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血缘脐血或单倍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非血缘脐血或单倍体供者来源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60例PID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56例慢性肉芽肿病,2例严重联合免疫缺陷性疾病,1例高IgM血症和1例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均接受allo-HSCT,其中12例非血缘脐血(非血缘脐血组),48例单倍体供者(单倍体组)。男59例,女1例,中位年龄3.4岁。预处理选用白消安为基础的清髓方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以环孢素为基础方案。非血缘脐血组单个核细胞和CD 34+细胞的中位数分别为0.67×10 8/kg和0.51×10 6/kg;单倍体组于01 d和02 d分别回输骨髓和外周干细胞,回输骨髓前4 h输注第三方脐血,回输的单倍体骨髓和外周干细胞的单个核细胞和CD 34+细胞的中位数分别为9.97×10 8/kg和5.12×10 6/kg。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总生存率分析。 结果:粒系和巨核系植入中位天数分别为+13.0 d和+23.5 d,+30.0 d为供者型完全嵌合,未发生原发性植入失败,1例发生继发性植入失败。Ⅰ-Ⅱ度和Ⅲ-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43.3%和15.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局限型和全身型发生率为6.7%和1.1%。中位随访时间818 d,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感染,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总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1.9%。53例无病存活,5年的无失败生存率和整体生存率分别为83.9%和88.1%。结论:非血缘脐血和单倍体来源的allo-HSCT治疗PID的疗效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ELANE相关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 ELANE相关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对1例 ELANE相关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患儿自出生起即反复因感染性疾病就诊,感染部位多为口腔、肺部及皮肤,动态监测外周血粒细胞大致呈周期性变化,骨髓象示粒细胞增生减低,存在 ELANE基因一处杂合子突变:exon4:c.G570A。故诊断 ELANE相关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结论:临床医生对反复感染及多次粒细胞减少的病例应考虑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可能,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规律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有助于减少感染并发症及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两例 ELANE基因突变所致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 ELANE基因突变所致的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congenital neutropenia,CN)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两例发生反复感染的CN患儿的临床表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高通量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进行回顾,对疑似位点通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先证者1 ELANE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c.170C>T(p.Ala57Val)错义突变;先证者2 ELANE基因第3外显子存在c.251T>G(p.Leu84Arg)错义突变,既往未见报道。Sanger测序提示两例患儿的父母均未携带上述突变。 结论:ELANE是CN的重要致病基因,新致病变异的检出丰富了其突变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生后早期外周血免疫图谱变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生后早期外周血免疫图谱的变化。方法:选择2022年4~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2001年版BPD诊断标准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儿分为BPD组和非BPD组。生后28 d以上且校正胎龄36周以内时留取1 ml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根据细胞表面蛋白将外周血免疫细胞分为10大群,统计各细胞群占比,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共纳入14例患儿,BPD组9例,非BPD组5例。BPD组适应性免疫细胞群CD4 +幼稚T细胞[7.9%(1.2%,10.0%)比24.8%(15.8%,29.7%)]、浆母细胞[0.01%(0.00%,0.07%)比0.14%(0.04%,0.18%)]、先天性免疫细胞群中性粒细胞[0.66%(0.52%,1.58%)比3.94%(2.29%,6.02%)]、CD127 +多形核髓系抑制细胞(polymorphonuclear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PMN-MDSCs)[13.4%(4.3%,59.8%)比74.8%(58.2%,83.3%)]、CD127 +单核细胞髓系抑制细胞[3.6%(3.1%,5.5%)比22.0%(8.3%,22.5%)]占比均低于非B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MN-MDSCs降低联合CD127 +PMN-MDSCs降低对BP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978(95% CI 0.910~1.000, P=0.004),灵敏度100%,特异度88.9%。 结论:早产儿生后早期中性粒细胞、CD127 +PMN-MDSCs等免疫细胞减少可能是导致炎症反应持续的原因之一,此种免疫细胞图谱的改变提示炎症反应在BPD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先天性念珠菌败血症6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念珠菌败血症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为临床早期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6例诊断为先天性念珠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及诊治经过,并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6例患儿中,男4例,女2例,胎龄为26 +1至31 +2周,出生体质量为850~1 490 g,入院日龄为1~5 d。5例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试管婴儿3例。母亲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6例,宫颈环扎术2例,宫颈息肉摘除术1例。6例患儿发病时均有呼吸窘迫和腹胀,同时伴高血糖(5例)、肝肿大(4例)、感染性休克(3例)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者4例,白细胞计数减少伴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 9/L者2例,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血小板计数均减少。血培养检出念珠菌的时长为36~50 h, 5例血培养检出白念珠菌,1例血培养检出光滑念珠菌,3例脑脊液培养检出白念珠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示: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对两性霉素B敏感;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均敏感。6例患儿中,4例治愈,2例死亡,治愈患儿抗真菌用药时间为26~38 d。 结论:先天性念珠菌败血症主要发生于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白念珠菌多见,最常表现为呼吸窘迫、腹胀,伴高血糖、血小板计数减少,应结合围产期母亲念珠菌感染病史、高危因素及患儿临床特征,及时给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四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患儿的临床与基因变异检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基因(neutrophil-expressed elastase, ELANE)变异导致的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分析。