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必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本刊是科技类学术期刊,属于内科学范畴.根据办刊宗旨,收录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慢性骨病、骨关节病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药物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与治疗新技术、新进展方面的学术论文.暂不发表科普类、护理类、管理类及与骨质疏松内容无关的文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患者参与结合互联网+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管理策略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结合互联网+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管理策略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跌倒原因,为跌倒预防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非同期前后对照研究,便利抽样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住院的8 480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住院的8 662例老年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跌倒预防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参与框架"告知、参与、赋权、合作、电子化信息支持"5个阶段的内容制订并实施相应干预方案,并引入互联网+,比较2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最终试验组纳入8 662例[男5 110例,女3 552例,年龄(73.96 ± 8.78)岁],对照组纳入8 480例[男4 918例,女3 562例,年龄(74.11 ± 8.59)岁]。试验组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为0.092%(8/8 662),低于对照组的0.224%(19/8 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1, 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880%(8 565/8 662),高于对照组的96.450%(8 179/8 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6.50, P<0.01);对患者跌倒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显示,卫生间蹲便器是应用干预方案后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隐患。 结论:患者参与结合互联网+的跌倒预防干预方案可以降低老年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患者跌倒的根本原因将不断变化,护理管理者应及时追踪,调整改进措施,并对基础设施在老年患者安全中的重要性予以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和职业认同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在心内科护理水平、护理职业认同感和患者满意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在该院心内科25名护理人员中实施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运用对患者调查问卷、医生打分和护士职业认同感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自我职业认同度进行评价,与实施小组责任制模式前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度后,患者满意度的4项总体指标(病房环境、护理态度、护理工作水平、落实用药情况)、护理质量的5项总体指标(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病区管理、各项技术操作技能、健康教育)和护理人员自我职业认同度的4项指标(自我价值认同感、薪酬满意度、职业成就感、工作环境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能级的小组责任制在心内科护理人员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该制度体现高效的管理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有效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自身职业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护士用药过程中中断事件前馈控制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护士在用药过程中中断事件发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护士执行用药过程中护理中断事件前馈控制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9月—2019年2月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4个病区用药过程中所发生的护理中断事件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观察记录表,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对经历中断事件的当事护士进行观察;成立优化团队,建立护士执行用药过程中中断事件前馈控制方案;于2019年3—12月在同病区实施该方案,方案实施后对护士进行观察。本研究的研究类型为单盲非同期临床对照试验。结果:经过10个月的方案应用后,护士执行给药过程中中断事件发生频率由12.68次/h降低至8.29次/h;干预前低优先级事件占68.34%(2 340/3 424)。干预后低优先级事件占59.17%(1 216/2 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7.390, P<0.001)。干预前消极型结局事件占80.02%(2 740/3 424);干预后消极型结局事件共占77.52%(1 593/2 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872, P=0.027)。干预前因NI导致的用药隐患发生率为1.14%(39/3 424);干预后因NI导致的用药隐患发生率为0.58%(12/2 055),经第二人补漏或观察者提醒后均未发生用药错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91, P=0.038)。 结论:建立并应用护理中断事件前馈控制方案,有助于提高中断事件的优先级别,避免或减少护理用药过程中不必要的中断,改善中断事件结局,对保障护理给药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2019年6—12月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2个时间点评估患者对相关护理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护理问题的认知-行为-状况成效评分明显改善,其中患者在疼痛、胸闷气短、心律不齐、血压偏高、水肿、眩晕、便秘、伤口渗血、伤口肿胀、肢体乏力、失眠、饮食不均衡、服药依从性差、吸烟、饮酒、超重、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及回归社会障碍19项护理问题的认知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39~5.06,均 P<0.05);患者在疼痛、胸闷气短、心律不齐、血压偏高、水肿、眩晕、便秘、伤口渗血、伤口肿胀、肢体乏力、饮食不均衡、服药依从性差、超重、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及回归社会障碍16项护理问题的行为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41~4.80,均 P<0.05);患者在肢体乏力、失眠、运动依从性差、精神紧张、回归社会障碍5项护理问题的状况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44~4.27,均 P<0.05)。 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精准化专科护理方案在全面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问题基础上,实施精准专科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问题,促进患者心脏功能及身体的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改良胃肠减压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胃肠减压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麻痹性肠梗阻(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诊治的中度SAP合并PI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采用改良胃肠减压(经鼻肠梗阻导管小肠置入负压引流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胃肠减压(经鼻胃管置入负压引流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比两组患者腹痛程度、肠梗阻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护理不良事件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胃肠减压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第1次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开放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改良胃肠减压可有效减轻中度SAP合并PI患者腹痛程度,促进肠梗阻症状缓解,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且未增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应用于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居家护理教育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可视化自主学习法对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2016年6月14日、7月12日、8月16日共3次调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多次住院老年脑卒中自理能力中重度依赖患者和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105对,在10个居家护理项目中遴选家属需求量最高的7个培训项目。