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21年山西地区1283例住院病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山西地区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重型轮状病毒肠炎危险因素,以早期识别重症病例,提高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诊治水平及防控,从而减轻疾病负担.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山西省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腹泻病病儿3359例,总结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并分析重型轮状病毒肠炎危险因素.结果 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急性腹泻病入住消化科的住院病人3359例中轮状病毒检出1283例,检出率为38.20%;时间分布,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轮状病毒感染高峰季节,8月、9月、10月最低;年龄分布,轮状病毒肠炎年龄(1.53±0.92)岁,>1~2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52.16%),6个月至1岁年龄组次之;性别分布,男童检出率多于女童,比例为1.53:1;地区分布,居住于城镇检出率显著高于农村;喂养方式分布,≤6个月病儿中,非母乳喂养检出率高于母乳喂养;轮状病毒肠炎住院天数(4.15±1.83)d,临床表现均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常见合并症为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轻型和重型轮状病毒肠炎在居住地区、年龄分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分析,居住于乡村地区病儿发生重型轮状病毒肠炎的危险性是居住于城镇病儿的1.42倍.结论 山西地区轮状病毒肠炎高发季节是冬季,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男童比女童更易感染轮状病毒,居住于城镇相比农村更易感染.但居住于农村地区病儿更易发生重型轮状病毒肠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深圳市宝安区国产轮状病毒疫苗使用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国产轮状病毒疫苗(lanzhou lamb rotavirus,LLR)实际接种情况,评价LLR接种程序的合理性。方法:获取深圳市宝安区5家接种点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7日出生登记在册儿童LLR接种情况,分析其接种率、接种年龄和接种季节分布。结果:深圳市宝安区国产轮状病毒疫苗至少接种一剂次的接种率为32.3%(5 230/16 184),仅1.4%(219/16 184)的人接种3剂次。首剂LLR接种年龄高峰在11月龄和14月龄,且近年来呈推迟趋势。接种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结论:宝安区轮状病毒疫苗首剂接种年龄过晚,全程接种率不高,剂次之间间隔过长,需要调整完善该疫苗的免疫接种程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青海省儿童轮状病毒腹泻与维生素A、D、E水平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青海省高原地区儿童轮状病毒腹泻儿童的维生素A、D、E水平,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就诊的371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定量检测血中维生素A、D、E水平,对比正常儿童血清维生素水平推荐值以及青海省儿童抽样调查血清维生素水平,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维生素A、D、E水平。结果: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占89.76%(333/371)。90.57%(336/371)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中维生素A含量低于正常推荐值,47.44%(176/371)的患儿维生素D含量低于正常推荐值,6.20%(23/371)的患儿严重缺乏维生素D,24.80%(92/371)的患儿维生素E含量低于正常推荐值。结论:部分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中维生素A、D、E检测值低于正常推荐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地区感染性腹泻儿童LLR株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感染性腹泻儿童兰州羔羊轮状病毒(Lanzhou lamb rotavirus,LLR)株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分析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的6个区各选一家医院,每月收集前30名年龄在2月龄至5岁首次就诊的感染性腹泻患者一般信息,在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上核对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信息,对LLR株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比例、接种时间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 078名儿童,其中接种一剂、两剂及三剂疫苗分别有308名(14.8%)、76名(3.7%)和11名(0.5%)。以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出生儿童组为参照,2010年12月至2014年1月出生的儿童具有最高的疫苗接种比例( OR=1.972;95% CI:1.361~2.858)及最高的12月龄内第一剂疫苗接种比例( OR=6.478;95% CI:3.050~13.762)。随着儿童出生时间向后推移,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比例( x2=30.300, P<0.01)和12月龄内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比例逐渐降低( x2=32.439, P<0.01)。 结论:北京地区LLR株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比例呈下降趋势,疫苗接种比例与儿童所在地区密切相关。建议加强大众健康宣传,提高防病观念,同时加强基层接种门诊针对非免疫规划疫苗宣传推广的规范管理,提高接种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视频宣讲联合集束化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视频宣讲联合集束化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行腹泻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视频宣讲联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情况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而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视频宣讲联合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改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中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家属治疗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亚洲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轮状病毒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重症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亚洲地区是全球轮状病毒腹泻疾病负担较高的地区。