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四复四损四不足"探讨疫病的愈后调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后出现"后遗症"或"长新冠"状态,疫病愈后的中医调养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总结《重订广温热论》等清代疫病古籍文献,可以得出"四复四损四不足"理论视域下疫病后遗症的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气血阴阳亏虚和气机升降失衡,病机特点表现为虚实夹杂或纯虚无实.在此理论指导下,疫病的"防复"方法包括中医养生、艾灸刮痧以扶助正气;焚烧熏洗、鼻疗香佩以祛邪防复;五音疗法以调畅情志三个方面.疫病的愈后中药调理方法应当以调补脾胃为中心,补气养血、滋阴扶阳为基本方向,重视调畅气机,恢复人体气机平衡.通过对中医疫病愈后调养方法的挖掘,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各类疫病愈后调养中的特色优势,以期更好地服务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气运痰消动自制"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7
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抽动障碍(TD)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形式,以头面部、肢体或躯干的多发性肌肉抽动与暴发性不自主发声为主要特征,属"肝风""慢惊风""瘈疭"等范畴.马丙祥教授认为气机逆乱则内风窜行引发抽动,风痰鼓动阻遏咽喉则发声频作,内陷蒙蔽心窍则秽语不识人,经多年临证经验,总结提出"气运痰消动自制"的见解,指出在TS治疗方面应结合儿童"三有余,四不足"的生理特点,以"畅肺气、和肝脾、清心窍、壮精气"为主要治疗手段,梳理气机以除痰熄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西安地区0~12岁健康体检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调查并评估西安地区0~12岁体检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营养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 年 3 月 1 日~2023 年 7 月 31 日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常规体检的2 670 例西安市 0~12 岁儿童的血清 25(OH)D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季节儿童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结果 ①该研究共纳入2 670例西安市0~12岁儿童,血清25(OH)D均值为40.80±18.00ng/ml,其中38例(1.42%)存在血清25(OH)D缺乏,333 例(12.47%)存在血清 25(OH)D不足,2 299 例(86.11%)血清 25(OH)D充足.②不同年龄段血清25(O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 524.23,P=0.000);1~<4 岁组最高,为52.51±13.57ng/ml;8~12岁组最低,为21.65±6.75ng/ml.③夏季的血清25(OH)D水平(39.44±17.46ng/ml)低于春季(41.96±17.76ng/ml)和秋季(42.71±18.1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01.57,-134.06,均P<0.01).但冬季血清25(OH)D缺乏、不足率(18.95%)高于春夏秋(13.52%,12.75%,12.36%)三季(χ2=14.32,P=0.026).④不同性别血清 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933,P=0.351).但男童血清 25(OH)D缺乏、不足率(12.51%)低于女童(15.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57,P=0.010).结论 西安地区 0~12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好,应加强 3岁以上儿童维生素D的摄入和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生物活性离子改性透钙磷石骨水泥的生物和理化性能
编辑人员丨2024/3/2
背景:透钙磷石骨水泥作为一种骨替代和骨填充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等优点,尤其是相比于其他磷酸钙类骨水泥具有更好的生物降解能力,在骨修复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但也因其存在机械性能不足、固化反应快及注射性能差等问题的限制,目前一般只能用于非负重区骨的修复.目的:探讨生物活性离子(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改性透钙磷石骨水泥,以期拓展使用范围.方法:利用PubMed、ScienceDirect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2018-2023年发表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金属离子,铁,铜,锶,镁,锌,非金属离子,改性,骨,透钙磷石骨水泥";英文检索词为"metal ion,iron,Fe,copper,Cu,strontium,Sr,magnesium,Mg,zinc,Zn,non-metal ion,modification,bone,Brushite Cements".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对所得文献进行初筛,排除重复及内容不相关文献,最终纳入6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生物活性离子影响透钙磷石骨水泥水化反应过程,不同离子以离子取代的方式掺入透钙磷石骨水泥晶体结构中,改变了骨水泥晶体形态,引起凝固时间、注射性、抗压强度等理化性能改变.②离子改性的透钙磷石骨水泥因不同的晶体结构而产生不同的离子释放效应,不同类型离子具有如促血管生成/成骨、抗菌及抗肿瘤等特性而发挥作用,此外,透钙磷石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这对于各离子性能的发挥具有极大优势.③不同离子改性透钙磷石骨水泥理化性能影响如下:铁、铜、锶、镁、锌、银、钴可延长凝固时间;锶、镁可提高注射性能;铜、锶、镁、银、硅可增强抗压强度;能同时改善透钙磷石骨水泥以上3种理化性能的离子有锶、镁;良好的理化性能是临床应用的前提,故离子改善透钙磷石骨水泥的凝固时间、注射性及抗压强度等性能对骨水泥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④不同离子改性透钙磷石骨水泥生物性能影响如下:铜、锶、镁、锌、钴、锂、硅、硒具有促血管生成/成骨效应;铁、铜、镁、锌、银具有抗菌特性;镁离子具有抗炎特性;铜、硒具有抗肿瘤性.⑤综上所述,镁离子能改善透钙磷石骨水泥凝固时间、注射性和抗压强度,同时具有促新生血管生成/成骨及抗菌性,对合并感染的骨缺损治疗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此外,铜还具有抗肿瘤特性,因此铜离子在感染、肿瘤引起的骨缺损治疗方面有巨大潜力;只是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不同离子掺杂浓度和合成条件等对透钙磷石骨水泥理化性能的影响需进一步探索,同时对于生物性能影响也需更长期的研究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典型川崎病与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单中心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本中心50例典型川崎病和16例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本中心收治的50例典型川崎病和1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特点;分析两组患儿基本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两组患儿在活动期冠状动脉病变(CAL)情况.