录制通俗易懂的居家护理技能短视频,每个视频≤8 min,重点环节采用特写镜头和字幕提示。采集400对老年首次脑卒中住院患者及其家属,数字随机对照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出院前发放文字版(含图片)健康教育手册;试验组增加拷贝居家护理技能视频给家属自行观看学习,随访护士通过电话、QQ或微信远程答疑。观察两组患者出院12 w 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抑郁评分。结果:认知训练、康复锻炼、预防跌倒、语言训练、观察病情、喂食技巧和压疮护理等7个项目需求率>60%,胃管护理、尿管护理和服药管理等3个项目需求率<60%。语言训练、压疮护理、胃管护理、尿管护理等4个项目需求情况与患者自理能力指数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46.83±23.201)、肺炎8例、泌尿系感染5例、压疮9例、跌倒6例、家属抑郁评分(6.48±3.883),对照组出院12 w自理能力指数(34.42±20.926)、肺炎21例、泌尿系感染14例、压疮28例、跌倒16例、家属抑郁评分(10.42±6.00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单一的健康教育手册不能满足出院护理指导需求,老年首次脑卒中患者的无医学教育背景家属亟待专业化家庭护理技能培训。可视化自主学习法简便、经济、高效,提高家属居家护理技能水平,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目标导向护理模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含顺铂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疲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护理模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含顺铂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宁德市闽东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0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随机数字表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加予目标导向护理干预。记录两组干预后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程度〔Piper疲乏量表(PFS)〕、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以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PFS量表关于行为疲乏、情感疲乏、感觉疲乏、认知疲乏共4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 P<0.05),两组HHI量表中关于面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及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共3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 P<0.05),两组SF-36量表中关于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共6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 P<0.05),其中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目标导向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癌干预中,能明显降低因含铂类药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发生率,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的癌因性疲乏感,并有效提高其希望水平,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对跌倒和反复跌倒及跌倒后骨折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人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跌倒、反复跌倒和跌倒后骨折的风险因素。方法:招募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接受研究共3 552人。记录每个入选个体的人口统计学,入选个体均通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估是否存在主观认知主诉(SCC),通过测步速评估是否存在慢速度行走及是否有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MCR)。根据评估结果将所有个体分成MCR组和非MCR组,非MCR组内再分为SCC亚组、慢速度行走亚组和健康亚组。比较2组基线变量,并比较亚组之间、亚组与MCR组的人口统计学。之后每4个月进行随访,共随访2年。记录随访期间跌倒、反复跌倒、并发骨折的人数。以所有人口统计学及SCC、慢速度行走、MCR为自变量,以随访期间出现跌倒、反复跌倒及跌倒后骨折做为因变量,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MCR组受高等教育比例、抑郁情绪比例、使用拐杖比例、体质量指数、用药数量分别为10.2%(36/352)、22.4%(79/352)、44.9%(158/352)、(27.0 ± 4.3) kg/m 2、(6.8 ± 3.2)种,非MCR组分别为22.9%(732/3 200)、12.8%(409/3 200)、22.8%(729/3 200)、(24.8 ± 3.8) kg/m 2、(5.2 ± 3.1)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29.93、24.98、82.71, t值为12.34、3.45, P<0.05)。SCC亚组受高等教育水平的比例、抑郁情绪比例、使用拐杖的比例分别为18.9%(289/1 531)、13.2%(202/1 531)、22.5%(344/1 531),MCR组与SCC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4.99、19.28、73.56, P<0.05)。慢速度行走亚组的高等教育水平比例为16.6%(34/205),与MC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7, P<0.05)。健康亚组高等教育水平比例、关节炎比例、抑郁情绪比例、使用拐杖人数比例分别为27.9%(409/1 464)、12.9(190/1 464)、11.2%(164/1 464)、19.7%(288/1 464),SCC亚组分别为18.9%(289/1 531)、16.2(248/1 531)、13.2%(202/1 531)、22.5%(344/1 531),慢速度行走亚组分别为16.6%(34/205)、21.5%(44/205)、20.9(43/205)、47.3%(97/205),3个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3.08~78.28, P<0.05)。健康亚组体质量指数、用药数量分别(23.4 ± 4.4 )kg/m 2、(4.7 ± 2.8)种,SCC组分别为(25.2 ± 4.3)kg/m 2、(5.1 ± 2.9)种,慢速度行走亚组分别为(25.1 ± 3.8 )kg/m 2、(6.7 ± 3.1)种,3个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2.68、7.21, P<0.05)。MCR患者出现跌倒、反复跌倒、跌倒后骨折的风险分别为1.22、1.47、2.54( P<0.05)。年龄对跌倒、反复跌倒、跌倒后骨折的风险分别为1.08、1.01、1.05( P<0.05)。 结论:年龄、MCR是老年人跌倒、反复跌倒和跌倒后骨折的高危因素,在临床护理中需要评估MCR,注意高龄老年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模式(HPEM)的心脏康复延续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模式(HPEM)的心脏康复延续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以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心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基于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模式(HPEM)心脏康复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自护能力、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疾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2个月后的疾病自护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2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2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HPEM模式对冠心病PCI术患者进行心脏康复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护能力和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