本文对亚洲地区轮状病毒腹泻的疫苗接种、疾病负担、人群分布、季节特征和基因型分布等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RotaTeq疫苗在全球高死亡率地区对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保护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为探求RotaTeq疫苗在全球高死亡率地区对轮状病毒胃肠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RVGE)患儿的保护效果及安全性,以更好指导RotaTeq疫苗的使用。方法:通过检索2006年2月至2021年12月有关RotaTeq疫苗高死亡率地区公开发表的文献,根据排除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和数据整理,运用RevMan 5.3、Stata 14.0和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篇,研究对象共包含63 974名,其中疫苗组32 092名研究对象,安慰剂组31 882名研究对象。在高死亡率地区,RotaTeq对RVGE、严重轮状病毒胃肠炎(severe RVGE, SRVGE)、非常严重轮状病毒胃肠炎(very severe RVGE, VSRVGE)的保护率分别为VE RVGE=35%(95% CI:28%~41%)、VE SRVGE=51%(95% CI:33%~65%)、VE VSRVGE=64%(95% CI:41%~78%)。亚洲、非洲高死亡率地区SRVGE的保护率分别为VE SRVGE=43%(95% CI:28%~55%)、VE SRVGE=57%(95% CI:17%~77%)。RotaTeq严重不良反应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 SAEs)发生率在疫苗组与安慰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2.05, P=0.152)。 结论:RotaTeq疫苗在高死亡率地区对重症以上RVGE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浙江台州地区婴幼儿诺如病毒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浙江台州地区婴幼儿腹泻病例诺如病毒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台州地区腹泻哨点监测医院0~6岁腹泻患儿670例,对患儿粪便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与轮状病毒感染患儿进行症状对比,同时根据病毒阳性情况,选取396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诺如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670例腹泻患儿中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9.70%(132例),其中GⅡ基因型110例,GⅠ基因型22例;不同性别和年龄腹泻患儿诺如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017年1—2月和10—12月阳性率呈现高峰;诺如病毒感染患儿腹泻≥5次/d、水样便、呕吐及发热的比例明显高于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43.147、12.563、49.847、28.589,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菜板生熟未分( OR=1.958,95% CI:1.243~3.086)和发病前1周接触胃肠炎患者( OR=2.438,95% CI:1.247~4.765)是诺如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婴幼儿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呈明显的季节性分布,菜板生熟未分、发病前1周接触胃肠炎患者是诺如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轮状病毒胃肠炎及其免疫预防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轮状病毒(RV)感染是目前全球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直接导致轮状病毒胃肠炎,其危害严重、疾病负担巨大且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本文对RV病原学特性以及RV胃肠炎的流行特征、疾病负担和疫苗研发予以综述。通常A组RV为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因,各年龄段人群对RV普遍易感,其中3~24?月龄的幼儿症状最重,且RVGE流行具有季节性,并在冬季会出现发病高峰,提高RV疫苗接种率可以显著降低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相应疾病负担。重点介绍了目前使用的RV疫苗及其对预防RV感染的作用,并针对RV疫苗在我国应用相关技术问题提出思考与建议,为完善我国RV疫苗免疫策略及最终将RV疫苗纳入到国家儿童免疫规划的中国特色免疫规划策略提供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9—2022年北京市某医院急性胃肠炎儿童粪便轮状病毒与腺病毒的抗原检测及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期间就诊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门诊的5岁以下急性胃肠炎患儿,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rotavirus,RV)和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抗原。剔除不符合病例及重复病例后纳入2 896例,其中559例至少检出1种病毒抗原,将患儿按检测结果分为RV阳性组、HAdV阳性组、RV 与HAdV双阳性组,采用 χ 2检验、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比较性别、年龄、季节分布、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在2 896例患儿送检的非重复样本中,RV抗原阳性率为6.21%(180/2 896),HAdV抗原阳性率为10.91%(316/2 896),RV与HAdV双阳性率为2.18%(63/2 896)。2021年HAdV抗原阳性率为16.11%(178/1 105),较2020年的6.20%(53/855)有显著升高。RV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冬季是高发季节( χ 2=74.018, P<0.001),而HAdV感染无明显季节性( χ 2=2.110, P=0.550),呈全年散发感染。RV感染患儿的发热、呕吐症状比例均显著高于HAdV感染组( χ 2=40.401, P<0.001; χ 2=32.593, P<0.001),但粪便中白细胞阳性率显著低于HAdV感染组(13.741, P<0.01)。综上,关注RV和HAdV的流行病学变化对急性胃肠炎儿童的临床诊疗及疾病防控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