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豹猫、亚洲狗獾和猪獾的活动节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活动节律是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了解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分析物种之间生态位分化、认识种间共存机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借助红外相机技术,于2017年全年对分布于北京市密云区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和猪獾(Arctonyx collaris)的活动节律进行比较研究.在35个位点布设红外相机,累计有效工作8 400个相机日,获得豹猫独立有效照片393张、亚洲狗獾682张、猪獾797张.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3种动物的活动节律,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3种动物的月活动节律随季节变化,初夏和初秋存在活动高峰.3种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存在一定重叠,但具有各自不同的活动峰值:豹猫和猪獾在夜间活动强度较大,但猪獾的活动峰值较豹猫有所推迟,亚洲狗獾则在昼夜交替时期活动最频繁.3种动物通过活动节律峰值的差异产生了生态位分离,从而有利于同域分布下的共存.本研究从活动时间维度的峰值差异认识3种动物的活动节律生态位分化,有助于深入理解同域物种共存机制,为进一步开展3种动物行为生态适应研究、制定栖息地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江源地区藏原羚冬、夏季生境适宜性差异与影响变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藏原羚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有蹄类动物,广泛分布于三江源地区.预测三江源地区藏原羚的生境适宜性季节变化,了解环境变量的改变对藏原羚栖息地利用的影响,有利于制定对应的保护对策,也有助于了解藏原羚的生态位特征.本研究基于同一年冬季(2019年1月)和夏季(2019年8月)两次相同调查路线下藏原羚野外出现点,结合选取的8个环境变量,采用最大熵模型预测三江源地区藏原羚冬、夏季的生境适宜性和分布格局的差异,并通过环境响应曲线探讨环境变量对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夏季,研究区藏原羚的适宜生境的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平均值分别为0.901±0.023和0.882±0.024,拟合精度良好;三江源地区藏原羚冬、夏季适宜生境总面积分别为6.83×104、9.78×104 km2,夏季适宜生境面积比冬季明显增加,有向长江源园区以南及黄河源园区方向扩散的趋势.冬、夏季的生境适宜性都呈现出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中心、分布概率由中心的高值向周边逐渐递减的模式.季均温、海拔、人口密度和坡度是影响冬、夏季藏原羚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与冬季相比,在气温明显升高的夏季,藏原羚适宜生境向海拔5000 m以上的地区和坡度小于25°的地区扩散,同时,夏季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侵占了藏原羚的适宜栖息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学龄期近视儿童用眼卫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分析学龄期近视儿童用眼卫生的相关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6月至9月在我院检查的146例学龄期儿童,根据医学验光检测结果分为近视组(26例)与无近视组(120例),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儿及其家长展开调查.应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学龄期儿童发生近视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我院参与检验的146名学龄期儿童,其中近视儿童26例,儿童近视率为17.8%(26/14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挑食、看电子产品时间、走路/躺着看书、近距离/昏暗环境下看书写字,无做眼保健操习惯等均属于影响学龄期儿童近视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挑食、电子产品观看时长、走路/躺着看书、近距离看书写字及昏暗环境看书写字均是导致儿童眼睛近视的高危因素,父母及老师均需对以上因素给予重视,并纠正儿童不良用眼习惯,指导并监督其养成每天做眼保健操的习惯,提高儿童视力保护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青少年期口腔正畸依从性心理特点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青少年期口腔正畸依从性心理特点与影响因素、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在依从性评估量表的借助下,将青岛市口腔医院在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口腔正畸青少年期96例,分为治疗依从性好组和治疗依从性差组,每组48例,通过系统调查问卷方法对两组患儿临床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其进行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青少年期口腔正畸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好者心理恐惧(30.48±3.95)分、治疗依从性偏差者心理恐惧(46.73±4.35)分;性别、主要照看者文化水平、居住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年龄、自我保健教育经验、疼痛评估(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自我保健教育经验、VAS等均为影响口腔正畸患者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其中疼痛为危险因素,年龄、自我保健教育经验为保护性因素。 结论:护理人员应通过积极心理干预、口腔健康宣教、疼痛纾解等干预,提高患儿及其家属自身临床依从配合度,规范患儿日常口腔保健行为的专业性,降低疼痛对患儿的刺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对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管理的反思及其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曾造成严重的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后,院内感染仍屡有发生,引起社会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院内感染管理,从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处置新冠疫情对医务人员的生理心理影响等方面,分析新冠疫情对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的挑战,反思院内感染管理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方面暴露的突出问题,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研究中医疗保险基金合规问题分析及管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临床研究在医疗机构内广泛开展,试验研究和常规医疗经费使用有差别,本文旨在分析试验研究中医疗保险基金合规问题,探索试验机构内的管理策略。