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库,搜集中医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4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发表偏倚评估.结果:有25 篇RCT文献纳入本项研究,总共纳入病例2 563例,其中试验组1 407 例,对照组1 155 例.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总有效率(OR=6.35,95%CI:4.96~8.13,P<0.000 01)、精浆抗精子抗体转阴率(OR=4.52,95%CI:2.72~7.51,P<0.000 01)、血清抗精子抗体转阴率(OR=2.98,95%CI:2.23~3.96,P<0.000 01)、精液浓度(MD=15.56,95%CI:11.32~19.79,P<0.000 01)、a级精子百分率(MD=3.85,95%CI:1.91~5.79,P=0.000 01)、a+b级精子百分率(MD=13.77,95%CI:7.06~20.48,P<0.000 1)、精子存活率(MD=10.32,95%CI:6.78~13.86,P<0.000 01)、妊娠率(OR=3.53,95%CI:2.68~4.63,P<0.000 01)、不良反应(OR=0.06,95%CI:0.01~0.23,P<0.000 01)均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中医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精子畸形率与单纯使用西药组疗效差异不明显(MD=-7.53,95%CI:-15.50~0.44,P=0.06).结论:中医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崔云治疗男科病医案3则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崔云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名中医,深耕中医男科临床四十载,不仅善用经方、名方治疗男科疾病,更将古代医家思想和男科疾病病机特点融会贯通,创拟诸多临床用之有效的方剂,如通精灵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1]、脱敏煎治疗免疫性不育等[2],不仅疗效卓著,更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开展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中医药辨治免疫性不育研究概述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免疫性不育以肾虚为本、湿瘀为标,基本病机在于禀赋不足、戕害肾精、饮食不节等导致肾肝脾虚,感染、环境污染及接触化学毒物导致湿、瘀、热、毒等邪气蕴结精室,日久损伤机体免疫屏障,导致精子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而形成抗精子抗体,引起精子活动率下降,造成不育.总结近20年本病论治概况,认为诸医家辨证运用中药、中西结合、针刺、穴位埋线等手段,整体上重视补肾治本、兼顾肝脾,活血祛湿治标、兼顾热浊,发挥了抗炎、调节免疫、提高精子活动率的作用,凸显了中医优势.参考文献52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益肾通络清抗汤治疗无症状性免疫性不育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清抗汤治疗无症状性免疫性不育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50 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每组 50 例,分别口服益肾通络清抗汤、醋酸泼尼松片及益肾通络清抗汤+醋酸泼尼松片.疗程均为 12 周,疗程结束后进行 6 个月随访.记录期间患者配偶受孕情况、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转阴率及复发率、精子浓度及前向运动百分率(PR)、直线运动速度(VSL)、顶体酶活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 组患者总有效率及AsAb转阴率:联合组>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及中药组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及中药组患者精子PR、VSL、顶体酶活性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3 组治疗前后精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中药组<联合组<西药组(P<0.05).结论:益肾通络清抗汤治疗无症状性免疫性不育患者可提高患者AsAb转阴率,提升精液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崔云从肝肾论治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崔云教授认为体质影响疾病发生与发展,临证须先审症求因、辨体质类型,围绕肾精不足夹痰瘀浊毒病机特点,个体化立法处方,分阶段施治,或标本同治;另外,注重经方和经方、时方等合用,或汤、丸药并用,并注重配伍及调摄;三是注重中西医结合,重视精液理化检测,尤其重视精子形态、精浆生化的辨析,寻求西医病理机制的中医解读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土郁夺之"探讨免疫性不育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3/2
免疫性不育的病机为脾胃损伤,后天运化失宜,水液、阴血、气机运行障碍,脾胃壅塞、痞满、蓄结、淤积、失畅,精室不得滋养反为邪困,引发免疫屏障受损.《黄帝内经》提出"土郁夺之",即以祛邪健脾、恢复脾胃运化治疗实邪困脾证.从"土郁夺之"出发辨治免疫性不育,针对脾虚湿蕴证、脾虚瘀滞证、脾虚肝郁证而分别治以祛湿健脾、活血健脾及疏肝健脾之法,"夺"其实而解其"郁"以收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慢性前列腺炎与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慢性前列腺炎与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男性免疫性不育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慢性前列腺炎进行分组;对照组97例,未合并慢性前列腺炎;观察组79例,合并慢性前列腺炎;对比两组患者的精液质量,以精液液化时间、精子活率、精子浓度、正常形态率作为评价精液质量的观察指标,采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慢性前列腺炎与男性免疫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观察指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精液液化时间长于对照组,精子活率及正常形态率均小于对照组,精子浓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慢性前列腺炎与男性免疫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液化时间呈正相关,与精子活率、精子浓度、正常形态率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慢性前列腺炎有关,原因在于慢性前列腺炎可降低精液质量,这为临床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抑抗方对免疫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FS H、雌二醇、睾酮等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妊娠结局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抑抗方对于免疫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的疗效、妊娠结局以及对患者性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资料,将全部入选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抑抗方治疗;治疗1疗程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卵泡生成激素(FS H)、黄体生成激素(L H)、雌二醇(E2)、睾酮(T)、催乳激素(PRL)表达水平的变化,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统计成功妊娠率,对于成功妊娠的患者随访期延长至妊娠结束,统计成功分娩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17%,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观察组更为理想(P<0.05);治疗后观察组FS H、E2、T 分泌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功妊娠率80.49%、成功分娩率78.05%,对照组成功妊娠率53.66%、成功分娩率43.90%,观察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自拟抵抗方对于免疫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具有明确疗效,可改善患者FS H、PRL等性激素指标,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成功妊娠率与成功分娩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男性不育症实验动物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概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15%的育龄夫妇存在不育的问题;而我国男性不育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育龄夫妇的10%.男性不育的影响因素较多,病因复杂,使其治疗难度加大;中医药在治疗男性不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其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急需进行相关基础研究.近年来,中医药在不育症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建立了多个不育症动物模型.本文以“男性不育”“少精”“弱精”“畸精”“免疫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实验研究”与“中医”“中药”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维普网数据库中,检索2006-2016年的相关文献.现就近十年男性不育症实验动物模型在中医研究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不孕证治规律的文献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免疫性不孕不育是由男性产生的抗精子自身免疫和(或)女性产生抗精子同种免疫引起[1],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主要致病原因即抗精子抗体阳性(AsAb+),在我国的发病率达5%~15%[2],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本病的检出率呈不断增高趋势.目前西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比较局限,主要依靠皮质甾体激素类药物,副作用较大,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3],而中医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