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四复四损四不足"探讨疫病的愈后调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后出现"后遗症"或"长新冠"状态,疫病愈后的中医调养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总结《重订广温热论》等清代疫病古籍文献,可以得出"四复四损四不足"理论视域下疫病后遗症的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气血阴阳亏虚和气机升降失衡,病机特点表现为虚实夹杂或纯虚无实.在此理论指导下,疫病的"防复"方法包括中医养生、艾灸刮痧以扶助正气;焚烧熏洗、鼻疗香佩以祛邪防复;五音疗法以调畅情志三个方面.疫病的愈后中药调理方法应当以调补脾胃为中心,补气养血、滋阴扶阳为基本方向,重视调畅气机,恢复人体气机平衡.通过对中医疫病愈后调养方法的挖掘,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各类疫病愈后调养中的特色优势,以期更好地服务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论藏药"佐太(汞制剂)"的工艺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佐太(汞制剂)是藏药类的珍宝,享誉"众药王"之称,具有治疗疾病、解毒、养生补养、增效等作用,以"佐太"为核心成分的珍宝类藏药复方在临床使用广泛.本文通过搜集与整理藏医药经典著作及近年来的研究文献,梳理了"佐太"炮制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其现代应用研究进展.佐太炮制,主要有三个代表性的方法,分别为宇妥·元丹贡布(708-833年)所著《四部医典》中的水银炮制法、顿慢逊努嘉措(13世纪)所著《水银炮制经典》中的水银炮制法,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力传授佐太炮制工艺的措如·才朗(1926-2004年)大师的水银炮制法.此外,研究人员从现代药物理化、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等方面对"佐太"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藏医药经典古籍中佐太历代的炮制方法及现代药理毒理研究,为深入理解"佐太"的来龙去脉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遵生八笺》身体观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身体愈来愈成为世人关怀和研究的对象.对养生古籍《遵生八笺》的身体观进行梳理研究,发现高濂身体观汲取包含儒家之"教化",道家之"支离"及中医"联系-务实"在内的传统身体观的营养,形成自身身体观知识体系,包括阴阳和、气顺血足等体用认知,把握动静结合的身体运行规律,又认可身体与自然、社会之和合相关,继而得出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的身体养生思想.对其身体观的探究,为养生之道与生存模式等方面提供警戒与研究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古籍文献挖掘的中医养生类技术梳理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通过部分代表性养生类古籍的整理,对中医养生类技术进行提取、归纳总结,探索各种养生技术的分布规律.方法:对《中医养生大成·第一部》收录的成书于1911年之前的涉及明确中医养生类技术具体操作方法的古籍进行中医养生类技术提取、归纳,对其成书年代、养生技术分布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共纳入养生古籍66部,其中唐代及唐以前5部,宋代7部,元代6部,明代27部,清代21部.在养生技术分类上设定一级分类2个,二级分类5个,初步囊括四级分类近50种.养生方法上,药物养生类以内服药物养生居多;非药物养生类出现频次高于药物养生类,以行为活动养生法居多,其次为精神情志养生、外部环境养生;在不同时期中,宋元时期所记载的各类养生技术出现频率较其他时期高.结论:中医养生类技术丰富多样,特别在宋元时期得到较好的记录与传播,基于养生类古籍的整理、挖掘有助于中医养生类技术的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黄帝内经》中养生术语的英译:以“德”字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当今中医养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人们对中医养生术语的英译关注度却不很高.为了促进中医养生对外交流与传播,规范中医养生术语的英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探寻《黄帝内经》中“德”字与养生关系,揭示作为养生术语的“德”字英译的重要性.然后对比2个《黄帝内经》英译本中“德”字的译文,追根溯源,找出“德”字作为养生术语所包含的意思,参考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冯珠娣(Judith Farquhar)的译法,并借用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加以分析,给出“德”字的英译.这项研究为中医养生术语的英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构建中医养生术语英译语料库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术语翻译是中医篇目翻译的基石.建立专门的养生术语英译语料库可以充实中医术语英译语料库,推动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进程,并为中医养生篇目的翻译和中医养生知识的国际传播奠定基础.本文通过界定中医养生术语,收集现存具有推广价值的中医古籍经典养生著作及相关篇目的英译本,根据养生术语定义提取术语,建立“中医养生术语英译语料库”,为中医养生翻译和推广奠定基础,也为类似中医药专门术语英译语料库的建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精的本草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3/8/6
查阅古代本草古籍及结合当代文献综合分析,考证黄精的名称起源、道地沿革、功效及炮制方法,为促进其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本草类古籍中提及的黄精是黄精药材的统称,除滇黄精外,黄精和多花黄精道地性不显著; 药食两用的黄精为古时仙家、道家、佛家推崇的养生佳品,作为商品及礼品始于唐朝时期; 炮制方法多样,明清后以"九蒸九晒"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论中国式健康生活方式
编辑人员丨2023/8/6
融合传统医学、宗教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健康观点的精华,以科学养生为特色,综合以健康为目的的各种健康生活活动方式,提出“中国式健康生活方式”概念.通过解析古籍中关于健康的阐述,引证其中关于身体、心理和精神、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健康理念,形成具有丰富内容和鲜明特点的中国式健康生活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细胞信号通路论《黄帝内经》食饮有节益寿之道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家之宗《黄帝内经》提出了“食饮有节”的饮食养生原则,并围绕此阐述了一系列饮食观念,为中华食养体系的构建写下开篇之笔.历代著名医家关于“轻身延年”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增大,饮食不节成为影响现代人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通过归纳整理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和中医古籍,从中医传统饮食养生观与分子机制之间关联点出发,从饮食限制和规律饮食两方面出发初步探讨现代医学饮食观念与传统食养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为科学推进当代饮食养生内涵诠释与实践指导提供进一步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妇科古籍中妇人产后调养概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妇人产后调养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散见于中医妇科文献古籍中.产后调养在时间上应维持百日,在情志上要保持情志畅快,忌大喜大悲;在起居上新产后不可即卧,应紧闭阴户,远寒凉,不宜洗浴,百日内也需避风寒、勿过劳、不独宿,谨慎调护;在饮食上要清淡、温热,多食粥糜,忌冷硬油腻;在房事方面,百日内尤忌行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