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内眦赘皮矫正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先天性内眦赘皮是东亚人群常见内眦形态,常伴有单睑存在,即便患者是双眼皮,也会因内眦赘皮的存在成为内双,影响美观。有些儿童先天性内眦赘皮伴有下睑内翻或者上睑下垂。随着美容就医者的增多,希望进行重睑术同时进行内眦赘皮矫正术,以求得更加完美的双眼皮。临床上先天性内眦赘皮的矫正方法很多,美观自然、瘢痕最小化是医师追求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单切口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的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单切口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的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单切口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的中重度上睑下垂191例(223眼)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29例,女62例,年龄3~15岁。术后6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术前弱视49眼,术后11眼弱视治愈。201眼(90.13%)效果良好,8眼(3.59%)过矫,14眼(6.28%)欠矫。上睑内翻6眼,结膜脱垂者3眼,暴露性角膜炎12眼,眉眶部血肿4眼。结论:单切口扇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的中重度上睑下垂效果良好。
悬吊术,额肌瓣,扇形,单切口 上睑下垂,先天性,中重度,儿童 Suspension, frontal muscle flap, fan-shaped, single-incision Ptosis, congenital, moderate and severe, children...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伴有内眦赘皮的先天性上下睑内翻的手术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伴有内眦赘皮的先天性上、下睑内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伴有内眦赘皮的先天性上、下睑内翻和倒睫行手术23例(46眼)。手术方法:内眦部设计Y-V切口,沿着睑缘向颞侧延伸至上、下睑,内缝线法将上、下睑近睑缘切口下方眼轮匝肌固定于睑板缘处的上睑提肌和下睑缩肌上,切除多余的皮肤及肥厚的眼轮匝肌,间断对位缝合皮肤。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治疗效果。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进行皮肤瘢痕评分。结果:术后随访治愈34眼,占73.91%(34/46);好转8眼,占17.39%(8/46);未愈(或复发)4眼,占8.69%(4/46)。有效率为91.30%(42/46)。皮肤瘢痕评分分值≤3分,不影响美观。结论:改良Y-V形内眦皮肤重置术联合延长切口矫正睑内翻术疗效好,复发率低,瘢痕不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对先天性下睑内翻的矫治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究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对先天性下睑内翻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82例先天性下睑内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除术组和缝线组,每组41例,切除术组采用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治疗,缝线组采用传统缝线法治疗.术后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角膜散光值、最佳矫正视力及泪膜破裂时间.结果 切除术组治疗有效率为98.75%,高于缝线组90.00%(P<0.05).切除术组治疗前后柱镜度数、泪膜破裂时间的差值均高于缝线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轴位、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应用于先天性下睑内翻患儿的治疗中,更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保护视力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单一重睑切口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单一重睑切口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6月64例(92眼)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单一重睑切口额肌瓣悬吊术.随访3~6个月.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早期均有轻度的眼睑闭合不全,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所有患儿睑裂高度正常,重睑弧度自然,其中效果满意者57例(83眼),占90.22%,良好者7例(9眼),占9.78%,无1例失败.未出现上睑成角畸形、睑内翻、睑外翻、穹隆部结膜脱垂、暴露性角膜炎或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单一重睑切口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能够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倒V形松解术在下睑内翻倒睫伴内眦赘皮矫正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一种新的矫正方法(倒V形松解术)在先天性下睑内翻倒睫伴内眦赘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先天性下睑内翻倒睫伴内眦赘皮的患者,采用倒V形松解术矫正内眦赘皮,赘皮切口线与下睑切口线相连续,双层缝合法矫正下睑内翻倒睫;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6个月,对患者的睑裂宽度、泪阜显露率、睫毛朝向、切口瘢痕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术后6个月,睑裂宽度、泪阜显露率、睫毛朝向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5%内眦切口瘢痕在术后6个月时不可见.