方法:研究纳入4例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7~15个月。收集4例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并用Sanger测序方法验证。结果:患者均因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口腔或皮肤等反复感染入院治疗。外周血常规均提示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0.04~0.5)×10 9];骨髓涂片发现杆状核粒细胞以及分叶核粒细胞比例明显降低,提示骨髓中性粒细胞存在发育成熟障碍。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4例患者 ELANE基因存在杂合变异,分别为c.496G>A(p.A166T),c.58C>G(p.L20V),c.391G>A(p.A131T),IVS1+5T>A,患者的父母均未见异常;其中c.58C>G和IVS1+5T>A为未见报道的新变异。定期随访患者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推测例1和例3可能是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而例2和例4可能是重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结论: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粒细胞显著降低, ELANE基因变异是常见病因,本研究发现两个未见报道的新变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极早产儿住院期间不良结局的影响: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HDP)对胎龄<32周的极早产儿住院期间死亡与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山东新生儿协作网,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山东省多中心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评估协作组中35家医院(包括26家综合医院、9家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早产儿。根据极早产儿母亲是否发生HDP,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HDP组和非HDP组。采用单因素 χ2检验、 t检验、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DP对其死亡及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影响。 结果:(1)研究期间,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极早产儿3 659例,其中男2 021例(55.2%),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434例(11.9%),超低出生体重儿433例(11.8%);母亲HDP患病率为24.4%(892/3 659)。(2)与非HDP组相比,HDP组3~4级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VH)、Ⅱ期及以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低[7.8%(70/892)与12.9%(356/ 2 767), χ2=16.514;10.0%(89/892)与13.6%(377/2 767), χ2=8.074],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2%(64/892)与3.8%(105/2 767), χ2=17.49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81.8%(730/892)与72.9%(2 018/2 767), χ2=28.623]、早发型脓毒症[31.4%(280/892)与27.4%(758/ 2 767), χ2=5.300]、晚发型脓毒症[16.6%(148/892)与12.4%(344/2 767), χ2=10.029]、宫外生长发育迟缓[50.2%(448/892)与25.3%(700/2 767), χ2=191.387]、早发型血小板减少症[10.5%(94/892)与4.6%(126/2 767), χ2=42.749]、早发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6.0%(143/892)与7.6%(210/2 767), χ2=11.295]、低血糖症[14.2%(127/892)与8.9%(247/2 767), χ2=20.73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5.7%(140/892)与7.0%(193/2 767), χ2=62.002]的发生率较高( P值均<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P为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OR=1.695,95% CI:1.043~2.755, P=0.03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OR=1.389,95% CI:1.066~1.809, P=0.015)、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OR=1.368,95% CI:1.081~1.731, P=0.009)、早发型血小板减少症( OR=1.593,95% CI:1.054~2.407, P=0.027)、早发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OR=1.950,95% CI:1.127~3.375, P=0.017)、低血糖症( OR=1.455,95% CI:1.074~1.970, P=0.016)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OR=1.799,95% CI:1.260~2.568, 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是3~4级IVH的独立保护因素( OR=0.659,95% CI:0.461~0.941, P=0.022)。 结论:HDP对极早产儿生后多系统功能状态均产生影响,可增加呼吸、血液及内分泌、代谢等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是重度IVH的保护性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腺嘌呤碱基编辑器纠正人胚胎G6PC3基因致病突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腺嘌呤单碱基编辑器(ABE7.10)对人G6PC3基因致病性突变纠正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不同sgRNA的表达载体,分别在人HEK293T突变模型和人类胚胎中尝试纠正的可行性和编辑效率,通过深度测序进行脱靶分析。结果:①成功构建了G6PC3 C295T的突变细胞模型。②构建了三个不同的Re-sgRNA,并在G6PC3 C295T突变细胞模型中实现了纠正,碱基纠正效率为8.79%~19.56%。③人致病胚胎实验证明ABE7.10能有效纠正突变碱基,但同时在其他位置也发生了碱基编辑事件。④深度测序分析显示,对32个潜在脱靶位点检测,除1个非编码区位点转换效率为1.03%外,其余均低于0.5%,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结论: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人类致病胚胎的碱基纠正策略,但也产生了一定的非目标位点编辑,后续还需在PAM位点或者编辑器的窗口上进行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ELANE基因突变导致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男,23岁,因"反复感染伴中性粒细胞减少20余年"入院。患者出生后2周即出现脐炎,后伴支气管肺炎、口腔溃疡、肛周溃疡反复发作(每年发作10~12次),抗感染治疗后可好转。患者因反复口腔感染,牙齿逐渐脱落。曾查血常规发现WBC 4.87×10 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19×10 9/L,HGB、PLT正常;当地医院考虑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间断予以G-CSF升白细胞治疗,效果不理想。1年前因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术后切口迁延不愈遂就诊于我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ELANE基因突变导致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例
编辑人员丨2023/12/9
患者,男,23岁,因"反复感染伴中性粒细胞减少20余年"入院.患者出生后2周即出现脐炎,后伴支气管肺炎、口腔溃疡、肛周溃疡反复发作(每年发作10~12次),抗感染治疗后可好转.患者因反复口腔感染,牙齿逐渐脱落.曾查血常规发现WBC 4.87×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19× 109/L,HGB、PLT正常;当地医院考虑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间断予以G-CSF升白细胞治疗,效果不理想.1年前因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术后切口迁延不愈遂就诊于我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