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余瀛鳌用通治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心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国医大师余瀛鳌教授认为,“凡病必有主证,临证必有主方”,提出以“通治方”治疗疾病的方法,常获佳效。余老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与肾、脾、肺三脏密切相关,临证尤重脾肾,以健脾益肾、通络利水为基本治法,自拟通治方益肾健脾通络汤随症加减治疗,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脾益肾通络胶囊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健脾益肾通络胶囊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DN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口服坎地沙坦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通络胶囊。2组均治疗1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SCr及BUN,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HbAlc、IL-6、TNF-α水平;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6%(40/41)、对照组为85.4%(35/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05, P=0.048)。治疗后,研究组尿液中24 h尿蛋白定量[(64.35±6.39)mg比(96.32±8.74)mg, t=18.908]、SCr[(86.84±9.30)μmol/L比(124.34±13.11)μmol/L, t=14.939]、BUN[(5.41±0.59)mmol/L比(7.58±0.71)mmol/L, t=15.052]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血清内脂素、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0.595、13.140, P值均<0.01);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0.071、6.969, P值均<0.01)。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5/41)、研究组为4.9%(2/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406, P=0.236)。 结论:健脾益肾通络胶囊联合坎地沙坦酯可有效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益肾健脾活血方穴位敷贴联合健身气功五禽戏改善透析患者衰弱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活血方穴位敷贴联合健身气功五禽戏对改善透析治疗的衰弱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及衰弱程度的效果及影响,为透析患者衰弱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住院规律透析治疗的衰弱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规律透析、基础治疗及饮食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肾活血方穴位敷贴联合健身气功五禽戏。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2周后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观整体评估量表得分及中医症状得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4、8、12周后不同时间点的Fried衰弱量表得分变化。结果:对照组年龄(54.08 ± 11.34)岁,男23例,女17例。试验组年龄(57.38 ± 9.89)岁,男19例,女21例。干预4、8、12周后不同时间点试验组的Fried衰弱量表得分分别为2(2,2)、1(1,2)、1(0,1)分,低于对照组的3(2,4)、2(2,3)、2(2,3)分,其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05.76、18.38、46.67,均 P<0.01),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干预后不同时间点2组Fried衰弱量表得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78、-4.01、-6.08,均 P<0.01)。试验组干预12周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检验结果分别为(107.88 ± 15.58)g/L、(39.10 ± 4.92)g/L、(289.36 ± 72.05)mg/L,高于对照组的(100.15 ± 17.62)g/L、(36.93 ± 4.72)g/L、(255.63 ± 75.3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8、-2.01、-2.05,均 P<0.05)。干预12周后试验组主观整体评估量表A级(营养良好)及B级(轻中度营养不良)例数分别为36、4例,对照组分别为23、17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91, P<0.01)。干预12周后试验组中医症状得分为(4.68 ± 2.50)分,低于对照组的(9.58 ± 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13, P<0.01)。 结论:益肾健脾活血方穴位敷贴联合健身气功五禽戏可有效改善透析衰弱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患者的衰弱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拟健脾益肾方治疗老年骨骼肌减少症脾肾两虚、寒湿内蕴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自拟健脾益肾方治疗老年骨骼肌减少症脾肾两虚、寒湿内蕴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19年5月北京市隆福医院骨骼肌减少症脾肾两虚、寒湿内蕴证老年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营养支持等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健脾益肾方。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采用电子握力器测定上肢肌力,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对照组1例中途退出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为72.5%(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03, P=0.013)。治疗后,观察组四肢倦怠无力、畏寒肢冷、腰酸膝软、小便清长、便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9.964、12.510、14.103、13.415、14.599, P值均<0.01);左手握力[(52.75±7.91)kg比(46.10±7.22)kg, t=3.954]、右手握力[(53.93±8.09)kg比(48.55±7.17)kg, t=3.169]均高于对照组( P<0.01);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 [(23.90±3.34)ng/L比(19.44±3.15)ng/L, t=6.184]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自拟健脾益肾方可有效改善老年骨骼肌减少症脾肾两虚、寒湿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上调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毛宇湘教授从三焦论治阴虚型鼓胀经验