结论 倒V形松解术矫正先天性下睑内翻倒睫伴内眦赘皮,可取得功能和美观的双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成年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成年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可行性及疗效.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3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单眼或双眼发病的成年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27例(36眼).患者年龄18~45岁.方法 对上述患者行术前常规检查,排除眼肌疾患,均采用提上睑肌缩短联合腱膜深面固定手术,术中单纯分离提上睑肌腱膜,保留Müller肌与睑板和结膜的关系.术后随访1年,观察临床疗效.以平视时上睑缘位置作为评价标准:位于角膜上缘下1~2 mm,睑缘弧度自然,元并发症者为满意,位于角膜缘以上者为过矫,低至瞳孔上1/3者为欠矫,遮挡瞳孔大于1/3者为复发.主要指标上睑缘位置、眼睑弧度及有无并发症(睑内翻、结膜脱垂、暴露性角膜炎).结果 27例患者术后1年,矫正满意者22例(31眼),眼睑高度基本正常,弧度自然.1眼上睑内翻、2眼结膜脱垂、2眼欠矫.结论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成人患者采用改良的提上睑肌缩短术疗效确定,1年内在矫正眼睑生理功能和改善外观上达到满意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上睑提肌缩短术(LS)和额肌筋膜悬吊术(FMFS)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7-12于我院住院手术的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145例188眼,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S组(55例71眼)和FMFS组(90例117眼).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mo,LS组和FMFS组的手术效果[满意率(20.0%vs 32.2%)、基本满意率(70.9%vs 60.0%)、不满意率(9.1%vs 7.8%)]无明显差异(U=-1.415,P=0.147),但年龄<5岁的患者中FMFS组满意率高于LS组(32.0%vs 8.7%),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有明显差异(U=-2.244,P=0.025).本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均发生于术后1~15d,其中结膜脱垂仅发生于LS组(11例11眼),眼睑血肿仅发生于FMFS组(4例4眼),暴露性角膜炎、睑内翻倒睫、睑缘畸形、睑球分离在两组患者中均有发生.结论:LS术和FMFS术对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均有良好的矫正效果,FMFS术在5岁以下患者中手术满意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视神经囊肿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儿女性,2岁. 因"左眼不能上转1年余"入院. 眼科查体:视力不合作,右眼外眼正常,左眼下睑内翻倒睫,左眼球内下转,眼球稍突出,眼球上转、外转受限,上方结膜充血明显,余窥不入(图1). 眼眶CT检查(图2)示左眼球改变,左眼球后上方囊性改变,双侧上颌骨前方未骨性融合,考虑唇裂. 脑室系统扩张. 拟诊:(1)左眼眶肿瘤;(2)先天性唇腭裂. 入院后全麻下行左眼球摘除+左眼眶肿瘤切除+眶减压术. 术中(图3)见眼球一个,前后径1. 8 cm,左右径2. 1 cm. 视神经长约3 cm,于其上可见一囊性包块,大小约3. 8 cm × 2. 5 cm × 2 cm,切开囊内有清亮液体流出,囊壁厚约0. 1cm. 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示左眼球球壁视网膜内局部查见增生的视网膜,结构紊乱,伴少量纤维及血管增生,另见包绕视神经的囊肿,囊肿壁由纤维结缔组织及视神经的成分构成;符合视神经囊肿. 诊断:(1)左侧视神经囊肿;(2)左眼球萎缩;(3)先天性唇腭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度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手术矫正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并评价重度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患者进行内外眦成形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的矫治效果与手术技巧,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98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重度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患者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5~28岁,平均年龄9.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内眦赘皮,鼻根部低平及内眦间距过宽,双侧重度上睑下垂.先行内眦赘皮切除和内眦韧带预置缝线,并切断韧带打活结,暂不用缝合;并行外眦皮肤切开,用结膜组织修复外眦角;再行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正上睑下垂,依次行内眦韧带结扎并内眦成形.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一次性完成内外眦开大联合上睑提肌缩短术,术后患者内眦赘皮消失,泪阜显露,重睑线自然美观,无睑内翻、睑外翻和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睑裂狭小综合征所致上睑下垂可以一期上睑提肌缩短术联合内外眦开大术进行矫正,这种方法缩短了手术治疗周期,减少多次手术费用和痛苦,远期观察不易复发,手术效果确切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