结果 ①典型川崎病组和不完全川崎病组患儿确诊时发热的天数、年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完全川崎病组的临床症状如皮疹、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唇充血和草莓舌、手足硬性水肿和脱皮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典型川崎病组(P<0.05);③两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不完全川崎病组中冠状动脉扩张率显示高于典型川崎病组(40.0%vs 81.3%)(P<0.05).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易发生于年龄小的男童,且不完全川崎病的冠脉扩张率明显高于典型川崎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万全学术思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万全学术思想研究文献有42篇,包括了养生、儿科、妇科、外科、杂病等方面.其中养生方面的学术思想有寡欲以固精,慎动以调气,法时以和阴阳,却疾以理精神同时注意德行的修养.儿科方面研究者较多,学术思想可归纳为注重胎养胎教;倡“三有余四不足”之说;四诊合参,注重望诊;发展五脏证治学说,治疗注重脾胃;另外,万全非常强调小儿的精神调摄和早期教育.妇科方面,主要从调经、妊娠疾病以及产后病来讲,见解独到.外科方面论述了万全在诊察疾病和治疗方法上的创新.此外,还有文章从对《内经》思想的运用、对温病学的影响、对五官科论治思想以及对酒病的论治等方面来研究万全学术思想.参考文献38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三有余,四不足”从五脏相关论小儿特应性皮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儿科名医万密斋总结的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三有余,四不足”,结合邓铁涛教授的五脏相关学说,探讨特应性皮炎好发于小儿的原因及其表现,以期为中医辨证论治小儿特应性皮炎提供一个有别于成人患病的系统思路.同时,拓展五脏相关学说在小儿特应性皮炎中的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视觉剥夺状态阶梯动作下肢肌肉组织刚度调节及肌电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人体平衡与控制有赖于内耳前庭系统、本体感受器及视觉系统的协调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共同配合才能完成, 但蒙眼 (视觉剥夺) 所引发的神经控制与感觉统合变化对下肢肌肉刚度调节能力及动作控制策略并不清楚.目的:比较蒙眼与不蒙眼两种情况下下阶梯动作过程中下肢肌肉组织的刚度及肌电变化, 从而揭示视觉对青少年神经肌肉控制及刚度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0名视力正常的青少年随机分成蒙眼及不蒙眼组各10人, 要求两组受试者分别在3种不同高度 (20, 30, 40cm) 下阶梯并在着地后尽最大用力实施蹲踞跳.所有受试者被要求每个动作做3次, 取动作最为自然的一次进行分析.运用视迅运动图像解析系统、JP6060多维测力平台及JE-TB0810八通道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对受试者下阶梯动作进行运动学 (着地膝角与着地踝角) 、动力学 (关节刚度与下肢刚度) 及肌电 (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 测试, 并运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处理.结果与结论:①3种不同高度下阶梯着地瞬间:蒙眼组膝、踝角显著大于不蒙眼组, 着地时反作用力出现峰值瞬间蒙眼组膝角小于不蒙眼组, 而蒙眼组踝角表现与阶梯高度有关;②不同高度着地垂直力第1峰值大小及相对值:均表现为不蒙眼组显著大于蒙眼组, 且两值随着阶梯高度增加而显著增加;③不同高度着地下肢膝关节刚度及下肢刚度:均表现为不蒙眼组显著大于蒙眼组, 且随着阶梯高度的上升两种刚度均呈显著增加趋势;④不同高度着地前期, 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及腓肠肌肌电活动:均表现为不蒙眼组显著高于蒙眼组, 而在缓冲期, 蒙眼组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的肌电活动均显著小于不蒙眼组;⑤结果说明, 蒙眼组在不同高度下阶梯过程中, 因无视觉回馈, 会降低辨别与环境观测能力, 这种由于视力不足, 会导致实施动作时无法提供信息给中枢神经系统, 而造成相关动作表现力显著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52例糖尿病足患者创面微生物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特点和伤口微生物学与药物敏感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科收治的52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糖尿病病程、住院时间与费用、实验室检查指标、伤口分布及创面分泌物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结果:①白细胞升高29例,占55.77%;贫血36例,占69.23%;血小板升高15例,占28.85%;胱抑素C升高23例,占44.23%;糖化血红蛋白升高28例,占53.85%.②糖尿病病程5年及以上发生糖尿病足30例,占57.69%.③糖尿病足创面右足足趾、足底发生率较高.④不同Wagner分级及生化指标患者住院时间、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创面革兰阳性菌前三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粪肠球菌,革兰阴性菌前三位为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的灵敏度高,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及厄他培南的灵敏度较高.结论:糖尿病足好发于长期糖尿病患者,相关检查结果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创面常见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奇异变形杆菌,随糖尿病足Wagner分级逐渐增高,病原菌由阳性菌向阴性菌转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关于小儿食积感冒易反复的病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外感病之一,容易于春秋变季时发病,究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小儿脏腑娇嫩,肌肤疏薄,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则易感外邪,加之小儿寒暖不知自调,常因气候骤然变化、冷热失常,外邪乘虚入侵而发为感冒,再者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感冒后,脾胃运化失司,以至于乳食积滞不化,阻滞中焦,易形成感冒夹滞.若养育不当,固护不周,孩子偏食肥甘厚味更加重其易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