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常见病症,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有进展,但争议犹存。南方护骨联盟专家组根据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发布了2023年前列腺癌骨转移专家共识,提炼了七大亮点。一、强调晚期前列腺癌治疗导致的骨质疏松及相关评估和防治:晚期治疗影响骨健康,特别是内分泌治疗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新型抗雄药物。建议对患者行骨质疏松评估和骨折预防。二、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优势互补诊断骨转移:X线平片适合诊断骨折和骨质破坏,但敏感性较低;CT对细微骨质变化敏感,特别是骨皮质破坏;MRI对评估转移灶与邻近软组织的关系,脊柱转移瘤和脊髓受压情况敏感且特异;SPECT骨扫描是筛查首选;18F-FDG和18F-NaF PET-CT诊断骨转移优于SPECT,18F/68Ga-PSMA PET/CT则更优。三、骨穿刺活检的应用场景:(1)怀疑骨转移但无骨质破坏的孤立病灶;(2)未进行前列腺原发或转移病灶病理检查的mCRPC患者,需要病理证实以进行化疗或放疗;(3) mCRPC患者行骨转移灶活检以进行病理和基因检测,指导精准治疗。四、强调调整生活方式的重要价值:均衡饮食,保持钙平衡;科学锻炼,维护骨骼健康;良好生活习惯,多晒太阳;注意防跌。五、合理应用骨保护剂:分为mHSPC和mCRPC两个阶段,存在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高的mHSPC患者,推荐规律使用地舒单抗(60 mg/6月)、或者唑来膦酸(4~5 mg/年);存在骨转移的mCRPC,推荐地舒单(120 mg/4周)、或者唑来膦酸(4 mg/3~4周),一般连续使用不超过2年。六、核素诊疗一体化:核素治疗分为α粒子和β射线,目前有锶-89(89Sr)、镭-223(223Ra)和PSMA介导的核素靶向治疗药物。锶-89(89Sr)虽然能止痛,但因骨髓抑制副作用大,不被推荐用于前列腺癌。镭-223(223Ra)不仅能止痛,还能延长生存期,适用于特定条件的mCRPC患者。PSMA介导的177Lu-PSMA-617治疗,可提高中位生存时间4个月。七、局部治疗,非必要,很重要:外放疗能缓解骨痛、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手术旨在增强骨骼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控制局部肿瘤。手术包括脊柱、四肢和骨盆转移瘤手术,需警惕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4至2019年青岛大学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大赛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2014至2019年青岛大学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大赛(简称大赛)结果,为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0至11月,采用资料分析方法,以青岛大学9所临床医学院2009~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实习阶段600名医学生(共有2 419名)的大赛成绩,以及对600名参赛队员和120名裁判的问卷调查结果为资料来源。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医学生在6届大赛各赛站的失分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失分情况随大赛年份变化的趋势。结果:参加6届大赛的医学生占其总数的24.8%(600/2 419),从第一届到第六届大赛,各赛站的失分逐渐降低[如病史采集站:(29.50±9.85)分比(25.50±6.43)分比(18.50±6.26)分比(16.50±4.74)分比(15.50±3.69)分比(13.00±3.50)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医学生在各赛站的失分随年份变化呈降低趋势( r=-0.436~-0.754,均 P<0.05);与其他赛站比较,各届大赛的综合技能站失分最多[如第二届:综合技能站(37.50±10.07)分比妇产儿科技术站(21.50±7.47)分比穿刺技术站(26.00±8.10)分比外科技术站(25.00±7.82 )分比急救技术站(23.50±7.47)分比体格检查站(22.50±6.35)分比病例分析站(25.00±4.08)分比病史采集站(25.50±6.43)分]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各届大赛不同类型参赛队员的失分[如第五届随机队员(26.33±10.08 )分,随机与推荐组合队员队员(15.67±4.17)分,推荐队员(8.33±4.42)分]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赛队失分原因排在首位的是操作的规范性与熟练程度70.8%(85/120)。98.5%(591/600)的参赛队员和95.0%(114/120)的裁判认为大赛能够巩固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结论:医学生在大赛中成绩逐年提高,且推荐队员的成绩高于随机队员、推荐与随机组合队员,大赛是巩固与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建议在以后的大赛中增加参赛队员的数量,并在日常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训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黄帝内经》基于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观将阴阳、五行、六气、时空之圆运动与人体脏腑经络相合。《伤寒杂病论》在《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六经和五脏系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六经辨证及脏腑经络辨证体系。六经辨证体系实则暗含圆运动理论,因此我们提出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的概念。构建以一气圆道周流,左升右降,上下相应,持中守恒的圆模型为核心,融阴阳五行、六气、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一体,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观,以“病位+病性”为着眼点,以经方为主要治疗手段,配合针灸等外治法的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传承《河图》《洛书》《周易》《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思维,将圆运动与六经辨证有机结合,系统解读六经辨证的生理基础、病理变化、传变规律及辨证施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呈现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的流行病学特征,由于人口老龄化、庞大的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人群、室内外空气污染、结核感染等因素的持续存在,慢阻肺的防控形势将十分严峻。近些年,以慢阻肺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在全国5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便携式肺功能仪,为慢阻肺的早筛早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基层医务人员的慢阻肺诊治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慢阻肺防控的关键在基层,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慢阻肺的诊治水平,2018年,中华医学会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委托组织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并刊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1, 2] ,是国内第一部由全科医学专家参与制定的面向基层的慢阻肺诊治管理指南。6年来,关于慢阻肺诊治的许多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循证医学证据,也增加了一些新的概念。