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轻可去实"论治胸痹心痛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轻可去实"最早属于药物分类法,后演变为方剂分类法,旨在运用轻解宣散药治疗内伤杂病.至温病学派提出"逆传心包"理论,运用竹叶、连翘、莲子心、菖蒲、郁金、灯芯草等轻灵开窍,透热转气,为轻剂治疗心系疾病奠定了基础.胸痹心痛核心病机为"阳微阴弦",与风、冷、热、毒、湿等病邪相关,络脉为重要病位,轻剂可宣透阴邪、驱散外邪、疏经搜络;轻剂包含风药,能开通上焦,解表发汗、调和营卫、培补宗气,从多个方面达到养心去邪、通脉宣痹之效,以治疗胸痹心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养心草提取物抗肺癌活性部位筛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筛选养心草抗肺癌活性部位.方法 运用系统溶剂法制备养心草各提取部位;体外培养肝癌A54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株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IC50作为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养心草抗肿瘤的有效部位.同时,建立肺癌LLC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通过观察肿瘤体积、小鼠体质量、脏器指数及瘤体质量的变化,对养心草的抗肿瘤效果进行评价养心草石油醚部位及乙酸乙酯部位的体内抗肺癌作用.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养心草不同提取部位中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体内小鼠肺癌LLC细胞移植瘤实验表明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可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并对鼠体质量及脏器指数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论 养心草的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是其抗肺癌的有效部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董荣芬基于胃神理论辨治不寐病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董荣芬主任将消化道神经-体液调节反射系统称为“胃神”,临证常基于胃神理论,从斡旋中焦气机角度辨治不寐病。董师常将不寐病分为阳明燥热证、肝经郁热证、血虚火动证、清降失和证。阳明燥热证治以清热养阴、健脾安神为法,首选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肝经郁热证治以疏肝清热、养心安神为法,首选温胆汤加减治疗;血虚火动证治以滋阴降火、养血安神为法,首选黄连阿胶汤和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清降失和证治以调畅气机、养心安神为法,首选人参清肺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附验案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五神藏理论探讨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中医五神藏理论提出,心血管神经症病因病机为情志异常、形神失调,临床治疗应注重以“神”为源、以“情”为因,以神治脏、以脏养神,对患者心理问题症结所在进行针对性疏导,取其“情”之所在,辨其“神”之所位,再结合舌脉辨证论治,治以双心同治、养心安神,或肝心同治、调肝定魂,分别予自拟养心安神汤、调肝定魂汤加减,并嘱患者调畅情志,形神共调,临床收效甚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张炳厚治疗失眠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挖掘张炳厚教授治疗失眠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10月1日-2019年7月31日张教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和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门诊治疗失眠的中药内服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建立方药数据库,提取用药频次,聚类分析遣药组方模式、关联规则、核心药物和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83首处方,其中患者中医证型主要有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和肝肾阴虚型3种,涉及中药13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是酸枣仁、柏子仁、紫贝齿、珍珠母。确定了40个常用药物组合,前5位依次为柏子仁-酸枣仁、酸枣仁-紫贝齿、柏子仁-紫贝齿、柏子仁-酸枣仁-紫贝齿和柏子仁-珍珠母;并得到12首新处方,如火麻仁-白芍-麦冬-麸炒白术、黄芩-阿胶-珍珠母-肉桂-柏子仁、炙甘草-白芍-麸炒白术-黄连、炙甘草-生地黄-黄连-麸炒白术-炙黄芪及生晒参-广藿香-川木通-莲子等。结论:张教授治疗失眠组方以安神定志为主,辨证施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健脾养心、益气养血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流流变学和心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流流变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台州骨伤医院进行治疗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胺碘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流流变学指标以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064,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血细胞比容[(1.10±0.20)mPa/s、(1.69±0.36)g/L、(36.94±0.96)%]均低于对照组[(1.51±0.38)mPa/s、(3.02±0.75)g/L、(45.15±1.0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615、9.463、11.656,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及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水平[(39.02±4.68)mm、(53.16±6.42)m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5.48±4.05)mm、(47.99±5.09)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916、5.064,均 P<0.05)。 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流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心胃相关”理论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焦虑抑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心胃相关”理论,认为脾胃失和、心神失调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焦虑抑郁发生的重要基础,CAG发展过程还受痰瘀等病理因素的影响。临床治疗以健脾护膜、养心安神为本,并通过化湿消滞,通脉和胃祛邪,可取得满意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现代医案的郁证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挖掘现代医家治疗郁证验案的用药规律,以期为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现代医案库、名医医案库中的现代郁证医案,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各库建库至2018年10月1日相关期刊文献中的现代郁证医案,提取其中的中药处方数据,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1.5)对获取到的处方中药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利用该平台集成的数据挖掘功能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现代医家治疗郁证的常用药物及其属性、分类,常用药对,核心处方。结果:共纳入医案1 984个,共计3 618诊次,中药处方3 089首,共涉及药物1 458味,总用药频次39 634次。高频药物有柴胡(1 546次)、茯苓(1 210次)、当归(1 167次)、白芍(1 109次)、郁金(1 091次);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多见,多归于脾、肺、肝、心经;常用药对有白芍-柴胡、当归-柴胡、柴胡-郁金、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柴胡等,核心处方以酸枣仁汤、柴胡舒肝散、二陈汤为基础加减。结论:现代医家治疗郁证用药多以疏肝理气、健脾养心为原则,气血兼顾、肝脾心同调、紧扣病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肝藏血,心行之”辨治强迫症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肝藏血,心行之”理论,提出血行失和、心肝失调是强迫症的病机关键,其治疗在于“心肝同调、养血畅脉”,临证可采用清心、宁心、养心及疏肝、养肝、镇肝六法作为基础治法,复心肝之体而制其用,除心肝之邪气而断致病之源,则血行失和可除,而病可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参松养心胶囊对胃肠道肿瘤患者5-氟尿嘧啶相关心脏不良反应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胃肠道肿瘤患者5-氟尿嘧啶(5-Fu)所致心脏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10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切片或细胞学确诊为胃肠肿瘤的患者64例,其中胃癌17例,直肠癌27例,结肠癌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Fu为主的化疗方案+参松养心胶囊)和对照组(5-Fu为主的化疗方案),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异常情况、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及心肌酶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5%(4/32)比3.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12, P<0.05)。试验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E/A)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及脑钠肽(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以减轻5-Fu所致心脏不良反应,具有一定心脏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