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隐私保护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信息辅助系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暴发暴露出疫情防控信息辅助系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关键数据防篡改、可溯源、区域不同层级的决策支持系统缺失、跨区域的多方协作存在壁垒以及病例诊断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方法:本文初步探讨将人工智能、支持隐私保护的安全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引入到疫情防控信息辅助系统中。结果:本文探讨了采用现代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建立保证疫情信息安全性的溯源体系;提出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提出基于SGX技术解决联邦学习的隐私保护问题,并设计出分组架构缓解SGX的性能开销。结论:以上设计方案能够有助于实现疫情信息的安全性和可溯源性,同时还有望提高疫情防控信息辅助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决策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OVID-19传染病区域性防控辅助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暴发期区域性防控(Regional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CP)系统概念,设计基于区域现有网络架构和信息系统的应急性防疫辅助信息系统,建立远程智能医疗会诊与咨询及远程办公平台,研发区域内人群的风险评级与预警技术,提高区域性的应急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方法:以高校、附属(教学)医院及云应用为典型RCP区域单元,建立云与高校及附属(教学)医院现有局域网交互方法,实现网络环境的远程办公、远程医学影像、心理与伦理会诊与咨询互动;应用基于复杂网络的多主体传播模型,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和电子围栏技术,实现区域内单元、人员的风险分级与早期预警。结果:在RCP内采用校园网、附属(教学)医院内网以及互联网相结合的系统架构,用分布式技术、云存储方式进行动态衔接,网间中间库数据缓冲区机制,实现各单元远程医疗会诊与远程办公。依托平台,应用基于复杂网络的多主体传播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等,利用GPS、RFID和电子围栏技术,实现区域内人群暴露风险评分与预警。结论:在重大传染病流行阶段,RCP系统的建设可提高应急情况下防疫响应速度,提供基于数据的合理预警和风险评级,减少易感人群的暴露风险。RCP系统的设计开发是系统化工程,需要结合区域结构与功能特点,并且区域内前期的信息化工作基础与应急开发团队水平决定了开发进度、维护和实际应用的效果,建议建立平战结合RCP模式,纳入政府疾控体系,以提升国家和区域重大传染病防控水平和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联合体转诊系统构建及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均质化的重要举措。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分级诊疗的重要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其作用是实现上下联动,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医联体服务的重要抓手。为了解决"联不通"的问题,医联体需要一套完整的、互联互通的医院信息化平台作为支撑,建立区域性的转诊平台,实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一体化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针对分级诊疗的"十六字方针",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转诊系统,纳入S2B2C模式理念,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可溯源、不可篡改和分布式记账的特性,实现了与下级医院的数据独立存储,形成信息实时共享和互联互通,为医联体管理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互通模式的经验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互联互通是目前全球各国健康医疗大数据使用面临的最大壁垒。互联互通涉及业务、安全、伦理、语义和技术5个维度,本文在比较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研究机构主导3种常见互联互通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现状,提出高校牵头、企业助力和政府支持的工作模式。同时,归纳出目前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互通面临的3大挑战:行业标准与规范、数据安全与伦理、激励机制与考核。唯有采用切实可行的模式,攻克相关关键技术,真正将数据打通共享,才能最大限度的整合多来源数据,挖掘多应用场景,培育多业态模式,全面提升人口健康科学决策和服务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电子健康档案区块链应用前景及其挑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互用模式不断完善。目前,电子健康档案的管理及利用存在数据集中存储安全隐患、数据共享困难、权益分配不完善等问题,而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存储、高效保密数据共享、按需协同智能计算等特性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鉴于区块链技术在医疗档案领域尚未形成成熟的应用模式,大规模的电子健康档案区块链应用还面临技术、治理和操作层面的挑战,笔者建议应加强区块链技术相关科学研究、完善区块链应用赋能体系建设并启动健康档案区块链试点工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跨院区分布式医疗数据采集融合平台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解决区域性数据中心或多院区医疗机构进行跨院区数据采集、融合所面临的突出困难.方法 综合运用全增量无缝衔接、数据变更捕获、一致性比对、容错机制及带宽优化等关键技术,设计了数据汇聚部署、同步组织、管理控制等平台功能模块.结果 构建了分布式数据采集融合平台,解决多源异构数据归一性、完整性和保鲜性问题,实现跨院区、跨系统、跨领域的医疗数据实时汇聚融合.结论 分布式数据采集融合平台支持区域性数据中心或多院区医疗机构对医疗、管理、科研等方面数据价值进行挖掘,对满足全量实时贴源数据的迫切需求进行有效的技术性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智慧医养康服务一体化应用新模式构建与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基于数字化技术构建智慧医养康服务一体化云平台,实现"医疗-养老-康复"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落地应用.方法 利用分布式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传输技术,接入医养康机构和适老化数字产品等多源异构数据源,建立一个医养康资源湖;在资源湖基础上抽象管理数据、产品、服务和技术栈,以进一步搭建养老服务需求主动感知的应用中台.结果 初步形成了一种可行的医养康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医疗、养老、康复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及优化,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结论 医养康服务一体化云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有助于医养康服务一体化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落地和推广,为医养康资源链和产业链跨界服务的深度融合提供借鉴与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区块链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区块链技术融合了分布式记账、点对点传输、密码学、智能合约、共识算法等一系列复杂技术,能够提供控制、储存、共享和管理数据的服务.目前,临床护理数据呈指数级增长,而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用来处理大量临床护理数据,并为临床护理带来诸多优势.该研究对区块链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应用类型、优势以及应用过程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了设计符合规范和标准的数据模型及格式等建议,为区块链技术在国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进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区块链和星际文件系统的电子健康档案存储和共享方案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设计去中心化电子健康档案(EHR)存储系统,以有效解决EHR的安全存储、高效管理和跨区域利用问题.方法 通过提出了集成区块链和星际文件系统(IPFS)技术方案,实现EHR的安全存储和共享.利用区块链的优势,协同EHR的所有者、管理者和调阅者,实现跨区域的档案安全管理和共享.利用IPFS的分布式特点存储EHR,可以在降低存储成本的同时提高安全性.结果 基于区块链和IPFS等信息技术构建的EHR存储系统,具有跨区域、去中心化、安全存储和易于推广的特点.结论 该存储系统能够保障EHR的完整性、安全性和个人隐私,实现跨区域的业务协同,解决跨区域的档案合并及迁移等难题,为EHR的安全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儿童心理诊疗评估及随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针对儿童心理诊疗评估全流程数据管理和应用问题,搭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儿童诊疗评估及随访系统.方法:采用数据提取、转换和加载工具,利用表单引擎、分布式流处理引擎等技术,设计涵盖临床数据中心和随访数据,具备高效实用性的软件系统.结果:该系统可有效采集与整合全流程诊疗数据,提高临床评估效率和质量,并可根据不同疾病分类自定义选择评估量表、自动计算评估结果.结论:本系统为医护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数据采集与管理途径,提高了临床诊疗效率,并为科研与临床决策支持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