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火归元的治疗层次及代表方药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从脾肾亏虚元气不固、阴阳虚损兼有实邪、阴阳极虚格拒明显三个层次阐述引火归元治则的适应症.认为引火归元以脾肾虚损为基础,以外感实邪为病机发展的重要因素,以阴阳格拒为最终趋势.其各层次代表方药分别为第一层次为补中益气汤、薯蓣丸、六味丸、八味丸,第二层次为济生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第三层次为引火汤.从不同层次分析引火归元方剂的适应症,具有较高临床契合度,可作为模型进一步分析更多涉及引火归元理论的药物及方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悸之房颤辨治方论
编辑人员丨2023/8/6
心房颤动,中医将其归为心悸,病位在心,关乎肝脾肾.在治疗心悸之房颤行之有效的诸多古方中,无非治心调营卫、治肝调脾胃、补肾益命门之属.其中,心阳损伤者,桂枝剂通阳降逆;阳虚水乘者,苓桂剂温阳化饮;心阴亏虚者,治以炙甘草汤、天王补心丹等;损其心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其营卫,此三者,心之治也.因惊而悸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少阳、泻热安神;胆胃不和、痰热上扰而苔腻者,温胆汤主之;胃不和则烦悸者,焦三仙、鸡内金之类,甚者小建中汤、归脾汤,此三者,肝脾之治也.命门真阴不足者,六味地黄丸;真阳不足者,八味丸,其甚者,左归丸壮水之主,或右归丸益火之源;虚里动甚,咽喉发紧,贞元饮补益宗气,此肾命之治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阎兆君辨治小儿惊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阎兆君教授认为小儿惊风当从肾论治,在辨证论治小儿惊风时应抓住神志不清、肢体抽搐这两个主证,结合发病的经过、兼证,尤其要重视病因,审证求因.肾精亏虚者,治以固本培元,填精益髓,方选河车八味丸加减,药用紫河车、山萸肉、巴戟天、鹿茸、熟地黄、石菖蒲、益智仁等;肾阴亏虚者,治以滋阴补肾,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生地黄、山萸肉、龟板、天冬等;心肾不交者,治以补肾育阴,清心安神,方选黄连清心饮合交泰丸加减,药用生地黄、熟地黄、黄连、肉桂、山萸肉、莲子心、炙甘草等;脾肾阳虚者,治以温补脾肾、安神定志,方选黑地黄丸合定志补心汤加减,药用熟地黄、巴戟天、山萸肉、干姜、石菖蒲、远志等;惊恐伤肾者,治以安神定志,益肾填精,方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药用桂枝、白芍、生龙骨、生牡蛎、杜仲、远志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地黄丸系列方治疗帕金森病临床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帕金森病以四肢震颤、肢体僵硬、运动迟缓、姿势异常为主要特征,以中老年发病居多,缓慢进展.本病的发生与脑、肝、脾、肾等密切相关,多由阴阳平衡失调,精气血津液衰少,风火痰瘀内生,筋脉失养,元神失于司控所致.源自《金匮要略》八味肾气丸乃补阳滋阴、阴中求阳、从阴引阳之方,用于治疗肾阳虚衰之证.后世医家根据临床需要,衍化出归芍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参芪地黄丸等地黄丸系列方.本文结合案例总结临床应用地黄丸系列方治疗帕金森病经验,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证型,选用相应方剂,灵活加减,收效颇著,临床表明地黄丸系列方能控制症状,减缓病情进展,减低致残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药治疗与血管并发症 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医药治疗与血管并发症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1250例T2DM患者分为中医药治疗组400例和非中医药治疗组850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出治疗T2DM患者10种常用的单味中药和10种常用的复方中药,应用泊松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2组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及危险比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高血压、高血脂)情况和磺脲类、二甲双胍、胰岛素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医药治疗组中 α-葡萄糖苷、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率明显高于非中医药治疗组(P均<0.05).10种常用的单味中药为丹参、天花粉、黄芪、山药、葛根、石斛、玄参、麦冬、苍术、大黄,10种常用的复方中药为白虎加人参汤、玉泉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济生肾气丸、白虎汤、杞菊地黄丸、甘露饮、八味地黄丸、血府逐瘀汤.中医药治疗组患者中风发病率及危险比均显著低于非中医药治疗组(P均<0.05),2组糖尿病足、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率及危险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2DM患者中风风险与中医药治疗有关,中医药辅助治疗T2DM可预防中风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古籍文献的生脉散适应病证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采用复杂网络数据挖掘技术梳理中医古籍文献中生脉散适应病证的演变规律.方法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清代以前(截至1912 年) 的古医籍进行检索,纳入生脉散临床应用相关条文,提取条文中所记载的生脉散适应疾病、证候、症状、治疗药物,采用共现分析和复杂网络方法,对生脉散原方、加减方及合方的核心药物、中医疾病、证候及症状等适应病证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古籍76 种,生脉散适应病证相关条文312 条,其中金元时期著作载文2条(0. 6%) ,明代80 条(25. 6%) ,清代230 条(73. 7%) .312 条古籍条文中生脉散原方109条(34. 9%) ,生脉散加减方98 条(31. 