编辑人员丨3周前
鼓胀最早出自《灵枢·水胀》中的"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1,2],类似现代医学中的肝硬化腹水.后世对该病的认知多有发展,各家认为其病理因素不外气、血、水、虫多端,多从肝脾肾三脏论治,常以疏肝健脾、益肾利水、行气活血为大法,疗效较为显著.但阴虚型鼓胀所论者较少,且往往病入晚期,治疗颇为棘手,正所谓"阳虚易治,阴虚难调"[3],除通利祛邪以治其标,还需滋补肝肾以培其本.但通利之品性滑利,易耗气伤阴;而滋阴之品性黏腻,使水湿难化,停留不去,如此则病情顽固,且变证丛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虚气留滞"的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证治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基于"虚气留滞"分析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病机演变的契合点,发现虚气不荣则稳内乏源,痰浊血瘀内蕴,败坏清窍,是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基本病机.肿瘤及化疗因素导致机体处于脾肾不足,元气不充 的"虚气"状态;病理状态下痰瘀因虚气而生,浊邪更易留伏,成为化疗相关认知功能障碍重要病理基础.基于以上观点,以补虚培本、祛浊行滞为治疗总纲,健脾益肾、化痰通络为核心治法,为肿瘤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学术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窠囊理论的慢性肾脏病病机与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窠囊理论出自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是中医痰瘀互结学说的重要内容.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窠囊痰挟瘀血的病机特点高度契合.从窠囊理论切入,认为脾肾虚衰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瘀闭痰结,胶结不解,酿生窠囊,滞于肾络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机.故治疗上强调益肾健脾,正本清源;理气调枢,畅达气机;痰瘀同治,通透窠囊.这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探究恶性胸腔积液病机及治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该文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阐述了恶性胸腔积液形成的核心病机和中医基本治法.肺肾亏虚、中焦脾胃运化无力是"血不利则为水"的根本原因,气、血、水循环障碍导致瘀血阻络是中间环节,血溢于脉外日久为水,积聚胸腔是最终结果.活血利水法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基本治法,应贯彻治疗全程,同时根据辨证辅以补肺健脾益肾,行气补气,温阳化饮.作者认为,治疗MPE不能拘泥于活血祛瘀、逐饮利水等对于实证的处理,应剖析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脏腑亏虚,关键病机在于气、血、水相互搏结,互为因果,造成血行不利、积液内聚,故治疗时应兼顾发病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标本兼治,补泻共用,肺脾肾同调,气、血、水同治,达到保持相关脏腑功能平衡、胸水自退且少生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孙伟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基于临床病例采用数据挖掘分析孙伟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思路和方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2016 年01 月—2022 年05 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孙伟教授门诊就诊的DKD患者,纳入有2 次及以上复诊记录且疗效显著、病例资料完整者,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运用SPSS 26.0 和SPSS Modeler18.0 进行频数分析、药物类别分析、性味归经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探讨方药配伍规律.结果:共筛选出中药处方 300 首,用药 152 种,药物类别 18 种,累计用药频次为7 653 次,用药频次≥120 的中药有26 种,其中使用频次前7 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芪(300 次)、杜仲(300 次)、炒白术(300 次)、虎杖(299 次)、石韦(299 次)、苏梗(299 次)、郁金(298 次);药物类别出现频次前 5 位的分别是清热药(29 次)、补虚药(18 次)、利水渗湿药(15 次)、祛风湿药(13 次)、活血化瘀药(12 次);药性频次前 5 位的分别是平(39 次)、温(32 次)、寒(31 次)、微寒(22 次)、凉(13 次);药味频次前 5 位分别是苦(73 次)、甘(68 次)、辛(59 次)、涩(11 次)、淡(10 次);药物归经前5 位分别是肝经(84 次)、肺经(57 次)、脾经(55 次)、肾经(47 次)、胃经(46 次).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截距为20 时,可以将高频次药物分为7 类;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二项关联排名前3 位的分别是炒白术-黄芪、杜仲-黄芪、炒白术-杜仲,三项关联排名靠前的核心药对分别为炒白术-黄芪-杜仲、石韦-苏梗-虎杖.结论:孙伟教授临床治疗DKD的药物多选用甘温、苦寒类药物,治则为益肾健脾、清利活血、和络泄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证素-组方思维及数据挖掘的李建民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病1~3期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基于证素-组方思维及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李建民教授辨治早期慢性肾脏病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6 年01 月—2021 年04 月期间经李建民教授诊治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处方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8)进行药物频次统计、药物性味、复杂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结果:共纳入处方 277 例,涉及中药178 味,其中黄芪使用频次最高;药性以寒、平、温最多;药味以甘味居首;复杂网络分析得到 8 味药物组成核心处方;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证素配伍药物组分.结论:李建民教授治疗CKD1~3 期以健脾益肾、化瘀通络为基本治法,以"通络保肾复方"为核心处方,运用证素-组方思维依据不同证素特点配伍相应组方成分,达到准确辨识疾病病机,提高早期CKD中医药疗效之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