为此,在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组织领导下,来自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等的专家开展了指南的更新修订工作,形成《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本次修订仍然坚持既往原则,由呼吸病学、全科医学和方法学专家联合制定,面向广大基层医务人员,体现“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的照护理念,突出基层的管理特色和实用性,希冀新指南成为基层慢阻肺规范管理的指引,惠及更多慢阻肺高危人群和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不同计划靶区外放边界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不同计划靶区的外放边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38例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颈胸一体架+热塑膜方式固定的放疗患者(中位年龄50岁,范围34~74岁)的338次锥形束CT(CBCT)图像资料。对所有患者的CBCT图像针对不同的感兴趣区分别进行配准,范围包括胸壁靶区、锁骨上区靶区和整体靶区,并计算出3个靶区在六维方向的摆位误差[平移方向:左右、头脚、腹背,旋转方向:俯仰、翻滚、偏转]。采用公式M=2.5∑+0.7σ计算3个靶区的外放边界。比较3个靶区在六维方向的摆位误差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摆位误差的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Firedman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结果:锁骨上区靶区与整体靶区在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2.46) mm对(1.82±2.18) mm, χ2=0.286, P=0.004],胸壁靶区和整体靶区[(1.10±0.95)°对(0.87±0.75)°]、锁骨上区靶区和整体靶区[(1.24±1.05)°对(0.87±0.75)°]在翻滚方向的摆位误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0.265、0.241, P=0.001、0.002)。胸壁靶区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外放边界分别为6.10、6.21、5.90 mm,锁骨上区靶区外放边界分别为8.06、6.22、6.70 mm,整体靶区外放边界分别为6.09、5.95、5.48 mm。相较于锁骨上区靶区与整体靶区( r=0.35~0.81,均 P<0.001),胸壁靶区与整体靶区在六维方向均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 r=0.76~0.93,均 P<0.001)。 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在进行胸壁靶区、锁骨上区靶区计划设计时,应使用不同的外放边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推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工作体系建设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经济负担沉重,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提出以“群医学”理念为指导,推动完善慢阻肺国家卫生政策为前提,夯实践行呼吸学科“三驾马车”既定方略为基础,高质量实施国家级“三大项目”为举措,动员全行业全社会参与的慢阻肺“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工作体系建设及路径策略,助力健康中国,促进实现慢阻肺“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照护为中心”转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元三阶梯"职业院校教育模式的实践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研究针对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元三阶梯"教育模式。通过学校与教学医院联合招生,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强化专业认知阶段、专业学习阶段和专业实习阶段的学习。这对促进学生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与责任感,增强学习主动性与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农村具有"六位一体"岗位能力的技能型、服务型医学人才,具有一定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应重视ICU经历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科技和医学的发展,使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越来越多的医务界同仁同时也意识到ICU幸存者的致残率居高不下。超过70%的ICU幸存者存在以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和精神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ICU经历综合征(PICS),严重影响患者及其照护者的生活质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所带来的医务人员紧缺、限制家属探视、缺少个性化护理等一系列问题,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PICS的预防和患者的照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ICU患者的救治应从单纯关注ICU内的死亡率向提升患者长期生活质量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践行“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理念,以呼吸康复促进全方位健康照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昆山市2016-2021年工伤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 了解昆山市工伤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昆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江苏人社一体化经办平台"收集2016-2021年昆山市工伤事故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工伤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昆山市2016-2021年人均工伤医疗费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 025.6(7 199.1)元.0.50分位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职工工伤医疗费用高于女性(P<0.01);≥46岁组职工工伤医疗费用高于16~<26岁组(P<0.01);老职工工伤医疗费用低于新职工(P<0.01);第三、四、五、六大类风险行业职工工伤医疗费用均高于第一大类风险行业(P值均<0.05);下肢、头颈部、躯干、多部位受伤类工伤医疗费用均低于上肢工伤(P值均<0.01);死亡、5~6级、7~10级、未达级与未定级职工工伤医疗费用均低于1~4级工伤(P值均<0.01);烫伤/烧伤/灼伤类工伤医疗费用高于割伤/擦伤/刺伤工伤(P<0.01).结论 年龄、性别和受伤部位等因素均可影响职工工伤医疗费用.应进一步加强对男性、新入职、第三至六类风险行业、46岁及以上高龄职工等人群的工伤预防;同时预防职工发生烫伤、烧伤、灼伤,上肢受伤,高伤残等级类型的工伤伤害,减轻职工与社会的经济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一树四位六步"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在五年一贯制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构建"一树四位六步"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在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一年级的12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59人和对照组62人.对照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试验组采用基于"一树四位六步"的理实一体教学,即以"智慧树"形式整合知识点,采用学生本位、理实一体、线上线下混合、情景模拟教学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通过课前感知-课中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反思总结-课后主题活动-感悟内化的六步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课程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试验组实训成绩、期末卷面成绩、期末总评成绩高于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一树四位六步"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