4%) ,生脉散合方105 条(33. 7%); 内科应用条文264 条(84. 6%) ,妇科24 条(7. 7%) ,儿科20 条(6. 4%) ,外科4 条(1. 3%) .可视化分析显示,生脉散原方的适应病证有热伤元气证; 虚劳病,属暑证、气虚证; 疫病,属津伤化燥证.生脉散加减方适应病证有咳嗽,属肺气亏虚证或胃气虚败证; 时行感冒病或风温病,属脱证; 虚劳病,属暑证; 不寐病,属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方适应病证有风温病或时行感冒病,属亡阴证,常与六味地黄汤合用; 喘病或中暑病,属虚阳上浮证,多与养正丹或八味丸合用; 中气不足证,多与补中益气汤合用; 热淋病,属暑伤津气证,多与五苓散合用; 失音病,多与六味地黄丸合用; 吐血病,属肾虚火旺证,多与六味地黄汤合用.结论生脉散原方多用于治疗热伤元气证,其加减用药丰富,并随着时代和疾病谱的演变常与其他方剂合用,其中以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治疗亡阴证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袁成民应用肾气丸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八味肾气丸,因出自《伤寒杂病论》之《金匮要略》故又名金匮肾气丸.凡病机为肾气亏虚者,皆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此即异病同治之理.导师袁成民教授于临证中发现,肾气丸的组方理论明确,但在具体临证时还会遇到古代经典条文中未述及的病证,故就导师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用肾气丸治疗疑难杂症的5例验案予以辑录分析,以飨读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温补派薛己活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外科疾病的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薛己为明代著名医家,温补派先驱,尤其擅长外科.本文通过研究薛己的外科著作发现其治疗外科疾病时,主张治病求本,以资化源;重视保护脾胃,强调内外兼治;合方用药灵巧,突出朝夕用药.他运用补中益气汤常治疗的外科疾病由高到低依次为痈证、疮证、瘰疬、鹤膝风、疽证、流注、赤白游风、发背、脱肛、发痉、注夏、瘤赘等,常合用的方剂由高到低依次为六味地黄丸、六君子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八味丸、逍遥散、益气养荣汤、仙方活命饮、四神丸、归脾汤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日本汉方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2023/8/5
日本在20世纪末提出大部分糖尿病都不是“消渴”,认为症状上可以称之为“消渴”的糖尿病,实际上已经到了糖尿病并发症时期,采用西医进行血糖管理不再容易,到了“消渴”这一步,在改善症状方面,相比现代医学,汉方治疗是更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发病原因不同的糖尿病中医证型不同,肥胖为发病原因的多表现为实热证.日本汉方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常用处方包括糖尿病肾病常用方剂、糖尿病神经功能障碍常用方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常用方剂等,其中糖尿病肾病常用方剂主要包括八味地黄丸和柴苓汤;糖尿病神经功能障碍常用方剂包括牛车肾气丸、舒经活络汤、桂枝加术附汤、抑肝散、加味逍遥散、人参养荣汤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包括下肢动脉病变和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常用方剂为归芪建中汤,糖尿病足的常用方剂为归芪建中汤加附子.日本汉方的研究模式和发展现状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但多以小样本自主研究为主,一般规律及用单味药的作用机制阐述整个中药复方的功能并不完整,掩盖了复方整体的功能性,在临床应用上也不能彰显其用药的灵活性.今后,应加强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中医药的系统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复方知柏地黄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挖掘中药复方知柏地黄丸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复方知柏地黄丸中八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并进行靶点预测.通过OMIM、TTD、DisGeNET数据库检索代谢综合征的相关靶点,将中药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作用靶点.应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对其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最后,基于Metascape软件并进行GO-BP生物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经数据库分析中药复方知柏地黄丸中含有活性化合物74个,作用靶点906个,其中290个为与代谢综合征共有靶点;通过对共有靶点的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78个,GO-BP生物功能富集以及KEGG通路分析发现,其可通过循环系统、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脂多糖调节、调控血压、脂质代谢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多条代谢通路发挥其治疗作用.结论:中药复方知柏地黄丸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脂酰肌醇激酶(PIK3)等靶点经过循环系统、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与环状核苷酸第二信使偶联以及VEGF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代谢通路发挥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作用,为其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