方法:通过查阅文献,问卷及工作实践,分析国内临床试验研究中医疗保险基金合规问题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经费使用的管理措施,规范相应的工作流程。结果:本文总结出3种试验相关经费的支付方式,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试验要求检查的界定、方案规定的联用药物的支付、医疗器械试验的特殊性、试验中不良事件费用支付、上市后研究以及临床试验的保险。根据法规要求和工作实践,梳理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开展试验机构内部应进行项目经费和保险审核,试验研究、医疗保险管理部门、伦理委员会等分工协作共同建立完善合规管理体系,研究团队加强不良事件管理,加强受试者的宣教,利用好共享平台。结论:试验研究机构建立规范可行的各项流程,研究团队强化实施管理,利用共享平台有利于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合规使用,保护受试者利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毒品滥用对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性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新型毒品滥用对MSM高危性行为及HIV感染的影响,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4-7月在山东省3个MSM监测哨点,收集当地MSM人口学特征、相关行为信息,采集血样做HIV和梅毒检测。结果:共调查MSM 1 203人,年龄(30.2±8.9)岁,未婚815人(67.7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805人(66.9 %);曾经使用过新型毒品的比例为54.2 %(652/1 203);最近6个月发生过无保护肛交和群交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2.2 %(721/1 160)和16.3 %(189/1 160);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 %(37/1 203)和4.7 %(56/1 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的影响因素中,来自青岛市是济南市的1.59倍(95 %CI:1.13~2.23)、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61倍(95 %CI:1.20~2.16)、从酒吧/歌舞厅等场所寻找男性性伴的是互联网/交友软件的1.69倍(95 %CI:1.06~2.69)、艾滋病知识得分<6分是≥6分的1.55倍(95 %CI:1.01~2.37)、最近1周同性性伴数≥2人是<2人的1.48倍(95 %CI:1.12~1.95)、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是无群交行为的2.43倍(95 %CI:1.61~3.67),曾使用新型毒品是未使用毒品的1.46倍(95 %CI:1.11~1.91)。MSM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来自青岛市是济南市的2.21倍(95 %CI:1.45~3.38)、外省户籍是本省户籍的2.13倍(95 %CI:1.28~3.55)、艾滋病知识得分≥6分是<6分的3.11倍(95 %CI:1.55~6.25)、最近6个月肛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是坚持使用安全套的2.60倍(95 %CI:1.71~3.96)、最近6个月有同性商业性行为是无同性商业性行为的3.38倍(95 %CI:1.92~5.95)、曾经使用过新型毒品是未使用毒品的2.71倍(95 %CI:1.82~4.04)、最近1年未检测HIV是检测HIV的2.66倍(95 %CI:1.59~4.43)。 结论:山东省MSM人群中使用新型毒品现象普遍,新型毒品滥用促进该人群无保护性行为和群交行为的发生,应重点加强对吸毒MSM监测和干预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足月臀位外倒转术孕妇60例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和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情况进行调查,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干预对策。结果:通过对60例足月臀位孕妇行外倒转术的成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0例孕妇中外倒转术成功42例(70.00%),失败18例(30.00%),42例孕妇外倒转术成功中,胎膜早破2例(4.76%),胎窘转剖4例(9.52%)。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脐带长度、是否绕颈、产妇类型、羊水量、胎盘位置、宫缩抑制剂使用、椎管内麻醉等均为影响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的相关因素(均 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类型、脐带长度、羊水量等因素为影响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成功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宫缩抑制剂是影响倒转术成功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影响足月臀位孕妇倒转术成功的因素较多,本次研究中显示主要与产妇类型、脐带长度、羊水量、宫缩抑制剂等因素有关,临床上需结合以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以期提升足月臀位倒转术成功率,优化母婴分娩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从医学院校管理视角,分析科技成果转化形式及问题,探讨提高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策略。方法:对成果转化方式、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转化方式包括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共同开发、技术咨询及服务等,存在的问题包括科技研发产业化意识缺乏、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医学知识产权保护及成果转化专业机构严重缺乏等。结论:医学院校通过构建具有循环再造能力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培育保障,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注重专业服务机构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提升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受试者抱怨案例分析与对策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探讨伦理委员会对受试者抱怨事件的管理,发现并改正临床试验过程中损伤受试者权益的问题,提高伦理委员会保护受试者权益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2021年1至12月受理的13例临床试验受试者抱怨事件,分析抱怨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结果:受试者抱怨中存在关于补偿费用的发放、研究者沟通态度和技巧以及受试者理解偏差等方面的问题。结论:伦理委员会要高度重视受试者抱怨,采取闭环管理流程,进行分级管理,严格伦理审查,提高全过程跟踪监管能力,针对性对研究者开展培训,为受试者提供咨询服务,改善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的沟通,有效减少和避免抱怨事件的发生。医疗卫生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共同保护受试者的权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