。这些治疗方法成本低廉,在肿瘤学和功能方面的结果与经口机器人手术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卵巢组织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15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数据统计表明,30岁以下女性患者为3.88万,这些恶性肿瘤患者急需得到医生关于生育力保护和保存的建议,而卵巢组织冷冻方法是保存内分泌功能和生育能力的最佳方法。目前影响卵巢组织存活的关键是解决卵巢组织移植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问题,本文将从卵巢组织移植后缺血再灌注的机制,以及抗氧化剂、促血管生成和远处缺血预处理等干预方法进行系统地文献梳理,有助于结合生物技术与医疗技术开发更有效、安全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卵巢移植后缺血状态,解决日益增长的女性生育力保护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0年ESMO青春期后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和治疗后妊娠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护和保存日益受到重视。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发布了最新的青春期后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和治疗后妊娠的临床实践指南,对生育力保护和保存策略的实施,抗肿瘤治疗性腺毒性的风险评估,遗传性肿瘤综合征患者生育力保存,抗肿瘤治疗后妊娠等给出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导意见。指南提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在不影响抗肿瘤治疗的情况下,对青春期后肿瘤患者选择合适的生育力保存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Klinefelter综合征的生育问题:策略与时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Klinefelter综合征(KS)是男性不育中最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疾病,不同年龄阶段的KS患者临床表现程度不一。在治疗方面,除了睾酮替代外,患者的生育问题愈加受到重视,但如何保留KS患者的生育功能仍是临床诊疗中面临的挑战。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与成熟,KS患者的生育机会显著提升。通过对KS不育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筛查评估、治疗与KS患者子代筛查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可为KS患者的生育管理提供更加科学而合理的个体化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地方病学"十四五"优先发展领域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根据我国2021 - 2035年中长期暨"十四五"基础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本文围绕未来5 ~ 15年我国地方病学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探讨了地方病学的5个优先发展领域: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措施研究,环境砷暴露与健康风险评估、致病机制、防治策略研究,碘营养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基础和应用转化研究,大骨节病软骨损伤分子机制及其靶向干预研究,克山病的精准防治、生物样本资源保存与病因学研究。作者结合各领域的科学意义与国家战略需求,浅析了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和核心科学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标本兼治的牙周组织再生策略在天然牙保存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重度牙周炎患牙往往存在 创伤、局部解剖异常、膜龈异常等加重菌斑滞留或牙周破坏的因素。对于这些重症患牙,本文提出标本兼治的牙周组织再生策略,即通过分析病因并在解除根本性致病因素的基础上对患牙实施牙周组织再生手术治疗。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对上述加重牙周破坏的因素进行详细阐述,同时结合病例展示,进一步论述了标本兼治策略对重度牙周炎患牙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指导保存生育能力的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在2023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结合了分子分型,突出了分子分型对子宫内膜癌(EC)诊治和预后价值的意义。有数据显示,约有20%的EC新诊断病例发生在绝经前的妇女中,而手术治疗可能会对这些患者的生育能力产生潜在风险。通过病理和临床因素预测EC或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EH)对孕激素的反应性和后续复发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领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中文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是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移植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及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根据牛津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和证据评价与推荐意见分级、制定和评价推荐意见系统,针对肝脏、肾脏、胰腺、小肠、心脏、肺脏移植器官编写了《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年)》 [1]。在国家肝脏移植注册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中心及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的支持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器官移植及器官保护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形成《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中文版)》(简称共识)。本版共识重点更新了相关器官获取、保存、转运、质量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技术进展及相应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此外,还增加了包括以肢体移植为主的复合组织移植的内容。本版共识中的器官保护策略旨在促进临床器官移植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角膜内皮细胞再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人角膜内皮细胞(HCEC)对于维持角膜透明性极为重要,但在胚胎发育后便不能增殖和再生,其密度随年龄增长而自发减少。全身性因素和眼部疾病均可引起HCEC大量缺失,造成角膜水肿和混浊,最终导致失明。目前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患眼唯一有效的复明方法,但供体角膜极度匮乏且其保存技术有限,这使HCEC再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汇总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针对HCEC再生的策略、临床应用现状及其相关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开展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